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7073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 .认识“榆、畔”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 .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4 .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5 .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L谈话: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去过不少风景优美的地方吧?古代很多文人墨客也爱大 自然的美景,留下了很多诗句。你们能用一些古诗词来

2、说-说这些景象吗?这节课,让我们 一起走进古诗,去欣赏诗中的美景吧。6 .引导学生理解诗题。7 .简介山居秋暝的作者及近体诗的相关知识。全诗一共几句?(八句)每句几个字?(五个)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分为八 句,每两句称为一联,所以全诗可以分为几联?(四联)四联各有一个名字,第一联叫首联,第 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1 .板书诗题山居秋暝,理解诗题。山居:隐居在山间。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准字音:暝ming、浣hudn、畔pdn3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古诗的节奏和停顿。4 .学生练习有节奏朗读山居秋暝。5 .反

3、复多读几遍这首诗、借助注释和插图,说说诗中哪幅画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三、分析画面,感悟诗境1 .画面一:秋山图(1)读一二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吗?(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 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3)这幅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空旷、清新)从哪个词语感受到?“新”字,既点出了新近下雨之意,又表现出下雨后清新如洗的感觉。(教师用书)2 .画面二:月泉图(1)读三、四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根据注释,说说诗意(2)皎洁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3)给这两句诗说画面,这幅“月泉图”藏在哪两句诗中?这画面给

4、你的感觉是? 清幽的画面多美啊!指导读出感情3 .画面三:山居图(1)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意思是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 姑娘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2)这幅画面不同于前面两幅,不但写了景色,还写了景中的人。农家姑娘多勤劳 啊,她们劳动归来,在林间嬉戏。想象-下这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农家女开朗、 活泼;山间幽静)思考: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哪些是动态描写?哪些是静态描写?(课后思考题2)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两句一静一动,描绘了山间黄昏的美好景象。颈联侧重写的是 人的活动,由“竹喧”而知浣女归来,由“莲动”可见渔船顺流而下,所以颈联属于(动态 描写)

5、一一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 宁静。(教师用书)4 .这样的景,这样的人,确实让诗人如痴如醉,于是他感慨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留。)5 .“王孙”指谁?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尾联的意思。(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由写景转为抒情,由于山间景色如此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所以诗人流露出长久隐居 于此地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教师用书)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五、总结学习,归纳方法。这首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描绘了山间美好的景象以及归隐山林的心愿。学生齐读 古诗,读出画面感。六、布置作

6、业。1 .背诵这首诗。2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回顾古诗,激发兴趣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优美的古诗山居秋暝,谁能背一背?二、初读诗词,读正确流利有节奏2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词。3 .自由读这两首诗词,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注意字音:泊、榆、畔、聒,认识多音字:更4 .枫桥夜泊和长相思这两首古诗河分别给我们展现什么李节的景色?你感受到 了样的面?三、初读诗词,理解大意。1 .自读,借助插图和注释理解字词,逐句说出大意(课后思考题3)2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3 .引导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四、品读诗词,感受画面。(一)、学习枫桥夜泊。(教学用

7、书)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1)师:这两句诗写了哪些景象?(写了秋夜江边的景象,有落月、啼鸟、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入)(2)看到“月落”,你有什么感受?(感受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3)听到乌啼,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夜的宁静)2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师:你看到了什么?说说读后的感受。(1)诗意: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2)这两句诗给人孤寂、忧愁的感觉。3 .诗人漂泊他乡,这时他的心情会怎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愁?(思乡愁、孤独愁)4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二)学习长相思。1 .了解体裁:长相思是一一首词,“长相思”是词牌名。

8、2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1)师:理解词意,你看到了什么场景?词意:将士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涉过一条又一条河,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 点起了灯。两个“一”字,概括了行军路上跋涉过的千山万水,写出了行军的艰辛。“身 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点明军帐之多。说明队伍庞大,写出 了军队的阵势。(2)师:这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写出了怎样的画面?“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是动态描写,写出了将士们跋山涉水行进的 过程;“夜深千帐灯”是静态描写,描绘了部队扎营,队伍庞大,帐篷里亮起千盏灯火的 样子。3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

9、无此声。”(1)师:理解词意,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词意:外面风声不断,雪花不住,扰得思乡的将士们无法人睡,在我温暖宁静的故乡, 没有这般寒风呼喇花乱舞的聒噪之声。“风一更,雪一更”写风雪不止,风雪之声将梦境 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2)师:下阕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下阕是动态描写,写出了风雪交加的场面,给人寒冷的感觉;“聒”让人感受到风雪 之大,呼呼的风雪声雪夜中显得格外嘈杂。(3)齐读下阕,读出风雪之大,雪夜之寒冷。4 .观察插图,想象:在这样的风雪之夜中,诗人睡不着,是在想什么呢?(身在征途,心系家园)5.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思念故乡)6 .想象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五、比拟阅读,深化感悟比拟三首诗词,说说它们的异同之处。相同点:都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不同点:体裁不同,山居秋暝枫桥夜泊是诗,长相思是词。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练习默写枫桥夜泊。(课后习题1)板书设计: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王孙留空山新雨 松间明月 浣女归晚来秋 石上清泉 渔舟下动静结合枫桥夜泊所见: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所闻:乌啼 钟声卜票泊他乡所感:愁)孤寂愁闷长相思山一程 水一程)/丁上、近、- 中人“ 4卜征途遥远思念故乡风一更雪一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