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8326424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复习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加香柏油,作用是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光率和分辨率成反比(有公式),同时及波长成正比.2.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展观察时,物像将保持根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利用这种同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物像清晰聚

2、焦,从而防止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3.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答:物镜的NA值物镜的数值孔径及照明光源的波长.4.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原因答:会造成更多的死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活的是透明无色,衰老的是淡蓝色,死亡的是蓝色,如果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过长,会造成细胞脱水死亡并渗透染液,影响实验结果。5.镜检时如何区分放线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以及孢子丝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1、载玻片应该冷却后再涂片。 2、如果是涂布液体,可以用毛细管或

3、接种环滴一小滴,然后轻轻抹开,一圈足够。 3、如果是涂布菌落或菌苔,应该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水,再将菌落或菌苔涂布上去,接种环的尖蘸一点点即可。 4、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枯燥和热固定合并成一步。但是应该防止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 5、染色时间视染色液种类而定。如结晶紫只需几十秒,亚甲基蓝那么需一到两分钟。 6、冲洗时,水流不能太大,而且尽量防止水流直接冲在涂片上。 7、冲洗后枯燥,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节省时间,同样的,应该防止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7.进展细菌制片时为什么要进展加热固定?在加热固定时应注意什么?固定的目的有三个:1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构造。2保证菌体能更牢的粘附

4、在载玻片上,防止标本被水冲洗掉。3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染色。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1.因为用油镜观察时,镜头离玻片会很近.如果未完全枯燥,载玻片上的液体会污染油镜镜头.镜头非常精细,被污染后不利于下次观察.2、假设未完全枯燥,水滴会影响油及玻璃之间折光率,造成视野不够清晰。9.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色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答:涂片环节、加热固定环节、脱色环节;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脱色环节。10.进展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

5、老龄细菌染色会出现什么问题?答:菌龄太老,细胞壁通透性改变。着色不均,染色效果不好。阴性阳性不明显分不太清楚,问题是: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是阳性菌还是阴性菌。11.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12.革兰氏染色中,哪个步骤可以省略?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媒染目的是在所有的细胞壁内

6、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及碘的复合物。 脱色后使革兰氏阴性菌变为无色。 复染使革兰氏阴性菌染成红色。 所以鉴别细菌的革兰氏阴阳性只须媒染,复染的目的是为了看清革兰氏阴性菌。13.你主要根据哪些形态特征来区分四种不同的霉菌 曲霉:具有分隔;气生菌丝的一局部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球状顶囊,外表辐射出一层或两层小梗,小梗上着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生于足细胞上,并通过足细胞及营养菌丝相连。根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有匍匐菌丝和假根。在假根的上方直立地生长出一至数根孢囊梗,其顶端膨大成球形孢子囊。囊的基部有囊托,中间有球形或半球形囊轴。毛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无假根或匍匐

7、菌丝。菌丝体上直接生出单生、总状分枝或假轴状分枝的孢囊梗。各分枝顶端着生球形孢子囊,无囊托。青霉: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亦有横隔,光滑或粗糙。基部无足细胞,顶端不形成膨大的顶囊,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屡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形如扫帚,称为帚状体。孢子颜色:黑曲霉是黑色,青霉是青色,根霉是白菌丝黑孢子,毛霉那么是淡黄色。以上为实验室观察1菌丝特征:青菌及曲霉菌丝及膈;毛霉及根霉那么无;2菌丝的特化构造:曲霉有足细胞,其它霉菌无;根霉有假根及匍匐枝,其它霉菌无;3孢子头特征:青霉的孢子头为扫帚状;根霉及毛霉的孢子头为囊状;曲霉为菊花状孢子头。14.为什么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

8、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展校正?目镜测微尺中每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是不固定的,它是随所使用目镜和物镜的放大率的不同而改变的,故在测量前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展校正,以得出在显微镜的特定放大倍率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15.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的大小时,其测定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答:一样;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其中央刻有准确等分的刻度,有把 毫米刻成为50 等分或把10 毫米长度刻成100 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来测量经显微 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9、来测定 同一细菌的大小时,物象的放大倍数及每小格目镜测微尺所代表的长度在变化比例上是同步的,故而测定结果一样。16.哪些因素会造成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误差,应如何防止?操作时没有先盖盖玻片再滴加悬液,导致体积不准确。防止:先盖盖玻片再滴加悬液。细胞密度太高。防止:稀释溶液。 溶液不均匀。防止:滴加溶液前混匀悬液。1、仪器误差:所用器材均应清洁干净,并且计数板计数区不应该有擦痕。2、计数室内可能有气泡。因为酵母细胞并没有染色,看起来是透明的,有气泡很容易被计入,使数值偏高;并且,气泡会影响菌悬液的随机分布。改良:假设产生气泡,那么用吸水纸吸出。3、菌体在计数板上分布不均,当用选取5格计数时,会造成

