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2)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学生版+解析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0076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92 大小:16.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22)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学生版+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3-2022)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学生版+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22)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学生版+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22)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学生版+解析版).pdf(9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 8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一、单选题1.(2 0 2 2.湖南.高考真题)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G bicx aiTTbA.IQ b e DB.ICa I b I b I D X31 e I DC?TE3XJ I i l k Dc.D-IG I C EXCU e I D2.(2 0 2 2 湖 南 高考真题)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日本稻蝗、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小翅稻蝗中,与、与的分布区域有重叠,与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

2、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交配X X X X X X交 配 率(%)081 624 61 8精子传送率(%)00001 0 01 0 0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和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3.(2 0 2 2 年 6 月浙江高考真题)由欧洲传入北美的楼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楼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

3、个基因库B.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楼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C.甲、乙两种楼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若将甲、乙两种楼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4.(2022广东高考真题)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氟酸(HCN)的产生由H、h 和 D、d 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 和 D 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 C 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如图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分析 茸送的是()(亲)茶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 的基因频率更高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 的基因频率5.(2022年 1 月浙

4、江高考真题)峡谷和高山的阻隔都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两个种的羚松鼠分别生活在某大峡谷的两侧,它们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峡谷形成之前;某高山两侧间存在有限的“通道”,陆地蜗牛和很多不能飞行的昆虫可能会在“通道 处形成新物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大峡谷分隔形成的两个羚松鼠种群间难以进行基因交流B.能轻易飞越大峡谷的鸟类物种一般不会在大峡谷两侧形成为两个物种C.高山两侧的陆地蜗牛利用“通道”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D.某些不能飞行的昆虫在“通道”处形成的新种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离6.(2022年 6 月浙江高考真题)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段丢失所致。这种变异属于()A.倒位 B.缺

5、失 C.重复 D.易位7.(2021湖南高考真题)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9基因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PCSK9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LDL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LDL受体缺失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B.PCSK9基因的有些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浆中LDL的正常水平C.引起PCSK9蛋白活性降低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醉含量升高D.编码apoB-100的基因失活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8.

6、(2021湖南高考真题)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9.(2021年湖北高考真题)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

7、误的是()A.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C.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D.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10.(2021年湖北高考真题)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览属植物叶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爱。其枝条在大象进食时常被折断掉到地上,遭到踩踏的枝条会长成新的植株。白天马齿范属植物会关闭气孔,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并储存起来。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象和马齿宽属植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B.大象和马齿范属植物存在互利共生关系C.水分是马齿范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D.白天马齿览属植

8、物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11.(2021年海南高考真题)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 CCR5结构改变,使得HIV-1病毒入侵该免疫细胞的几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簿误的是()A.该突变基因丰富了人类种群的基因库B.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通过药物干扰HIV-1与受体CCR5的结合可抑制病毒繁殖D.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HIV-1的几率下降12.(2021年福建高考真题)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

9、和向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B.甲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甲发生了进化C.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D.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13.(2021年北京高考真题)研究者拟通过有性杂交的方法将簇毛麦(2n=l4)的优良性状导入普通小麦(2n=42)中。用簇毛麦花粉给数以千计的小麦小花授粉,10天后只发现两个杂种幼胚,将其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进而获得含28 条染色体的大量杂种植株。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簇毛麦与小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培养过程中幼胚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C.杂种植株减数分裂时

10、染色体能正常联会D.杂种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后能产生可育植株14.(2021.6月浙江高考真题)现代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物种的进化体现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下列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A.自然选择 B.基因重组 C.随机交配 D.大的种群15.(2021.6月浙江高考真题)a-珠蛋白与a-珠蛋白突变体分别由141个 和 14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第1-138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其余氨基酸不同。该变异是由基因上编码第139个氨基酸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该实例不能说明()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DNA片段的缺失导致变异D.该变异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2021年

11、广东卷)1 6.人 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簿送的是()体号色21染.UH514/21平衡易g14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联会复合物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

