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27809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班级考号学校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妖娆(ro) 成吉思汗(hn) 鞭笞(ch) 留滞(zh)B、襁(qing )褓 田圃(p ) 酒酣 (hn) 颤抖(zhn)C、禁锢(g) 莽莽(mng ) 忿恚(fn)(hu) 喑哑(yn) D、怫然(f) 深邃(su) 静谧 (m) 谦逊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B、别忙着披蓑衣,戴斗笠。C、一团团白丁香朦朦眬眬。 D、幽暗的松林失去暄响。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

2、一项是( )(1分)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_了生命的胚胎。A、延续萌动保持 B、延伸 萌动 保存C、延伸萌生保持 D、延续 萌生 保存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B、这次回乡,我又听到了那亲切的乡音和熟悉的笑脸。C、能否努力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D、小屋里的灯熄了,人也进入了梦乡,山林中只留下守护她的黑色的夜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应填入的

3、一项是( )(1分) 我快乐,是因为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 ,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荒芜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1分) A、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安适、宁静的心境。 B、雨说中的“雨”的形象及种种的情景都具有象征性。 C、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 D、蝈蝈与蛐蛐描绘的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4、)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C、领奖台上,奥运冠军刘翔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D、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8、 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9、理解性默写(共6分)、商山早行中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勾勒出一幅深秋霜晨图的诗句是:“_,_”、白居易在观刈麦中“_,_”的诗句用一种违背常理的写法来突出人们的矛盾心理,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异曲同工。

5、、同是写春,人们大多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而刘方平在月夜中却别出新意,借夜幕将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遮掩起来,通过所闻、所感的“_,_” 的景象将春天的生机勃勃描写得有声有色,细致入微。 二、阅读理解(共31 分)(一)沁园春雪 (19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沁园春”是 ,“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 ,下阕

6、的是 。(5分)2、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1分)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3、词的上阕“望”字所及的内容是 ;下阕“惜”是 的意思,它所及的内容是 。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4分)4、“山”、“原”,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它们“驰”和“舞”,这是 写 法,给你怎样的感受?(3分) 5、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3分)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1分)A、望长城内外B、欲与天公试比高C、山舞银蛇D、数风流人物7、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7、( 1 分)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D、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8、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1分)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二)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11分)两年

8、前,在陕南的一个小镇的旅店里,我遇见过一个小女孩,从此再也不敢忘却,慢慢自重起我这做大人的身份了。那个旅店很小,我的房间就在东头,窗外正好是几株苹果树,果子结得很繁,枝条一直伸到窗台,在房里伸手便能摘下来。我进去的时候,房间里是空空的,临窗的那个床上,一个小女孩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果树。听见我进来的响声,她回过头来,静静地看着我。她眼睛很大,鼻子却又小又翘,我立即就喜欢起来了。“你是谁的孩子?”我说。“妈妈的孩子。”我笑了,愈觉得孩子的可爱,去按她的鼻子,她却挡了我的手,问我是住店的吗,说她妈妈到车站买票去了,准备晚上去汉中呢。“你真乖,”我说,“怎么不到院子去玩玩呢?”“妈妈让我

9、就坐在床上数那苹果哩,说数清了,她就回来了。”她向我指指窗外的那棵苹果树。那满树的果子,呈着白灰色,上面似乎都噙着露珠儿。我走得口干肚饥的,一股馋馋的酸水儿就泛了上来,耳朵下分明感觉到两个小坑了。“这苹果一定好吃。你没有摘个吃吧?”我笑着说。“怎么能吃呢?你瞧那个牌子,妈妈说那上面写着有毒的。”原来那树干上挂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写道:“喷过农药,吃者小心中毒!”我笑了:这一种牌子,常常是树主人搞的花招,他们害怕孩子们乱摘,才想出这法儿来。“那是没有毒的。”我给她解释说。“有毒!”她却认真的说。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就一伸手摘下了一颗,自个先咬着吃了,果然十分爽口。我让她吃,她摇摇头,却一眼一眼盯

