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3836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本学期教务处根据学校校五年规划,继续开展以“课堂 实施程序化”为主题的课堂有效教学,加强教学流程管理的 全方面融合,进一步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努力提高 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主要工作有:一、课程建设1 .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充分挖掘学校的资源优势, 协调利用高中教育资源,通过“混龄走班”“长短课时”等多 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研究、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规范课程各环节的管理。各门课程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科目纲要和设计。根据市区的研修要求开展教师培训,明确 课程实施的要求、程序和策略。加强各环节的巡视检查,确

2、 保课程实施的质量。鼓励师生将学习的成果、过程性资料进 行归类、整理,为编写校本课程做好准备。3 .做好综评录入的保障工作。根据学校方案的要求,完 成六七年级体育艺术科技、拓展探究型课程的资料整理。开 展八年级学生探究报告撰写的培训工作,及时完成探究报告 的收集、修改、评语、上传等工作。4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完善机制,开设满足学生 需求的社团活动,结合“课后三点半”,为学生参加各类活动、 社会实践搭建平台,促进学生艺术、科技、体育等综合素质 的发展。5 .市科技特色校争创工作。对照科技特色校创建计划, 将学校的科技传统项目做大做强。利用教育集团优势,打通 初高中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

3、课程。通过组织各类竞赛 和活动,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环境教育和创新教育工作。二、教学管理1 .各教研组继续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本学期以教研 组为单位加强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的学习、加强对“二二三四”教学架构理论的学习,结合 第五届“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第二轮学科的教学工作, 开展以“课堂实施程序化”为主题的“晋课堂”教学实践活 动,打造优质课堂。各教研组可根据本组的教学实际问题选 择下位的主题,制定活动安排,积极组织随堂听课、开设教 学研讨课和展示课、专家指导、教科研等活动,帮助教师对 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组,转变和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 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4、提高课堂效能。同时,注重 教学中渗透学科德育。2 .总结线上教学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线下教学管理。 继续线上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教务员巡视制度,细化两组活 动巡视内容,巡视内容包括活动时长、活动内容、出席情况 等,借此完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考核机制,既能发挥组长 们工作的能动性,又能体现考核的差异性。继续线上教学教 务员巡课,细化课堂教学巡课内容,巡课内容主要包括二分 钟预备铃到岗、课堂纪律管控、教学组织适当、课堂教学规 范(罚站、专课专用等)。根据学校作业管理办法和作业公示 制度,加强对作业来源、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总量、 作业批改、作业辅导等方面的考核,通过每日作业公示监督 控制作业量,

5、切实达到“双减”的目的。3 .依托校区间联合教研,加强校区间的沟通。继续线上 各校区教研组、备课组融合活动的模式,打破校区的隔膜, 实现线下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一体化管理。每两周一次的教 研活动和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要做到定点、定时、定主题。 与科研室联合开展活动,促使教研组备课组结合日常教学开 展研究,并能将研究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依托已有的教研 组研修项目团队,为学校的学科高地建设夯实基础。4 .在“双减”、“双新”背景下,继续开展各年级高阶思 维的拓展活动。根据跨学科、跨学段整理的学科教学内容, 尝试性地在六、七年级开展教学,打破学科限制,为学生打 开学习的新视野。做好5、6年级小初衔接教

6、学,在5年级开 展初中拓展的下沉式教学,开设科目为数学。为5年级学有 余力的学生提供提升思维品质的平台,也为初中质优生的培 养做好铺垫。继续做好与阳光高中进行课程和学段的对接。 在目前九年级开设的数学、物理两门对接学科的基础上,扩 大到7、8年级科学素养类课程的对接,使更多的附校优秀学 子能够享受到集团化后带来的高中的优质课程和优秀教师。 同时,也让这些学生能够领略阳光高中的魅力,为高中输送 优秀学生搭建平台。5 .进行学习资源整理,为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打通渠道。 将近年教研组、备课组优秀的教案、习题、试卷、微视频等 素材进行再次梳理,分类打包后上传DS files app平台, 建立学校课堂教

