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复习资料.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618778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DF 页数:207 大小: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匮要略复习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金匮要略复习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匮要略复习资料.pdf(20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绪 言 一、选择题 1.A 型题(1)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时代谁人所著 A.华佗B.王叔和 C.扁鹊D.赵开美 E.张仲景(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是:A.内经B.难经 C.金匮要略 D.中藏经 E.易经(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A.公元1 世纪 B.公元2 世纪 C.公元3 世_纪 D.公元前1 世纪 E.公元4 世纪(4)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书共有:A.16 卷B.18 卷 C.14 卷D.12 卷 E.20 卷(5)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书是:A.10 卷论伤寒,6 卷论杂病B.8 卷论伤寒,8 卷论杂病 C.9 卷论伤寒,8 卷论杂病D.8 卷论伤寒,9 卷论杂病 E.

2、12 卷论伤寒,6 卷论杂病(6)在金匮要略成书过程中作过贡献的2 个人是:A.王洙、林亿 B.王叔和、王洙 C.赵开美、林亿 D.陈修园、唐容川 E.徐忠可、尤在泾(7)金匮要略一书用药155 种,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A.人参 B.甘草 C.桂枝 D.生姜 E.大枣(8)金匮要略所载方剂,除最后3 篇所附杂疗方外,共有:A.262 首 B.205 首 C.198 首 D.201 首 E.113 首(9)金匮要略与伤寒论记载相同的方剂共有:A.40 首B.44 首 C.50 首D.52 首 E.30 首(10)金匮要略前22 篇中所载方剂,只列方名未载药物的 方剂有:A.4 首B.5 首 C

3、.6 首D.7 首 E.8 首(11)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相同的条文(按五版教材统计)共有:A.40 条B.42 条 C.43 条D.44 条 E.45 条(12)金匮要略原书共有篇数是:A.22 篇B.23 篇 C.24 篇D.25 篇 E.26 篇(13)金匮要略(按五版教材统计)原书前22 篇共有条 文是:A.397 条B.398 条 C.400 条D.402 条 E.403 条(14)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是:A.寸口三部法B.趺阳诊法 C.寸口与趺阳诊法并存D.寸口与趺阳、少阴诊法并存 E.寸口、趺阳、少阴、少阳四种诊法并存(15)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A.卫气营血辨证B.经络辨证 C.六经

4、辨证D.三焦辨证 E.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16)说“全篇以此病例彼病,为启悟之捷法”者是:A.尤在泾B.陈修园 C.黄元御D.唐容川 E.徐忠可(17)说“金匮要略,仲景治杂病之书也,与伤寒论相表 里,然学者必先读伤寒论,再读此书,方能理会”者是:A.尤在泾B.陈修园 C.黄元御D.吴谦 E.徐忠可(18)说“仲景用药之法,全凭乎证,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证 亦易一药”者是:A.唐容川B.陈修园 C.尤在泾D.徐忠可 E.吴谦(19)说“其脉法,亦皆内经及历代相传之真诀”的医家是:A.徐大椿B.尤在泾 C.陈修园D.黄元御 E.吴谦(20)下列哪首方剂,开后世温上制

5、下法的先例 A.甘草干姜汤B.人参汤 C.小青龙汤D.栝蒌瞿麦丸 E.射干麻黄汤(21)金匮要略一书的基本理论是: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 C.运行学说D.脏腑经络学说 E.三因学说(22)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A.贯彻了阴阳五行学说(28)金匮要略五十家注由谁所著 A.朱丹溪B.徐忠可 C.尤在泾D.吴谦 E.吴考槃(29)金匮要略方论集注由谁所著 A.黄竹斋B.尤在泾 C.丹波元坚D.丹波元简 E.唐容川(30)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的作者是:A.丹波元简B.丹波元坚 C.徐忠可D.尤在泾 E.吴谦(31)开引入西医之说的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的作者是:A.张锡纯B.唐宗海 C.尤在泾D.徐忠可

6、E.吴谦 (32)现结合临床较好的注本是:A.金匮发微B.金匮要略浅注 C.金匮要略浅注补正D.金匮要略五十家注 E.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4.X 型题(1)金匮要略应用了以下哪些诊脉方法 A.遍诊法B.寸口诊法 C.趺阳诊法D.少阴诊法 E.少阳诊法(2)金匮要略只列方名未载药物的方剂有:A.杏子汤B.黄连粉 C.藜芦甘草汤D.附子汤 E.半夏生姜汤(3)伤寒杂病论自序里说其理论根据有:A.素问B.九卷 C.八十一难D.中藏经 E.易经(4)金匮要略在药物剂型方面属内服药剂的有:A.汤B.丸 C.散D.酒 E.膏(5)金匮要略在药物剂型方面属外治药剂的有:A.薰B.洗 C.坐D.敷 E.膏药(6

