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2)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生版+解析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374037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22)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生版+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3-2022)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生版+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22)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生版+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22)十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生版+解析版).pdf(7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 07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 1 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 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 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 2(2022山东高考真题)家蝇 Y 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 s 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 s

2、 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 s 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 X 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 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 M 对黑色基因 m 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 F1,从 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 Fn。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关于 F1至 F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 B各代均无基因型为 MM 的个体 C雄性个体中 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D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3(2022广东高考真题)遗传病监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

3、因位于 11 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 2/3 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4 C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 1/2 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应受到保护,避免基因歧视 4(2022 年 1 月浙江高考真题)果蝇(2n=8)杂交实验中,F2某一雄果蝇体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来自 F1雄果蝇,这 4 条染色体全部来自亲本(P)雄果蝇的概率是()A1/16 B1/8 C1/4 D1/2 5(2022 年 6 月浙江高考真题)图为甲乙两种单

4、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甲病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本 B/b 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5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625。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群中乙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1的体细胞中基因 A 最多时为 4 个 C6带有来自2的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1/6 D若1与正常男性婚配,理论上生育一个只患甲病女孩的概率为 1/208 6(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7(2021 湖南高考真题)有些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其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无生育能力,原因是其 X

5、 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 a,而 Y 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某女性化患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 的基因型为 XaY B-2 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为 1/4 CI-1 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或母亲 D人群中基因 a 的频率将会越来越低 8(2021 年湖北高考真题)人类的 ABO 血型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IA、IB和 i 三者之间互为等位基因决定的。IA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 A 抗原,IB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 B 抗原。IAIB基因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有 A 抗原和 B 抗原,ii 基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无 A 抗原和 B 抗原。现有一个家系的系

6、谱图(如图),对家系中各成员的血型进行检测,结果如表,其中“+”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个体 1 2 3 4 5 6 7 A 抗原抗体+-+-B 抗原抗体+-+-+-9(2021 年海南高考真题)某遗传病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当个体携带含突变基因的线粒体数量达到一定比例后会表现出典型症状。-1 患者家族系谱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1 与正常男性结婚,无法推断所生子女的患病概率 B若-2 与-3 再生一个女儿,该女儿是突变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1/2 C若-1 与男性患者结婚,所生女儿不能把突变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D该遗传病的遗传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10(2021 年福

7、建高考真题)一位患有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妇女(其父亲与丈夫表现型正常)想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医生建议对极体进行基因分析,筛选出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采用试管婴儿技术辅助生育后代,技术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判断该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B可选择极体 1 或极体 2 用于基因分析 C自然生育患该病子女的概率是 25%D在获能溶液中精子入卵的时期是 11(2021 年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对该家系分析正确的是()A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BIII-1 和 III-4 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CII-3 再生儿子必为患者 DII-7 不会向后代

8、传递该致病基因(2021 年全国甲卷)12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 3 个性状由 3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 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 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 N 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果蝇 M 为红眼杂合体雌蝇 B果蝇 M 体色表现为黑檀体 C果蝇 N 为灰体红眼杂合体 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 (2021 年山东卷)13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

9、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缺刻翅、正常翅由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 Y 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 F1,下列关于 F1的说法错误的是()A星眼缺刻翅果蝇与圆眼正常翅果蝇数量相等 B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6 C雌果蝇数量是雄果蝇的二倍 D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1/6 (2021 年 1 月浙江卷)14 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X 连锁遗传病的遗传特

10、点是“传女不传男”C重度免疫缺陷症不能用基因治疗方法医治 D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 15(2019 浙江 4 月选考8)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B由多个基因的异常所致 C可通过遗传咨询进行治疗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措施 16(2019 浙江 4 月选考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 A1/12 B1/8 C1/6 D1/317(2019 浙江 4 月选考28)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

11、传)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且4无乙病基因。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 1/625。A若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推测4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大于5 B若4与5再生 1 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 1/26,只患乙病概率是 25/52 C1与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2/3,与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24/39 D若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 1/39 18(2019 全国卷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 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

