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79 长江流域绿色食品露地豇豆生产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邓** 文档编号:86820948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79 长江流域绿色食品露地豇豆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79 长江流域绿色食品露地豇豆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79 长江流域绿色食品露地豇豆生产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79 长江流域绿色食品露地豇豆生产操作规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079-2020长江流域绿色食品露地豇豆生产操作规程2020-08-20发布 2020-11-01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发 布前 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都市种子管理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彭春莲、张静、杨文钰、刘卫国、唐伟、何舜、贺康、袁晋、刘才宇、沈海斌、李政、郭征球、张海彬、周熙、孟芳、敬勤勤。长江流域绿色食品露地豇豆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

2、规程规定了长江流域绿色食品露地豇豆的产地环境、栽培时间、品种选择、整地作畦、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生产废弃物处理、包装运输储藏、生产管理档案。本规程适用于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北部的绿色食品露地豇豆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

3、用准则NY/T 748 绿色食品 豆类蔬菜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3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规定。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远离公路铁路干线,土壤未受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清洁的地区,生产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凉爽、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且前两年未种植过豇豆的地块。4 栽培时间4.1春夏茬3月中旬至4月下旬育苗,15d20d后定植。4.2夏秋茬5月上旬至7月中旬直播。5 品种选择5.1选择原则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春夏栽培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的早、中、晚熟品种,夏秋选用耐高温、抗病性强的中、晚熟品种,严

4、禁使用转基因品种。5.2品种选用品种建议选用之豇28-2、之豇特早30、之豇106、优胜202、优胜203、张塘豇豆角、美国无架豇豆、扬豇40、苏豇3号等适应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的良种。5.3种子质量种子质量指标应达到:纯度97%、净度98%、发芽率90%、水分12%。5.4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选种,剔除饱满度差、破伤、虫蛀、霉变及有病斑的种子,晾晒1d2d。6 整地作畦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及排水良好地块,前作收获后深耕20cm30cm,做成高畦,畦高20cm。7 播种育苗7.1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栽培密度、土壤肥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量,大约1.52kg/亩。7.2春夏茬7.2.1设

5、施育苗选用72孔穴盘基质育苗,基质可用2份草炭加1份蛭石配制而成或购买专用育苗基质。播种前,在穴盘孔穴中心挖2cm3cm深的小穴,将种子点播于穴盘中,每穴播23粒。播种后穴盘应浇透水,并用基质盖种。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或小拱棚,以利出苗。7.2.2 温度管理种子出苗前,育苗设施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618;出苗后白天温度2025,夜间1516;定植前4d5d,进行降温炼苗,白天温度2023,夜间1012。当有30%出苗率后,应揭去地膜或撤掉小拱棚。7.2.3水肥管理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视墒情适当浇水。7.2.4 壮苗标准有一对初生叶和第一片复叶,叶片深绿,无病虫害,子叶完整无损,植株

6、健壮,根系完好。7.2.5定植7.2.5.1定植方法在栽培畦上挖穴,将带营养土的秧苗移入穴内,定植后浇缓苗水,水渗后覆土。7.2.5.2定植密度育苗移栽,第一对真叶未展开时定植,定植掌握栽小、栽旱的原则,移栽时每穴栽两株。栽培35004000穴/亩,穴距20cm30cm,行距50cm60cm。7.2.6补苗定植后要及时查苗补缺,对初生叶受损伤的幼苗应及时补苗,促进苗全,补苗后,及时浇透水。7.3夏秋茬7.3.1露地栽培露地直播,在栽培畦上开穴,进行点播,每穴播34粒干种子,播深2cm3cm。7.3.2水肥管理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视墒情适当浇水。7.3.3间苗出苗后每穴留两株,株距0.26m0.

