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专题分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4975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斯拉专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特斯拉专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斯拉专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斯拉专题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特斯拉专题分析1、特斯拉历史复盘:新能源车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1.1、特斯拉初创阶段2003年,艾伯哈德和塔彭宁于美国硅谷创立了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2004 年,马斯克凭借630万美元的投资成功担任特斯拉公司董事长。马斯克在2006年 提出第一个发展规划一一TheSecretTeslaMotorsMasterPlan (justbetweenyouandme),将公司的发展计划分 为三个阶段:1)突破顶尖市场一一打造电动力跑车;2)布局高端市场一一 以跑车收入制造负担得起的电动汽车;3)占领大众市场一一使用收入制造价格 亲民的电动汽车。此外,马斯克在第一个发展规划中还指出:在执行上述

2、操作的 同时,还提供零排放发电选项。2008年,特斯拉推出第一辆电动跑车Roadster, Roadster加速能力优异,0-60 英里/小时仅需3.7s,续航能力优秀,单次充电可行驶320公里。Roadster是特 斯拉在第一发展阶段“突破顶尖市场一一打造电动力跑车”的落地。高性能意味 着高成本,Roadster原定成本7万美元,原定售价为10万美元,实际成本高达 12万美元。为了维持现金流,马斯克再次拿出6000万美元投入特斯拉。2010年 6月,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IP0发行价17美元,净募集资金1.84亿美元,融 资额达2. 26亿美元。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特斯拉顺利维持生产,但其跑车

3、业务难 以盈利,财报表现黯淡。2010年上市到2012年末特斯拉股价低迷,一直处于震 荡阶段。1. 2、布局高端市场以跑车收入制造负担得起的电动汽车特斯拉在2012年推出Models,第一款面向大众的豪华轿车,成功走出第二步。 Models风阻系数极低,仅为0.208Cd,可实现2. 1秒百公里加速,续航预估可达2.2、 智能化的未来,FSD为最核心的环节 特斯拉开创性地采用了硬件预埋+软件收费服务的新商业模式,将整车一次性销 售+售后维护服务模式进化成了汽车销售+智能化软件持续服务的新模式,从而获 得类似SaaS的长期软件服务收入。FSD就是实现这种模式的最核心环节。FSD(Full-Sel

4、fDriving)是特斯拉在2016年10月推出的自动驾驶套件,主要功能 包括导航辅助驾驶(NoA)、自动变道、自动泊车、智能召唤、交通信号识别、城 市道路自动转向等。FSD在硬件上也经历了 3次迭代共4个版本,目前最新的 FSDComputer上搭载了特斯拉自主研发的两枚芯片,即Autopilot3. 0硬件,性能 比2. 5版本的芯片性能强大21倍。受政策限制影响,目前特斯拉FSD的激活率比较低,北美地区是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TroyTeslike调查数据,FSD的全球激活率仅11%左右。目前FSD的支付有2 种模式:一次性买断费用,订阅付费模式。其中,一次性付费当前价格为1.5万 美元;

5、而订阅付费模式目前则是199美元/月。2.3、 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开创人形机器人新时代特斯拉机器人名称叫“擎天柱”(英文名称Optimus),该人形机器人最早亮相 于去年8月的特斯拉首个AIDay。今年9月30日的第二个AIDay,特斯拉或推出 能够运转的人形机器人原型。Optimus项目在特斯拉的优先级很高,第一版机器 人有望在2023年投入生产。特斯拉机器人的推出或重塑机器人行业,开创人形机 器人的新时代,机器人有望成为特斯拉未来新的增长极。Optimus运用了特斯拉 最先进的AI技术,其头部配备了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智能驾驶摄像头,内置FSD 芯片,并基于视觉神经网络系统预测能力

6、的自动驾驶技术驱动,与汽车共用AI系 统。在算法和算力上,Optimus有足够的支撑。Optimus的大脑采用25颗7nm制程极强算力的D0J0D1超级计算机芯片,每个D1 芯片之间无缝连接,相邻芯片之间的延迟极低,训练模块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带宽 的保留,配合特斯拉自创的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器,算力高达9PFLOPs (9千万亿次)。Optimus面部采用一块屏幕板,可展示信息。外表则由“轻质材料”制 成,比人的皮肤更为光滑。此外,“擎天柱”还拥有人类活动水平的双手,四肢 由40个机电执行器控制;双脚可感应力反馈,实现平衡和敏捷动作。Optimus可 与特斯拉汽车相连,它将使用自动驾驶推理计算机

