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4860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1.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能,下落过程会转化为较大的 能。2.小明同学认为“金属块沉在水底,不受到水的浮力”,聪明的小旭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加水前后弹簧的形变不同,说明了沉在水底的物体 浮力(“受到”3.如图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压力_ _ _ _ _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选 填“小于”三:三二三三半品隹三2或“大于”),这两个压力之间存在的差值就

2、是产生-浮力的原因,浮力的大小与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三 三裂三斗三三手(选 填“有关”或“无关”)。二-三-二-三-三-士 三-二-三-三 24.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图乙中图线、是两次拉动木块的s-t 图象。两次运动的时间相同,拉力做的功分别是名、W2,功率分别为、2。则叫 W2,P l P2O (选 填“”)。5.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体育老师在半分钟内做了 10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老师的质量为72依,每次引体向上它能将自身重心提高0.5 m,则体育老师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至少为_ _ _ _ _J,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 卬。6.A、B 是两个

3、不溶于水的物块,用一根细线连接在一起,先后以两种不同方式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处于如图甲、乙所示的静止状态。烧杯中水面的高度h甲_h乙;A、B两物块的密度以_ _ _ _ _PB(选填”或“”)。7 .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为分别竖直向上八 V o和斜向上将同一小球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上升时,小/v o球的 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小球竖直向上、斜向上到达 6 c f最高点时到水平地面的高度分别为九 1 和h 2,小球又下落到与抛出点等高度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巧和 2,则九i h 2,V1 艺(大于/等于/小于)。8.以下是小张同学扔实心球的情景(包含四个过程),其中手对球做功

4、的过程有()捡起球 停在空中 挥动球 球飞出去A.和 B.和 C.和 D.和9 .如图所示,a、b.c 三种情况下,用大小相同的力尸使同一物体沿不同的轨迹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对于三种情况下拉力下所做的功分析正确的是()F自/F F F:/a b cA.Wa=Wb=Wc B.WaWh=WcC.WaWbWc1 0 .掉在水平地面上的乒乓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乒乓球弹跳的频闪照片,乒乓球在1、2 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在减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B.乒乓球在1、2 位置的重力势能相同,2 位置的机械能较小C.乒乓球在加速下降过程中,具有的惯

5、性越来越大D.乒乓球运动到2 位置时,若所有力都消失,乒乓球将静止不动1 1 .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A.在水中下沉的铁块 B.空中上升的气球C.浮在水面上的轮船 D.在水中的圆柱形桥墩1 2 .以下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第2页,共20页A.雨滴落地前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B.飞船搭乘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C.物体沿光滑地面滑行的过程D.汽车刹车后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过程13.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如图所示,它所受到的()A.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B.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C.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D.向上

6、、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1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3、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以=FB=FC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pa pB pc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尹=2丙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尸尹尸乙 尸 丙15.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 队 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水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正确的是()A.悬浮和漂

7、浮时受到的浮力相等B.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C.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D.漂浮时潜水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16.如图所示是一种蹦极游戏,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点是弹性绳子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正确的是()A.游戏者的势能一直在减小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游戏者通过。点之后,绳子具有弹性势能D.游戏者到a 点时,他的动能最大17.如 图 1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2/n/s速度匀速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 2 是钢绳拉力功率随时

8、间f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1 0 N/k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料没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500NB.石料的密度为2.0 x 103kg/m3C.石料的密度为2.8 x 103kg/m3 D.石料的重力为700N18.如图所示,用手将一物块浸没在倾斜放置的水桶中,松手后物块加速上升,请画出物块加速上升时的受力示意图。19.如图所示为一盛水的容器,请在A、B 两点上画出所受水的压力的示意图。20.小明和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申乙第4页,共20页(1)小明在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的 由静止开始下滑,质量大的小车

9、将木块推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2)小华按图乙所示装置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9角后松手,小球下落过程中 转化为动能,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的大小,让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重复实验,这是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21.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测量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过程如图1所示。甲 乙 丙 丁S I(1)由甲图和丁图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N,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 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明若想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该换用一杯(选填“质量

10、”或“密度”)不同的液体,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 图比较得出结论(选填“乙”、“丙”或“丁”)o(3)如图2 所示,图线(选填“屋 或b”)能用来表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浸入液体深度的变化情况。2 2.某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E1(1)方案一:小军用石块按照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由图甲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重力。舜=N,发现F浮手G排,造成 这 种 结 果 的 原 因 可 能 是(填 序 号)。A、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8、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的底部小军改正错误

11、后,得到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1N,则石块密度为 kg/m3;(2)方案二:如 图1乙所示,小川同学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水杯的高度。当小川逐渐调高升降台时,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4示数的变化量_ _ _ _ _ _B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了尸浮=6舜。在这个过程中溢水杯对升降台C的压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军实验后用如图2方法测量石块密度,在烧杯中装入适量水并将一个木块放入烧杯中,水深为鱼;把小石块放在木块上,水深为电;再将小石块放入水中,水深为饱。已知水的密度为p正则石块密度为p=2 3.