7、33m。 8田间管理8.1中耕除草露地栽培,应于苗期中耕除草12次,或铺设地膜减少杂草发生。8.2灌溉 苗期视墒情适当浇水。结荚期第1花穗开花坐荚时浇第一次水,此后仍要控制浇水,防止徒长,促进花穗形成。当主蔓上约三分之二花穗开花,再浇第二次水,以后地面稍干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滴灌。8.3施肥施肥应遵循持续发展、安全优质、化肥减控、有机肥料为主的原则,肥料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8.3.1基肥对种植区域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结合整地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亩,过磷酸钙2040kg/亩,硫酸钾510kg/亩。8.3.2追肥蔓生豇豆在插架

8、前,矮生豇豆在开花前追施一次肥。逐渐增加肥水,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豆荚盛收开始,连续追肥,每隔45天追施1次,连续追34次。在行间或穴间开浅沟,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00kg/亩,施肥后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追肥以滴肥为主,滴肥与滴水交替进行。8.4搭架引蔓8.4.1搭架蔓生种抽蔓后,及时搭架引蔓,当植株成长有56片叶时,用2m2.5m长的竹竿搭“人”字架,每穴插一根,在距植株基部10cm15cm处将竹竿斜插入土中15cm20cm,在离地1.2m左右交叉处横放一根竹竿,用绳子扎紧作横梁。8.4.2引蔓搭架后及时引蔓上架,引蔓宜挑选晴天下午进行(防止茎叶折断),按反时针方

9、向将主蔓绕在架上,使植株茎蔓沿支架成长,一般引蔓23次。8.5 植株调整主蔓第一花序出现后,及时摘除第一花序下侧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侧枝,留1-2节位摘心。9 病虫草害防治9.1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必要时合理使用低风险农药,药剂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9.2常见病虫草害9.2.1主要病害锈病、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9.2.2主要虫害蚜虫、蓟马、豆荚螟、潜叶蝇。9.2.3主要草害双子叶杂草主要有马齿苋、铁苋菜、荠菜、蒲公英、车前草、夏枯草等;单子叶杂草主要有旱稗、牛筋草、狗尾草、早熟禾等。9.3 防治措施

10、9.3.1农业防治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加强中耕除草;加强园区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时将病叶、残枝和杂草清理干净;实行轮作制度防止连作障碍,如与非豆类作物轮作三年以上,有条件的应实行水旱轮作,如与水稻轮作。9.3.2物理防治利用阳光晒种、温汤浸种,对种子进行杀毒;使用黄板、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粉虱、甜菜夜蛾等害虫,黄板规格25 cm40 cm,每亩3040块;铺银灰色地膜或张挂银灰膜条避蚜虫;利用性诱剂诱捕害虫;使用地膜覆盖防除杂草。9.3.3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危害,如瓢虫对蚜虫进行控制。利用生物

11、药剂防治病虫害,使用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如印楝素、苦参碱、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9.3.4化学防治严格按照NY/T393的规定执行。加强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适时用药;注重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规定用药浓度用药。对化学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准确的记录,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见附录A。10 采收开花后经10d15d,荚充分长成,种子刚刚显露时及时采收,采摘初期每隔4d5d采一次,盛果期每隔1d2d采一次,采摘时注意不要损伤花序上其他花蕾。采收期约30d60d,矮性种亩产600800kg,蔓性种12501500kg。产品质量应符合NY/T748的要求

12、。11 生产废弃物处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包装应集中收集处理,病叶、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粉碎,进行无害化处理,堆沤有机肥料循环使用,保持田间清洁。12 包装运输储藏12.1包装剔除病、虫果荚,根据果荚长短进行分级包装,避免包装运输、贮藏中的二次污染,包装物应符合NY/T658规定。12.2储藏一般在开花后11d14d左右的成熟期采摘,豇豆在保鲜库储藏,堆垛之间一定要留有适当的空隙,保证冷气均匀分散,贮藏温度710,相对湿度85%90%。储藏环节应符合NY/T1056的规定。12.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无杂物,具有防晒、防雨、通风和控温措施,可采用保温车、冷藏

13、车等。装载时包装箱应顺序摆放,防止挤压,运输中应稳固装载,留通风空隙。运输环节应符合NY/T1056的规定。13 生产档案管理生产者应建立绿色食品豇豆生产档案,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品种使用、肥水管理、病虫草害发生和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储藏运输等,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生产档案应有专人专柜保管,记录保存3年以上。附录A(资料性附录)长江流域 绿色食品露地豇豆生产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推荐农药使用方案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用量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炭疽病发生初期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60ml/亩喷雾7锈病发生初期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320g/亩喷雾5蚜虫发生初期1.5%苦参碱可溶液剂3040ml/亩喷雾10蓟马发生初期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20g/亩喷雾3豆荚螟发生初期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69g/亩喷雾3杂草发生期200克/升草铵膦水剂200300ml/亩定向茎叶喷雾14注:农药使用应以最新版本NY/T393的规定为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企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