12、3种染色体)(2021年广东卷)17.白菜型油菜(2n=20)的种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菜籽油)。为了培育高产新品种,科学家诱导该油菜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完整植株B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e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将Be作为育种材料,能缩短育种年限C.秋水仙素处理Be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植株D.自然状态下Be因配子发育异常而高度不育(2021年广东卷)18.兔的脂肪白色(尸)对淡黄色(7)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尺/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15%、85%B.25%、75%C.35%、65%D.45%、55%(

13、2021年河北卷)19.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向雌蝇提供食物;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B.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C.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D.可能由进化而来(2021年天津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为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持久性,可采取如下措施:基因策略:包括提高杀虫基因的表达量、向棉花中转入多种杀虫基因等。例如,早期种植的抗虫棉只转入了一种B t毒蛋白基因,抗虫机制比较单一:现在经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B t基同时转入

14、棉花。田间策略:主要是为棉铃虫提供底护所。例如我国新疆棉区,在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非转基因棉花,为棉铃虫提供专门的庇护所:长江、黄河流域棉区多采用将转基因抗虫棉与高粱和玉米等其他棉铃虫寄主作物混作的方式,为棉铃虫提供天然的庇护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如实施分区种植管理等。20.关于上述基因策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提高B t基因的表达量,可降低抗虫棉种植区的棉铃虫种群密度B.转入棉花植株的两种Bt基因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若两种B t基因插入同一个T-DNA并转入棉花植株,则两种基因互为等位基因D.转入多种B t基因能提高抗虫持久性,是因为棉铃虫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15、21.关于上述田间策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非抗虫棉,可降低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率B.混作提高抗虫棉的抗虫持久性,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重要价值C.为棉铃虫提供底护所,可使敏感棉铃虫在种群中维持一定比例D.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可使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速放缓(2021年天津卷)2 2.某患者被初步诊断患有SC单基因遗传病,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调查其家系发现,患者双亲各有一个SC基因发生单碱基替换突变,且突变位于该基因的不同位点。调查结果见下表。个体母亲父亲姐姐患者表现型正常正常正常患病SC基因测序结果605G/A731A/G605G/G1;731A/A9注:测序结果只给出

16、基一条链(编码链)的碱基序列 605G/A 示两条同源染色体上SC基因编码链的第605位碱基分别为G 和 A,其他类似。若患者的姐姐两条同源染色体上SC基因编码链的第605和 731位碱基可表示为下图1,根据调查结果,推断该患者相应位点的碱基应为()GAAA605731A605731G1A1G1G1605731605A1731G1DD.605731G1A1605731G1A1A605A605G731G731605c A1731A1D.605731(2 0 2 1年1月浙江卷)2 3.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某个染色体中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化,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

17、段。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正常眼 棒眼 超棒眼a b J 1 a b I b)c a b I b I b J cA.缺失 B.重复 c.易位 D.倒位(2 0 2 1年1月浙江卷)2 4.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25.(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n)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

18、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26.(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

19、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 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27.(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 9)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 端含有重复序列d(2丁 丁 01丁 丁 27:?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B.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嚏噬碱基的比例C.若 CTCTT重复6 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D.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28.(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 8)下列叙述中与染色体变异而去的是()A.通过孕妇产前筛查,可降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B.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C.通过

20、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白菜-甘蓝D.通过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了小黑麦29.(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 7)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染色体变异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0.(2 0 2 0 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T 3)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B.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C.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D.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31.(2 0 1 9浙江4月选考 2)人类

21、某遗传病的染色体核型如图所示。该变异类型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32.(2 0 1 9天津卷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 浅 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 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 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 区相比,浅色岩P 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33.(2019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

22、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34.(2019江苏卷18)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B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 U 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缀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送的是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0链结构的改变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35.(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

23、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 B.染色体重复 C.染色体易位 D.染色体倒位36.(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37.(2018全 国 I 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 和 N 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 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 M 和 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

24、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 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 和 N 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 的 RNA与突变体N 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 和 N 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 DNA转移38.(2018海南卷,17)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AD、Ad、aD、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A.AADd 和 ad B.Aa

25、Dd 和 aD C.AaDd 和 AD D.Aadd 和 AD39.(2018天津卷,2)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 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B.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40.(2018海南卷,18)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26、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4 1.(2 0 1 8海南卷,2 4)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2017年】1.(2 0 1 7年江苏卷,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

