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大气主要知识点辨析.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14264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大气主要知识点辨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大气主要知识点辨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大气主要知识点辨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大气主要知识点辨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频考点607 大气部分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气 温 递 减 率 表 示 对 流 层 内 气 温 随 高 度 而 逐 渐 下 降 的 变 化 率。平 均 每 上 升1 0 0米,气温下降0.6。地 温 递 增 率 表 示 常 温 层 以 下 一 定 深 度 内,地 温 随 深 度 逐 渐 增 高 的 变 化 率。平 均 每 深1 0 0米,温 度 增 高36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辐 射 是 一 个 物 理 概 念。是 指 太 阳 向 宇 宙 空 间 发 射 的 电 磁 波 和 粒 子 流。太 阳 辐 射 强 度 是 一 个 物 理 变 量,指 每 平 方 厘 米 的 地 球

2、表 面 每 分 钟 获 得 的 太 阳 辐 射 能 量。其大小随 纬 度、太 阳 高 度 和 时 间 而 变。太 阳 常 数 是 一 个 物 理 常 量,指 在 日 地 平 均 距 离 条 件 下,地 球 大 气 上 界 太 阳 高 度 角 为9 0 时的太 阳 辐 射 强 度。其 数 值 为8.1 6焦/厘 米 分。7 .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海 陆 风是 由 海 陆 之 间 的 气 压 日 变 化 而 引 起 的,仅 出 现 在 滨 海 地 区,是 一 日 之 内 风 向 转 变 的 现 象。季 风 是 由 海 陆 热 力 性 质 的 差 异 所 导 致 的 海 陆 之 间 气 压 中 心

3、 的 季 节 变 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 的 季 节 移 动),而 季 风 是 一 种 大 范 围 内 的 盛 行 风 向 随 季 节 有 显 著 变 化 的 风 系。但 有 季 风 的 地 区 不 一 定 就 形 成 季 风 气 候,只 有 在 海 陆 对 比 显 著、风 向 变 化 明 显 的 热 带、副热 带 和 温 带 大 陆 东 岸 的 季 风 区 分 布 的 才 是 季 风 气 候。8.气象、天气与气候大 气 特 征 的 物 理 状 态 和 物 理 现 象 的 总 称。包 括 气 压、气 温、温 度、风、云、降 水 等 要 素。天 气 是 指 短 时 期 某 地 义 气 中 的 气

4、 象 变 化 情 况。它 是 由 各 种 气 象 要 素 综 合 表 述 的 大 气 物 理 状 况。气 候 则 是 指 一 地 区 多 年 现 察 所 得 到 的 概 括 性 气 象 情 况。天 气 是 多 变 的,而 气 候 则 较 为 稳 定。【拓展提升】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荒漠地区在8 月份阴天条件下的辐射量日变化观测统计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辐射能量、w.m.26001.图中表示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曲线是()A.B.晴好条件下进行观测,则()A.曲线将变得更为平滑C.曲线日变化幅度减小C.D.2.若在该地8月份天气B.曲线最大值出现的时刻将提前D.各曲线在图中的位置将整体上移【答案】1.

5、A 2.A【解析】1.根据题中时间为8月份分析可知该地此时昼长夜短,太阳辐射时间应长于12小时。同时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日出时间相较于北京时间会梢晚一些。该地北京时间6点左右日出,20点左右日落,昼长约为14小时。在白昼期间,辐射量曲线大体上会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辐射量曲线归零时应该是夜晚,此时无太阳辐射。同时、题中条件为阴天条件下,所以云量的增加会使太阳辐射有所削弱。符合上述特征的只有、两项,故B、C两项错误。分析、两项,夜晚期间太阳辐射值为0可知,应为太阳辐射,故A项正确,D项错误。故本题选A。2.由题中条件:阴天条件下的辐射量II变化,以及上一题为太阳辐射曲线可知:太阳辐射在天气晴好