10、很大误差。改良:应使菌液自然流入并混匀,进展观察时尽可能多数几个格子。4、配制稀释液时吸取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稀释液浓度和原液不成正确比例,计算时产生误差。应将原液摇晃均匀后取中部的液体进展稀释。5、由于数菌体数目时视觉疲劳而导致的视觉误差。应多人观察,取记录平均数。6、计数时可能将格四周的菌都计算在内了,使数值偏高。改良:谨遵一个规那么,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不可以重复计数。7、可能出现有出芽的酵母菌,将出芽的酵母菌按两个计数了,使数值偏高。改良:计数时,只有当芽体于母细胞一样大的时候,才能计为两个。17.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否无菌?为什么要倒置培养

11、?答:由于配制培养基的各类营养物质和容器等含有各种微生物,因此,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果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内,以防止其中的微生物生长系列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48h,无菌生长即可证明灭菌后的培养基无菌。倒置培养的主要目的:1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培养基外表及次层能富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利于微生物生长;2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培养基及培养物:倒置时平板内的空气是不流动的,杂菌不会沉降到培养基外表,如果不倒置,很快平板周边会长起杂菌。3倒置培养使琼脂里水分不易蒸发出去,而充分的保持琼脂的弹性及细菌容易繁殖和生存的环境。如

12、果不倒置,大概3天左右培养基就会出现龟裂等水分散失的情况。而一些落菌等试验,需验证培养基无菌,就要先倒置培养48小时才可作为模板做落菌,水分散失是很重要的。19.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答:一般而言,培养基的配置要注意如下几点原那么:1营养成分的配比:碳源和氮源的比例C/N要适当;2适宜的酸碱度pH值:配制培养基时pH的调节;3渗透压:营养物质要有适合的浓度;4培养基不能反复高温灭菌。5) 称不溶性固形物时,应单独称,假设量少的可以及无机盐一起称,但一定要混匀再分装;6一般情况下培养基用自来水配制。操作细节上那么要注意:1称药品用的牛角匙不要混用,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

13、盖2调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3分装时注意不要污染棉塞、试管口,以免染菌。4及时灭菌,以免培养基及容器里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消耗养分、改变酸碱度。1、当然是注意浓度配比不要搞错2、很多培养基的加料顺序有讲究,否那么会有沉淀产生3、有些培养基会有不溶物质,分装前应摇匀4、不要忘了调节pH值一般细菌都需要,酵母可能自然pH就行,不过不一定5、加热溶解时尽量不要煮沸,会损失营养物质20.高压蒸气灭菌开场之前,为什么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灭菌完毕后,为什么待压力降低“0时才能翻开排气阀,开盖取物。答:1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锅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的膨胀压大

14、于水蒸汽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气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汽的温度低于饱和蒸汽的温度。2压力未降至“0便开盖取物的可能后果:压力锅内压力骤然降低,引起容器中的溶液喷出容器口导致污染或导致人员的烫伤。1、物品不要摆放太挤,以免阻碍空气流通2、灭菌物品不要接触枯燥箱内壁的铁板,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3、灭菌时人不能离开4、灭菌完毕后不能忘记关掉电源5、待温度降到70度以下再翻开,否那么冷热空气交替,玻璃器皿容易炸裂或发生烫伤事故时间长?在湿热条件下,有水蒸汽的作用:a高温水蒸汽导热比干空气要快;b高温水蒸汽冷凝变水时有放热过程;c高温水蒸汽能穿透细菌的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内破坏细胞;d高温水

15、蒸汽能水解一局部细胞构造,加速导热。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在100时,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放出226kJ千焦的热量。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23.设计实验方案,比拟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的效果。以下试验方案有关操作均遵循无菌操作条件和等量原那么。一实验材料试管镊子酒精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7053菌片纸片及菌片同大小同材料溴甲酚紫蛋白冻水培养基已灭菌等实验材料材料有余。二对照组取9支干净试管,分为A1B1C1三组每3支一组,将A1组中放入菌片,B1组中放入纸

16、片,C1组中什么也不加;不经灭菌,直接参加溴甲酚紫蛋白冻水培养基等量。三恒为培养将上述所有试管按分组在56恒温条件下培养48小时。纯培养确实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有些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别离及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鉴定才能得到。25.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有哪些操作步骤?那几步易出错,如何防止?称取药品加热溶化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搁置斜面易出错的步骤有:a称取药品称取时钥匙专用,瓶盖不要错盖,易吸水的药品要快速称取;b加热溶化参加药品后要用玻璃棒不停搅拌,以免糊底在琼脂熔化过程中,应控制火力,以免培养基因沸腾而溢出容器,同时,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

17、烧焦。;c分装分装时培养基不能粘在三角瓶或试管口,以免接种时染菌;d搁置斜面斜面长度约试管长度一半为宜。26.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是什么?它适用于那些微生物的计数?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现在常使用菌落形成单位。平板计数法是根据

