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781847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拣麦穗》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拣麦穗》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拣麦穗》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拣麦穗》教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9 年教学设计语文科拣麦穗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本文是粤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散文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选自当代作家张洁为表现人性美而以童年生活为主创作的“大雁系列”中的散文。本文语言优美,用语生动、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温情,既有着符合人物的童真稚语,又流淌着作者对美好事物消逝之后的淡淡的感伤以及不放弃追求的执着。语调舒缓从容,叙事生动有趣,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既能在写作上给学生以教益,又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体会到人世间最纯朴的人性之美。2、设计理念:新课标提倡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阅读课的教学,更应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来体会感悟。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

2、的应该是阅读的方法,而不是把课文的所谓“精华”全盘灌输就可以了。所以,此次教学设计我主张以问答法和点拨法教学为主,在设计问题时,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既能充分理解文章的内涵,又能掌握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而阅读最终是离不开文本的,所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来理解文章是本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3、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两大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学习本文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2)鉴赏本文精炼、生动的语言,体味文章的细节描写。(3)掌握象征的表现手法,分析文中“小火柿子”和“烟荷包”的象征意义。情感目标:(1)结合背景,体会贯穿于全文的人性之美。作者

3、在对童年往事的追忆中所流露出来的不舍,其实是对人世间纯朴无私的大爱的追求。(2)联系现实,谈谈你所见闻的“大爱”的故事。4、教学重、难点:(1)分析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丰富的内涵。(2)掌握象征这一表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3)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人性美的主旨。5、教具准备:传统教学用具、小黑板6、课时安排:两课时7、教学方法:问答法、点拨法、讨论法8、教学程序: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冰心在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散文里提到,她最眷恋的家是童年时的家。我们知道,其实她最眷恋的是童年时的那种纯真、简单、无欲无求。“童年”是一个美好的词,很多作家都从中找 到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今天让我们再在一位作家笔下,来领

4、 略这种美好的情感。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张洁,当代女作家。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 孩子,即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她早期的作品多为表达对 爱与美的追求,后期作品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挖掘人性的复杂 性。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方舟、祖母绿,散 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本文是作者以童年生活为 主而创作的“大雁系列”之一,主要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 孩追求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三、字词积累(小黑板展示)戏谑(xua)疙(g)瘩(da)蚂(m)蚱 蹒(pn)跚(shn)歪趔(li a)山坳(o)害臊(so)积攒(zn)攒xi攒cu n)动磕(k)头 嗑(ka)瓜子 瞌(k)睡

5、 溘(ka)然长逝(遐)想目不(暇)接(瑕)不掩瑜拼音字词一向是学生的弱项,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普遍重视不够。所以以这种方式对每篇课文的生字词、重点形近字词进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的读音字形,也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四、结构梳理 文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叙述了两个梦想:一个是农村姑娘 拣麦穗、备嫁妆的梦想,一个是“我”出于小孩子模仿天性而生出的 嫁给灶糖老汉的梦想。这两个梦想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为什么要交 代姑娘们的梦想?把这部分内容删掉好不好?参考:农村姑娘拣麦穗、备嫁妆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交代这一背景为下文叙述“我”的梦想作铺垫,使“我”的梦想变得自然、合理,读者更为容易理

6、解,同时也奠定了本文的情感基调。因为姑娘们的梦 想最终以破灭告终,而“我”的梦想也因灶糖老汉的老去而破灭,两 者情感基调一致。因此不能删去。但两者对梦想破灭后的态度不一样。姑娘们是“依依顺顺”、“不会过分悲伤”,而“我”“常常想要找到那 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仍有所追求。这一环节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有所了解,明白对于一篇好的文章,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果,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服务的。借此提点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上也应该具备这种谋篇布局的意识。五、细节赏析1、在作者笔下,“我”是怎样的一个小女孩?结合文章的相关语句分析 例:我也少有拣满一篮子的

7、时候,我看不见地里的麦穗,却总是 看见蚂蚱和蝴蝶。析:“看不见”、“总看见”,可见出“我”的贪玩、调皮,充满了童 真稚趣。“我”并没有真正把拣麦穗这件事放在心上,仅仅是出于 小孩子模仿的天性而为之。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析:“大言不惭”一词把“我”的纯真、毫无心机表现了出来。“我”对大人没有防备,还不懂得害羞和掩饰。听了这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色的绒毛的脑门上拧成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莫死,等着我长大。”析:“拧成疙瘩”、“皱巴”、“咧着嘴笑了”,几个细节描写把“我”内心的焦急和小孩子的纯真、藏不住心