7、。Optimus在已披露的参数指 标上要优于目前市面上的主要竞品。202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335. 8亿美元,2016-202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约 为11. 5%。其中,工业机器人144.9亿美元,服务机器人125.2亿美元,特种机 器人65.7亿美元。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控制,机器人市场也将逐渐回暖, 预计到202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77亿美元。中国机器人2021年市场 规模为839亿元,2016-2023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达到18. 3%。其中,工业机器 人445. 7亿元,服务机器人302. 6亿元,特种机器人90. 7亿元。从细分结构看,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目前主

8、要集中在物流等专业商用领域。根据 IFR数据,2020年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机器人比重约为1:2。其中,家政 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基本占据个人/家用全部市场;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以物流和 公共环境机器人为主,前七大应用领域依次为物流、公共环境、安防、检测维护、 专业清洁、农业和人类动力外骨骼。637公里。Models上市第一季度销量仅321辆,但凭借优异的性能,在第二季度 就实现2400辆的销量,是Roadster面世以来的销量总和,此后Models销量不断 增长。特斯拉在2013年5月宣布2013年一季度首次实现盈利,股价迎来第一次 暴涨,在持续两年多的2美元(前复权)上下波动后,在201

9、3年9月最高上涨到 12. 97美元,涨幅近548%。2015年,特斯拉发布豪华SUV型汽车ModelX, ModelX百公里加速仅需4. 4s,最 高时速达250km/h,最大的续航约386公里。虽然Models和ModelX销量逐年上 涨,但当时北美、欧洲市场对电动汽车发展前景依然存疑,同时担心特斯拉产能 不及预期,性能和续航表现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从2014年2月到2016年特斯 拉股价都处于震荡阶段。2014年6月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在美国内华达州开工。超级电池工 厂是马斯克三部曲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之一,特斯拉花费逾50亿美元建设 Gigafactoryo Giga

10、factory不仅能满足Model3对电机和部分电池组的需求,还 覆盖了 TeslaPowerwall和Powerpack等能源存储产品的生产。2018年年中, Gigafactory 一期的电池年产值约为20GWho电池成本占电动汽车总成本逾1/3, Gigafactory能整合电池上下游工序,几乎可实现原材料到成本的生产,将大幅 削减造车成本。当时还未发售的Model3,作为第一款搭载Gigafactory生产电池 的车型,其预定售价仅为Models的一半,超级电池工厂计划将大幅改善特斯拉的 生产成本。2010-2016年期间,特斯拉用Roadster突破顶尖跑车市场,然后以跑车收入来推

11、出制造豪华车ModelS/X,并在Models的销量上实现了第一步跨越。特斯拉基本 实现了马斯克提出的两个发展阶段。公司营收从2009年1亿美元到2016年70亿 美元实现了年复合83. 5%的高速增长,也为特斯拉接下来进入第三阶段打下了基 础,即“占领大众市场一一使用收入制造价格亲民的电动汽车”。此外,受产能 爬坡、资产折旧等影响,新车型的推出往往会导致公司的毛利率短期下滑。随着产能利用率和销售规模的提升,毛利率会逐渐回升。ModelS/X的上市也遵循了这 样的经营规律。1.3、 占领大众市场一一使用收入制造价格亲民的电动汽车2016年开始,特斯拉进入了第三发展阶段。2016-2019年是特

12、斯拉历史发展的关 键时期,是扩大产能、完善产业链、不断突破重围、挑战极限的重要阶段,为特 斯拉在2020年后的高歌猛进铺垫了道路。特斯拉在这一时期尚处于扩展产品线与 产能的阶段,经营数据和目标交付量有较长时间不及预期,新的超级工厂计划的 实施和储能业务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同时财务数据还没有展现出稳定的盈利 能力,市场对于特斯拉的前景并不明朗。这一阶段市场对特斯拉更多地处于观望 和反复震荡的状态,导致股价水平波动明显,涨幅不高,直至2019年年末才首次 有较大的上涨突破。2016年4月1日,特斯拉正式发布划时代的电动汽车Model3。该车配备60kWh的 锂离子电池组,充电一次至少可续航320

13、公里,基础售价3. 5万美元。2017年4 月底,特斯拉采购的几百台KUKA机器人投入到Fremont工厂的生产线当中,使得 Model3的生产速度大约能够达到ModelS/X的20倍。特斯拉表示将在2017年7 月实现Model3量产,2017年9月份达到“规模性量产”级别。同时,Model3的 订单已超过40万辆。2017年7月28日,特斯拉首批30辆Model3下线交付。2019年3月15日,特斯拉正式发布车型ModelY,标准版售价为3. 9万美元,长 距版价格约4. 7万美元。上海超级工厂投产后两个月,2020年1月7日,特斯拉 宣布中国制造ModelY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11月

