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27757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拣麦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拣麦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拣麦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拣麦穗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拣麦穗教案.精品文档.拣麦穗张洁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知全文结构并把握作品德细节描写,学习和体味作品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探究等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关键词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讨爱的真谛和农村姑娘的情感世界,深化我们对人生的认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含的感情。2、体会作品中丰富的象征意义。3、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赏析能力。三、教学方法: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本文的篇幅不算太长,做

2、作者文笔优美,触动人心,因此本文的教学方法主要以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为主,以自我感受文章思想感情为辅,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学习情况。四、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试做课后练习。五、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在本单元的散文世界里,我们之前学了淡雅的荷塘,朦胧的月色消解了朱自清先生现实世界的惆怅,精神“家园”的追寻体现了冰心老人对爱与美德永恒忆念。今天我们要学习张洁的一篇散文拣麦穗。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上一层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张洁的心

3、灵世界,共同探讨她的情感。2、作者简介: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讨论以下问题: 思考讨论:1、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再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点评 第一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

4、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 第二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我的梦)第三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和我的梦幻的破灭)2、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点评“我”和姑娘们;我:希望嫁卖灶糖老汉,姑娘们:拣麦穗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我们的梦想都破灭了;我: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村姑们:对梦想破灭表现出麻木、顺受的姿态。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 点评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明线与暗线贯穿全文,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歌。(

5、三)赏析全文:A、精读第一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讲解: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 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

6、着巨大的反差。B、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独白,“我”,二姨,老汉各一位同学)。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是怎样的女孩?在文中找出相关的描述,并用词语概括出来。讲解:天真烂漫,幼稚纯真,天真无邪。 2、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讲解: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 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汉的爱护。 3、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讲解:这位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对“我”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4、老汉真是为了

7、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讲解:不是.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才是人世间至真, 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才讴歌的爱。C、精读第三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写到“我”在村口的柿子树下站着等卖灶糖的老汉时,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 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 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课文第4244自然段)(1)、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

8、表现手法? 讲解: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 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2)、“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讲解:“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 经风雨,不改本色。(3)、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讲解:寄托了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怀念之情。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对

9、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B、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课文最后一段)(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象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讲解:“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烟荷包”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了作者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疼爱的回忆,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朴素的温爱,这种温爱是作者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课时导语:上一堂课,我们已经分析了拣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再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品味作者细腻的语言和细节描写。(一)、回忆上一

10、堂课的内容: 作者已开始就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想以及幻想的破灭,接着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真挚的温爱,最后写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通过明线拣麦穗和暗线爱,贯穿全文,逐步深入,把文章回程了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歌。(二)、体会感情: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虽美丽,有时却如肥皂泡一般被现实一触即溃。于是有人沮丧,有人绝望,也有人重新点燃理想的火花。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第一和第三部分,初步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并请两个朗读较好学生读。 提问:你们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文中的基调是如何? 讨论引导:开放式回答,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1、。(微带感伤的感情基调,令人伤心,惆怅。)(三)、品味语言,品味细节描写:大家已感受到文中弥漫的淡淡的感伤与惆怅。下面请大家共同来品味这两部分的语言,看看能否有更深刻更细腻的感受? 1、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唉,她能想什么! 学生读,然后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 问题:如果去掉加点的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 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2、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的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

12、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像的又是多么不同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学生读,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1)、第一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重复,换成“当初”,不是更简洁吗?“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讲解: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3、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

13、想要找到我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可 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1)、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 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 讲解:“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多次提到“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真的童年时代,寄托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

14、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 4、提问学生:让每个小组谈一谈所找的喜欢句子,谈谈他们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多鼓励,一个成员发言,其它成员可以补充。看哪一个小组说得好。(可以四人一组交流讨论,然后谈谈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句子)(三)、小结:拣麦穗以一种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描述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故事,是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颂。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感受到她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向往。也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四)、板书设计拣麦穗(1)村姑们幻想以及幻想破灭。一、明线:拣麦穗爱(暗线) (2)“我”与老汉的交往。爱(暗线) (3)老汉离开,“我”幻想破灭。二、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