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考点汇系列考点3.3黄宗羲思想含解析.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10259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8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考点汇系列考点3.3黄宗羲思想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考点汇系列考点3.3黄宗羲思想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考点汇系列考点3.3黄宗羲思想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考点汇系列考点3.3黄宗羲思想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精讲考点汇总表 题号 考点 难度星级 命题可能 1 孔子和早期儒学 5 宋明理学 12 黄宗羲思想 15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9 法国启蒙思想 25 辉煌灿烂的文学 【原题再现】黄宗羲说:“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认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民之生死,公也”,顾炎武说:“国家是一家一姓的王朝,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保国家是朝廷的私事,保天下则匹夫有责。他们都主张 A.实行民主共和 B。实行君主立宪 C.重建君民关系 D。恢复宰相制度【答案】C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黄宗羲思想 关于以黄宗羲的若干内容 1、黄宗羲其人:别号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与顾炎武、王

2、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重要代表作有明儒学案 明夷待访录等 2、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1)反对专制暴君政治,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2)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3)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4)主张“是非决于学校”.以黄宗羲为首的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他们所提出的一些主张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畴,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它们绝对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

3、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此观点 A.蕴含了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 B.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 C.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 D。全面否认君主专制的合理性【答案】C 1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海国图志 D 孔子改制考【答案】B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

4、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李贽为梁启超谭嗣同主张君主立宪奠定基础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引文说明某人的思想主张对晚清的“民主共和”思想起到理论的先导作用,即否定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D 符合题意,A B C 三人无此主张.3梁启超、谭嗣同倡民权共和之说时,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

5、孙中山等革命派在宣传民权主义时,也借助明夷待访录。材料意在说明明夷待访录 A.倡导民主制 B.具有资产阶级思想 C。具有普适性 D。促进近代民主发展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还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他们都借鉴黄宗羲的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说明明夷待访录带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推动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D 项正确。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并不倡导民主制,也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更没有体现具有资产阶级思想,排除 AB。材料不能反映普适性,而是强调黄宗羲思想对后世的作用,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D。每道试题 20 分,总计 100

6、 分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 B。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D。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子应该“公其是非于学校”,企图通过加强法治、加强学校舆论,通过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来限制君权,故A 项正确;C 项错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但不主张推翻君主专制;B 项不能反映题干材料主旨;D 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反映。2 吕氏春秋贵公中说:“

7、昔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则天下平矣。”明清之际,黄宗羲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仁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对以上材料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学者多主张实行公有制 B。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源于战国时代 C。商品经济决定了私利思想的产生 D.反映了古人对大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答案】D 3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

8、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包含着学术自由,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故 A 项正确;经世致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用思想说的是做学问应该有所用,不能空谈,故 B 错误;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而材料也未交待此内容,故 C 错误;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 D 错误。4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

9、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A.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B.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C.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 D.反对实行分封制【答案】C 5。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为儒家思想的言论 序号 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

10、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灭”“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1)根据材料一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材料二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11、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材料三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材料三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概括指出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答案】(1)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2)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

12、力推行。(3)思想: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家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解析】第(1)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归纳孟子的观点民本或仁政。由材料“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故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王守仁主张“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归纳王阳明的思想.第(3)问,由材料中“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可知,他们主张经世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为学应求务实,概括以上可知,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_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