6、时几乎不会受到干扰,所以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将更平滑,A项正确。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最大值应为该地地方时12:00,最大值不会提前,B项错误。根据题干分析,若太阳辐射强度增大,曲线数值应是增加,天气晴好条件下,曲线变化幅度应增大,C项错误。夜晚期间太阳辐射值为0,太阳辐射曲线不可能上移,D错误。故本题选A。2016年12月1722日,受西南低空急流(大气高度2000m,风速6m/s的气流)影响,我国环渤海区域被大雾所覆盖,此次大雾从河北与河南省的交界处到辽东湾以北一线呈带状分布,且向东部拓展。下图示12040意环渤海区域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此次环渤海大雾的成因是()A.冷空

7、气流到暖水面上,暖水蒸发冷却形成B.下垫面因辐射散热而冷却形成C.暖湿空气流到冷下垫面上,水汽冷却形成D.吸湿空气沿地形爬升冷却形成4.推测此次大雾影响范围大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弱,水汽不易扩散 B.逆温层规模大且稳定C.海域面积广,水汽充足 D.东部的山地阻挡气流5.该区域2 2 日大雾消失,最可能是由于()A.西南急流加强 B.暖锋过境 C.形成冷高压中心 D.冷锋过境【答案】3.C 4.B 5.D【解析】3.结合材料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北温差较大;西南低空急流从西南方向带来暖湿的气流,遇到北方较冷的下垫面,水汽冷却凝结而形成,C 正确,ABD错误。故选C。4.结合材料分析,此次

8、大雾形成原因是西南低空急流输送的暖湿气流,在雾区上空形成稳定的逆温层,抑制了水汽的扩散,加之持续的水汽积累,逆温层规模扩大,造成大雾范围大,B 正确;西南低空急流风速 6m/s,风力较大,A 错误;本次大雾的水汽主要由西南急流带来,C 错误;此次大雾从河北与河南省的交界处到辽东湾以北一线呈带状分布,且向东部拓展,该区域地形平坦,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D 错误。故选B。5.结合材料分析,此次大雾为平流冷却雾,其形成的条件为西南低空急流源源不断的输送水汽,当西北冷锋过境时,改变了西南急流风向及大气性质,所以大雾就此消散,D 正确,ABC错误。故选D。比湿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空气湿度,水库周边的比湿有着明

9、显的周期性日变化。如果不考虑背景风(盛行风)的影响,水库局部气流对水汽的水平输送是影响比湿的重要因素,当空气水平流动较弱时,强烈的空气对流则会导致近地面比湿降低。下图示意密云水库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 位:米,黑点为气象测站),间水库北比湿明显小于水库南,直接影响因素是()A.气温日变化 B.降水日变化 C.海拔高度差 D.山风与陆风7.关于水库周边比湿日变化的说法成立的是()A.3:00水库南水平输送较强 B.10:00水库南对流扩散较强C.15:00水库北水平输送较弱 D.20:00水库北对流扩散较强【答案】6.D 7.D【解析】6.该库区南北相距较近(约 10千米),夜间气温南北相差较小,

10、因此气温并非是空气湿度差异大的直接影响因素,A 排除;本题中并未分析降水,且库区面积较小,局部降水依然会覆盖整个库区,所以降水并非直接影响因素,B 排除;通过对图中等高线的分析,夜间水库南北都在同一海拔高度,所以海拔高度也不是直接影响因素,C 排除;夜间水库北比湿明显小于水库南,受山谷风与湖陆风影响,具体来说是由于夜间山风与陆风叠加,导致水平气流向南运动,使得北部空气运动强烈,水库北近地面比湿降低,D正确。故选D。7.图 2 中,3:0()处水库南的比湿小(即空气湿度小),所以水平输送并不强,A 错误。10:00处水库南的比湿下降,但是比湿变化平稳,且数值较高,所以对流扩散并不是很强,B 错误

11、。15:00处水库北的比湿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说明空气水平运动强烈,C 错误。20:00前水库北的比湿高,但是却呈急速下降趋势,所以空气对流扩散较为强烈,D 正确。故选D。闪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瞬时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灾害性天气现象,在强对流时水汽相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青海省夏季因起伏较大的地表和强烈的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局部强对流天气频发。下图示意青海省闪电频次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河流 湖泊闪电频次分区(低/中/高)j-省(区)界八、山脉8.青海省西部地区闪电频次低,主要是因为()A.昼夜温差小 B.升温较慢C.气压较低D.水汽不足9.青海省闪电频次高值区的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局地的(

