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思考题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8647635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复习思考题教学资料.doc(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微生物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微生物?包括哪些主要类群?.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放线菌霉菌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每亩耕作层土:细菌75kg、霉菌150kg、酵母菌7.5kg、藻类7.5kg、原生动物15kg。59.我国饮用水标准中规定,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得高于多少?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多少?答:自来水中细菌总数应100个/mL,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L.60.什么是正常菌群?试分析肠道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关系?答: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

2、,种类较稳定,一般能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关系:互生。生物拮抗作用;刺激免疫应答;合成维生素,降解食物残渣。61.在微生物的生物环境中存在着几种关系?掌握概念,举例说明。答:(1)互生: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相互关系,称为互生。这是一种“可分可合,合比分好”的松散的相互关系。例如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与人的互生,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的互生等。(2) 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独特结构,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例如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瘤胃微

3、生物与反刍动物的共生等。(3) 拮抗: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例如制作泡菜和牲畜青贮饲料的过程就存在拮抗作用。(4) 寄生: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体)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5)捕食:一般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62.试述微生物在碳、氮循环中的作用。答: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碳是构成各种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有机物和生物细胞的结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素循环包括:CO2的固定和CO2的再生

4、。微生物在CO2的固定中的作用:一些光能自养微生物,如藻类、光合细菌和蓝细菌等可通过光合作用直接利用自然界中的CO2合成有机碳化物,进而转化为各种有机物;化能自养菌能利用化学能同化CO2微生物合成的有机物在数量和规模虽远不及绿色植物,但在一些特殊环境(如植物难以生存的水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百度)63.什么是富营养化?污水处理的原理及常用方法有哪些?BOD5和COD的定义答: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表面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BOD5是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一般指1L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

5、水中溶解氧毫克数(其单位为mg/L)。BOD的测定条件一般规定在20下5昼夜,故常用BOD5(5日生化需氧量)符号表示。COD是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简便的间接指标。指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用强氧化剂将它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其单位为mg/L)。64.什么是大肠菌群?答:一群能在37,24h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G-,杆状,无芽孢,兼性厌氧的肠道细菌。65.什么是免疫、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品、疫苗?答: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功能。类毒素:用0.3%0.4%甲醛溶液对外毒素进行脱毒处理,可获得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其原有免疫原性(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由一纯系淋巴

6、细胞克隆经分化、增殖后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单一成分、单一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生物制品:在人工免疫中,可作为预防、治疗和诊断用的来自生物体的各种制剂。疫苗:用于预防传染病的抗原制剂。66.外毒素与内毒素有可不同?答:外毒素是在病原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内毒素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体外,仅在细胞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时才释放。外毒素毒性比内毒素毒性高。67.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因素是什么?68.什么是干扰素?其作用机制是什么?69.什么是抗原?有何特性?决定抗原免疫原性因素有哪些?抗原特异性由什么来决定?70.什么是抗体?分几类?各有何特性?(IgG、M、A)71.抗原与抗体反应

7、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答:特异性可逆性定比性阶段性条件依赖性72.什么是补体?有何特性?答: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高等动物血清与中的一组非特异性血蛋白(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在免疫反应中,由于它具有能扩大和增强抗体的“补助”功能,故称补体。补体本质是一类酶原,能被任何抗原-抗体的复合物激活,激活后的补体就能参与破坏或清除已被抗体结合的抗原或细胞,发挥其溶胞作用、病毒灭活、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和释放组胺等免疫功能。73.什么是补体结合试验?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答:一种有补体参与,并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红细胞的特异抗体)是否发生溶血放映作为指示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补体可与任何抗体和抗原复合物相结

8、合;指示系统(由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组成)遇未被抗原核抗体复合物所结合的游离补体(豚鼠的新鲜血清)时,就会发生肉眼可见的溶血反应。74.微生物分类学有哪几项具体任务?答:分类、鉴定、命名75.什么是学名?双名法?答:76.什么是菌株?它如何表示?答:77.何谓三域学说?提出此学说的根据是什么?答:78.用于微生物鉴定的经典指标有哪些?DNA碱基比例的测定79.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有哪些?核酸分子杂交法通过核酸分析鉴定微生物遗传型rRNA寡核苷酸编目分析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全细胞水解液的糖型细胞化学成分用作鉴定指标磷酸类脂成分的分析枝菌酸的分析醌类的分析气相色谱技术用于微

9、生物鉴定数值分类法80.熟记下列一些最基本的微生物学名或属名:Bacillus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Escherichiacoli大肠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Staphylococcus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Halobacterium盐杆菌属,Streptomycesgriseus灰色链霉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酿酒酵母,Aspergillusflavus黄曲霉Aspergillusniger黑曲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产黄青霉Rhizopusoryzae米根霉81.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类微生物的方

