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6819045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ppt(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学习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学习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2、明确考点,规范答题步骤、明确考点,规范答题步骤人人(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物(咏物诗中的物咏物诗中的物)(写景诗中的景)(写景诗中的景)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我”,一般指,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的“我我”(非作者本人)。还包括塑造的人物

2、形(非作者本人)。还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象。(2)景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情中景。抒情。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意”的形象,的形象,即即“意象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具

3、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诗中的诗人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我”(非作者(非作者本人)。本人)。 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中刘兰芝;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实写照,如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

4、描绘了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诉衷情 陆游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

5、断何处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鬓先斑的慨叹,“天山天山”代指抗金前线。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

6、,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形象象的的意意义义(1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 2)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有哪些;(3 3)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是什么(思想内 容和观点态度)容和观点态度)。人物人物形象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鉴赏题的答案组织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阅读李白诗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7、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

8、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有敬亭山了解了。 扩写扩写独坐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环境

9、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相看两不厌”写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只有敬亭山”道出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独坐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众鸟之众鸟之“高飞高飞”与孤云的与孤云的“独去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

10、山的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1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 2)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有哪些;(3 3)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点态度)?人物人物形象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鉴赏题的答案组织(总括)(总括)(分析)(分析)(总结)(总结)常见人物形象类举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如李白。“安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11、我不得开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的性格。3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如陶渊明。“采菊

12、东篱下,悠然见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登幽州台歌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报国为

13、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如示儿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破阵子。6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如李白的赠汪伦赠汪伦王维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如王翰的凉州词凉州词,王昌龄的,王昌龄的出塞出塞表现了他们忠表现了他

14、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而杜甫的兵车行兵车行则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如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术形象。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建功立业、建功立业、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献身边塞、反对征伐、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昔盛今衰等。意象意象“意意”

15、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象”物象、形象。物象、形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意”与与“象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的东西, ,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是诗人感情的载体。知识准备知识准备意象意象知识准备知识准备意境意境 意境:指诗人表达的意境:指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和诗和诗中所描绘的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有机融合而成的一个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表达的个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思想情感和诗中所描绘的

16、生活图景有机融合的产物。融合的产物。 创造意境运用创造意境运用“即景述怀即景述怀”“”“直抒直抒胸臆胸臆”“”“寓情于景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情景相生”等手等手法。法。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如果意象是花朵花朵,意境就是,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如果意象是落叶落叶,意境就是,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冷萧的清秋 品味意境感知形象,就要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感知形象,就要借助意象意境: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

17、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所以多个意象组合的、细小的单位。所以多个意象组合构成意境。构成意境。意象意象+意象意象=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界。【例】【例】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临安春雨初霁春雨初霁)意象:意象:意境:意境:小楼深巷小楼深巷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春雨杏花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局面即将到来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

18、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李白李白子夜吴歌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意象:意境:意境: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的秋意

19、,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亲人。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早早 梅梅 张渭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

20、示自我形象的?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 本诗展现了早梅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的形象。形象。“寒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迥”字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白玉条”之之喻、喻、疑梅为雪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作者以梅自喻以梅自喻,展,展示了一个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自我形象。考题回顾考题回顾 归纳答题步骤与思路归纳答题步骤与思路1 1、指出物象特点

21、。、指出物象特点。2 2、分析物象特点(找依据)、分析物象特点(找依据)(1 1)结合词语具体分析)结合词语具体分析(2 2)把握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把握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3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志) 马马 诗诗 李贺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

22、的思想感情?步骤步骤1 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 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步骤步骤2 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战: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战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迅捷地奔驰,“何当何当”表现心理,表现心理,“踏踏”显出轻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捷矫健的风姿。步骤步骤3 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遇的激愤之情。 例题例题分析分析北陂杏花王安石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

23、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意是什么?课堂课堂练习练习 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步骤一)(步骤一)。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以“作雪作雪”和和“成尘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纵被”和和“绝胜绝胜”来强调来强调(步骤二)(步骤二) ,深,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

24、的悲壮感情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步骤三)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般有:一般有:景物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色彩描写。描写。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

25、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韦应物韦应物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请从“山山”、“雨雨”、“鸟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三个角

26、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感情。答案:答案: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向,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考题考题回顾回顾这里涉及两个名词这里涉及两个名词“意象意

27、象”和和“意意境境” 意境题组织答案步骤:意境题组织答案步骤:1 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手法)2 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意境鉴赏思维切入点:意境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注意画面的注意画面的色调色调)新晴野望新晴野望( (王维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尘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28、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注:尘垢:尘埃。列举景物:列举景物: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渡头 、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青翠的峰峦 、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 分析氛围:分析氛围:清新明净、秀丽、明朗清新明净、秀丽、明朗 抒发情感:抒发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感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

29、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的。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的。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的景象,渲染清峭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的景象,渲染清峭孤寂的环境,突出了作者不平静的情绪孤寂的环境,突出了作者不平静的情绪和孤独寂寥之感。和孤独寂寥之感。课堂课堂练习练习 阅读下面的宋诗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游月陂 宋宋 程颢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

30、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色,树林和泉声,(1(1分分) )营造了宁静幽雅营造了宁静幽雅( (或或静谧,幽静等静谧,幽静等)(1)(1分分) )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闲适适( (或恬淡或恬淡, ,自在

31、自在) ),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淡泊情怀的心情。的心情。(2(2分分) )练习二意境题组织答案步骤:意境题组织答案步骤: 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现手法) 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1 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用到的表现手法)2 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写出

32、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小结:意境题组织答案步骤小结:意境题组织答案步骤 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情景相融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思考,避免出错。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思考,避免出错。常见错误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

33、对的四组概念: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壮阔、深远细腻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婉转、朦胧繁复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喧闹清冷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冷寂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华美、壮阔、明快、华美、壮阔、明快、孤寂、凄凉、幽静、孤寂、凄凉、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幽静深远幽静深远、苍、苍凉雄浑、旷远等凉雄浑、旷远等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