10、着我吃,等我吃完了,她突然问我:“你怎么没有毒死呢?”我哈哈地笑了起来,给她做着得意的鬼脸儿,就去打了一盆热水来,开始漱洗。我洗得很仔细,洗过了就梳头。末了,就洗起了脚。但是,我却没有带擦脚布,就爬上床去,撩起床单的一角擦了。小女孩一直在看着我,歪了头,眼睛眯得细细的,我觉得好玩,便说:“你叫什么名字呢?”“我叫小小。你是城里的阿姨吗?”“你怎么知道?”“你穿得真好看,还有高跟皮鞋哩!”这当儿,有人在敲门。我慌乱地把床单上擦了脚的那块湿处遮掩了,将门打开。一个中年女人走了进来,笑着向我打了招呼,就去抱小女孩。我知道这该是孩子的母亲了。“我们要坐八点的火车走了。”孩子的母亲说,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

11、,让孩子吃,问孩子等得可急,数清了那树上的苹果吗?女孩儿却对母亲说:姓名班级考号学校“妈妈,那牌子是哄人的呢。”“你怎么知道?”孩子的母亲有些惊讶,“那是旅店的苹果,有毒呢。”“没有毒。”女孩儿说,“城里阿姨吃了一个,怎么没有死呢?”我一下子脸烧了起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不知道孩子母亲的脸上有了什么样的表情,我低了头,不敢看她们。慌乱之间,我又撞翻了脸盆儿,水溅了我一脚,我“啊啊”叫着,赶紧端了盆子出门去了。污水倒在厕所里,我心稍稍有些安静,但就在我返回来的时候,才走到门口,听见那女孩儿还在问着母亲:“妈妈,城里的阿姨都穿高跟皮鞋吗?”“都穿吧。”“城里的阿姨都用床单擦脚吗?”“你说什么?”“

12、那个阿姨刚才就用床单擦脚来的。”我差点没叫出声来,胸口呼呼乱跳,要去推门的手垂了下来。我又突然紧张起来,害怕她们突然出来,便拿了脸盆儿,又匆匆钻到厕所去。就这么一直呆了好久,看着天黑下来了,我才走出来,下了决心:回房间去,向小女孩认错,向孩子的母亲认错,求她们饶恕我。可是,等我回到房间,房间里已经没有人了。“小小”我大声叫着。我终没有再见到那个小女孩。浑身无力的我倚在旅店的大门口,望着满天的星光,深深地感到了一种做大人的耻辱2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文中第二段对旅店环境的描写,交代了窗外的苹果触手可得,为后文“我”伸手摘苹果埋下了伏笔。B文中记叙了“我

13、”仔细洗漱的情节,突出了“我”的爱美心理,与下文“我”的不文明举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C小说通过“我”偷吃苹果和用床单擦脚两件事,来表达作者对城里人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的批判与不耻。D“饶恕”可以看出主人公内心的自责之深,表明了“我”做错事情后深深的愧疚感和负罪感。30.请分析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_31.“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_32.作者将“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_33.结合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自重做大人的身份”这句话的看法。(4分)_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

14、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

15、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2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4分)(1)吴广素爱人( ) (2)比至陈( )(3)将军身被坚执锐( ) (4)并杀两尉( )2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4、 结合全文,试分析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与社会根本原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4分)直接原因: 社会根本原因: 25、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3分)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16、”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26、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 )27、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译文: 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_三、作文:从下面两个作文中任选一个写作。(50分)(1)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都在告别。告别父母,我们在叮嘱中感受亲情的温馨;告别朋友,我们在不舍的体验中学会成长;告别昨天,我们在流逝的遗憾中学会珍惜;告别忧伤,我们在案前进中获得久违的快乐告别是一种仪式,它宣告旧的

17、已然过去;告别也是一种蜕变,它意味着新的变化即将开始;告别更是一种出发,他催促我们朝着新的目标不断前行。在一次次的告别中,我们由青涩走向成熟。请以“在告别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2)为了突出你的个性,希望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要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作文题目:请以“在告别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2).“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100200300400姓名班级考号学校500600700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初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