7、)下列书名,哪些是金匮要略的别名 A.金匮玉函要略方B.金匮玉函经 C.金匮要略方论D.金匮方论 E.金匮(7)桂枝在金匮要略中通过配伍,有以下哪几种作用 A.调和营卫B.宣通阳气 C.温化水饮D.下气降逆 E.健运中气(8)附子在金匮要略中通过配伍,有以下哪几种作用 A.回阳救逆B.温散寒湿 C.缓急止痛D.峻逐阴邪 10 E.温阳通便(9)麻黄在金匮要略中通过配伍,有以下哪几种作用 A.并行表里之湿B.解表除湿,风湿并治 C.发越水气D.散饮降逆 E.宣肺化饮(10)下列方剂中,对于药物剂量的加减,体现了方剂的命名,亦含有辨证论治思想的有:A.桂枝加桂汤B.小建中汤 C.通脉四逆汤D.厚朴

8、三物汤 E.小半夏汤(11)金匮要略用药的特点包括:A.重视发挥单味药的主治功能 B.注意药物经过配伍组合后的协同作用 C.重视药物的加减变化 D.重视药物的炮制 E.重视药物的煎煮方法(12)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治疗以下哪些疾病 A.脚气上入,少腹不仁B.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C.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者D.男子消渴,小便不多 E.妇人烦热不得卧,但有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13)金匮要略中属泻下剂的方剂有: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 C.大黄附子汤D.麻子仁丸 E.厚朴大黄汤(14)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有关研究金匮原 著的有上百种,在众多注解书籍中,说理透彻,通俗易懂,联系实

9、际 的有:A.秦伯未的金匮要略简释B.任应秋的金匮要略语译 C.何任的金匮要略新解D.陶葆荪的金匮要略易解 E.曹颖铺的金匮发微 (15)近代金匮要略集注有:A.金匮要略五十家注B.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C.金匮玉函要略述义D.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E.金匮发微(16)汉代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因战乱等原因,其杂病部分 一度散失不全,但下列哪些书中载入了原著中的条文或内容 A.脉经第八、九卷B.诸病源候论 C.千金要方D.外台秘要 E.以上都不是 选择题答案 1.A 型题(1)E(2)C(3)C(4)A(5)A(6)A(7)B(8)B(9)B(10)A(11)C(12)D(13)B(14)E(15)E(1

10、6)B(17)B(18)A(19)A(20)A(21)D(22)C(23)A(24)A(25)B(26)A(27)A(28)E(29)A(30)A(31)B(32)A 4.X 型题(1)BCDE(2)ABCD(3)ABC(4)ABCD(5)ABCD(6)ABCDE(7)ABCDE(8)ABCDE(9)ABCDE(10)ABCD(11)ABCDE(12)ABCE(13)ABCDE(14)ABCD(15)ABCDE(16)ABCD 第二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一、选择题 1.A 型题(1)金匮认为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在于:A.五脏元真不足B.客气邪风侵袭 C.七情D.房劳 E.虫兽灾伤(2)假令时

11、当春季,下列各组色脉中,提示病情最严重的是:A.色赤脉洪B.色白脉毛 C.色青脉石D.色黄脉洪 E.色黑脉弦(3)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论病症分类,阳病 是指:A.属外表经络的病证B.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C.外感病证D.邪实病证 E.热性病证(4)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论病症分类,阴病 是指:A.属外表经络的病证B.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C.外感病证D.邪实病证 E.热性病证(5)其性散漫、多中肌表、发病常见于午前的病邪是:A.湿邪B.风邪 C.寒邪D.清邪 E.燥邪(6)其性重浊、易流关节、伤及下部的病邪是:A.风邪B.寒邪 C.湿邪D.清邪 E.火邪(7)其性紧束收敛、常中经络之里、

12、多发病于日暮的病邪为:A.风邪B.寒邪 C.湿邪D.清邪 E.饪之邪(8)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 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是指:A.以得甲子,天未温和 B.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 C.以得甲子,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 D.未得甲子,天未温和 E.未得甲子,天因温和(9)“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其病机属于:A.脏气为邪所改变B.邪热消谷 C.邪气已退D.肝风扰胃 E.胃阳渐复(10)根据金匮要略心典“脏邪”传变的原则,下列脏病,可 以不传他脏的是:A.肝郁化火B.脾蕴湿热 C.肾阴亏虚D.肝气郁结 E.痰热蕴肺(11)望诊鼻头色青,症又见腹中痛,其病机应考虑为:A

13、.肝乘脾B.脾气虚 C.肝侮肺D.心火盛 E.肺气虚(12)肾水反侮脾土,鼻头的病理颜色应是:A.色青B.色微黑 C.色白D.色黄 E.色赤(13)望诊面色鲜明光润,皮纹消失,提示为:A.水饮停积B.脾胃虚寒 C.心脾两虚D.痰浊中阻 E.心火上炎(14)胸膈间有病,病人语声的表现是:A.语声细小而长B.语声洪亮 C.语声低微不清彻D.语声寂然喜惊呼 E.语声高亢(15)关于脏病相传的原则,提出“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者 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而虚则不传”的医家是:A.徐忠可B.黄元御 C.尤在泾D.陈修园 E.魏念庭(16)下列哪一组药体现了金匮肝阴血虚的治疗原则 A.白芍、五味子、酸枣仁、乌