12、爸爸开满载质量为1.5 X 103kg的小轿车带小明去旅行,如 图1所示,若汽车做直线运动,牵引力的功率恒为9X104。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f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第6页,共20页图1图2(1)在0 10s内,牵引力的大小 汽车受到的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牵引力做了多少功?(2)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3)小轿车满载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42,则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2 4.如图甲所示,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 12c机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 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细绳连在一起,现慢慢向容

13、器中加水,如图乙所示,当加入水的深度为9cm,木块A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 0。p=1.0 x 102kg/m3 求:(1)当木块A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A 受到的浮力;(2)木块A 的密度;(3)若继续缓慢向容器中再加水至木块4 完全浸没,求此时绳子的拉力。答案和解析1 .【答案】重力势动【解析】解:一个重物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重物的质量不变,重物不断下落,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在减小。重物的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增大,故动能增大。所以在该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此时若重物砸到人很容易让人受伤。故答案为:重力势;动。(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14、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首先明确被研究的物体,然后根据动能、重力势能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大小变化及它们间的转化。2 .【答案】受到 竖直向上【解析】解:加水前,金属块受到弹簧的弹力和重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加水后,弹簧的形变程度变小,即受到的弹力变小,而其重力不变,所以一定还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而这个力就是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故答案为:受到;竖直向上。分析金属块加水前后的受力情况,根据力的平衡分析解答。此题考查浮力的产生的原因,分析金属块加水前后的受力情况是解答此题关键。3 .【答案】大于无关【解析】解

15、:据相同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的特点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即可以相互抵消;而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力是不同的,设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均,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为。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 府k=p 及 g/i i,受到的压力为F向 尸p向 下S=pghyS;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 向上=P 液。九 2,受到的压力为尸向上=P/句 上 S =p液ghzS。因为无1 F向 下,则液体对物体产生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即产浮=F向上-尸庖尸浮力的大小与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无关。故答案为:大于;无关。利用压力、压强的公式求浸在液

16、体中的正方体受到的液体对它产生的压力,分析所受压力的合力,从而得到浮力产生的原因。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实际主要考查液体产生的压力、压强的计算。第8页,共20页4 .【答案】【解析】解:两次在水平地面上拉动同一木块,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s-t 图象可知,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相等,拉力F相等,即F i =&。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第次运动的速度v 较大,根据公式P =F 可知,当拉力相等时,速度越大,拉力的功率越大,即匕2 2。已知两

17、次运动的时间相同,由 卬=可知,两次做的功关系叫 伤。故答案为:;。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P =/=B=判断拉力的功率,由勿=P t 判断做功关系。本题通过图象可以判断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根据P =判断功率大小的变化。5 .【答案】3 6 0 1 2 0【解析】解:(1)老师的重力:G=m g =7 2kg X 10 N/kg=7 2 0/V,老师每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W=Gh=7 20 N x 0.5 m =3 6

18、0 7;(2)老师半分钟做的总功:W总=3 6 0/x 1 0 =3 6 0 0 7 1时间 t =0.5 m i n =3 0 s,则老师做功的平均功率:=奥=逊=1 2 0 亿t 30s故答案为:3 6 0;1 2 0 o(1)己知老师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老师重,又知道引体向上移动的距离,根据W=Gh可求出老师每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2)已知在半分钟内做了 1 0 个规范的引体向上,结合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进一步求出总功,然后利用P =?求出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本题考查做功和功率的计算,关键是要知道求平均功率要用总功除以总时间。6 .【答案=【解析】解:把AB当做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19、因为漂浮,所以,甲图物体受到的浮力:F尹=GA+GB;因为漂浮,所以,乙图物体受到的浮力:FZ=GA+GB;故两种情况下,F 甲=F 乙;根据尸浮=。次 拼。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也相同,h=5,所以九 用=(乙;由乙图可知,若A的密度小于水,则A上浮,绳子应是松弛的(没有拉力),而乙图中绳子是绷直的,即有拉力,所以4的密度会大于水的密度;由于A对B有向下的拉力,则B的密度是小于水的密度的,所以外 PB。故答案为:=;。把AB看作一个整体,因为都是漂浮体,浮力都等于重力,两种情况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将阿基米德原理产浮=P次%应和漂浮条件/浮=G联合使用,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7.【答案】动

