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7333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节能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能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管理办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节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XX公司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 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节约能源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和政策等相关文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能源,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力、石油 制品(煤油、汽油、柴油、润滑油等)、热力、天然气、煤层气以 及其他直接或通过加工转换而得到的有用的各种资源。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节能,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 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 能源。条本办法所称重点用能单位,是

2、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五千吨及以上标准煤的用能单位。第五条各单位应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的法律、法 规、政策和标准,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降低能源 消耗,接受上级政府及XX公司节能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子、分公司、机关各部室。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第七条XX公司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节能工作的领导成 员:X X X X . X X X X、X X X X ,义 XXX 等相 关单位。领导组职责:(一)负责贯彻执行节能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二)定期安排部署节能工作。(三)定期安排部署节能工作。(四)审定并组织实施重大节能项目第八条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3、,办公室设在X X X X ,办公室主 任由义义X X部长担任,是公司节能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办公室职责:(一)贯彻、执行公司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的公司 节能工作安排、节能管理办法。(二)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司 颁发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三)牵头公司节能管理,落实公司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下发 公司节能目标、指标及节能考核标准,监督、指导、考核各单位 节能工作。(四)协助办理建设项目节能评估的报批工作;协助推广节能 技术、设备应用。(五)牵头组织公司相关节能培训。(六)牵头组织开展公司节能宣传。第九条其他单位职责:1. XX XX部负责公司用电、

4、用气、用油管理及考核,负责 公司耗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考核。2. XX XX部负责公司用水管理及考核;负责公司用水计量 管理。3. X XXX部负责各单位用水、用电票据的及时开具,确保 每月开具数据的及时准确。4. XX X义部负责各单位年度节能指标绩效考核落实。5. XX X义部负责对节能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6. 部要做好节能宣传工作。7. 各子分公司负责本单位节能管理及考核工作。负责督促和 组织本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开展能源计量和统计分 析、按时报送能耗统计报表、对公司耗能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和考 核、落实本单位节能技改项目、开展节能培训宣传等日常工作。8. 其他有关单位在各自的

5、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管理工作。9. 各单位要按照“管业务必须管节能”的要求,负责对职责范围内的节能工作进行监管。第三章节能基础管理第十条X X X义部每年将年度节能指标下发。第H一条X x x x部根据公司下发的节能指标对各单位用 电、用气、用油量年度指标进行分解、下发,对各单位能耗指标 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第十二条X X X X公司根据公司下发的节能指标对各单位 用水量年度指标进行分解、下发,对各单位水耗指标完成情况进 行监督、检查、考核。第十三条各公司要建立节能工作计划,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和 奖惩机制,将公司下达的能耗指标分解下达到各车间、班组,实 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第十四条

6、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节能法律法规,控制新增产能主要耗能设备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第十五条各单位要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 通则(GB17167-200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JJF13562012)等有关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或核准 的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能 源计量管理制度和管理台帐,完善能源计量体系。第十六条各单位要明确能源统计管理部门或统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数据台帐,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管理制 度。第十七条每月按时填报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工业企 业用水情况、工业用水情况,报表要填报规范、工整,项目填 写齐全,勾稽关系合

7、乎逻辑,不得缺项。第十八条各单位要积极开展能源审计,分析现状,查找问题, 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并积极推进节能技改 项目。第十九条各单位应当优先采用国家及地方发布的相关节能 低碳技术目录中的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按期淘汰、改造或更 换落后的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到 期未淘汰、改造或更换的,不得继续使用。第二十条各重点用能单位要根据上级管理部门要求,按照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建立健全 能源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第二十一条各重点用能单位要按照上级管理部门要求建设 能耗在线监控系统,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第二十二条各重点用能单位要组织能

8、源利用状况报告填报 工作,每年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 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同时报安全环保部、资源环境管理局和煤机事业部。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应当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 效率、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能效益分析、节能 措施等内容。第二十三条各单位要依据国家能效“领跑者”制度要求,积 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确立能效标杆,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加强管 理和实施技改等方式,争当本行业能效“领跑者。条各单位要按要求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活动,积极宣传节能政策法规、节能技术和先进经验等。第四章建设项目节能管理第二十五条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9、应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定办理节能审 查手续,并按照规定报相应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第二十六条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满1000吨标准煤,且年电 力消费量不满500万千瓦时的建设项目,以及用能工艺简单、节 能潜力小的行业(具体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行业目录)的建 设项目应按照相关节能标准、规范建设,不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 其他建设项目须严格执行节能审查制度。第二十七条建设项目节能审查意见是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对未通过节能审查的建设项目,主体 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第二十八条建设项目主体单位须在可研或初设编制完成后, 按照节能报告编制指南编写节能报告。第二十九

10、条节能审查意见自印发之日起两年内有效。通过节 能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节能审查提出的 节能措施和审查意见进行设计和施工,当建设内容、能效水平等 发生重大变动时,建设单位应向节能审查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第三十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节能审查 报告中的内容对照检查,确保在投产前落实节能措施。第五章节能技术管理第三十一条各单位要每年列资用于节能技术研发、改造、能 源计量器具配备和节能技术培训等,加强节能新技术研发应用和 交流合作,鼓励各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第三十二条各单位新上节能技改项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要 报送XXXX部审核、备案。XXXX部对节能新

11、技术研发及技 术推广应用项目完成情况要跟踪检查。对于承担的具有创新性的 重点节能项目,各单位应积极申请科技成果鉴定,并将鉴定证书 报义X义X部存档。第三十三条各单位要对已完工的重点节能项目及时总结。完善相关手续,积极申报政府节能补助和奖励资金。第六章耗能设施管理第三十U!各重点用能单位要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做好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工作,完善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提 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第三十五条各单位制定具体节电管理办法,根据义X义义部 下达的电耗指标,实行电耗定额管理,并分解下达到相应车间、 班组,严格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第三十六条各单位对设备用油(气)制定设备燃料管理办法, 对

12、生产检修过程中消耗的煤油、润滑油等实行定额管理,确保完 成指标。第三十七条各单位对车辆燃油(气)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办 法,对车辆燃料实行定额管理,鼓励按车型百公里耗油(气)制 定考核办法并执行考核,确保合理使用。第三十八条各单位要加强热能梯级利用,对生产环节中存在 的余热资源,要制定余热回收利用方案及措施,并有计划地实施。第三十九条各单位制定高耗能设备管理制度,对高耗能设备 实行能耗定额管理和考核,建立设备管理台帐并根据实际及时更 新。十条合理划分作业区域,优化设备操作规程,减少设备空运转时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第四十一条更换或新购置设备要一律采购高效节能型设备。第四十二条保证配套的节能设施或实施改造后的节能设备与 主体设备同时运行并完好可靠。第七章监督考核第四十三条X X X X部将不定期对各单位节能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将纳入全年绩效考核内。第八章附则第四十四条本办法解释权归X义X X部。第四十五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