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1996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3古代诗歌阅读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古代诗歌阅读(2022.北京东城.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读杜诗”陆游城南杜五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一门酣法到孙子,熟视严武名挺之。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注释:【1】此诗作于陆游被罢官后闲居绍兴时,诗人已71岁。【2】杜五:杜甫的祖父杜审言【3】酣法:作风。【4】挺之;严武父亲的名字。【5】生民清庙:均为诗经篇名。【6】马周;起初怀才不遇,后受到唐太宗重用。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轻”句,写少年杜审言

2、狂放不羁,称大自然为“小儿”“惜哉”句,写杜甫虽然有千万种本领,可惜却未能施展。B. “生民”句,写杜甫的诗境界宏远,绝非一般唐诗可比。C. “后世”句,写后世人应把杜甫当作诗人的典范予以尊崇。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写杜氏祖孙的态度风貌,为塑造杜甫的非凡气度作铺垫。B.两个“空”字,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生前遭际和身后名望的惋惜。C.诗人用马周遇太宗的典故,意在说明与马周相比,杜甫更有才华。D.诗人借读杜诗来抒己怀,抒发了徒有壮志而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感。3.本诗中的杜甫形象与你阅读杜甫诗歌后认识到的杜甫一致吗?请从望岳蜀相中任选一首,结合读杜诗的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3、。解释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题画竹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注释】伶伦:指乐官。解獴:竹笋脱壳。31.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诗以人拟竹,借竹“待我归”的形象,巧妙地表现了“我”与幽竹志趣相投。8 .王诗借竹欲得乐官赏识发出妙音的热望,表达出诗人想一展才华有所建树的渴望。C.苏诗中竹之不能把持自己、孤高狂傲的形象,是诗人狂放不羁性格的生动写照。D.郑诗描写的是秋风中的竹子,其形象生动鲜活、个性鲜明突出、气质超凡脱俗。32 .这组诗中的加点字都增强了表情达意的效果,请选择钱诗或王诗中的

4、加点字加以赏析。33 .这组诗多采用衬托手法,请分析苏诗或郑诗如何运用这一手法来咏竹言志的。10(2022.北京朝阳.高三期末)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春从天上来【注】吴澈会宁府遇老姬,善鼓瑟。自言梨园旧籍,因感而赋此。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 瑟湘灵。促哀弹,似林莺吻吻,山溜泠泠。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 不似丹青。酒微醒。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注】春从天上来:词牌名。词人以宋臣身份出使到金国都城会宁府,被强行留滞。此词作于靖康之变后。4.下列对词句的分析,

5、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海角飘零”写老姬也写自己,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B.词人写琴瑟之音如娇莺昉昉,山泉泠泠,体现音乐带来的快乐感受。C. “鬓变星星”中的“变”字,将过往之美好与如今之衰老突显出来。D. “舞破中原”写得惊心动魄,干戈撞击、战尘弥漫之状,如在眼前。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 . “梦里”两句如实描绘词人在金碧辉煌的金国宫殿听音乐的场景。8 . “尘飞沧海”化用“东海三为桑田”的典故,隐喻现实的沧桑巨变。C.词人以“胡笳幽怨”暗示了老姬流落金国,飘零憔悴,内心幽怨。D.词作将视觉听觉相结合,巧妙而又形象地传达了词人复杂的心绪。9 .词作以

6、“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作结,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2022.北京房山.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释: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10 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中的“蚕丛呜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意义相同。11 颈联中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卷。C.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D.本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

7、化万千。12 诗歌的尾联运用了典故,含蓄蕴藉。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是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13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是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022北京丰台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饮酒(其九)陶渊明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局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己正非