14、17日,特斯拉完成对 SolarCity的收购,这使得特斯拉成为全球少有的垂直整合能源公司,向客户提 供包括Powerwall能源墙、SolarRoof太阳能屋顶等端到端的清洁能源产品。由于生产瓶颈,Model3在初期阶段产量低于预期。2017H2特斯拉总共交付不到 2000辆车,远没有达到原定的周产量5000辆。这导致前期巨额成本无法收回, 2017Q4净亏损超过6亿美元。2018年5月,随着特斯拉开始积极扩充产能,Model3生产线的日产量达到500辆。当时Model3只在美国和加拿大实现交付, 特斯拉推迟了 Model3在欧洲、亚洲交付时间至2019年。2018年7月1日,特斯 拉实现每

15、周5000辆Model3的生产目标。2018Q2Model3的产量(28578辆)首次超 过了 ModelS/X的产量之和(24761辆)。2018Q3Model3的平均周产量约4300辆, 最后一周Model3产量达5300辆,总体产能不断刷新纪录。2018Q4Model3首次成 为美国全年最畅销的高档车,但特斯拉的交付数据仍低于市场预期。2019Q1受中美贸易战和季节性需求疲软的影响,特斯拉交付量环比下降30%,净 亏损达到7亿美元。2019Q2特斯拉交付量重新回升,一共交付95356辆,其中 Model3交付77634辆,超市场预期。2019Q3特斯拉交付量持续提升,一共交付 97186

16、辆,同比增长16%。该季度特斯拉的净利润达到1.43亿美元,再度实现盈 利。2018年6月,特斯拉确认将在中国建厂。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举行奠基仪式,开始破土动工。2019年9月26日,上海超级工厂建成。2019年 11月5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进入试点生产;12月30日,特斯拉正式在上海 工厂向员工车主交付首批15辆国产Model3。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产是特斯拉历 史中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中国本土生产大幅度提高了特斯拉的产量,减少了中 间地区销售成本。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 10个月左右的时间, 相比德国柏林工厂2年多投产时间、德州Austin工厂20个月左

17、右投产时间,上 海工厂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速度和效率。Model3从发布到交付间隔了 6个季度,巨大的支出加上产能爬坡、折旧摊销等因 素叠加影响,特斯拉的净利润亏损幅度在2016Q4至2018Q2期间逐步扩大。2018Q3开始,Model3的交付进入每季度5万辆以上的台阶,整体交付量接近8. 4 万辆,当季度实现营收68亿美元、净利润3亿美元,规模效应开始显现。2019Q1 受中美贸易战和季节性需求疲软的影响,特斯拉整体交付量环比下降30%至6. 3 万辆,出现7亿美元的净亏损。之后三个季度随着产销量回升,交付重回9万辆 台阶,亏损收窄并再次盈利。整体来说,2016-2019年这一期间特斯拉的

18、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2016年-2018 年,估值在4. 8倍至8. 3倍PSband之间波动;2018年后估值逐渐下降,2019H1 由于交付不及预期、市场相对悲观,估值降至1.4倍PS; 2019Q3后由于交付量增 长估值开始回升,至年底提升至3.1倍PS的水平,市场信心开始回升。从 PSband可以看到,随着2018Q3开始交付量大增带来的规模效应,特斯拉的估值 从期间相对高估逐步向合理甚至低估靠拢。1.4、 引爆新能源车时代上海超级工厂的投产彻底开启了特斯拉的产能风暴。上海工厂初期产能15万辆/ 年,2020年底Model3年产能爬升到25万辆/年,达成工厂一期产能目标,并开 始向欧洲

19、和亚太部分国家供货。工厂二期于2020Q4建成,并于2020年底开始生 产ModelY。上海超级工厂一二期整体产能达到50万辆/年。上海工厂于2022年 再次扩产,截止2022Q2产能超过75万辆/年,预计2022H2扩产完毕后产能可达 到100万辆/年。上海工厂生产Model3和ModelY,带动特斯拉整体产量10个季 度内最高提升了 198%至30.6万辆。2022年8月15日,上海工厂第100万辆整车 正式下线,同时特斯拉全球累计产量也达到了 300万辆。特斯拉在Model3和ModelY产品力和制造交付上的成功,彻底吸引了消费者对于 新能源汽车的关注,需求得到充分释放。2022Q1特斯