20、大 于 等 于【解析】解:小球上升时,速度变小,高度变大,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他们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同,故两球抛出时的机械能相同,忽略空气阻力,两球抛出后上升到最高点时斜向上的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动能没有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其重力势能较小、高度较小,因此两球抛出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到地面的高度阳 电:小球又下落到与抛出点等高度时,重力势能相同,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变,则动能相同,所以速度也相同。故答案为:动;大于;等于。两个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动能势能关系。本题考查影响物体

21、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守恒,难度适中。8.【答案】B【解析】解:小张将地上的球捡起来,有力作用在球上,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定的距离,故有力做功,故符合题意。小张将球举起停在空中不动,有力,但球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没有做功,故不符合题意;小张挥动球,有力作用在球上,球在与手接触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了一定的距离,故有力做功,故符合题意;第10页,共20页球飞出去,球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小张没有对球施加力,小张没有对球做功,故不符合题意。可见,手对球做功的过程有。故选:B。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有力有距

22、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必须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即力的方向和物体前进的距离的方向一致,力对物体才做功。9.【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氏c三种情况下拉力的大小相同;a中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即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0;b中物体斜向上运动,则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要小于s;c中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s;由皿=尸5可得,wa wb wc.故选:C o功的大小是物体所受的力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在A c三种情况下受力相同,根据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利用公式0=尸5分析拉力做功的大小。本题考查了做功大小的比较,关键是比较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1 0

23、 .【答案】B【解析】解:人 乒乓球在减速上升过程中,质量一定,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故A错误:8、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由于与空气摩擦等,小球机械能逐渐减小,所以在1处的机械能大,2处的机械能小,故8正确;C、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乒乓球运动到2位置时,若所有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乒乓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错误。故选:B。(1)重力势能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

24、大;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小球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隐含的信息是机械能逐渐减小。(2)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与质量有关。(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本题考查了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惯性,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11.【答案】D【解析】解:A B C,在水中下沉的铁块、浮在水面上的轮船、空中上升的气球,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压力,由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它们都受到浮力作用,故 ABC不符合题意;。、圆柱形桥墩由于底面埋在地下,其底面不与水接触,因此圆柱形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

25、压力,则圆柱形桥墩不受浮力作用,故力符合题意。故选:Do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的作用,这个压力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同理可知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本题考查了对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2.【答案】C【解析】解:A、雨滴落地前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说明雨滴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并不是只有重力做功,故A 错误。8、飞船搭乘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 B错误。C、物体沿光滑地面滑行的过程,不受摩擦力,动能和势能不变,机械能守恒,故 C 正确。、汽车刹车后在水平

26、路面上滑行的过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错误。故选:Co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的情况,即可判断物体是否是机械能守恒。掌握住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计摩擦,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该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3.【答案】A【解析】解:长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说明受到水的浮力不变,而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所以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不变;而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差:=,竖直放置比水平放置上下表面积小,所以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差不相等.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选项8CZ)错误,A 正

27、确。故选:Ao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浮力实质),根据P=可第12页,共20页求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差。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是知道浮力的实质(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1 4.【答案】C【解析】解:由题知,4、B、C三个正方体的体积相同;A、由图可知,A、B、C三个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为以解%耕%探,根据?浮=P液O U探可知,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FB F c,故A错误;B、由图可知,A和8处于漂浮,C处于悬浮,则由浮沉条件可知:GA=FA,GB=FB,Gc=Fc,由于/FB FC,所以公 GB GC;由于正方体A、B

28、、C的体积相同,G根据p =V =余可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关系:PA PBF域 我所以漂浮时排开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故8正确。C、潜艇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除 不变,根据F厚=探可知,潜艇所受浮力不变;逐渐露出水面时,V题减小,潜艇所受浮力减小;故C错误。、由图可知,潜艇漂浮时其底部所处深度最小,根据p =p g/i可知,此时潜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小,故。错误。故选:B。(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尸浮=。滋。联 分析浮力的大小变化;(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知道了浮力的大小关系也就知道了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关系;(3)根据

29、p =p g/i判断潜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的大小关系。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与运用;注意潜艇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并不相等,虽然都处于平衡状态,但水舱中水的重、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这两种状态下浮力不相等。1 6.【答案】A C【解析】解:A、游戏者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故A正确;B、从跳台至a点的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从4点至c点的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将转化弹性势能、和游戏者的动能,到达c点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故B错误;C、游戏者通过a点后,绳子逐渐被拉长,具有弹性势能,故C正确;。、。点过后,动能