12、)A.河流分布 B.地形地势 C.植被分布D.气候类型10.推测闪电活动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地区位于()A.农耕区 B.牧区 C.城市D.水域【答案】8,D 9.B 10.A【解析】8.闪电是在强对流时水汽相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其形成需要水汽,而青海省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周围有山地阻挡,水汽难以深入,降水较少,水汽不足,最终导致该地区闪电频次低。正确选项为D。西部地区更干燥,晴天更多,昼夜温差更大,西部地区地表更干燥,升温更快,气压高低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均相关,不能推测西部地区气压较低,且气压较低,上升气流明显,容易形成闪电,与题意不符,A、B、C 错误。故选D。9.根据材料中的“青海省夏季因起伏较

13、大的地表和强烈的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局部强对流天气频发。由此可知,地表的起伏是影响闪电频次的重要因素,因此B 正确。图中的闪电频次高值区有的地方有河流,有的地方没有河流分布,说明河流分布不是影响闪电频次的主要原因,A 排除。区域内部的植被分布、气候类型差异较小,且植被、气候对闪电的形成影响较小,C、D 排除。故选B。1 0.由图可知,青海省闪电频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津水谷地、黄河谷地,该地区主要是用作农业用地,因此闪电活动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地区位于农耕区,A正确、B错误。闪电对城市、水域影响较小,C、D选项排除。故选A。冻土是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 或以下而形成的冻结土层。研究发现,冻土深度与

14、气温、地表积雪深度有关。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2 0 0 2 年(2 0 0 2 年 8月到2 0 0 3 年 7月)、2 0 0 6 年(2 0 0 6 年 8月到2 0 0 7年 7月)积雪深度与冻土深度年变化。2 0 0 2 年与2 0 0 6 年各月气温相差不大,但 2 0 0 2 年冻土深度明显大于2 0 0 6 年同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A.B.C.1 1 .图中表示2 0 0 2 年冻土深度的曲线是()D.1 2.与 2 0 0 6 年同期相比,2 0 0 2 年冻土深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高 B.降水少1 3.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冻 土(A.冻结深度大,解冻时间提前C.

15、冻结深度小,解冻时间提前【答案】1 1.D 1 2.D 1 3.BC.土壤含水量小 D.积雪深度大)B.冻结深度大,解冻时间推迟D.冻结深度小,解冻时间推迟【解析】1 1.由于冻土深度的增加要滞后于积雪深度的增加,分析我国东北某地2 0 0 2 年(2 0 0 2 年 8月到2 0 0 3 年 7月)、2 0 0 6 年(2 0 0 6 年 8月到2 0 0 7 年 7月)积雪深度与冻土深度年变化图可知,曲线表示积雪深度,AB错误;曲线表示冻土深度,目由图可知,冻土深度大于,结合材料”2 0 0 2 年冻土深度明显大于2 0 0 6 年同期”可推测,表示2 0 0 2 年冻土深度曲线,D正确,

16、C错误。故选D。1 2 .根据材料“研究发现,冻土深度与气温、地表积雪深度有关。”可知,冻土深度与降水、土壤含水量关系不大,BC错误;根据材料“冻土是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 或以下而形成的冻结土层。”可知,气温高不利于冻土的形成,A错误;积雪深度大,保温作用强,使得地下冻土升温慢,深层土壤处于低温冻结状态的时间延长,冻土深度会增加,D正确,故选D。1 3 .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植被覆盖下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比较少,气温低,结合材料“冻土是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形成的冻结土层。研究发现,冻土深度与气温、地表积雪深度有关。“可知,冻土冻结深度大,CD 错误;在气温回升时,森林覆