20、拉销量达到历史最高的31 万辆,同比增长67. 8%; 2022Q2受上海疫情影响生产交付被推迟,但仍实现25. 5 万辆的交付和26. 5%的增长。2015-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时期,全球新 能源汽车的销量和渗透率都开始逐步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5年52万 辆增长至2021年644万辆,年复合增速达到52%,渗透率从0. 6%提升至8. 3%。 这种趋势在2022年得以延续。美国市场方面,2014-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相对平稳,2018年实现亮眼增 速,全年销量35. 9万辆,同比增长79. 5沆 这主要是得益于特斯拉的贡献,2017 年底年特斯拉Model3开

21、始量产,2018年达到产能目标后引领美国新能源市场;2018全年,特斯拉共实现24. 5万交付量,同比增长137. 6%,其中Model3实现销 量14.6万辆,占美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60. 2%,占美国新能源市场的39%, 占全球BEV市场的10.4%。2019年的美国新车销售总量中仅有1%的新能源车,到 2021年底占比增长至近5%,而2022H1需求同比增长约66%。欧洲市场方面,欧盟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自2016年起稳步上升。2019-2021年欧 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从55万辆提升至114. 3万辆。欧盟众多国家推出利好新能源汽 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税减和补贴机制),对整体市场销量的提升

22、做出巨大贡献。 特斯拉Model3于2019年2月开始在欧洲交付后,销量表现良好,一度成为新 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中国市场方面,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推出相对较早,各种配套政策和补贴 机制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比亚迪深耕新能源车多年,国产传统汽车品 牌如长安、广汽等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投入,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等 造车新势力加速发展,销量迅速提升。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占比常年位于前 三。自2021Q2开始,随着国内新能源自主车企的发力,更多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差 异化的新车型陆续推出,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后,特斯拉在国内的销售市场份 额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在10%左右的市占率水平。特

23、斯拉自建超级充电网络,打造基础设施能力。截止2022年二季度,特斯拉全球 累计投放超级充电站3971座、超级充电桩3.6万个。其中,中国大陆已建设开放 1200多座超级充电站,8700多个超级充电桩,配合70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1800 多个目的地充电桩,覆盖370多个城市及地区。储能也是新能源车基础设施的重 要一环,特斯拉的储能主要包含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设备。截止2022年二季度, 特斯拉太阳能电池板累计部署L95GW,储能装机容量累计12.3GWh。通过超充网 络、储能网络的构建,特斯拉打造了能源网络闭环系统,能源网络将是未来特斯 拉服务的一大亮点。自特斯拉在上海投产极大增加产能后,其营收

24、持续走高。特别是在2020Q3,受疫 情后部分地区复工复产的积极影响,公司营收增速实现较大突破。之后一直保持 较为稳健的增长态势。2021年全球的疫情防控逐渐放开正向影响了特斯拉的销售。 受物流和供应链的挑战和成本增加的影响,包括港口拥堵加剧、供应商间歇性延 误和芯片短缺等,2021Q1营收小幅下滑。净利润方面,特斯拉保持正向盈利及其 快速增长的态势,主要基于规模效应下营收的增加以及各项成本开支的有效控制。 尤其在2020Q2,公司克服了疫情期间停工停产以及经济萧条等困难,净利润保持 高增长,2020Q3至2022Q1净利润增速不低于130%。特斯拉在上海投产,同时也开启了供应链国产化的进程,

25、国产零部件在Model3/Y 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供应链本地化带来了成本上的极大改善,占据主要成本结构 的电池、车身、底盘等陆续采用国产供应商,且国内在人力成本方面优势明显。 在规模效应+供应商国产化+低人力成本的叠加影响下,特斯拉的毛利率大幅改善, 从2019Q4的21. 6%提升到2022Q1历史最高的32. 6%o国产Model3/Y交付量的不 断新高,为特斯拉带来持续的收入增长和现金流储备。截止2022Q2,特斯拉的在 手现金达到183亿美元,充沛的现金流使得特斯拉有足够的财力去投入到再研发、 制造和运营开支中。2、展望特斯拉未来:新产品和智能化是最大看点我们认为,特斯拉未来至少有三大核