12、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19(2019江苏卷25)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 B-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 C-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I-3 20(201

13、8 浙江卷,1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的人,均衡饮食条件下不会患坏血病 B先天愚型患者第五号染色体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患儿哭声似猫叫 C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不能生成苯丙氨酸而患病 D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个体是否患病与基因有关与环境因素无关 21(2018 天津卷,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 AaXBY 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 AAXBXb类型的变异组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

14、胞 B该细胞的核 DNA 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 和 a 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2017 年】1(2017 年海南卷,22)甲、乙、丙、丁 4 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 a、b、c、d 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 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A.a B.b C.c D.d 2(2017 年江苏卷,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

15、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2017 年】1.(2016 上海卷.21)表 2 显示某家庭各成员间的凝血现象(-表示无凝血,+表示凝血),其中妻子是 A 型血,则女儿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为 A.A 型;IAi B.B 型;IBi C.AB 型;IAIB D.O 型;ii 2.(2016 上海卷.25)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 A/a、B/b、C/c 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6 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 2 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 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A.614 厘米 B.6

16、16 厘米 C.814 厘米 D.816 厘米 3.(2016 上海卷.26)图 9 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 B.芦花形状为显性性状,基因 B 对 b 完全显性 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4.(2016 浙江卷.6)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II2的致病基因位于 1 对染色体,II3和 II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 1 对染色体,这 2 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II2不含 II3的致病基因,II3不含 II2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

17、是 A.II3和 II6所患的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 II2所患的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 C.若 II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 1/4 D.若 II2与 II3生育了 1 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 1 条 X 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 X 染色体来自母亲 5.(2016 课标 1 卷.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 染

18、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6.(2016新课标2卷.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2015

19、年】1.(2005 年课标 I 卷.6)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2.(2005 年课标 II 卷.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

20、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3.(2005 年山东卷.5)人体某遗传病受 X 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且只有 A、B 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I-1 的基因型为 XaBXab或 XaBXaB B.II-3 的基因型一定为 XAbXaB C.IV-1 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 I-1 D.若 II-1 的基因型为 XABXaB,与 II-2 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1/4 4.(2005 年浙江卷.6)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4 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

2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与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4 C3与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 9 种基因型和 4 中表现型 D若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2014 年】12014新课标全国卷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 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2和4必须是纯合子 B1、1和4必须是纯合子 C2、3、2和3必须是杂合子 D4、5、1和2必须是杂合子 22

22、014安徽卷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团(A、a 和 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 1 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 AAbb,乙为 aaBB B甲为 aaZBZB,乙为 AAZbW C甲为 AAZbZb,乙为 aaZBW D甲为 AAZbW,乙为 aaZBZB 3.2014福建卷 STR 是 DNA 分子上以 26 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STR用作亲子鉴定,如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 714 次;X 染色体有一个

23、STR 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 1115 次。某女性 7 号染色体和 X 染色体 DNA 的上述 STR 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 STR 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 STR 进行检测 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和(GATA)14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该女性的儿子 X 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的概率是 1/2 42014山东卷 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2基因型为 XA1XA2的概率是 1/4 B1基因

24、型为 XA1Y 的概率是 1/4 C2基因型为 XA1XA2的概率是 1/8 D1基因型为 XA1XA1的概率是 1/8【2014 年】1.2013山东卷 家猫体色由 X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只含基因 B 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 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 25%的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 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2.2013广东卷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果蝇缺失 1 条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

25、殖,缺失 2 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 1/4 B红眼雌果蝇占 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1/4 D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1/4 32013山东卷 家猫体色由 X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只含基因 B 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 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 25%的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 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二、多选题 1(2021 年江

26、苏高考真题)短指(趾)症为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群体中频率约为 1/1001/1000。如图为该遗传病某家族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B系谱中的患病个体都是杂合子 CVI1是患病男性的概率为 1/4 D群体中患者的纯合子比例少于杂合子(2021 年河北卷)2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 X 隐性遗传病,男性中发病率约为 1/4000。甲、乙家系中两患者的外祖父均表现正常,家系乙-2 还患有红绿色盲。两家系部分成员 DMD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部分序列,其他未显示序列均正常)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家系甲-1 和家系乙-2 分别遗传其母亲的 DMD 致