8、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注释:【1】汩:搅混。【2】纤辔:放松缰绳。【3】说:难道。14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清晨”两句,写清晨听得叩门声,诗人衣裳也不穿好就开门,表现了诗人对来访者的无礼。B.“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意为居陋室且衣衫不整,不算高隐之人,诗人对此内心不安。C.“壶浆远见候”与“且共欢此饮”呼应,体现出田父的纯朴热情,也含诗人借欢饮消愁之意。D. “纤辔诚可学,违己语非迷”,意为放松马缰,随顺世俗,学来容易,但却违背自身本性。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因田父叩门送酒,而有感田父“有好怀”,并产生了自己与时势相违之

9、叹。B.陶渊明虽对田父之言深有感怀,但仍然表示自己的禀性、志趣很难与世俗相谐。C.这首诗叙事朴实,有生活气息,充满融洽气氛,语言亲切自然,体现陶诗风格。D.这首诗展现了陶渊明孤高独立的一面,其情怀志趣与归园田居(其一)类似。12 .这首诗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请简析这样写的好处。(2022.北京昌平.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拟古鲍照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鞋,象弧插雕服。兽肥春草短,飞鞍越平陆。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注释:【1】幽并:古二州名。【2】鞭:弓袋。象弧:用象牙装饰的弓。雕服:雕绘的箭囊

10、。【3】雁门、楼 烦:边疆要塞。【4】石梁有余劲:语出春秋宋景公事。宋景公射出的箭的余力尚能射入石堰。【5】虎竹: 是汉代国家发兵遣使的信符,符分为二半,朝廷留右符,郡守或主将分得左符。13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幽并重骑射”二句,写出了幽并少年豪侠尚武的形象。A. “毡带佩双鞭”二句,对少年的装束做出了具体的描绘。C “兽肥春草短”句中把敌人比作野兽,点明要武力征讨。D.“惊雀无全目”句,写出了射箭者技艺高超,精准无比。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人物形象,笔墨简洁精练而引人注目。B.本诗采用写实手法,详细地描绘出了少年从早晨

11、到夜晚的经历。C. “石梁”用宋景公的典故,其目的是为表现宋景公的英勇无畏。D.本诗语言绚丽、含蓄,诗人李白则传承了这一风格,惊遒绝人。15 .本诗塑造了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其精神品质集中表现在后四句,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2022.北京西城.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饮中八仙歌【1】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2】口流涎,恨不移封【3】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4】。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

12、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注释:【1】八仙:指诗中的贺知章、汝阳王李珊、左丞相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等八 个人物。【2】麴(qu)车:酒车。【3】移封:改换封地。【4】衔杯乐圣称避贤:喜喝清酒而不喝浊酒,李 适之以此暗讽遭李林甫排挤罢相之事。16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章骑马似乘船”两句,写出贺知章因年老眼花而骑马落井的情态。B. “汝阳三斗始朝天”三句,抓住人物特殊身份,活画出他的享乐之态。C.“苏晋长斋绣佛前”两句,表现人物无法抵御诱惑而产生的矛盾行为。D. “焦遂五斗方卓然”两句,渲染了人物酒

13、后卓越的见识和雄辩的口才。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中的“白眼”,与黄庭坚登快阁“青眼聊因美酒横”中“青眼”意味是相同的。B.本诗中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的李白形象是完全一致的。C.本诗与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同为七言歌行体,都是一气呵成,并且一韵到底。D.本诗的风格幽默谐谑,情绪颇为欢乐,语气很是轻快,与作者一贯的“沉郁”诗风不同。18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开生面的“群像诗”。诗中不同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请分条概述,每条举两例 说明。(2022.北京顺义.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王大昌龄赴江宁【1】岑参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14、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注释:【1】公元740年,51岁的王昌龄被更为江宁县丞。江宁,在今江苏南京。作者在长安与他饮酒道别。2富春:富春江,即浙江流经富阳县的那一段。下句的卧江楼是指富春江畔的楼。【3】南徐州:在今江 苏镇江。作者父亲曾在当地为官。19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明时”句是说王昌龄在政治清明之时得不到重用。A. “泽国”句是说王将