17、盖率较高的地区,气温回升慢,故解冻时间推迟,B 正确,A 错误。故选B。为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某研究团队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划定了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分界线。下左图为青藏高原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可能是青藏高原寒旱中心的是()70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 5.图中最接近该研究团队划出的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分界线的是()A.H-I一线 B.J-K一线1 6.未来青藏高原人口稀疏区()A.人口迁入更为活跃C.应多规划建设交通干线【答案】14.A 15.C 16.DC.M-N-线 D.P-Q一线B.可能成为

18、区域人口主要聚居区D.人口生计方式可能发生改变【解析】1 4.通过经纬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甲位于藏北高原,乙位于祁连山西段,内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西部,丁位于横断山区。藏北高原、念青唐古拉山西部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祁连山西段、横断山区海拔较低,气候不如其他两个地区寒冷,B、D 排除;念青唐古拉山西部有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水汽,降水较多,不是干旱中心,C 排除;所以四地中最有可能是青藏高原寒旱中心的是甲,A 正确。故选A。1 5.通过读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可知沿ICXTE、9(T E 经线、38N往南至28N人口密度大,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所以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分界线应该是东北西南走向,M-

19、N一线为东北西南走向,C正确;HI 一线为东西走向,A 错误;J-K 一线为南北走向,B 错误;P-Q-一 线为西北东南走向,D 错误。故选C。16.由上题可知,青藏高原人口稀疏区为青藏西北,自然条件恶劣,不可能成为区域人口主要聚居区,所以对人口的吸引力比较小,人口迁入不活跃,A错误、B错误;青藏西北修建交通干线的难度大、成本高,人口稀疏区对交通的使用率低、需求量少,所以应多规划建设交通干线不正确,C错误;未来青藏高原人口稀疏区为了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人口生计方式可能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示地区冻土、冰川广布。多年冻土的上层有季节性冻融现象

20、,为活动层。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仅冻土区冻融活动加剧,而且底部基岩上冻结千年的大陆性冰川也开始变得不稳定。2016年7月,阿里地区日土县发生了一次超强的“冰崩”,巨大的冰体在海拔5800米处与基岩断开,从前方狭窄的V型谷冲出,掉落至海拔5000米以下开阔相对平坦的地面,形成厚达30米、面积约8.67平方千米的“冰崩扇”。年平均地温是指地袁及地表以下土层的平均温度。(1)与森林区相比,荒漠区土壤含水量在东西水平方向上的差异更。主要原因是荒漠区植被稀少,土壤含水量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大;另外,荒漠区东西水平方向一,地温、冰川分布等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因素空间差异较大。(2)借鉴山前“洪积扇 的成因,依

21、据材料分析“冰崩扇”的形成过程。【答案】(1)大(或显著)跨 度 大(或距离大)(2)(全球气候变化,重力作用等影响下,)巨大冰体断裂并脱离基岩,发生冰崩(在冲出V型谷掉落过程中,)落差大,与山谷、地面冲撞形成大量碎冰块:(并侵蚀搬运(刨蚀,测蚀)沟谷堆积物)碎冰块(和碎屑物快速向前推进,)遇到开阔相对平坦的地形,向下游、两侧扩散,速度降低,堆积形成“冰崩扇【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荒漠区在东西方向上的跨度较大,地温、冰川分布差异较大,再加上荒漠区植被稀少,土壤含水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导致荒漠区土壤含水量在东西水平方向上差异较大。(2)冰崩扇的形成过程类似河水冲积扇的形成过程。随着全球

22、气候变暖,冰川上部冰体变得不稳定,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基岩,由于落差较大,脱落的冰块动能较大,与山谷、地面撞击形成大量的碎冰块,并沿着V型谷继续下滑;碎冰动能较大,通过强烈刨蚀、侧蚀,侵蚀冰川下游的冰碱物,以及沿沟堆积的残积物: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冰体携带沿途各种碎屑物质快速向前推进;当冰体遇到平坦开阔地形时,开始向下游、两侧扩散,速度降低,碎冰的搬运能降低,冰体和各种碎屑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扇状的“冰崩扇”。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地面表层是地球和大气能量交换的直接界面,地温的变化可以反映土壤一植被一大气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海拔、坡向、盛行风向对降水有较大影响。祁连山横亘在甘肃省和青