14、梅B.白芍药、焦山栀、炙甘草、乌梅 C.焦山栀、黄连、黄芩、黄柏D.炙甘草、淮小麦、大枣 E.白术、苍术、怀山(17)闻诊病人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临床诊断考虑为:A.胸膈间病B.骨节间病 C.心中疼痛D.肺气失宣 E.肺实不鸣(18)卒厥患者,临床如果出现唇口青、身冷者,其病理机 制是:A.气血通畅B.血液郁滞不流,阳气涣散 C.表卫不固D.阴虚火旺 E.肝阳上亢(19)某患者感受风寒,出现恶寒、身痛,医误下之,损伤脾胃 阳气,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治疗的最佳方案是:A.先解表,后温里B.解表为主,兼温里 C.先温里,后解表D.表里同治 E.重在温里,兼解表(20)下列方剂哪首体现了肝病实脾的原则

15、 A.逍遥散B.龙胆泻肝汤 C.黛蛤散D.一贯煎 E.泻青丸(21)病者脉浮在前,其病为:A.心气虚B.肺气虚 C.心肺气虚D.病在表 E.病在里(22)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是:A.吸促B.吸微数 C.吸远D.呼吸动摇振振 E.息引胸中上气(23)下列何种病邪不属五邪范围:A.风B.雾 C.湿D.燥 E.宿食 4.X 型题(1)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提出肝(阴)虚证的治则有:A.补用辛B.补用酸 C.助用焦苦D.助用咸 E.益用甘味(2)金匮云:“非其时色脉,皆当病。”下列各项中,属非其 时色脉的是:A.春季色白脉浮B.春季色青脉弦 C.夏季色赤脉洪D.秋季色白脉浮 E.冬季色赤脉洪(3)脏腑经络先后

16、病篇提出的预防疾病的措施有:A.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B.避免禽兽灾伤 C.无犯王法,免受刑伤D.房室勿令竭乏 E.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4)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关于杂病的治疗原则包括:A.治未病B.虚实必须异治 C.表里当分缓急D.新久宜有先后 E.攻邪当随其所得(5)“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说明临床应根据五脏的生理病 理特性进行适当的治疗与护理,下列哪几项为“所得”A.脾病湿困而居燥室B.脾病湿困而用辛温 C.肺病气虚而着寒衣D.肝病气郁用辛散之 E.肝病阴虚用酸补之(6)金匮所论的“五邪”是指:A.风、寒B.湿、雾 C.热、燥D.饮食之邪 E.寒、热(7)金匮对杂病的治疗法则有:A.祛邪注

17、重因势利导B.有病早治,防止疾病的传变 C.辨明标本缓急,治分先后主次D.治病求本,重视扶正 E.重视调和气血津液(8)望面部五色诊病,仲景提出:A.色青为痛B.色赤为风 C.色黑为劳D.色鲜明者,有留饮 E.色青为寒(9)“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 不受邪,即勿补之”体现了:A.脏腑相关的整体观B.例举脏腑辨证方法 C.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D.既病防变的治疗原则 E.攻邪随其所得的祛邪观(10)表里同病时:A.先表后里为常法B.里证病重势急时应先里后表 C.表里俱急时表里同治D.补虚为根本治法 E.祛邪为根本治法(11)以下关于“厥阳独行”的论述,正确的有:A.厥有厥

18、冷之意B.厥有上逆之意 C.有阳无阴故称厥阳D.有阴无阳故称厥阳 E.机理是阳盛阴竭,阴不敛阳,阳气上逆 选择题答案 1.A 型题(1)A(2)B(3)A(4)B(5)B(6)C(7)B(8)E(9)A(10)C(11)A(12)B(13)A(14)C(15)C(16)B(17)C(18)B(19)C(20)A(21)D(22)C(23)D 4.X 型题(1)BCE(2)AE(3)ABCDE(4)ABCDE(5)ABDE(6)ABD(7)ABCD(8)ABCD(9)ABCD(10)ABC(11)BCE 33 二、非选择题 1.词解(1)四季脾旺(2)客气邪风(3)疢难(4)导引(5)吐纳(6)

19、膏摩(7)未至而至(8)厥阳独行(9)卒厥(10)阳病(11)阴病(12)五邪(13)饪(14)六极(15)清邪(16)浊邪(17)寸口(18)干忤(19)六微(20)喑喑然(21)卒病 4.问答题(1)“治未病”的精神在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是如何体现的 (3)简述“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意义。(4)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5)如何理解“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 难治”(6)为什么“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7)简述金匮对肝实证提出的治疗法则及其机理。非选择题答案 1.词解(1)四季脾旺:脾属土,土寄旺于四季,故云四季脾旺。素问太阴阳 明论:“脾者土

20、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强主于时 也。”即三、六、九、十二各月之末十八天,为脾土当旺之时。这里可理解为 一年四季脾气都很旺盛之义。(2)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指能够令人致病的不正常的气候。(3)疢难:疢(chn 音趁)疢难即疾病。(4)导引:一切经音义云:“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 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5)吐纳:是调整呼吸的一种养生却病方法。(6)膏摩:用药膏摩擦体表一定部位的外治方法。(7)未至而至:前面的“至”字是指时令到,后面的“至”字是指那个时 令的气候到。(8)厥阳独行:厥即上逆之意。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与阳总