27、病基因 B若家系乙-1 和-2 再生育一个儿子,儿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比患一种病的概率低 C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2 和家系乙-1 婚后生出患 DMD 儿子的概率为 1/8 D人群中女性 DMD 患者频率远低于男性,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 1/4000 (2021 年山东卷)3小鼠 Y 染色体上的 S 基因决定雄性性别的发生,在 X 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带有 S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接到 X 染色体上。已知配子形成不受 S 基因位置和数量的影响,染色体能正常联会、分离,产生的配子均具有受精能力;含 S 基因的受精卵均发育为雄性,不含 S 基因的均发育为雌性,但含有两个 Y 染色体的受精卵不发育。

28、一个基因型为 XYS 的受精卵中的 S 基因丢失,由该受精卵发育成能产生可育雌配子的小鼠。若该小鼠与一只体细胞中含两条性染色体但基因型未知的雄鼠杂交得 F1,F1 小鼠雌雄间随机杂交得 F2,则 F2 小鼠中雌雄比例可能为()A43 B34 C83 D78 4(2020 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B甲病可能由正常

29、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可被 Mst II 识别 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 BamHI 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破基对的缺失导致 DII4不携带致病基因、II8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 5(2020 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遗传病,纯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 1/100000。图是某 FH 家系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H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FH 患者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 FH 患者 C杂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为 1/500 D6的患病基因由父母双方共同提供 三、非选择题 1(2022广东高考真题)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

30、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有蚕种的智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醇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桑与蚕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_。(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_;若上述杂交亲本有 8 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 400 枚,理论上可获

31、得_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3)研究小组了解到: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家蚕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 B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的方案。下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家蚕的性别比例与 I 组相近,有两组(、)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组所得雌蚕的 B 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将组所得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雌蚕的基因型

32、是_(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 b 表示)。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优势是可在卵期通过卵壳颜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尽管组所得黑壳卵全部发育成雄蚕,但其后代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请简要说明理由_。2(2022 年 6 月浙江高考真题)某种昆虫野生型为黑体圆翅,现有 3 个纯合突变品系,分别为黑体锯翅、灰体圆翅和黄体圆翅。其中体色由复等位基因 A1/A2/A3控制,翅形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为研究突变及其遗传机理,用纯合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了基因测序与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3 个突变品系与野生型相比,均只有 1 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突

33、变,并且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基因长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发生_导致。(2)研究体色遗传机制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1 所示:表 1 杂交组合 P F1 F2 黑体 黄体 黄体 黄体 3 黄体:1 黑体 3 黄体:1 黑体 灰体 黑体 灰体 灰体 3 灰体:1 黑体 3 灰体:1 黑体 灰体 黄体 灰体 灰体 3 灰体:1 黄体 3 灰体:1 黄体 注:表中亲代所有个体均为圆翅纯合子。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 A1(黑体)、A2(灰体)和 A3(黄体)的显隐性关系为_(显性对隐性用“”表示),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定律。(3)研究体色与翅形遗传关系的杂交实验,结果

34、如表 2 所示:表 2 杂交组合 P F1 F2 灰体圆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6 灰体圆翅:2 黑体圆翅 3 灰体圆翅:1 黑体圆翅:3 灰体锯翅:1 黑体锯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灰体锯翅 3 灰体圆翅:1 黑体圆翅:3 灰体锯翅:1 黑体锯翅 3 灰体圆翅:1 黑体圆翅:3 灰体锯翅:1 黑体锯翅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判断的依据是_。(4)若选择杂交的 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雄虫和杂交的 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雌虫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表现型有_种,其中所占比例为 2/9 的表现型有哪几种?_。(5)用遗传图解表示黑体锯翅雌虫与杂交的 F1中灰体圆翅雄虫的