27、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2.(2017年江苏卷,27)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育种方法育种方法育种方法(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 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使早熟基因逐渐,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 育种。(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

28、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成本较高。(4)新品利7 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I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3.(2017年天津卷,9)玉米自交系(遗传稳定的育种材料)B具有高产、抗病等优良性质,但难以直接培育成转基因植株,为使其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依次进行步骤I、I I试验。I ,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自交系A,

29、技术路线如下图。(1)为防止醐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2种限制酶,选 择 的 原 则 是 (单选)。T i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G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酶切后,G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相同酶切后,T i质粒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相同A.B.C.D.(2)下 表 是4种玉米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结果。据表可知,细胞脱分化时使用的激素是,自交系 的幼胚最适合培养成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自2,4-D(2.0 mg/L)6-BA(0.5 mg/L)IBA(2.0 mg/L)|愈伤组织形成率(%)芽的分化率(%)根的诱导率()甲991390乙8

30、58087丙888312T168583(3)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时,T-D N A携带插入其内的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筛选转化的愈伤组织,需使用含 的选择培养基。(4)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导致未转化愈伤组织也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用K分别处理以下愈伤组织,出现蓝色的是(多选)。A.无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B.无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C.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D.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5)组织培养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核 DNA中仅插入一个G 基因)进行自交,在子代含G 基因的植株中,纯合子占

31、。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抗除草剂纯合自交系A。I I.通过回交使自交系B 获得抗除草剂性状(6)抗除草剂自交系A(GG)与自交系B 杂交产生F l,然后进行多轮回交(下图)。自交系B 作为亲本多 次 回 交 的 目 的 是 使 后 代.A x B )IFi x B(辛)Hi H/x B(辛)筛选 I坨普叼:BW注:H,为回交后代;为含G基因的植株|高产、抗病:抗除草(i=1.2,-.n)|剂等优直桂状自交系(7)假设子代生活力一致,请计算上图育种过程B、Hi、比、比 各代中含G 基因植株的比例,并 在 图 1中画出对应的折线图。若回交后每代不进行鉴定筛选,直接回交,请在图2 中画出相应的折线图

32、。(求)医王esM第。也(8)下表是鉴定含G 基因植株的4 种方法。请预测同一后代群体中,4 种方法检出的含G 基因植株的比例,从小到大依次是方法检测对象检测目标 检出的含G 基因植株的比例PCR扩增基因组DNAG 基因XI分子杂交总 mRNAG 基因转录产物X2抗原-抗体杂交总蛋白质G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X3喷洒除草剂幼苗抗除草剂幼苗X4对 Hn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玉米自交系4.(2 0 1 7年北京卷,3 0)玉 米(2 n=2 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 倍 体 玉 米 体 细 胞 的 染

33、色 体 数 为,因此在一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 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 图 1)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 C R 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M:标准D N A 片段1:突变体S (父本)2:普通玉米(母本)3:F,单倍体胚4:F,二倍体胚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一 发育而来。玉米籽粒颜色由A、a 与 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 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

34、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 现 性 状 分 离 的 原 因 是。推测 白 粒 亲 本 的 基 因 型 是。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P 用 普通玉米 x J突变体S白粒 a a n-(紫粒,A A R R)F 二倍体籽粒 单倍体籽粒1请根据B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与表型相应的基因型_ _ _ _ _ _ _。(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 的 品 种 结 合(2)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

35、个体。5.(2 0 1 7 年江苏卷,3 0)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开展芹菜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图 1、图 2是从两种材料的3 0 个显微图像中选出的两个典型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1 图2(1)将剪取的芹菜幼根置于2 m m ol/L的8-羟基喳咻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的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2)实验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分别处理根尖、花粉母细胞,目的是。再用低浓度的KC1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便于细胞内的 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细胞。(3)图1是 细胞的染色体,判断的主要依据是。(4)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