21、是维持着 相对的平衡,若阴气衰竭,阳气失去依附,有升无降,便可致阳气独行于上的 病理发生,这种病理情况便称为“厥阳独行”。(9)卒厥:卒同猝。卒厥,是突然昏倒的一种病证。(10)阳病: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11)阴病: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12)五邪:指风、寒、湿、雾、饮食之邪。(13)饪:同穀(g谷)。饪(rn 任),熟食也。饪指饮食。(14)六极:极指极度劳损的意思。六极指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 极、精极。(15)清邪:清邪为雾露之邪。因其清轻居上,好犯人体上部,故名。(16)浊邪:指水湿之邪,因其重浊好犯人体下部,故名。(17)寸口:一名气口,又名脉口。金匮脉法,一种是独取寸口法,分

22、 寸口、关上、尺中;一种是三部遍诊法,分寸口、趺阳、少阴。(18)干忤:干,说文“犯也”,忤,违逆、抵触;干忤,此指侵犯。(19)六微:言六腑也。六淫之邪侵入六腑为病,较入五脏为轻,故名 六微。(20)喑喑然:形容病人语声低微而不清。(21)卒病:指突然发生的新病。4.问答题(1)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这和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精神是一致的。而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对这一思想 阐述得比较具体。联系该篇第一节和第二节两条,“治未病”的精神主要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如原文第二节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 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

23、服食节其冷热苦 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提出了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以 及防止意外灾伤的发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也是“治未病”的主要 精神。有病早治。如该篇第二节指出:“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说明了早期治疗的 重要性和方法。已病之后,防止疾病传变。如该篇第一节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 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所谓“治未病”就是治疗未病脏腑,目的是为 了截断传变途径,防止已病脏腑波及他脏。如肝脏有病,最易传脾,在治疗肝 脏的同时,就要注意调补脾脏,这样就可以防止肝病传脾。否则,“不解实 脾,惟治肝也”,

24、其结果是肝病未愈,脾病又起,导致病情发展。这里的“治未 病”是防止疾病传变和病势发展的重要治疗思想。(3)此句说明了肝虚(肝阴虚)的治疗方法。酸入肝,肝阴虚当补 之以本味,所以补用酸。助用焦苦。焦苦入心,心为肝子,子能令母实;同 时,焦苦之药能清热,消除肝阴虚产生的虚热。甘味之药一方面能调和中 气,化生气血以养肝木,即培土荣木之意;另一方面,甘味能缓肝之急,难 经十四难谓:“损其肝者缓其中”。酸与甘合,酸甘化阴以养肝体。所以 酸甘焦苦合用法是治疗肝阴虚的常用方法。(4)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人体脏腑在生理上互生互长,病理上相互 传变。而病理变化方面主要遵循虚实相传的规律,即:实则传而虚则不传,

25、虚则受传而实则不受。实则传而虚则不传,这是指已病的脏腑而言,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就是指肝实证容易传其所胜之脾土,因而“当先实 脾”。虚则受传而实则不受,是指受传的脏腑而言。如肝实证易传脾,但 决定脾是否受病仍看脾本身的功能是否正常,若脾虚则易受,肝病传脾,当先 实脾;若脾实即“四季脾旺不受邪”,肝病不能传脾,因此,也就“即勿补 之(脾)”。(5)“上焦”在此句中指肺,“下焦”指肾。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在人 的呼吸活动中肺肾起主要作用,因此后世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 法。“在上焦者,其吸促”,是指病人吸气短促,缘于肺气大虚,以致吸气不 能归根,病情严重。“在下焦者,其吸远”,是指

26、病人吸气深长,病机是元气 衰竭,肾不纳气。上述两种情况,在临床上多属病程长、病情重的慢性虚 弱性病证,故疗程长,从而“难治”。(6)“脉脱”,指脉乍伏不见,是邪气阻遏正气,血脉一时不通所致。“入脏即死”,指邪气深入难出,邪阻正气,病深而血脉难复,提示病位深、病邪重,故云“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指邪气未深入,病位相对较浅,邪气容易外泄,血脉也易恢复通畅,故云“入腑即愈”。仲景此语,主要是 提示病邪轻、病位浅者,易治;病邪重、病位深者,难治。(7)金匮对肝实证提出的治疗法则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 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 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

27、,一脏有病,可影响与传及他脏。如肝实证,最易传 及脾,因此,在治肝实的同时,要注意调补脾脏,使脾不受肝邪之传,才能防止 肝实蔓延。但若脾脏本气旺盛,则可不必实脾,因脾气旺盛则不易受肝邪之 传,即“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但泻肝之药多为碍胃伤脾之品,如龙胆 草、青黛等,故泻肝时亦须顾脾。第三章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一、选择题 1.A 型题(1)痉病的主要部位在:A.筋B.脉 C.肉D.皮毛 E.骨(2)痉病的主脉为:A.脉弦B.脉沉 C.脉浮D.脉迟 E.脉细(3)“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A.葛根汤B.栝蒌桂枝汤 C.大承气汤D.桂枝加葛根汤 E.麻黄汤加葛根(4)