30、还会继续增加,然后等到绳子拉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当拉力大于重力时,动能才开始减小,到C点动能为零,故。错误.故选:A C.(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形变越大,越难,弹性势能越大。该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和弹性势能之间的变化,其中弹性势能的变化,关键看弹性形变的大小,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1 7.【答案】C D【解析】解:A。、当石料没有浸入水中时,重力等于拉力,由图乙可知,石料的重力为1 4 0

31、 0 N;第14页,共20页石料浸没后钢丝绳的拉力为9 0 0 N,则石料受到的浮力为:/浮=G-F 4=1 4 0 0 N-9 0 0 N=5 0 0 N;故 A 正确、。错误;B C、石料浸没在水中,根据F浮=。水匕网可得,石料的体积:_ 500N_lO x lB kg/m3 xlON/kg0.0 5 m3,由G =m g可得石料的质量:m =-=g1400WION/kg=1 4 0 k g,则石料的密度:p石=施 第=2.8x l 0 3 k g/m 3,故8错误,C正确。故选:C D。根据钢绳拉力随时间r变化的图像得出:当石料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等于重力,据此求出石料重;利用重力公式求

32、石料的质量;当石块全浸入后,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据此求石料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石料排开水的体积(石料的体积),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石料的密度。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图乙确定石料的重力及钢丝绳受到的拉力、会用称重法计算出石料受到的浮力。1 8.【答案】解:(1)以物块重心为力的作用点,分别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和竖直向上的方向做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浮力;(2)由于物块是加速上升,所以其受到的浮力小大于重力。因此在做力的示意图时,要保证浮力大于重力。如图所示:【解析】(1)水中的物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2)根据物块的运动状态可以确定物块受到的重力与浮

33、力的大小关系。从而可以做出其受到的力的示意图。此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重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通过物块的运动状态确定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是此题中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做力的示意图的题目时,要注意题目要求:是让画所受力的示意图还是画所受哪个力的示意图。1 9.【答案】解:由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因此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力,压力垂直作用在容器壁上;液体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F =p S可知,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如图所示:【解析】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压力的特点,通过液体压力的方向和大小作图。20 .【答案】相同高度速度

34、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速度【解析】解:(1)小明在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小球的速度不变,改变质量,即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质量大的小车将木块推得更远,动能越大,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2)小球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的大小,让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重复实验;。大小不同,小球撞击木块时的速度不同,质量不变,这是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答案为:(1)相同高度;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2

35、)重力势能;速度。(1)此实验把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距离越远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通过比较小球推动木块运动距离的大小,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分析。(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掌握影响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动能大小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21.【答案】2排开液体体积 密 度 丁 人【解析】解:(1)由甲图可知,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物体的重力为4 M根据称重法尸浮=G -F沆,由甲图和丁图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尸浮=G -F赤=4 N -2N =2N;由乙丙丁知,弹簧测力计示数的逐渐变小

36、,根据尸泮 =G-F亦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明若想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排开液体的密度,则应该换用一杯密度不同的液体,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丁图比较得出结论;(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g嗫,在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随排开液体体积的增第16页,共20页大而增大,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故图线人能用来表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浸入液体深度的变化情况。故答案为:(1)2;排开液体体积;(2)密度;丁:(3)6 o(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物体的重力

37、,根据称重法尸浮=G-尸 点 求所受的浮力;比较乙丙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根据尸浮=G-尸石分析;(2)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排开液体的密度;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回答;(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gV排,分析在浸没前和浸没后浮力的变化回答。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称重法求浮力和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22.【答案】U M C 2.5X 103等于 不变 ph3-h ir【解析】解:(1)方案一:根据F浮=G-尸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尸浮=F1-&=2.5/V-1.4N=1.1N;排开水的重力(;排=片一尸2=2.2N-1.

38、2N=1.0N;故尸浮 G排;A、若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则石块排开的水只有一部分溢出到桶中,则测得排开水的重力G郁 减小,故A有可能;8、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四次测量结果都偏大或偏小(有可能指针在0刻度的上方或下方),且都偏大或偏小相同的数值,则所得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应不变,故8不可能;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容器对石块有支持力,测得尸3偏小,根据尸浮=&-F3可知测得的浮力偏大,故C有可能;故选:A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产浮=p水gv推处,石块的体积为:v=v=部p木91.0 xl03k/?n3 xlON/kg1 X 10-47n3,石块的密度-畤与7lx