15、奔波千里赴江宁水乡任一小职。C.“旧家”句是说作者由江宁联想到岑氏旧家所在。D. “穷巷”句是说作者联想朋友到任江宁后的处境。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群公”句中对比明显,作者使用“独”字寄予情感沉重。B.作者回忆曾与王昌龄在南徐州,风雪夜抱被长谈之事。C.作者想象朋友到达京口见到桃花盛开,写诗消解苦闷。D.作者认为王是深藏的潜龙,今后必将如“黄鹄”高飞。21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对朋友寄予的情感。(2022.北京门头沟.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尾犯寒夜蒋捷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灯晕明灭。多事西风,把斋铃频掣。人共语、温温芋火,雁孤飞、萧萧

16、桧雪。 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鸡边长剑舞,念不到、此样豪杰。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铁。是非梦、无痕堪忆,似双瞳、缤纷翠绿。 浩然心在,我逢着、梅花便说。注:蒋捷:南宋遗老,拒仕元朝,隐居终老于竹山。敲碎唾壶:晋朝大将军王敦每次酒后都边吟咏曹操 的诗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边用铁如意敲打唾壶,壶口尽碎。22 .下面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灯晕明灭”这句话运用王敦敲碎唾壶的典故表达救国无方之痛。B.“雁孤飞、萧萧桧雪”大雁孤飞,萧萧的桧树也披霜带雪,借景抒情营造了清丽的氛围。C.“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阑干外,鱼鳞般的万顷云天,消除不了心中愁

17、绪。D. “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铁”描写自身现状,其中“棱棱”既状身体之消瘦又状气骨之嶙峋。23.下列诗词中“梅花”象征之意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 叶梦得临江仙)B.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唐 王勃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 王安石梅花)D.梅蕊露鲜妍,雪态冰姿巧耐寒。(宋 无名氏南乡子)24 .古典诗词研究专家陈祥耀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是:“激昂敛归凄婉,凄婉不掩激昂”,请谈谈你对上述评 论的理解,并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2022.北京通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挟(其四)张惠

18、言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羯【注】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 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 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注】埸:离开。25 .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是说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一天天地无所作为。B. “揭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是说年华逝去,最让人后悔的是没有认真读书以修身。C.“千古意”是指人类千古长存的内心向往,只要生命尚存,古今之人都不肯停止追寻。D. “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是说古人用著书立说来

19、求得不朽,并不是高明的做法。2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为问东风吹老”三句以具体意向“兰径臂专“平芜”来表现春光正宜人。A. “渺渺正愁予”语承上句“寂寞斜阳外”,是说理想远在天外,无法实现。C.“一夜庭前绿遍”三句动静结合,描写出天地大好春色都进入了我的房屋。D. “容易众芳歇”两句以景作结,含蓄隽永,劝学生春光易逝,应及时欣赏。27 .为使学生杨子拨明白自己的思想,作者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词句赏析。(2021 .北京海淀.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高斋视事谢眺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

20、膝。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注释:【1】谢肌,南朝齐文学家。出任宣城太守时,曾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高斋视事,处理 政务。【2】纷诡,指官场混乱。非一,不能一致、难以治理。28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二句,写寒雾消散,白日显露出来,“映”字写出了远处尚未消尽的白雪与青山相互映衬的景象。B.三四句,写江边村落与树木隐约可见,其中“暧暧”与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中的“暧暧”意思相同。C.五六句,写起身披衣,洗漱之后坐在窗前开始写字作画,体现出志趣高雅、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D.七八句,说丰盛佳肴只吃一菜足矣,排场显赫所居不过一屋,由此可见作者不以

21、优渥的物质生活为乐。2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高斋周围的景色,以动衬静,虚实相生。B.五句至八句叙事,多角度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C.最后四句抒发情怀,“空”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D.诗歌融景、事、情于一体,景中含情,事中寓志。30.诗歌尾句“锁吾愁与疾”中的“锁”字,有另一版本作“销巴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全诗说明理由。(2021 .北京海淀.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一组诗,完成下列小题。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与舍弟华藏院志君亭咏竹王安石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霜筠亭苏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