(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 第1讲 酶和ATP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3936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 第1讲 酶和ATP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 第1讲 酶和ATP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 第1讲 酶和ATP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 第1讲 酶和ATP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二细胞代谢第1讲酶和ATP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考纲要求内容索引主干知识梳理核心考点突破备考技能提升01主干知识梳理ZHU GAN ZHI SHI SHU LI网络构建蛋白质RNA高效性专一性活化能C、H、O、N、PAPPP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直接能源物质1.关于酶的易错点(1)只有在特殊背景或信息下才可认定酶的化学本质为RNA,一般认定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如各种消化酶、DNA聚合酶等)。(2)酶只能由活细胞产生,不能来自食物,且几乎所有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均可产生酶,产生场所为核糖体,但发挥作用的场所既可以是细胞内、外,也可以是体外。(3

2、)酶具有催化作用,不具有调节功能,也不作为能源或组成物质,切不可额外夸大其功能。(4)酶促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以重复利用;酶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基础必备(5)低温或盐析能降低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失活,即酶的空间结构不会被破坏,条件适宜时酶活性可恢复。(6)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紫外线和酒精等有机溶剂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酶活性不能恢复。(7)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又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如胃蛋白酶或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可分解蛋白质或脂肪,它们自身又可作为反应的底物被其他蛋白酶水解。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酶促

3、反应速率。(2)酶浓度: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成正相关。(3)底物浓度:在酶浓度一定、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先加快后稳定。3.关于ATP的易错点(1)ATP只是高能磷酸化合物中的一种,不能将其与能量等同起来。(2)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但细胞中ATP含量很少,所以能量供应依赖于ATP与ADP间的快速转化。(3)ATP合成时可产生水,ATP水解时需消耗水。(4)合成ATP的能量来源除光能、有机物中化学能之外,硝化细菌等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可利用体外无机物(如NH3)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合成ATP。4.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

4、的结构转化场所常见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阶段消耗ATP:暗反应阶段和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线粒体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1.多酶片口服后,其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2.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3.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时不需要ATP提供能量()4.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5.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

5、的参与()6.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7.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8.ATP在细胞中的含量高,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9.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10.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易错辨析1.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_。2.唾液淀粉酶在60环境中处理后,再增加底物,反应产物的总量不再变化,原因是_。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中描述的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_。长句默写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该酶在高温下已变性失活,失去催化能力

6、萤火虫尾部细胞中的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而发光02核心考点突破HE XIN KAO DIAN TU PO考点一ATP的结构和作用考点二酶及其相关曲线分析考点三有关酶的实验设计与分析考点一ATP的结构和作用1.ATP结构的组成与特点(1)1分子ATP1分子腺苷3分子磷酸基团。n 要点整合(2)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与合成。2.ATP的合成与水解3.区别几种化合物中“A”的含义ATP与DNA、RNA、核苷酸的结构中都有“A”,但在不同物质中表示的含义不同,如图所示:考向一ATP和

7、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分析1.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234n考向设计A.图1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B.图1中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C.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D.图2中反应向左进行时,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呼吸解析图1为ATP的结构简式,图中的A代表腺嘌呤,其中的五碳糖为核糖,A与核糖结合形成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A、B错误;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表示ATP水解成ADP和Pi,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即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正确;图2中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或细胞呼吸释放的有机物中的

8、化学能,D错误。12342.细胞内有与ATP结构类似的GTP、CTP和U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但ATP用途较为广泛。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U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有机物B.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的产物中有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C.ATP的合成常伴随放能反应,而吸能反应不一定伴随ATP的水解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消耗ATP的胞吐过程1234解析UTP(三磷酸尿苷)彻底水解的产物为尿嘧啶、核糖和磷酸,其中磷酸属于无机物,A错误;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的产物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磷酸,其中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类酶的基本组成单位,

9、B正确;某些吸能反应可能伴随GTP、CTP或UTP的水解,C正确;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消耗ATP的胞吐过程,D正确。考向二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分析3.(2019广西钦州三模)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均能合成ATPB.离子进出神经细胞,均需ATP直接提供能量才能完成C.1个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构成,与核酸元素组成相同D.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1234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A错误;静息电位形成时K外流以及动作电位形成时

10、Na内流,均为协助扩散,不需要ATP提供能量,静息电位的维持,在NaK泵的作用下排钠保钾的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ATP,B错误;1个ATP分子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构成,与核酸元素组成相同,C正确;叶绿体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其他各项生命活动,D错误。12344.(2019天津,2)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1234解析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是在消化道中进行的,不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项不符合题意;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细

11、胞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项符合题意;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氧气,不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C项不符合题意;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此过程既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二酶及其相关曲线分析1.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的曲线分析n 要点整合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在最适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每种酶只能在一定的pH范围内表现出活性,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