39、 lO-4m3xlON/kg2.5 x 103kg/m3;(2)方案二: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根据尸浮=。0%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变大,因为F浮=G-F东所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尸尔=G-尸浮变小;又因为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溢出水的体积变大、溢出水的质量变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A 示数的变化量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相等:将溢水杯、水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溢水杯对升降台C 的压力等于空杯和杯内水的总重与物体的重力之和再减去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

40、的示数),即:F 9=G杯+G杯内水+G物-F示,而G物-F区=F浮,所以F压=G+G 菸为次+F沪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水,所以尸底=6 杯+G杯内水+G排 水,由于杯内的水和排出的水的总重等于原来杯子里的水的重力,是个定值,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溢水杯对升降台C 的压力不变:(3)设烧杯的底面积为5,由甲乙图可知,石块放在木块上时比单独放木块时多排开液体的体积:(九 2-九 1,此时木块增加的浮力:A F木=p排=p水9也2-h J S,木块和石块放在木块上时的木块漂浮,漂浮时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则小石块的重力:G石=/F 次=p水952 八 i)SG厂小石块的质量:m=才=p次(电一

41、 N)S;由甲、丙两图可知小石块的体积:7=(期一/11,小石块的密度:_mS _ p次(h z-h i)S _P 石=(:L%)S=正 它 次。故答案为:(1)1.0;A C;2.5X103;(2)等于;不变;(3)答二答0。(1)由图甲可知,石块的重力G=2.5N,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4N,根据尸浮=G-尸 示得出受到的浮力;空桶的重力G=1.2N,空桶和排出的水总重G总=2.2N,根据=G总一 G用得出排开水的重力;A、若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会使溢出的水偏少;8、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四次测量结果都偏大或偏小(有可能指针在0 刻度的上方或下方),且都偏大或偏小相

42、同的数值,据此判断浮力的变化以及排开水的重力的变化;C、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容器对石块有支持力,测的F3偏小,根据称重法分析解答即可;石块浸没在水中,贝皿=V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g匕/十算石块体积,根据G =mg和密度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变化量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3)由甲乙图先求出石块放在木块上时比放木块多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石块放在木块上时增加的浮力;因两次木块漂浮,求出增加的浮力即为石块的重力;第18页,共20页根据G=mg求出石块的质量

43、,由甲、丙两图求出小石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本题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涉及称重法测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23.【答案】大于【解析】解:(1)由图可知:在010s内,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牵引力大于阻力;牵引力做的功W=Pt=9 x 104lV x 10s=9 x 105/;(2)由图可知:在1 015s内,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v=30m/s,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P=:=?=F可 知/=F=:=9X1O4W,30m/s=3000N;(3)地 面 受 到 的 压 力=G=1.5 x 103kg x ION/kg=1.5

44、x 104/V,地面受到的压强p=整1.5X1O4/V0.04m2=3.75 x 105Pa,故答案为:(1)大于;牵引力做了9x10$/的功;(2)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3000N;(3)地面受到的压强是3.75 X 105Pa(1)由图可知:在010s内,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牵引力大于阻力;由于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恒定,牵引力的功可用皿=Pt来计算;(2)由图可知:在1 015s内,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P=?=m=Fu可知牵引力大小,进而得出阻力大小;(3)根 据/底=G=mg.得出地面受到的压力,根据p=?得出地面受到的压强。本题考查功、功率

45、、重力、压强的有关计算,综合性强,难度适中。24.【答案】解:(1)已知木块A 的底面积5次=100cm2,由乙图可知:当木块A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水的深度为八次=9CM;则木块A 排开水的体积:丫抻=S必1水=100cm2 x 9cm=900cm3=9 x 10-4m3,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p/排9=1 x 103kg/m3 x 9 x 10-4ni3 x lON/kg=9N;(2)木块 A 的体积:V木 S木 八 木=100cm2 x 12cm=1200cm3=1.2 X 10-3m3,由于木块A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木块A 处于漂浮,则6=尸泮=9N,由G=mg=pl/g

46、可得木块的密度:p*=松=一 次 遥=,75 x 103kg/m3:完全浸没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T=p次%=1 x 103kg/m3 x 1.2 x 10-33 xION/kg=12N,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加上细绳对A 的拉力,则细绳对A的拉力为:卜拉=F%-G=12N 9N=3N。答:(1)4受到的浮力为9N;(2)木块4的密度为0.75 x 103kg/m3;(3)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3N。【解析】(1)根据木块A底面积和水的深度,可求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块受到的浮力;(2)由于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则重力与浮力相等;利用G=7ng求木块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木块的密度;(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完全浸没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加上细绳对A的拉力,进一步计算细绳对A的拉力。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灵活运用。第2 0 页,共2 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