35、杂交过程。3(2022 年 1 月浙江高考真题)果蝇的正常眼和星眼受等位基因 A、a 控制,正常翅和小翅受等位基因 B、b 控制其中 1 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研究遗传机制,以纯合个体为材料进行了杂交实验,各组合重复多次,结果如下表。杂交组合 P F1 甲 星眼正常翅 正常眼小翅 星眼正常翅 星眼正常翅 乙 正常眼小翅 星眼正常翅 星眼正常翅 星眼小翅 丙 正常眼小翅 正常眼正常翅 正常眼正常翅 正常眼小翅 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考虑 A、a 和 B、b 两对基因,它们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_。组合甲中母本的基因型为_。果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杂交实验

36、中,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在子代处于蛹期时将亲本_。(2)若组合乙 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 F2,则 F2中星眼小翅雌果蝇占_。果蝇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影响性别,如 XYY 或 XO 为雄性,XXY 为雌性。若发现组合甲 F1中有 1 只非整倍体星眼小翅雄果蝇,原因是母本产生了不含_的配子。(3)若有一个由星眼正常翅雌、雄果蝇和正常眼小翅雌、雄果蝇组成的群体,群体中个体均为纯合子。该群体中的雌雄果蝇为亲本,随机交配产生 F1,F1中正常眼小翅雌果蝇占 21/200、星眼小翅雄果蝇占 49/200,则可推知亲本雄果蝇中星眼正常翅占_。(4)写出以组合丙 F1的雌雄果蝇为亲本杂交的遗传图解

37、。_。(2021 年全国乙卷)4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 X 染色体上的 1 对等位基因(用 A/a 表示)控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 1 对等位基因(用 B/b 表示)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灰体纯合子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以获得黄体雌果蝇。_(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2)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作为亲本杂交得到 F1,F1相互交配得 F2,则 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_,F2中灰体长翅雌蝇出现的概率为_。(2021 年广东卷)5果蝇众多的突变品系为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摩尔根等

38、人选育出M-5 品系并创立了基于该品系的突变检测技术,可通过观察 F1和 F2代的性状及比例,检测出未知基因突变的类型(如显/隐性、是否致死等),确定该突变基因与可见性状的关系及其所在的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眼(r)为显性,控制这 2 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 X 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_。(2)图示基于 M-5 品系的突变检测技术路线,在 F1代中挑出 1 只雌蝇,与 1 只 M-5 雄蝇交配,若得到的F2代没有野生型雄蝇。雌蝇数目是雄蝇的两倍,F2代中雌蝇的两种表现型分别是棒眼杏红眼和_,此结果说明诱变产生了伴

39、 X 染色体_基因突变。该突变的基因保存在表现型为_果蝇的细胞内。(3)上述突变基因可能对应图中的突变_(从突变、中选一项),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使胚胎死亡。密码子序号 1 4 19 20 540 密码子表(部分):正常核苷酸序列 AUGAACACU UUAUAG 突变 突变后核苷酸序列 AUGAACACC UUAUAG AUG:甲硫氨酸,起始密码子 AAC:天冬酰胺 正常核苷酸序列 AUGAACACU UUAUAG 突变 突变后核苷酸序列 AUGAAAACU UUAUAG ACU、ACC:苏氨酸 UUA:亮氨酸 正常核苷酸序列 AUGAACACU UUAUAG 突变 突变后核苷酸序列 AUG

40、AACACU UGAUAG AAA:赖氨酸 UAG、UGA:终止密码子 表示省略的、没有变化的碱基 (4)图所示的突变检测技术,具有的优点是除能检测上述基因突变外,还能检测出果蝇_基因突变;缺点是不能检测出果蝇_基因突变。(、选答 1 项,且仅答 1 点即可)6(2020 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32)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偶然出现的 XXY 个体为雌性可育。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现有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实验与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_。(2)理论上预期实验的 F2基因型共有_种,其中雌性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