12、量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2.应用“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一看两坐标轴的含义:分清自变量与因变量,了解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二看曲线的变化:利用数学模型法观察同一条曲线的升、降或平的变化,掌握变量变化的生物学意义。如在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时,一般情况下,曲线未达到平衡时,限制因素是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当曲线达到平衡状态后,限制因素是除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三看特殊点:即曲线的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理解特殊点的意义。四看不同曲线的变化: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不同曲线的异同及变化的原因。考向一酶的本质和特

13、性辨析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酶促反应中,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B.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更多使之具有高效性C.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永久失活D.DNA能控制蛋白质类酶的合成,但不能控制RNA类酶的合成5678n考向设计解析在酶促反应中,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A正确;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酶不提供能量,B错误;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是抑制酶活性,C错误;DNA既能控制蛋白质类酶的合成,也能控制RNA类酶的合成,D错误。6.(2019广东汕头质检)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酶

14、的合成不需要酶,ATP的合成需要酶B.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可逆的C.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需要酶但不需要ATPD.农作物根细胞缺氧时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ATP5678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RNA也具有催化功能,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均需要酶的催化,A错误;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但低温不会使酶失活,所以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可逆的,B错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供能,同时也需要酶的催化,C错误;根细胞缺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5678考向

15、二酶的相关曲线分析7.(2019湖南株洲质检)如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表示反应速率为时的底物浓度。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5678A.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B.加入竞争性抑制剂,Km值增大C.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Vmax降低D.非竞争性抑制剂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加入竞争性抑制剂,酶与底物结合的机会减少,则Km值增大,B正确;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导致Vmax降低,C正确;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D正

16、确。56788.高温淀粉酶在应用前,需要对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如图中曲线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曲线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5678A.曲线表明,当温度为80时,该酶活性最高B.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C.曲线上35数据点是在6070时测得的D.曲线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迅速下降解析结合题干可知,曲线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A正确;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因为此温度下不仅酶活性较强,且热稳定性也

17、强,B正确;曲线上35数据点是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即80)测得的(由题目要求中对曲线对应的操作过程的叙述知),C错误;曲线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D正确。5678考点三有关酶的实验设计与分析1.准确选取实验材料和检测指标n 要点整合实验目的实验材料检测指标(试剂)备注高效性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 O2产生的快慢与多少与无机催化剂对比专一性淀粉、蔗糖与淀粉酶斐林试剂不能用碘液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淀粉和淀粉酶碘液不能用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结果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 O2产生的快慢与多少不能用淀粉和淀粉酶2.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的实验设计程序3.

18、四步法分析酶的实验题第一步,分析实验目的,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检测指标)。第二步,明确实验原理,理清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第三步,分析实验步骤,判断是否遵循实验的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及科学性原则。第四步,如果是选择题,要依据实验原理、实验原则、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做出判断;如果是非选择题则应注意联系教材知识综合分析,以确定所填答案。考向一酶相关实验的分析9.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910 11 12n考向设计步骤编号12345注入淀粉溶液注入蔗糖溶液注入某种酶溶液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现象试管2mL2mL2mLA试管2mL2mL2mLBA.该实验的

19、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B.步骤3可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C.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A是无砖红色沉淀,B是有砖红色沉淀D.该实验还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解析本实验用同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来研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酶可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A错误、B正确;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试管中的淀粉被水解生成还原糖,所以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试管中的蔗糖不能被淀粉酶催化水解,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C错误;蔗糖及蔗糖水解产物都不能跟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用碘液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催化水解,D错误。910 11 12步骤编号12345

20、注入淀粉溶液注入蔗糖溶液注入某种酶溶液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现象试管2mL2mL2mLA试管2mL2mL2mLB10.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A.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B.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C.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D.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解析学生甲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

21、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反应现象,说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说明,蒸馏水不起催化作用。910 11 12A.实验想要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温度B.1号试管设置合理,为空白对照组C.3号试管的实验条件是37水浴,pH89D.蛋清液和酶液应在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水浴考向二酶相关实验的评价与修正11.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下面有关分析合理的是试管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11mL10%鸡蛋清溶液37水浴2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37水浴;pH为53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4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5水浴;pH为

22、89910 11 12解析由表格中实验的自变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1号试管是空白对照组,应该加入1mL蒸馏水,实验设置不合理,B错误;3号试管的实验条件应是37水浴,pH为89,可与2号、4号试管形成对照,C正确;蛋清液和酶应分别达到预设的温度、pH后再混合,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D错误。试管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11mL10%鸡蛋清溶液37水浴2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37水浴;pH为53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4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5水浴;pH为89910 11 1212.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变为石化酶,这两种酶都能催化污泥

23、中石油的分解。(1)验证石化酶化学本质所用的试剂名称是_试剂,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双缩脲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降低解析石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而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910 11 12(2)如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若要比较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观测的指标是_。污泥含水量和pH(相同样品中)2天后1kg污泥中剩余湖泊中能合成石油降解酶的细菌可消除轻微石油污染,这种途径属于_分解,这一实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石油含量解析从曲线图中可判断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即污泥含水量和