18、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现象进展的,也就是一个菌落可代表一种微生物并不绝对)。通常用来测定样品中所含细菌、孢子、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的数量。8、微量移液器的最小量程太大,在加样时,容易加多,使盖玻片鼓起,血球计数板所技术的体积变大,最终结果偏大。改良:用量程的小的微量移液器并少加一些。27.如果一项科学研究内容需从自然界中筛选到能产生高温蛋白酶的菌株,你将如何完成?写出实验方案产蛋白酶菌株在酪素平板上能形成降解酪素透明圈。 以下试验方案有关操作均遵循无菌操作条件 一 材料准备 1 土壤【有机质特别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土壤】 2 灭菌生理盐水0.85%NaCl

19、 3 灭菌移液管 4 添加酪素的B4牛肉膏蛋白胨完全培养基经灭菌 5 B4斜面经灭菌 6 其他材料:接种环 酒精灯等 二 操作方法 1在盛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烧杯中添加1g土壤,配成悬浮液; 2 稍静止后,用灭菌移液管移取局部上清液,将其制成104106倍的稀释液; 3 用灭菌移液管吸取各稀释液用稀释倒平板法或涂布平板法将其接入添加酪素的B4平板上; 4 在5565下培养12天; 5 挑取形成降解酪素透明圈的菌落透明圈直径D及菌落直径d之比拟大者,转接入B4斜面上培养;假设无特定菌落形成,那么需另取土样从开场重复试验 6 将B4斜面上的菌落再用平板纯培养,依次重复23次后即可得到纯培养镜检

20、; 7 纯培养细菌中蛋白酶的提取及活性鉴定【摇瓶培养假设提取蛋白酶及其活性正常,那么纯培养成功,否那么,重取土样重复以上实验】。左右才能倒平板?低于这个温度琼脂会凝固,温度过高,如果是做倾倒琼脂做菌落计数,会杀死一局部细菌,如果只是只是制备琼脂平板,那么温度太高就进展倾倒会导致琼脂凝固后偏软,水汽过多。29.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么?1 无菌操作 2 稀释良好,不会太浓或太稀。 3 菌落生长时间控制好,不会长的太大不便区分,也不至于太小影响计数。30.当你的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是均匀分散的而是集中在一起时,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31.用倾注法和涂布法计数,其平板上长出的菌落

21、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培养较长时间48h后观察结果?倾注法是在培养皿中接种好样品之后,倾注琼脂并培养;而涂布法那么是在琼脂外表接种并使用L型棒涂布。因此,倾注法的菌落将出现在琼脂的各个部位,包括底层和中层,但涂布法培养后形成的菌落只出现在琼脂外表。32.你如何解释淀粉酶是胞外酶而非胞内酶?答:淀粉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十分困难,甚至需要高耗能的胞吞作用。因而通过胞外酶的作用,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后运入细胞,较方便高效。试验中出现透明圈,说明培养基内淀粉被水解,可推测是细菌产生的胞外的淀粉酶起的作用。33.不利用碘液,你能否证明淀粉水解的存在?答:由于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即多羟基醛,因此可利用醛的性质

22、进展检验,如银镜试验,斐林试验等。呈阳性者,说明产生了葡萄糖,淀粉被水解;阴性者说明淀粉未被水解。34.假设某些微生物可以有氧代谢葡萄糖,发酵试验应该出现什么结果?答微生物有氧代谢葡萄糖产气不产酸,因此发酵结果是小管中生气泡但是溶液不变黄。35.解释在细菌培养中吲哚检测的化学原理,为什么在这个试验中用吲哚的存在作为色氨酸酶活性的指示剂,而不用丙酮酸?答:化学原理:有些细菌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吲哚及对二甲基氨基甲醛结合,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但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具有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的能力,因此吲哚试验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化学检测的指标。因为丙酮酸是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产

23、物,无论是有氧还是无氧,都会产生丙酮酸,因而无法作为色氨酸酶活性的指示剂进展区分。同时吲哚能通过有明显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响观测到,而丙酮酸不能,所以试验中用吲哚的存在作为色氨酸酶活性的指示剂,而不用丙酮酸。36.为什么大肠杆菌是甲基红反响阳性,而产气杆菌为阴性?答:当细菌代谢糖产生酸时,培养基就会变酸,使参加培养基中的甲基红指示剂由橙黄色PH6.3转变为红色PH4.2,即甲基红反响。而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在培养的早期均产生有机酸,但大肠杆菌在培养的后期仍能维持酸性PH4,而产气肠杆菌那么转化有机酸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因此,大肠杆菌为阳性,产气肠杆菌为阴性。37.用紫外线进展诱变时,为什么要翻开皿盖?为什么要在红光灯下操作紫外线不容易穿透玻璃,所以翻开盖,自然光下容易光复活,红光下不会所以在红光下操作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