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微专题10 种群增长曲线中的比值问题 教案(浙江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2895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微专题10 种群增长曲线中的比值问题 教案(浙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微专题10 种群增长曲线中的比值问题 教案(浙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微专题10 种群增长曲线中的比值问题 教案(浙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微专题10 种群增长曲线中的比值问题 教案(浙江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专题10种群增长曲线中的比值问题值(即M/NI)的变化规律施度L种群增长率=(NN-)/N产L-13时,种群增长率0,种群数量将增加1、/ L=1时,种群增长率=。,种群数量将保持 皿或稳定 L1时,种群增长率种群数量将减少典例1 (2018.浙江4月选考)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 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 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下图。以下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 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到达了最大值

2、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答案D解析由于甲、乙两个种群内个体的初始数量均未知,第一年末甲种群的L=1.5, 乙种群的L值稍大于1.0,两种群具体增加的个体数量无法得知,故两种群的增 长速率不一定相等,A正确;由于甲、乙两个种群内个体的初始数量均未知,第 二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B正确;第3年末乙种群L=1.0,且在接下来 的第34年内L小于1.0,即种群数量在减少,故第3年末时为乙种群数量的 最大值,C正确;这4年中甲种群L值均为1.5,每年增加的数量都较前一年多, D错误。典例2 (2022北斗星盟联考)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 13年的连续研究,结 果如以下图所示(L

3、表示前一年种群数量与当年种群数量的比值)。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第37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由图可知该种群的数量波动为周期性波动C.第12年种群内个体而临的生存压力小于第1()年D.第9年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生存环境中食物的增加答案D解析当L时,分母更大,那么种群数量是越来越大的,当L时,种群数 量越来越小,年龄结构为衰退型,A错误;波峰间隔时间并不相等,不呈周期性 波动,B错误;第12年种群数量大于第10年,“人均”资源减少,所以面临的 生存压力也大于第10年,C错误;第9年开始种群数量增多,食物的增加可能 是原因之一,D正确。2.8值(即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规律色种

4、群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时,自然增长率0.种群数量将增加1、/ 6 = 1时,自然增长率=。,种群数量将保持 皿稳定 3Vl时,自然增长率0,种群数量将减少典例3 (2016浙江1()月选考)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8(8 =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Ji和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B/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C./2和/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D/2白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答案D解析由于在力14时间段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乙种群的种群密度 逐渐增大,A错误;虽然在72时刻甲、乙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相等,但具 体

5、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数值未知,所以在该时刻甲和乙的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 B错误;由于乙种群在及和Z3时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同,所以两个时刻的自然 增长率也不一定相同,C错误;甲种群在2白时刻出生率/死亡率先是大于1, 所以种群密度先上升,后来该值小于1,所以种群密度又下降,D正确。典例4 (2020嘉兴市高三5月选考测试)科研小组对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的8 值(出生率/死亡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其中一种动物为入侵种。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20U2016年,种群A的数量先下降后增加B.2013年,种群B的数量显著低于种群A和C的数量C.20162017年,种群C的数量和空间分布不再发生改变D.种群C最可能为外来入侵物种,该生物对当地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答案D解析 由图可知,20112016年,种群A的6V1,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因为 不知道三个种群的初始数量,所以不能判断三个种群2013年时的数量;2016 2017年,种群C的3=1,种群数量不变,但不能判断其空间分布;从图中看出, 在20112015年间种群C数量不断增加,A和B数量不断减少,所以判断种群 C可能是外来入侵物种,该生物对当地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