28、葛根汤的组成是:A.桂枝汤加葛根B.桂枝汤加麻黄 42 C.桂枝汤加栝蒌根D.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E.桂枝汤加麻黄、栝蒌根(5)“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疼鼻塞而烦,其脉大,自 能饮食,腹中和无病”,此为:A.湿痹B.头中寒湿 C.刚痉D.柔痉 E.历节(6)患者症见“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又见“小 便不利,大便反快”,此为:A.血痹B.历节 C.伤寒D.太阳中风 E.湿痹(7)麻黄须“汤泡”后再煎的方剂是:A.麻黄汤B.麻黄加术汤 C.麻杏苡甘汤D.厚朴麻黄汤 E.射干麻黄汤(8)“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 渴,脉浮虚而涩者”,治宜:A.白术附子汤B

29、.桂枝附子汤 C.甘草附子汤D.防己黄芪汤 E.麻杏苡甘汤(9)“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 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治宜:A.白术附子汤B.桂枝附子汤 C.甘草附子汤D.桂枝加附子汤 E.防己黄芪汤(10)白术附子汤的药物组成是:A.白术、炮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枣 B.白术、炮附子、桂枝、生姜、大枣 C.白术、炮附子、炙甘草、桂枝、大枣 43 D.白术、炮附子、炙甘草、生姜、桂枝 E.白术、炮附子、炙甘草、桂枝(11)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治宜一物瓜蒂汤,其病 机是:A.伤暑挟湿B.暍病伤气 C.痰阻胸膈D.伤暑挟寒 E.暍病伤阴(12)

30、刚痉、柔痉的临床鉴别点是:A.口渴与口不渴B.无汗与有汗 C.恶寒与恶风D.发热与不发热 E.抽搐有力与无力(13)根据金匮有关原文,以下哪个病症禁用汗法 A.暍病B.痉病 C.肺胀D.疟病 E.湿病(14)“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 作刚痉,葛根汤主之。”该文中“小便反少”的机理是:A.风寒犯肺,肺失通调,津液不布 B.寒邪盛,寒性收引,气不布津 C.无汗邪不外达,气上冲胸,津液随之上行而不降 D.在里之津液已伤 E.邪闭三焦,津不四布(15)桂枝附子汤的药物组成是:A.桂枝汤加生附子B.桂枝汤加炮附子 C.桂枝汤去芍药加炮附子D.桂枝汤去芍药加生附子 E.桂枝汤去生

31、姜加炮附子干姜(16)风湿病,初服白术附子汤可能出现:A.如冒状B.身痹 C.复烦D.腰以下冷 E.如虫行皮中 44(17)太阳痉病出现以下哪一项即提示预后不良 A.脉弦劲有力B.脉沉细 C.角弓反张D.高热 E.脉浮(18)太阳痉病的主要病理是:A.津亏筋脉失养B.热邪灼伤筋脉 C.风寒壅阻筋脉D.燥热伤筋 E.瘀阻筋脉(19)表阳虚患者感受风湿,风湿在表并且风邪偏胜者,治疗 用药以哪种配伍为好 A.麻黄、桂枝相合B.桂枝、白芍药相合 C.桂枝、附子相合D.白术、附子相合 E.甘草、桂枝相合(20)金匮发微认为五苓散倍用桂枝可用于治疗:A.湿痹B.头中寒湿 C.湿郁发黄D.风湿流著关节 E.

32、寒湿流著关节(21)下列哪一种病证不可用下法:A.痉病B.宿食 C.脾约D.肠痈 E.暍病(22)太阳病,发汗太多而致痉的原因是:A.伤气B.伤阳 C.伤血D.伤阴 E.伤津液(23)下列方剂中,哪首方剂的麻黄须用汤泡后再煎 A.厚朴麻黄汤B.麻杏苡甘汤 C.麻黄加术汤D.射干麻黄汤 E.小青龙汤(24)太阳中暍,身体疼重的机理是:45 A.夏月汗多伤阳,筋脉失其温煦B.夏季炎热耗阴,筋脉失其滋濡 C.感受风湿之邪,痹阻筋脉关节D.暑多夹湿为患,湿滞肌肉关节 E.暑热耗气伤津,肌体失于濡养 4.X 型题(1)下列各症,哪些是太阳中暍的临床特点 A.身重B.乏力 C.口渴D.恶寒 E.卒倒(2)

