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柏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623882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柏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4《柏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柏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柏林》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柏林教学设计教材解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3.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会微型小说“以小见大”的特点及其“留白”艺术,把握微型小说的构思特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谈话导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看过许多有关战争的新闻、影视作品,这些新闻、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战争的微型小说在柏林。板书课题:在柏

2、林二、初读课文奥莱尔18731939,美国女作家,记者。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奥莱尔名篇中的精品,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它以二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却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它那平静不动声色的表达后面包含了一股强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星轰炸。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

3、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朗读时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3.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时间:没有小的时间点,只有大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地点:一列火车车厢里。主要人物:老兵、老妇人、两个小姑娘。事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列车上的小插曲。一位老妇人反复地数“一、二、三”,招致两个小姑娘的嘲笑,在老兵的表达中,大家才知道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而老兵也即将奔赴战场。三、整体感知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4、”,这说明了什么?男子都上前线去了。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不合逻辑的一个场景“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为什么呢?男人们都去哪里了?这是故事的“第一波悬念”。2.读课文,画出描写老妇人的句子,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单独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1这是一位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你从哪里看出她的反常?单独沉思、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2老妇人重、复数“一、

5、二、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代表她失去的三个儿子。3老妇人的声音怎么会盖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呢?是不是不合常识?这里可能用了夸张的说法,是从侧面说明老妇人的声音之大。3.车厢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响?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4.当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一次重复数数时,两个小姑娘又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姑娘缺乏关心之心和同情之心,幼稚粗浅。5.回到课文中,找出老兵说的话,把它画出来。“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

6、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改成“她”好不好?不好,“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三个孩子的母亲所承受的痛苦,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6.“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摄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四、总结感悟本文短小精悍,在人物对话上,文中唯一的对话是谜底,它一语中的地道破了事实的真五、拓展阅读出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