26、心看点:新车型的上市销售打通全栈产品线, 智能化服务,机器人的上市销售。1)特斯拉今明年将陆续量产Semi、 Cybertruck等新车,打造新能源车全栈产品线;2)随着订阅模式的推广、FSD 软件的持续迭代,FSD激活率或持续提升,智能化未来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3) 特斯拉机器人或重塑机器人行业,开创人形机器人的时代,成为特斯拉未来新的 增长极。2.1. 爆款单品产品策略,新车型完善全栈产品线特斯拉的产品策略:针对每个汽车细分市场的主流价格带推出大单爆品。当前特 斯拉在售产品线已涵盖中型汽车、SUV、豪华车等主流细分市场,货车、皮卡产品 或于2022年底、2023年中陆续量产,预计下一代入门

27、级车型将覆盖紧凑型汽车 市场。大单品策略带来更少的SKU,特斯拉在少SKU+爆品上的优势:1)产品辨识 度高,目标客户群体画像清晰;2)零部件复用率高,产线共用性更好,规模化效 应下可显著降低物料和生产成本;3)有利于供应链管理,可降低运营成本。Model3/Y当前价格区间为4-6万美元,覆盖了中级轿车和SUV这两个最大细分市 场的主力价格带。未来Cybertruck、Semi和入门级轿车的上市将使特斯拉细分市 场全栈产品线得以补全。2.1.1、 Cyber truck:极具“赛博朋克”风格的电动皮卡特斯拉于2019年11月发布了电动皮卡车型Cybertruck, Cybertruck造型极具

28、 “赛博朋克”风格。Cybertruck计划于2023年中生产交付,当前阻碍Cybertruck生产进度的主要原因是新的4680电池量产的延迟。受上游材料涨价 等因素影响,其售价或超过5万美元。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Cybertruck的配置包括:提供402km、483km及805km三 种续航版本;百公里加速仅需2. 9秒;配备四台电机,可实现每个车轮都能独立 控制扭矩;配备可调节空气悬架;配备了 Yoke方向盘、中控大屏及液晶仪表等。根据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数据,2016年至2020年期间,全球皮卡车每年销量 稳定在600万辆左右。从车型来看,小型皮卡车稳定在19万辆左右,约占全球皮 卡车份

29、额的3. 4%;大型皮卡车销量缓慢增长,2020年销售约277万辆,市场占比50%。美国是皮卡大国,2021年美国皮卡市场全年销量达到284. 25万辆。从供 给端看,美国皮卡市场电动化正式拉开序幕,2022年或为电动皮卡元年。福特、 通用2020年均推出多款混动电动皮卡,21年推出首款纯电皮卡FordF150- lightning及HummerEV,美国电动皮卡新势力Rivian已于21Q4开始交付R1S和R1T车型,2021Q4交付917辆R1T车型,2022Hl累计交付5694辆汽车,截止22Q2累计交付6611辆。特斯拉预计23年中生产交付Cybertruck。我们对Cybertruc

30、k的业绩进行了测算。假设1:未来三年全球皮卡市场规模复合 增长率为3%,电动皮卡渗透率三年后或达到15%。Cybertruck市占率逐年提升, 价格逐渐下降。假设2:上游原材料价格将来未出现超预期上涨,在规模效应和 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双重推动下,Cybertruck毛利率逐步提升。2. 1.2、Semi:电动半挂式卡车特斯拉于2017年11月发布了 Semi, Semi是特斯拉自主研发的电动半挂式卡车。 Semi预计于2022年底生产交付,其售价或达到18万美元。Cybertruck的可能配 置:续航里程为500英里(约804.67公里);满载8. 2万磅(约37.2吨)时20 秒内加速至60英

31、里/时;搭载3个独立的电机等。特斯拉预计Semi每英里的行驶 成本为1.26美元,比一般的长途卡车降低了 25%;预计其头三年内可节省20万 美元的油费。我们对Semi的业绩进行了测算。假设1:根据埃信华迈数据,2020年全球中型卡 车和重型卡车销量分别为321. 9万辆和251.1万辆。中国2020年中卡、重卡销量 分别为179.3万辆和162.3万辆,占据全球卡车市场的半壁江山。电动卡车渗透 率当前还很低,假设未来三年电动卡车渗透率提升至近1%。假设2:假设Semi按 计划于2022年底上市交付。、入门级轿车,填补紧凑型车市场空白特斯拉还计划推出入门级的车型,其定位低于Model3,以填补紧凑车市场的空白。 价格10-20万元人民币(2-3万美元)的汽车是受众面最广的市场。截至2020年, 中国拥有10-20万价位车型的家庭数量约814万户,占有车家庭比例为42. 6%o 根据乘联会数据,10-20万元燃油车销售占比达到47%,而该价格带的新能源车销 售占比为24%。该市场或是特斯拉的必争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