33、下列证候,哪些是痉病的特征 A.身体强急B.其目正圆 C.口噤齿D.角弓反张 E.昏仆尖叫(3)下列临床表现中,哪些是栝蒌桂枝汤所主的柔痉脉症 A.发热恶风B.汗出 C.脉沉迟D.脉浮缓 E.身体强(4)下列脉症,哪几项是麻黄加术汤所治湿病的临床表现 A.恶寒B.发热 C.无汗D.身重 E.肌肉疼烦(5)湿病的治疗禁忌有:A.辛温峻汗B.微汗祛湿 C.温针火灸D.苦寒攻下 E.涌吐湿邪(6)以下有关麻杏苡甘汤的论述正确的是:A.麻黄配薏苡是偏于凉散B.麻黄配杏仁微发其汗 48 C.即麻黄汤以薏苡易桂枝D.主治风湿在表 E.其病多由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 选择题答案 1.A 型题(1)A(2)

34、A(3)C(4)D(5)B(6)E(7)C(8)B(9)C(10)A(11)A(12)B(13)A(14)D(15)C(16)B(17)B(18)C(19)C(20)A(21)E(22)E(23)B(24)D 4.X 型题(1)ABCD(2)ABCD(3)ABCE(4)ABCDE(5)ACD(6)ACDE 二、非选择题 1.词解(1)痉病(2)湿病(3)暍病(4)太阳中暍(5)太阳 中热(6)刚痉(7)柔痉(8)疮家(9)风病(10)卒口 噤(11)湿痹(12)日晡所(13)洒洒然毛耸(14)几几然 49(15)卧不着席(16)火攻 4.问答题 (4)试比较金匮栝蒌桂枝汤证与伤寒桂枝加葛根汤证

35、 之异同。(5)简述湿病的治禁。(6)比较麻黄加术汤证与麻杏苡甘汤证之异同。(8)金匮论痉病与伤寒论、温病学所述有何不同 非选择题答案 1.词解(1)痉病:本篇所述痉病是由于外感风寒之邪,内因津液不足,伤及筋 脉所致,以颈项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病证。(2)湿病:本篇所论湿病以外湿及其兼证为主。由于湿邪侵犯肌肉、关 节,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烦为主症的病证。治疗当微汗祛湿,并随兼邪不同,体质之异而治之。(3)暍病:暍音谒(y),说文:伤暑也;玉篇:中热。暍病即伤暑,由于夏季感受暑邪(或兼寒挟湿)引起的,以发热自汗,烦渴溺赤,少气脉虚 为主症的病证。(4)太阳中暍:同暍病。(5)太阳中

36、热:同暍病。(6)刚痉:太阳痉病之一。由于风寒之邪(寒邪偏胜)阻滞筋脉所致,以 恶寒发热、无汗、颈项强直、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病证。治疗当发 汗除邪,舒缓筋脉,方如葛根汤。(7)柔痉:太阳痉病的一种。因风寒之邪(以风邪为主)阻滞筋脉所致,以恶寒发热、汗出、颈项强直、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病证。治疗当 辛散表邪,滋养筋脉,方如栝蒌桂枝汤。(8)疮家:指素患疮疡或金刃创伤的患者。(9)风病: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太阳中风,一说是风温病,并通。(10)卒口噤:卒,突然的意思。口噤指口闭不能言语。(11)湿痹:指湿邪不仅流入关节,而且内合于脾,形成内外合邪之证。以脉沉而细,关节疼痛而烦,小便

37、不利,大便反快为主症。(12)日晡所:晡即申时,约傍晚的时候。(13)洒洒然毛耸:形容小便后洒淅寒战的样子。(14)几几然:本指小鸟羽毛未盛,伸颈欲飞复不能飞的样子。此指病 人身体强直,不能俯仰转侧自如。54(15)卧不着席:指手足向后伸仰,卧时腰背不能着席,亦即角弓反张的 意思。(16)火攻:指烧针、艾灸、熨、熏之类外治法。4.问答题 (4)栝蒌桂枝汤与桂枝加葛根汤均有解肌的作用,颇为类似,但有轻重 之别:桂枝加葛根汤证可见项背强几几;栝蒌桂枝汤证则见身体强几几。桂 枝加葛根汤证为邪盛于表,故加葛根,重在解肌;栝蒌桂枝汤证为津伤于里,故加栝蒌根,重在滋液。(5)根据原文第14、16、17、2

38、0 条,治湿有三禁:禁攻下。若误用攻 下,可导致额上汗出、哕、胸满、喘、小便不利等阳上厥、阴下竭之危证。禁 大汗。治外湿宜微汗祛湿,不可用辛温峻汗,使风去湿存,损伤阳气,导致病 程缠绵难愈。禁火攻。火攻乃强迫发汗法,误用火攻,大汗伤阳,湿难骤 驱,病必难愈,若火热内攻,由气及血,亦可致鼻衄或发黄。(6)麻黄加术汤和麻杏苡甘汤证的相同点为:皆适用于表湿证。均有发热身重,身体疼痛,寸脉浮等临床表现。两方均有微汗祛湿止 痛之功效。两证的不同点为:从病机来看,麻黄加术汤证为寒湿在表;麻 杏苡甘汤证为风湿在表,且有化热的趋势。从临床症状看,麻黄加术汤证 身体疼痛剧烈且固定,发热无朝暮轻重之变化,必无汗,

