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8842201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ppt(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形象的鉴赏诗歌形象的鉴赏考考试试大大纲纲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的的形象形象、语言语言、表达技巧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思想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诗歌形象的内涵和种类。明确诗歌形象的内涵和种类。归纳诗歌形象鉴赏的规律。归纳诗歌形象鉴赏的规律。掌握诗歌形象鉴赏的答题方法。掌握诗歌形象鉴赏的答题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形象鉴赏规律的归纳和答题形象鉴赏规律的归纳和答题方法的掌握。方法的掌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形象象(意意象象)人人(诗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物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2、)景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情的艺术形象。2011高考真题回放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分)渡江渡江明明张弼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

3、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1)“客愁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分)(2)指出)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吟对沙鸥一怆神”意象的作用。(意象的作用。(2分)分)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四川

4、卷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天经,姓叶,名;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分)减字木兰花减字木兰花苏苏轼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分)(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分)一、景象一、景象人物人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景中情。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景中情。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或借景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有时诗中有抒情,或寓情于景。有时

6、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内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在的联系。高考题提问方式高考题提问方式为抒发情感,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为抒发情感,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诗中描写了意象的什么特点?诗中描写了意象的什么特点?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题的思维切入点解题的思维切入点找出所写的找出所写的景物景物;体会体会单个单个意象的意象的特征特征;概括出诗歌中景物的概括出诗歌中景物的共同特征共同特征;体会诗人所寄寓的体会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枫桥夜

7、泊枫桥夜泊张继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描写了那些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特点?所写景物概括起来有什么所写景物概括起来有什么共同特点共同特点?景物描写表达了什么景物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情感?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答案点拨答案点拨月落乌啼月落乌啼昏暗凄凉昏暗凄凉霜天寒夜霜天寒夜冷清迷茫冷清迷茫江枫渔火江枫渔火幽暗忧愁幽暗忧愁 山寺钟声山寺钟声寂寥孤独

8、寂寥孤独幽寂清冷幽寂清冷 羁旅之愁羁旅之愁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找出意象找出意象 体会各个意象的内涵体会各个意象的内涵 概括意象共同的特点概括意象共同的特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情感注意问题注意问题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实题演练实题演练西西 楼楼曾曾 巩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问:此此诗诗描描写写了了什什么么景景色色?表表

9、达达了了诗诗人人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诗的一二句写浪卷、云涌、风吹、雷诗的一二句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等意象,渲染了鸣等意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的自然伟力;三四句写暴风雨将临,诗人却自然伟力;三四句写暴风雨将临,诗人却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千山急雨来山急雨来”的壮观。这首诗描写了暴风雨的壮观。这首诗描写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襟和内心豪情。二、物象二、物象人物人物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

10、性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的物象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即托物言志或节操、思想感情,即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慨。托物寓慨。高考题高考题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诗人是如何借某物来展示自我形诗人是如何借某物来展示自我形象的?象的?这首诗通过写某物表达了诗人怎这首诗通过写某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样的感情?请结合诗中所写的某物形象,评请结合诗中所写的某物形象,评说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说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解题的思维切入点解题的思维切入点找出诗中所写的找出诗中所写的主要物象主要物象;体会物象的体会物象的特征,特征,挖掘物象内在挖掘物象内在的的品格、精神;品格、精神;明

11、确物与志的明确物与志的“契合点契合点”;概括概括诗人之志诗人之志。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竹石竹石郑燮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问:诗人借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问:诗人借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的诗中的主要物象主要物象是什么?是什么?诗中的诗中的“竹竹”有什么有什么精神精神?诗人的诗人的品格品格与竹的精神有何相似之处?与竹的精神有何相似之处?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答案点拨答案点拨 破石破石千磨万击千磨万击 环境恶劣环境恶劣 东西南北风东西南北风 咬定咬定立

12、根立根顽强顽强坚劲坚劲坚挺坚挺任尔任尔表现了诗人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畏艰险、不怕打击的不怕打击的刚烈坚韧的刚烈坚韧的精神精神答题步骤答题步骤明确诗中的主要物象明确诗中的主要物象体会物象的特点、挖掘物象的内涵体会物象的特点、挖掘物象的内涵点明物与点明物与“志志”的契合点的契合点明确诗人的明确诗人的“志志”注意问题注意问题一是从一是从“物人一体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品质、感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品质、感情等。情等。二是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二是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和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和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

13、义。涵在事物中的意义。实题实题演练演练早早 梅梅张张 渭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 的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本诗写了本诗写了“早梅早梅”。“寒寒”字点明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突出梅的坚强;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突出梅的坚强;“迥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展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作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诗歌形象的鉴赏,首先要诗歌形象的鉴赏,首先要明确答题思路,其次要掌握答明确答题思路,其次要掌握答题步骤,只有做到这样,才可题步骤,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