23、海省之间,由一群西北 东南走向的高山与宽谷盆地平行排列组成,俯视着河西走廊。在祁连山的庇护下,河西走廊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一丝绸之路,又形成一个个绿洲城市,没有祁连山就没有河西走廊。下图为祁连山区以及河西走廊区域示意图以及该区域部分地区地温分布图。II.oc1368.5m/8.1 C I1976.5 n?O(1)相对于凉祁连山区以及河西走廊区域示意图州,分析民勤多年平均地温低的原因。(2)推出祁连山植被覆盖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答案】(1)民勤虽然海拔较低,但民勤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干旱少雨,晴天日数较多,白天太阳辐射强;夜间地面辐射强烈,大气保温作用差,地温的II变

24、化幅度较凉州大;民勤纬度较高,且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受冷空气活动影响较为频繁,多年平均地温较凉州低。(2)特征:植被覆盖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原因:祁连山区植被的分布与降水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由于祁连山东部距海较近,受季风的影响以及地形的抬升,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而西部虽然受来自大西洋与北冰洋气流的影响,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分析】(1)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地形、下垫面等。由图可知,民勤周围有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尽管白天太阳辐射强,但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差,导致多年平均地温低;由图可知,与凉州相比,民勤纬度较高,正午

25、太阳高度较小,且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导致其多年平均地温较凉州低。(2)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植被覆盖的主要因素。祁连山区降水总量较小,气候较干旱,植被的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祁连山东部距海较近,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受地形的抬升,降水较多,利于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高;而西部尽管也能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气流影响,但因距海较远,气流水汽含量小,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低。故其植被覆盖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多西少。1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一个典型的多年冻土地表有一些覆盖物(土壤或植被),这一层一般会季节性的消融和冰冻,温度变化较为剧烈,所

26、以叫活动层。在活动层之下是多年冰封的岩石或土壤,即多年冻土,它们的温度较为稳定,维持在0 以下。左图为冬季和夏季冻土层与活动层的垂直方向地温分布图。在多年冻土分布区,地表水周期性注入到裂隙中再冻结,促使裂隙不断扩大,冰体填充裂隙,剖面呈楔状,称为冰楔(右图)。描述多年冻土区地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点。(2)概括冰楔形成的条件。(3)简述多年冻土区冰楔不断展宽的过程。【答案】(1)冬季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活动层和冻土层低于0,不冻层高于0;夏季地温随深度的增加先降后升,活动层和不冻层大于0,冻土层小于0。(2)严寒的气候条件;有深入到冻土层(永冻层)中的裂隙;冰楔围岩具有可塑性。(3)寒冷季节

27、,冻土体积不均衡膨胀,原有的裂隙不断扩大;温暖季节,上部活动层的冰融化,裂隙中注入水分;寒冷季节再次到来,水在裂隙中冻结、膨胀,围岩不断受挤压变形,冰楔不断展宽。【解析】(1)读图,分层、分类描述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冬季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活 动 层 和 冻 土 层 温 度 在 以下,不冻层温度在0以上;夏季地温随深度的增加先降后升,活 动 层 和 不 冻 层 都 在 以 上,冻土层温度小于0。在冻土层一定深度以下,冬季和夏季地温一样。(2)根据题意可知,在多年冻土分布区,地表水周期性注入到裂隙中,在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再冻结,促使裂隙不断扩大,冰体填充裂隙,剖面呈楔状,所以气候寒冷、冻土层有裂隙,冰楔围岩具有可塑性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3)结合上题分析,冰楔不断拓展与地表活动层有关,与地温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冬季气候寒冷,冻土体积不均衡膨胀,原有的裂隙不断扩大,夏季气温升高,上部活动层的冰融化,裂隙中注入水分;等到冬季再次来临时,水在裂隙中冻结、膨胀,体积增大,围岩不断受挤压变形,这种现象反复出现,多年冻土区冰楔不断展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