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0071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一、积累应用(20分)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4分)(1)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汹涌。 (2)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涉秽()和耻辱。(3)然后离开了这块(gufu) 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4)用你英雄的体魄,铸成我们民族的(pingzhdng)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5分)(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3) ,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

2、中所说的:3.以下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成语“扑朔迷离” “剪烛西窗”分别出自木兰诗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B.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C.古人常以“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D.古人称谓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比方“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 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B.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塔无色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C.每

3、位同学在学习上都应该有不胜下的精神,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主动问老师。D.在中考的最后冲刺阶段,考生们目不窥园,潜心读书,全力备考。 5 .综合性学习(5分)先锋中学要组织一次“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是学校为此次活动设置的主题展板,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展板画面的 内容。(3分)(2)你们班为本次活动准备了大合唱中华英雄,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 曲的理由。(2分)你们奔赴在抗击新冠的路上气势如虹,你们纵横在救火救险的现场荡气回肠。 不惧刀山不惧火海,不畏枪林不畏弹雨,不怕忠骨埋异乡,只为祖国强盛人民安 康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的音容,历史将记住你们的英勇,伟大中国梦实

4、现,我们 将把你们来歌颂,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答: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的占诗,回答67题。(6分)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首句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 愁二B.一、二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C.本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龚自珍。D.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有离别 的感伤,回归的喜悦,也有继续报国的信念。7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

5、,化作春泥更护花”。(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 11题。(14分)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己。一口,叟携 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 山,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J乙翁曰: “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甲翁曰: “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 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第:房屋,宅子,家。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 西、甘肃一带。曩:以往,过

6、去,从前。8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分)(1)甲翁之妻子去乡 去:(2)而至泰阴至:(3)是山余亦未登是:(4)二叟并往并:9 .以下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水陆草木之花B.无丝竹之乱耳 C.花之隐逸者也 D.乙翁欲扶之 10 .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二人对酌,不亦乐乎!译文:(2)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译文:11 .本文的故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1215题。(12分)医者钟南山张明萌如果不是“非典”,钟南山此前的67年岁月,几乎可以用默默无闻来 形容。钟南山1936年10月

7、20日生于南京,因医院地处钟山以南,父亲钟世藩为他 取名“南山二钟世藩是孤儿,9岁被带到上海做仆人,后来考入协和医科大学, 成为40名入学者中最后成功毕业的8名学生之一,是南京中央医院儿科主治医 师,共和国成立后成为中山医科大学一级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毕 业于协和医科大学高级护理专业,曾任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广东省 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父亲自货买来小白鼠在书房做实验,家里的三楼都是老鼠,钟南山的医学启 蒙由此开始。他每天都去喂小白鼠。有人来找他父亲,问邻居住址,邻居说:“闻 到什么地方老鼠味儿大,就是他们家。”钟南山儿时经常在医院里,耳濡目染父亲和别的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以及

8、做法。 那时候晚上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到他家看病,孩子康复以后,家长非常高兴,父 亲也很开心。“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当医生能给别人解决问题,会得到社会的尊 重,有很强的满足感,这是当时一个热爱医学的原因1955年,钟南山考入北 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大三那年,由于体育成绩突出,钟南山作为运发动代表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 动会,获得400米赛第一名。1959年9月,他在首届全运会上获得400米栏冠军, 并以54.4秒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之后,他拒绝了北京市体委的邀请,留校从事 放射医学教学。次年,他获得北京市运动会男子十项全能亚军。1964-1966年,钟南山被派往山东乳山搞“四清运动”,

9、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 动。1968年,钟南山被学校“革委会”安排去烧锅炉。一次上级号召献血,他献出 400毫升,昏倒在炉门口。次年,他参加下乡医疗队,来到河北宽城县,遇到病 人却束手无策,作为医学院的毕业生,他很自责工1971年,钟南山在妻子李少芬 的帮助下,通过部队调令离开北京,到广州第四人民医院(后改为广州医学院附 属第一医院),成为一名医生。“我上大学时做师资,从事新专业,后来研究放射生物化学。一直都服从分 配,从来都是标兵、先进。所以从1960年到1971年,整整11年我都没做医生。做 医生是我的愿望,但不是我能选择的。挑到了这个医院还是因为我爱人的身份, 也是她挑定的,因为它离我们家最

10、近,用不着整天下乡。这时,他已经快38岁 了。到医院不久,他将一名咳出黑红色血的病人误诊为结核病,次日发现是消化 道呕血,病人险些丢了性命。这件事刺激了钟南山,他开始付出从未有过的努力, 跟着大夫余真学习怎么诊治病人、为什么要这么处理、要做什么检查,晚上回家 继续研究功课。余真后来回忆:不过两三个月,原先粗壮黑实的运发动体格,减 了不止一个码;原先圈头满腮、双目炯炯发光、笑口常开的一个小伙子,变得高 额深目,面客严肃,走路时也在思考问题;原先紧绷在身上的白大褂,竟然显得 飘逸宽松。外人甚至向她打探钟南山是否健康出了问题。8个月后,其他医生评 价他“顶得上一个主治医生啦(选自2019年第10期读

11、者,有删改)12 .文章详略得当,请你说说文章主要详细讲述了钟南山的哪两段人生经历。(2 分)13 .终南山为什么到了 38岁才成为一名医生? (4分)14 .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5 .这篇文章表达了钟南山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3分)四、阅读下文,回答16-20题。(12分)锁不住的目送平湖之鹰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 边,像一棵半枯的盛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 月的眷顾。最让母亲不堪的,是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 亲常单独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

12、结是走不回 月下的故乡了。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入 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 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果的老人比老人 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殛。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 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乂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 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 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 榆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

13、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 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 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 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掉一次怎么办?碰 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 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 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 儿。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这以后,母亲不出去 而

14、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 的孤独了。有一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接道,偶一回头,母 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 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 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 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 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 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丧失的。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

15、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 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 她青春的往事。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 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西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 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选自2019年第6期现代青年)16 .请仔细阅读文章,概括出“我”和母亲之间的几件事。(2分)“我”说服空巢的母亲离开老家与“我”同住- 我把母亲锁在家里,她每日目送“我”离去。17 .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18 .从修辞角度赏析

16、文中画线句。(3分)19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加点词语表达了“我”什么样的心理。(3分) 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 20 .文章以锁不住的目送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分)五、名著阅读(6分)21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问题。(6分)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 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 到风停,止住那狼嚎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 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 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 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

17、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 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 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1)这段文字写了样子的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 子“萎靡不振”。(列举三件事)(3分)(2)请你说说小说主人公外号“骆驼祥子”的由来。(3分)三、写作(50分)22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 着世界的美好,享受着成长的快乐,也体验着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 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请以“那天,如果”为题,写一篇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 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