7、学资源库,共享优质课堂。在集团的统一领 导和协调下,组建以学科组为单位的开发小组,整理学校现 有资源,开发统一标准的具有推广意义的“学历案”资源, 推动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学习。在“双减”、“双新” 背景下,根据五项管理的要求,加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 设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各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以及 初中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手册,按照备课组为单位,中考 类学科进行单元作业设计,非中考类学科进行项目化作业设 计。6 .严格落实等第制评价,提升绿色学业质量。所有学科 修订已有的学科综合评价方案,依据学习目标设计学生的学 习评价,思考和设计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具体表现和证据。 通过课堂学习评价的设

8、计与实施,及时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 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改 进教和学,从而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落实减负增效、 助力学生发展。7 .书香伴成长,结合区第二十五届推普周,办好一年一 度的读书节活动。结合学校师德教育主题,通过读书征文、 诗词大赛、朗诵比赛、故事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与 经典为友、与名著为伴,全面提升思想境界和品味。8 .落实课后服务,丰富服务内容,做好课时统计工作。 各年级课后服务分为15:30-16:30及16:30-18:00两个时间 段。第一个时间段内是作业辅导,指导学生完成学科作业为 主。第二个时间段是课后看护,对学生进行托底辅优以及引

9、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和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搭建平 台。9 .加强毕业年级工作。组织初三教师认真学习2022年 的中考命题,把握命题方向,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的复习 迎考做好充足的准备。任课教师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做好提优 托底工作。协同年级组长做好学生学风建设,在班级中形成 积极的竞争学习氛围,重点关注薄弱班级的教育。提早做好 综合素质评价、体育、历史和道法学科日常成绩评价等相关 工作三、师训工作1 .师德建设:对标2022年度市教师队伍建设、区教育系 统对教师师德建设的标准要求,继续开展“我心目中好老师”、“党员示范岗”等学年度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树立“学为人 师、行为世范”的教师形象,通过宣

10、传展示,发挥示范引领 作用。学校继续开展“厚德而和,行健而立”为主题的师德 教育活动。2 .青蓝工程:继续开展好“青蓝工程”的“青蓝培训” “青蓝结对”“青蓝论坛”三项主要活动,做好新学年的青蓝 师徒结对,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新课程方案与标准”的系列 学习,建立青蓝论坛交流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智慧分享。由 于上半年疫情影响,2022学年见习教师公开汇报课将放在本 学期开展。学校将继续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学校课程研究, 以研促教帮助优秀青年教师主动改进课堂教学,通过“提升 教学质量”“强化课堂改革”“着力开放合作”推进自主研修” “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六个方面的 举措,优化培养

11、高水平青年教师。3 .骨干培养:继续做好第六轮市区骨干教师团队的管 理工作,发挥市区“名师后备人才库”和骨干教师团队的示 范引领作用,开设专题讲座、公开教学。继续发挥第六轮基 地校的作用,提升学校的管理、教研、科创等方面的能力。 继续依托“阳光教育集团”阳光高中的优质教师资源,在我 校设立各类工作室基地,帮助教师和教研组整体专业提升。 继续聘请市区教研员和教育专家带教指导教研组,推荐优秀 教师参加“双名后备”的培养,参加市重点课题研究,推送 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参与高级评审。4 .教师培训:根据市区文件要求继续开展校“信息能力 工程2. 0培训”着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做好2022年 度“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评价工作,从学校、教研组、 个人三方面评价分析规划达成情况,修改调整后期的努力目 标和措施等。根据市区师训办的要求,继续做好学校十四五 教师培训指导工作,保证全校教师学习达标。5 .访学接待:根据市、区、校交流访学的任务布置,做 好各类教师群体的访学接待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