24、pH;通过比较相同样品中2天后1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可知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通过细菌分解石油污染,这属于微生物分解。微生物910 11 12(3)通过预实验得知两种酶的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及催化能力,某同学以2为温度梯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记录表格。温度2天后石油含量(g/kg污泥)酶石油降解酶指出表中的三处错误:_。_。_。没有标明具体的温度温度设置少两列缺少对石化酶的记录(顺序可颠倒)解析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及题意中的温度梯度可知表中的错误。910 11 1203备考技能提升BEI KAO JI NENG TI SHENG1.(

25、2019山东日照高三一模)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一定不同B.在高温环境中酶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C.ATP水解酶的合成和发挥作用都伴随ADP的生成D.Fe3和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原理不同123456解析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所以可能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相同的情况,A错误;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空间结构改变,而在高温环境中肽键并没有断裂,B错误;ATP水解酶的合成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来自ATP的水解,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产生ADP和磷酸,C正确

26、;Fe3和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原理相同,均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实现其催化作用,D错误。123456解析是酶,是底物,底物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图中显示具有专一性,反应完成后,的性质未发生改变,B错误;或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C正确;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D正确。2.下图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123456A.的成分有可能是蛋白质B.图中显示具有高效性,反应完成后,的性质发生改变C.或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D.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解析ATP是细胞生命

27、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A正确;原核细胞合成ATP时能量既可以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化学能,也可能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及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B错误;ATP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C正确;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需要ATP供能,D正确。3.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B.原核细胞合成ATP时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化学能C.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需要ATP供能1234564.细胞中某生命活动过程和某物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23456A.在肌肉

28、收缩时,图1所示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形状改变B.处的化学键较处不稳定,且所含的能量也较多C.ATP中的结构即图2中的A,该结构在RNA中也存在D.ADP失去一个磷酸基团之后,即可用于图2中物质的合成解析在肌肉收缩时需消耗能量,图1所示过程为ATP的水解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形状改变,即肌肉收缩,A正确;123456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即处)容易断裂,较处不稳定,且所含的能量也较多,B正确;ATP中的为腺嘌呤,即图2中的A,该结构在RNA中也存在,C正确;ADP失去一个磷酸基团之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之

29、一,不能用于图2中物质(DNA)的合成,D错误。5.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胰腺包括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外分泌腺_(填“有”或“无”)导管;当人们最初知道胰腺内的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狗的胰 腺 中 直 接 提 取 胰 岛 素,但 未 获 成 功,其 原 因 是_。123456有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将胰岛素分解解析胰腺的内分泌部没有导管,外分泌部有导管,外分泌部分泌的酶通过胰管进入消化道。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将胰岛素分解,所以磨碎的狗的胰腺中提取不到胰岛素。(2)

30、从酶本质的角度来看,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基因的_过程。123456转录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合成受基因控制,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转录合成RNA,故酶的合成都需经过转录过程。(3)已知胰淀粉酶的抑制剂有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种,非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基团结合使酶活性下降,则增加底物浓度_(填“可以”或“不可以”)解除这种抑制。不可以解析增加底物浓度时,竞争性抑制剂受到的抑制会降低,因为更多的底物有机会与酶结合;非竞争性抑制剂造成酶与底物结合的部位已发生形变,无论加入多少底物,该酶的催化作用也不会增强。(4)已知胰淀粉酶主要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31、,据此简要写出测定其催化作用最适pH的实验思路。实验思路:_。123456在一定pH范围内设置pH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测得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对应的pH即为其最适pH解析探究胰淀粉酶的最适宜pH:在一定pH范围内设置pH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测得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对应的pH即为其最适pH。1234566.如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请分析回答:123456(1)分析图1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解析分析图1横坐标为温度(自变量

32、),纵坐标为酶的活性,发生变化的是酶A和酶B的活性,因此该课题研究的是温度对酶A和酶B活性的影响。的影响123456(2)图1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A酶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解析图1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酶A的活性比较高,因此热稳定性较好;酶A和酶B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丧失生理活性。123456(3)下表是图1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处应是_,处应是_。温度()A酶活性(mmols1)3.13.85.86.35.42.90.9B酶活性(mmols1)1.12.23.93.41.904

33、05.0解析根据题干数据可知,在时酶A的活性为5.8mmols1,对应的温度为40;在处酶A的活性为6.3mmols1,对应的温度为50,在温度为50时,酶B的活性为5.0mmols1。123456(4)在图2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答案如图所示(注:起点一致,终点应提前)解析在相同温度下酶A的活性比酶B大,因此催化相同浓度的底物需要的时间更短。123456(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A酶(纤维素酶)已被蛋白酶催化分解(或“A酶失活”)解析A酶和蛋白酶溶液混合,蛋白酶会将酶A分解,使得酶A丧失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