39、而且无热证的任何 表现;麻杏苡甘汤证身疼痛具有游走的特点,发热日晡所剧,一般无汗,或 少汗,局部可见热象如苔薄黄或咽喉稍红。从药物功效分析。前者以散 寒除湿为法,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温散之力宏大,适宜蠲除在表之寒湿;后 方以轻清宣化,解表祛湿为法,方中轻用麻黄半两,且配甘淡之薏苡仁,重 用甘缓之甘草一两,因此温散之力大减而偏于凉散,适用于轻宣在表之风 湿,兼清郁热。(8)金匮所述痉病常发于外感热病初期。病因为外感风寒,病机是 邪阻津伤或兼化热,筋脉不利。症状以强急而不神昏,初起多有太阳表证为 特征。一般宗六经辨证,治疗重在祛邪止痉。温病发痉多见于外感热病中、后期。病因为外感风热,病机是热盛津伤

40、,筋脉失养。症状以痉厥(即强急)与神昏交替出现为特征,来势多急骤。宗卫气营血辨证,治疗主在养阴熄风。而伤寒所述痉病,成因为单纯外感风寒,邪阻经脉所致。第四章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脉证治第三 一、选择题 1.A 型题(1)百合病的病理是“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A.先天之本肾脏B.主血脉的心脏 C.朝百脉的肺脏D.包括心肺两脏 E.血脉的原动力宗气(2)百合病的病机是:A.心脾两虚B.心肺阴虚 C.心肝血虚D.心肾不交 E.肺肾阴虚(3)百合病的病位是:A.心B.心肝 C.心肾D.心脾 E.心肺 60(4)百合病的主要治法是:A.清养肺胃B.润养心肺 C.滋养心肾D.滋养心脾 E.调

41、补脾胃(5)患者常默默不言,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时欲饮食,时厌饮 食,坐卧不安,口苦,小便赤,脉微数,治宜:A.百合知母汤B.百合滑石散 C.百合鸡子汤D.百合地黄汤 E.百合洗方(6)百合知母汤所治的百合病是:A.病形如初者B.发汗后者 C.下之后者D.吐之后者 E.变发热者(7)百合病误下后,治宜:A.百合知母汤B.栝蒌牡蛎散 C.百合滑石散D.百合鸡子汤 E.滑石代赭汤(8)百合病,渴不差者,宜用:A.百合地黄汤B.百合知母汤 C.栝蒌牡蛎散D.滑石代赭汤 E.百合滑石散(9)百合滑石散适用于:A.百合病误汗后B.百合病变发热者 C.百合病误吐后D.百合病变渴者 E.百合病病形如初者(1

42、0)百合病变发热的病理是:A.里热外达B.外邪袭表 C.气郁化热D.瘀血化热 E.气虚发热(11)按方后注,百合滑石散的服用量是:61 A.小便快然停用B.小便微利止服 C.小便畅利则止D.小便自利为度 E.小便清长止服(12)金匮治百合病诸方,皆为下列哪种治法而设 A.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B.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C.见阳攻阴D.见阴攻阳 E.汗、吐、下(13)百合病内服诸方,多用下列哪种水煎煮 A.浆水B.甘澜水 C.河水D.米泔水 E.泉水(14)下列哪项不是百合地黄汤中百合的炮制方法 A.擘B.水洗 C.水渍去沫D.炙 E.以泉水煎(15)服用百合地黄汤后,“大便当如漆”是指:A.瘀热

43、内积,流滞肠腑B.干血 C.近血D.远血 E.地黄本色(16)滑石代赭汤的组成是:A.滑石、代赭石B.滑石、代赭石、泉水 C.滑石、代赭石、百合D.滑石、代赭石、百合、泉水 E.滑石、代赭石、甘草、泉水(17)下列哪味药物须“浸,令芽出,曝干”后,方可使用 A.百合B.当归 C.赤小豆D.瓜子 E.薏苡仁(18)狐惑病按病损部位分为狐与惑,其中惑的病损部位是:A.面部B.眼目 C.前阴D.后阴 62 E.咽喉(19)据金匮原文,甘草泻心汤主治狐惑病何证 A.前阴腐蚀B.后阴蚀烂 C.眼部化脓D.咽喉腐蚀 E.面部变色(20)甘草泻心汤的组成,除甘草外,还有:A.半夏、生姜、柴胡、黄芩、人参、大

44、枣 B.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大枣 C.半夏、生姜、黄连、黄芩、人参、大枣 D.半夏、干姜、桂枝、黄连、党参、大枣 E.大黄、附子、黄连、黄芩(21)百合滑石散是由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百合、滑石B.百合、滑石、泉水 C.百合、滑石、生地黄D.百合、滑石、代赭石、泉水 E.百合、滑石、栝蒌根、泉水(22)狐惑病的成因是:A.感染疫毒B.湿热虫毒 C.阴虚内热D.情志化火 E.感受风热(23)狐惑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 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此病人由不欲食转为 能食,表明:A.胃热增加,热能消谷 B.胃气来复,正可胜邪,病将向愈 C.胃阴受损,