36、时,需将图像中的 进行人工配对;根据图1、图2能确定该品种 细 胞 中 未 发 生 的 变 异 类 型 有 (填下列序号)。基因突变 单体 基因重组 三体【2016年】1.(2016上海卷.21)表2显示某家庭各成员间的凝血现象(-表示无凝血,+表示凝血),其中妻子是A型血,则女儿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为表 2丈夫斐尸 儿f女儿丈夫 清-一髭 触满 儿子血清+-女儿血清-一一A.A型;/勺 B.B型;/力 C.AB型;尸/8 D.O型;而2.(2016上海卷.25)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

37、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 株 甲(AABbcc)与 乙(aaBbCc)杂交,则R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614厘米B.616厘米C.814厘米D.816厘米3.(2016上海卷.26)图9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B.芦花形状为显性性状,基 因B对b完全显性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4.(2016江苏卷.24)(多选)人类ABO血型有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1 ,和。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若一 A 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

38、一 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血型ABAB0基因型IAIA.IAiBB、泊IAIBii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盲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 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5.(2016浙江卷.6)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比 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心 和 山 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IL不含U3的致病基因,%不含IL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口正常男性o正常女性 患 碣男性 患 病

39、女性A.II3和 口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IL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L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C.若IL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L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D.若 与 生 育 了 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6.(2016新课标HI卷.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B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 i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R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

4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7.(2016课 标1卷.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8.(2016新课标2卷.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

41、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2015年】1.(2015安徽卷.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假

42、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 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B.50%C.42%D.21%2.(2015.海南卷.19)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 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 和基因b 的突变率C.基因B 中的碱基对G-C 被碱基对A-T 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 的 ATGCC序歹IJ中插入碱基C 可导致基因b 的突变3.(2015海南卷.2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

43、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4.(2015 江苏卷.10)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乙A.甲、乙杂交产生的F i 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 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5.(2 0 6 江苏卷15)经 X 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 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

44、,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6.(2015.天津卷.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胚胎细胞7.(2015 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大量引进国外

45、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8.(2015山东卷.6)玉米的高杆(H)对 矮 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B,各R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X p 32)遗传学理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 o(2)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

46、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o4.(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111卜 32)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 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一粒小麦x斯氏麦草(AA)(BB)杂种一I拟二粒小麦x滔氏麦草:(AABB)(DD)杂种二I普通小麦(AABBDD)(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

47、,多倍体的优点是(答出2点即可)。(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 采 用 的 方 法 有 (答 出 1 点即可)。(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 简 要 写 出 实 验 思 路。5.(2 0 2 0 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T 7)小麦的面筋强度是影响面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制作优质面包需强筋面粉,制作优质饼干需弱筋面粉等。小麦有三对等位基因(A/a,B 1/B 2,D1/D2)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合成不同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 M W),

48、从而影响面筋强度。科研人员以两种纯合小麦品种为亲本杂交得F”R 自交得F 2,以期选育不同面筋强度的小麦品种。相关信息见下表。注:“+”表示有相应表达产物;表示无相应表达产物基因基因的表达产 物(H M W)亲本F i育种目标小偃6号安农9 1 1 6 8强筋小麦弱筋小麦A甲+-B i乙-+-+B2丙+-+-DIT+-+-+D2戊-+-据表回答:(1)三对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小麦面筋强度的影响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 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在B植株上所结的F 2种子中,符 合 强 筋 小 麦 育 种 目 标 的 种 子 所 占 比 例 为,符合弱筋小麦育种 目 标 的 种 子 所 占 比 例 为。

49、(3)为获得纯合弱筋小麦品种,可选择F 2中只含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产物的种子,采用 等育种手段,选育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纯合品种。专题0 8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一、单选题1.(2 0 2 2 湖南高考真题)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G IbliP XlT T rOA.IG I bltPaa fT l DB.IC a I bl b lcaa fe I OCSTDXJ I j i k mC.

50、1D.【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4种类型: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分析选项可知,A属于缺失、B属于重复、C属于易位,D属于倒位。【详解】分析题意可知: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为连锁关系,正常情况下,测交结果只能出现两种表现型,但题干中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类似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推测该个体可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且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被易位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故选C。2.(2 0 2 2,湖南高考真题)稻蝗属的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