8、事的个性生动地再现出来。2、对于灶糖老汉的形象作者并没有直接进行描写,但通过与“我”的对话以及一些细节描写,最终能还原出老汉的形象来。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 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为他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析:老汉已上了年纪,形容衰老,但慈祥可亲。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析:一个“乐”字把老汉和善可亲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只有一个心地 善良的人才会对一个小孩子的玩笑话给以回应。“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呵哒,就歇在呵哒 析:老汉居无定所,生活贫困。(而“我”在选择老汉时根本没有考 虑到这些物质条件,从而折射出“我

9、”的纯真,还没有受到世俗的污 染,这种情感是难能可贵的。)买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析:老汉的善解人意,以及对“我”的尊重,他对“我”的疼爱是发 自内心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是阅读课的重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关注文本的细节描写。通过对这些细节描写的分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我”与老汉的这番对话,折射出“我”的纯真,老汉的和善,他们的这一段感情是纯真无邪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纯朴无私的情感。板书设计:梦 想姑娘们的梦想:我”的梦想:嫁给灶糖老汉具体个案)嫁个好男人大背景)梦想破灭认命、死心执着追求第二课时一、导入设计:人世间充满着温暖人心的亲情、友情、爱情,所以

10、 世界才和谐美满。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最基本的情感之上的,那 就是人性之美。“我”与老汉本是素不相识的,却因一句童言无忌的 玩笑话而发生联系。让我们继续走进他们这一段纯洁的往年情之中。二、主旨探讨1、在“我”长大之后,懂得了过去的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之后,为 什么反而越来越依恋灶糖老汉了?参考:老汉清楚地知道“我”肯定无法做他的媳妇,但依然送“我”小礼物,不计较地疼“我”。老汉这种真诚的、无私的疼爱让“感动”,因此反而更依恋他。2、文中提到,老汉疼爱“我”是因为“我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 少人疼爱的孩子”,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参考:老汉作为一位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内心是寂寞的,他渴望 有人来关心他

11、,牵挂他,而“我”正好给了他这种精神上的慰藉。“我”会为他的生死担忧,会在村口等待他的到来。所以他疼爱“我”是感 情的对等付出,更是发自内心的。3、如何看待“我”与老汉的这段往年情?参考:“我”与老汉非亲非故,仅因为“我”的一句童言稚语而生出 联系。老汉给“我”的疼爱是纯朴的、无私的,而“我”对老汉的牵 挂和关心也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因此他们之间的感情代表的是人 与人之间最纯朴、最无私的关爱,没有利益纷争,没有索求回报,而 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体现的是人性之美。这正是作者所要揭示的主旨理解本文的主旨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这个环节通过抓住课文中两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思考,一步一步地引出本

12、文的主旨。因为问题设计的恰到好处,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只需稍微点拨,学生就能意会,既能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又能达到教学的目地。三、写作手法探讨1、文中末尾多次出现“小火柿子”,它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参考:小火柿子是作者对世上一切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美好事物的赞 美,只要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结合文中对小火柿子的描写进行 分析,抓住关键句“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来 理解。)2、在文中的最后,作者提到“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 烟荷包”,这个“烟荷包”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这么说有什 么用意?参考:“烟荷包”代表的是“我”对老汉的情

13、感,是对那种博大的、无私的情感的追求。“我”仍时常想要找到它,即喻示了作者对已逝 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追求欲望。3、关于象征 详细讲解“象征”的概念及在写作中的运用与作用,并列举常见 的象征事物及其意义。如鸽子象征和平,绿色象征生命力等,提点学 生注意文章的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的深度。四、情感拓展作者借助童年的一段往事,表达了对人世间那种无私的、博大的情感的留恋与追求,而在现实中,你是否听闻过、或经历过类似的情感故事?来谈谈你的见解。(可从“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或汶川大地震中出现的感人故事中选取一二来讲述。)情感教育是新课标提到的三维目标中不可缺少的。这一环节既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同时也 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可谓一箭三雕。六、课外作业布置阅读张洁的挖芥菜一文,运用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旁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