10、法模式题:例:从土壤中分离产生放线菌采集土样(去除肥沃土壤的表层土,取离地面5-20cm土层);土壤稀释液的制备(10倍梯度稀释法);高氏1号培养基的制备;倒平板;取适当稀释的土壤稀释液涂布到高氏1号平板上;于28的培养箱中培养5-6天;根据放线菌的菌落特征挑取放线菌菌落在平板或试管斜面上划线培养,并结合镜检确定是否为纯培养;利用打孔法将带有培养基的放线菌培养物接到涂有敏感菌的平板上,于培养箱中培养;根据是否有抑菌圈,确定该放线菌是否具有产生抗生素的能力;将能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接种到试管斜面上,培养好后于冰箱中保藏。82.实验的原理、主要步骤、注意事项、成败的关键及思考题。(仅供参考,具体见自

11、己的实验书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原理注意事项成败的关键思考题培养基的制备P16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应用广泛的天然培养基);放线菌-高氏1号;真菌-马丁氏培养基蛋白胨很易吸湿,在称取时动作要迅速P20平板分离技术与活菌计数平板分离法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有效分离纯化微生物,测定样品中活菌数量)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菌落经适当稀释,涂布在平板上,经过培养后在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菌悬液细胞密度适宜;涂布均匀,培养后菌落在整个平板表面分布均匀。平板划线分离法:快速,接种环在平板上迅速滑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小,使划线次数增加;及时灼烧接种环上剩余的菌体P34普

12、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性能最为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显微镜的分辨率。其中,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使用时,需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镜油(即香柏油)(作用:增加透光强度,增加分辨率)。最小可分辨距离=不可将高倍镜转动经过加有镜油的区域;二甲苯等清洁剂会对镜头造成损伤,不要使用过量的清洁剂或让其在镜头上停留时间过长或有残留;不要用手或其他纸擦拭镜头,以免使镜头粘上汗渍、油污或产生划痕,影响观察。先用低倍镜搜寻、聚焦样品,确定待观察目标的大致位置后再转换到高倍镜或油镜P47显微镜直接计数和悬滴观察法显微计数法的优点:直接、快速、操作简单,缺点:所测的结果通常是死菌体

13、和活菌体的总和,且难以对运动性强的活菌进行计数;计数时,通常数5个中方格的总菌数,设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取100),则:1mL菌液中的总菌数(其中,B取100)用接种环在培养下面上刮取时动作要轻,不要将琼脂培养基一起刮起;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的刻度非常精细,清洗时切勿使用刷子等硬物,也不可用酒精灯火焰烘烤计数板;取样时先要摇匀菌液,加样时计数室不可有气泡产生。活细胞是透明的,因此在显微计数或悬滴法观察时均应适当减低视野亮度,以增大反差;进行显微计数时应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大方格的位置,找到计数室后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和计数P56细菌的制片及简单那染色对个体较小的细菌

14、进行制片时采用涂片法;利用单一染料对菌体进行染色的方法为简单染色法;常用的微生物细胞染料都是盐,分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前者包括美蓝(亚甲蓝)、结晶紫、碱性复红及孔雀绿等,后者包括酸性复红及刚果红等。通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因为微生物细胞在碱性、中性及弱酸性溶液中通常带负电荷,而染料电离后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很容易与细胞结合使其着色;当细胞处于酸性条件下所带正电荷增加时,可采用酸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成G+和G两种类型,这是由这两种细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的差异所决定的。G+细胞壁肽聚糖含量高,G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低。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G+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阳性;涂片不宜过

15、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P75、76、84放线菌和霉菌的制片及形态观察放线菌制片时,不采用涂片法,以免破坏细胞及菌丝体形态。通常采用插片法或玻璃纸法并结合菌丝体简单染色进行观察。对霉菌可以采取直接制片和透明胶带法观察。在印片过程中,用力要轻,且不要错动,染色水洗时水流要缓,以免破坏孢子形态。在直接制片法观察中,用镊子取菌和用解剖针分散菌丝时要细心,尽量减少菌丝断裂及形态被破坏,盖盖玻片时避免气泡产生。无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物理、化学、生物及营养等不同环境因素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制不尽相同,而不同类型微生物对同一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别。低浓度染料可抑制细菌生长,G+比G对染料更加敏感制备平板厚度均匀,滤纸片形状大小一致,不要在培养基表面拖动滤纸片,避免消毒剂不均匀扩散。涂布平板要均匀,使细菌均匀分散。消毒剂名称标记清楚,避免混乱。P97IMViC实验IMViC是吲哚,甲基红,伏-普和柠檬酸盐4个实验的缩写。吲哚实验:大肠杆菌反应阳性,产气肠杆菌为阴性。甲基红实验:大肠杆菌为阴性,产气肠杆菌为阴性。伏-普实验:产气肠杆菌为阳性,大肠杆菌为阴性。硫化氢实验:(柠檬酸实验:产气肠杆菌为阳性,大肠杆菌为阴性。)(未做)甲基红实验中,甲基红试剂不要加太多,以免出现加阳性。P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