41、概率为_,雄性个体中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_。(3)实验F1中出现了 1 只例外的白眼雌蝇,请分析:若该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该蝇的基因型为_。若该蝇是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 X 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该蝇产生的配子为_。检验该蝇产生的原因可用表现型为_的果蝇与其杂交。7(2019 浙江 4 月选考31)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 A、a 和 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判断的依据是_。(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和_,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

42、因是_。(3)以杂交组合丙 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8.(2016 课标 1 卷.32)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 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

43、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专题 07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 1 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 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 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44、可知,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说明控制鸡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的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且芦花为显性。设基因 A/a 控制芦花非芦花。【详解】A、设基因 A/a 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根据题意可知,正交为 ZaZa(非芦花雄鸡)ZAW(芦花雌鸡),子代为 ZAZa、ZaW,且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为 ZAZAZaW,子代为 ZAZa、ZAW,且全为芦花鸡,A 正确;B、正交子代中芦花雄鸡为 ZAZa(杂合子),反交子代中芦花雄鸡为 ZAZa(杂合子),B 正确;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即 ZAZaZAW,所产雌鸡 ZAW、ZaW(非芦花),C 错误;D

45、、正交子代为 ZAZa(芦花雄鸡)、ZaW(非芦花雌鸡),D 正确。故选 C。2(2022山东高考真题)家蝇 Y 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 s 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 s 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 s 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 X 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 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 M 对黑色基因 m 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 F1,从 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 Fn。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关于 F1至 F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 B各代均无基因型为 MM 的个体 C雄性个体中 XY所占比

46、例逐代降低 D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含 s 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据图可知,s 基因位于 M 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含有 M 的个体同时含有 s 基因,即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灰色,雌性个体不会含有 M,只含有 m,故表现为黑色,因此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A 正确;B、含有 Ms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雄性,基因型为 MsMs的个体需要亲本均含有 Ms基因,而两个雄性个体不能杂交,B 正确;C、亲本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 mX,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为 XMs、Ms0、Xm、m0,子一代中只含一条 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

47、雄性个体为 1/3XXY(XXMsm)、1/3XY(XMsm),雌蝇个体为 1/3XXmm,把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分开考虑,只考虑性染色体,子一代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3/4X、1/40,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含有 X,子二代中 3/4XX、1/4X0;只考虑常染色体,子二代中 1/2Msm、1/2mm,1/8mmX0致死,XXmm 表现为雌性,所占比例为 3/7,雄性个体 3/7XXY(XXMsm)、1/7XY(XMsm),即雄性个体中 XY所占比例由 1/2 降到 1/4,逐代降低,雌性个体所占比例由 1/3 变为 3/7,逐代升高,C 正确,D 错误。故选 D。3(2022广东高考真

48、题)遗传病监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因位于 11 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 2/3 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4 C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 1/2 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应受到保护,避免基因歧视【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且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1 号上,故该

49、病受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控制。【详解】A、该病受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控制,假设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分析题图可知,父母的基因型为杂合子 Aa,女儿的基因型可能为显性纯合子 AA 或杂合子 Aa,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2/3,A 正确;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基因型为杂合子 Aa 或隐性纯合子 aa,概率为 1/4+2/4=3/4,B 正确;C、女儿的基因型为 1/3AA、2/3 Aa,将该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 1/3,C 错误;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属于隐私,应受到保护,D 正确。故选 C。4(2022 年 1 月浙江高考真题)果蝇(2n=8)杂交实验中,F2某一雄果蝇

50、体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来自 F1雄果蝇,这 4 条染色体全部来自亲本(P)雄果蝇的概率是()A1/16 B1/8 C1/4 D1/2【答案】B【解析】【分析】果蝇为 XY 型性别决定,雄果蝇的 Y 染色体来自父本,X 染色体来自母本,每对常染色体均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详解】已知 F2某一雄果蝇体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来自 F1雄果蝇,而 F1雄果蝇的这 4 条染色体中的 Y 染色体来自亲本的雄性,另外三条常染色体均来自亲本雄果蝇的概率为 1/21/21/2=1/8,即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5(2022 年 6 月浙江高考真题)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甲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模拟试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