45、欲引食以自救 D.湿热化脓,病势集中于局部,脾胃影响反轻 E.腹中湿热生虫,故饥而引食(24)狐惑病,脓已成的主要特征是:A.脉数,微烦B.目赤如鸠眼 C.目四眦黑D.能食 63 E.默默但欲卧(25)服赤小豆当归散需用下列哪种液体 A.白饮B.淡盐水 C.泉水D.浆水 E.苦酒(26)阴阳毒的病因是:A.疫毒B.湿热 C.风热D.阴虚 E.虚寒(27)阴阳毒的治则是:A.清热养阴,凉血安神B.清热化湿,安中解毒 C.荡热解毒,消痈排脓D.解毒清热,活血化瘀 E.清热利湿,解毒排脓(28)阴阳毒一病,又分阴毒与阳毒,下列哪项症状不是阴毒 的临床表现 A.面青B.身痛如被杖 C.恶寒D.目青 E

46、.咽喉痛(29)阴阳毒病分阳毒、阴毒的依据是:A.病性寒热不同B.病位表里不同 C.证候晦明不同D.治疗原则不同 E.主治方剂不同(30)下列哪位注家提出“虫蚀咽喉,何惑之有 盖是 字之 误耳。”A.唐宗海B.徐彬 C.赵以德D.尤怡 E.吴谦 4.X 型题(1)金匮中,赤小豆当归散可用于治疗下列哪些病证 A.阴阳毒病B.狐惑病未酿脓者 C.狐_惑病已酿脓者D.近血 E.远血(2)百合病的正确治疗措施有:A.养阴清热B.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C.润养心肺,凉血清热D.精神调摄 E.汗、吐、下(3)金匮用于百合病误治所致变证的方剂有:A.百合滑石散B.百合知母汤 C.百合鸡子汤D.百合洗方 E.

47、滑石代赭汤(4)金匮中具有精神恍惚,捉摸不定表现的病证有:A.百合病B.狐惑病 C.梅核气D.奔豚气 E.脏躁(5)百合地黄汤证、酸枣仁汤证的共同点有:A.病因情志所伤B.病位与心有关 C.病理阴虚内热D.病症心神不安 E.治法养阴安神(6)下列哪些病证可用甘草泻心汤治疗 A.狐惑病咽喉蚀烂,声喝者B.狐惑病前阴蚀烂,咽干者 68 C.狐惑病已酿脓者D.狐惑病后阴蚀烂者 E.呕而肠鸣,心下痞者(7)狐惑病是感染虫毒,湿热不化引起的全身性疾病,除全身 症状外,局部的病损可见:A.咽喉被蚀B.前阴被蚀 C.面部被蚀D.后阴被蚀 E.目赤成痈(8)阳毒之为病,其临床表现有:A.唾脓血B.咽喉痛 C.

48、身痛如被杖D.面赤斑斑如锦纹 E.目青(9)金匮用于百合病未经误治变证的方剂有:A.百合鸡子汤B.百合滑石散 C.百合洗方D.滑石代赭汤 E.栝蒌牡蛎散(10)升麻鳖甲汤除升麻、鳖甲外,还有下列哪些药物:A.当归B.大青叶 C.甘草D.雄黄 E.蜀椒 选择题答案 1.A 型题(1)D(2)B(3)E(4)B(5)D(6)B(7)E(8)C(9)B(10)A(11)B(12)B(13)E(14)D(15)E(16)D(17)C(18)E(19)D(20)B(21)A(22)B(23)D(24)C(25)D(26)A(27)D(28)C(29)C(30)A 4.X 型题(1)CD(2)ABCD(3

49、)BCE(4)AE(5)ABCDE(6)ABD(7)ABDE(8)ABD(9)BCE(10)ACDE 二、非选择题 1.词解(1)百合病(2)中病,勿更服(3)见阳攻阴(4)见于 阳者,以阴法救之(5)狐惑病(6)声喝(嗄)(7)浆水(8)上部(9)下部(10)阴阳毒(11)阳毒(12)阴毒 4.问答题(1)如何理解“百脉一宗,悉致其病”(2)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病三种不同病证合篇讨论的依据 是什么(3)魏荔彤和尤怡对百合病的命名各有何见解 (5)为什么百合病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 以百合为主药 (6)补正为何将“惑”改为“”“惑”与“”的含义有何 不同(7)有关医家对狐惑病是如何认识的(8)狐

50、惑病的成因、治则是什么 有哪些临床表现 如何辨 证施治(9)简述阴阳毒的病因、病机、主症、治则和主方。(10)百合病与脏躁证均为情志因素所致,二者为何证治 不同 非选择题答案 1.词解(1)百合病:是一种由于热病之后,或情志不遂引起心肺阴虚内热所致 的,临床以神志恍惚不定,语言、行动、饮食、感觉失调及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为特征的疾病。因以百合为主药而命名。(2)中病,勿更服:有两种含义。一是:“更”作换解,指有效则不要更 换方药,因病程较长且停后容易复发。二是:“更”作再解,指病愈则不要再 服方药,因生地性寒且量大,恐多服反致泄利。(3)见阳攻阴:有两种解释。一是:阴阳指虚寒虚热,即见到虚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