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加固缝缝纫机(T-ZZB 1202—2019).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8610194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用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加固缝缝纫机(T-ZZB 1202—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工业用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加固缝缝纫机(T-ZZB 1202—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用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加固缝缝纫机(T-ZZB 1202—201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用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加固缝缝纫机(T-ZZB 1202—2019).pdf(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1.080 Y 17 ZZB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T/ZZB 12022019 工业用缝纫机 计算机控制加固缝缝纫机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Computer controlled bar tacking sewing machine 2019-10-08 发布 2019-10-31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 布 T/ZZB 1202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产品分类.3 5 基本要求.4 6 技术要求.5 7 试验方法.10 8 检验规则.16 9 附件、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

2、9 10 质量承诺.2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配合间隙测试方法.21 T/ZZB 1202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众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振盛缝制机械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保青、吴明明、马峰、宋斌、刘峙飞、洪波。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李存军。T/ZZB 12022019 3

3、 工业用缝纫机 计算机控制加固缝缝纫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缝纫机计算机控制加固缝缝纫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附件、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本标准适用于缝制锁式线迹的计算机控制加固缝缝纫机(以下简称“产品”)。注:本标准也适用于小型花样缝缝纫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800.2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 第2

4、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45152008 线迹的分类和术语 GB/T 68362018 缝纫线 GB/T 91742008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21132003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GB/T 17626.220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243422009 工业机械电器设备 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GB/

5、T 30420.12013 缝纫机术语 第1部分:基础术语 GB/T 304212013 工业用缝纫机 缝纫机、缝纫单元和缝纫系统的安全要求 QB/T 11772007 工业用缝纫机 噪声级测试方法 QB/T 11782006 工业用缝纫机 振动的测试方法 QB/T 15721992 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QB/T 25052000 缝纫机零件发黑通用技术条件 QB/T 25282001 缝纫机涂装技术条件 QB/T 43022012 工业用缝纫机 计算机控制加固缝缝纫机 3 术语和定义 GB/T 30420.12013和 QB/T 43022012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产

6、品分类 T/ZZB 12022019 4 4.1 型式 本产品系筒式机体,采用计算机控制,由电机直接驱动主轴,直针杆刺布、连杆挑线,摆(旋)梭勾线,计算机控制电机通过齿轮、齿条机构运动实现X-Y方向送料,形成GB/T 45152008规定的301和304锁式线迹。4.2 基本参数 产品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基本参数 项目 机型 中厚料 厚料 最高缝纫速度(转/分)不低于 3200 不低于 2700 线迹长度(mm)0.110(最小分辨率 0.1)贮存针数(针)不少于 25000 贮存花样数(个)不少于 200 针杆行程(mm)41.2 压脚提升高度(mm)不低于 13 不低于 17

7、能耗(Kwh/8 h)不大于 0.8 机针 DP5 11#18#DP17 18#23#采用缝线 19.5 tex/3sz9.5 tex/3sz棉缝纫线或19.7 tex/3sz9.8 tex/3sz涤纶缝纫线(按GB/T 68362018)注:花样缝缝纫机的缝纫范围为30 mm40 mm。4.3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a)交流电源电压:(22033)V;b)电源频率:50 Hz;c)环境温度:(040);d)相对湿度:30%85%(25 无凝露)。5 基本要求 5.1 设计要求 5.1.1 应采用计算机二维、三维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及仿真。T/ZZB 12022019 5 5.

8、1.2 应具备机械和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发能力。5.1.3 主要运动部件的配合精度应达到 GB/T 1800.22009 规定的 IT 6IT 7 标准公差等级。5.2 材料选用 5.2.1 主轴等重要传动轴表面硬度应不低于HV550,凸轮、针板等关键零部件应优先采用20CrMo合金结构钢。5.2.2 控制系统及驱动电机应通过“欧盟安全认证”(CE)认证及欧盟“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OHS)认证。5.3 工艺装备 5.3.1 产品部件装配时应具备装配工艺标准,装配过程中应有过程检验标准。5.3.2 产品加工精密零件应使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零件表面残留铁屑、粉尘、油污等。

9、5.4 检测能力 5.4.1 应配备声级计、照度仪、振动测试仪、交流电参数测量仪、直流电参数测量仪、盐雾试验箱等检测设备。5.4.2 应具备缝纫性能、噪声声压级、振动位移、温升等项目的检测能力。6 技术要求 6.1 外观和结构 6.1.1 涂装件表面 涂装件表面应符合QB/T 25282001中5.1的规定。6.1.2 产品表面 产品表面不应有锈斑、污渍,标牌应完整,位置应正确,无明显伤痕。6.1.3 产品外露件表面 产品可触及的外露零部件及螺钉头部不应有毛刺。6.1.4 电镀件表面 电镀件镀层表面应符合QB/T 15721992中6.1.1规定。6.1.5 塑料件表面 塑料件表面应色泽一致,

10、不应有明显缩凹和划伤。6.1.6 发黑件表面 发黑件表面应符合QB/T 25052000中3.1规定。6.1.7 控制箱表面 控制箱表面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凹痕、擦伤、变形。T/ZZB 12022019 6 6.1.8 电气线路和接插件 外露的电气线路和接插件排列应整齐、牢固、正确。控制箱内的接线端子排、保险座、保护接地端子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6.1.9 连接和布线 连接和布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所有连接,尤其是保护接地电路的连接应牢固,没有意外松脱的危险;b)连接方法应与被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及导线的性质相适应;c)为满足连接、拆卸电缆和电缆束的需要,应提供足够的附加长度;d)只要可能就应将保

11、护导线靠近有关负载的导线安装,以便减少回路阻抗;e)布线通道与导线绝缘接触的锐角、焊渣、毛刺应清除,过孔处应加护口防护;f)没有封闭通道保护的电线、电缆在敷设时应使用 PVC 绝缘套管或绝缘缠绕带保护。6.2 机器性能 6.2.1 缝线张力调节 缝线张力应能调节,缝纫结束,剪线后面线夹线器应能松线。6.2.2 压脚提升高度 压脚提升高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6.2.3 缝纫速度调节 缝纫速度应能调节,最低缝纫速度不应大于400转/分,最高缝纫速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最高缝纫速度与系统显示的数值误差不应大于1.5%。6.2.4 配合间隙 6.2.4.1 针杆机构运动方向配合间隙应不大于 0.03 mm

12、。6.2.4.2 针杆机构径向配合间隙应不大于 0.02 mm。6.2.4.3 挑线杆机构运动方向配合间隙应不大于 0.03 mm。6.2.4.4 挑线杆机构平面方向配合间隙应不大于 0.12 mm。6.2.4.5 送料机构前后运动方向配合间隙应不大于 0.01 mm。6.2.4.6 送料机构左右运动方向配合间隙应不大于 0.28 mm。6.2.5 能耗 能耗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6.3 缝纫性能 6.3.1 普通加固缝缝纫 普通加固缝缝纫,不应断针、断线、跳针、浮线和卡线。6.3.2 缝厚加固缝缝纫 缝厚加固缝缝纫,不应断针、断线、跳针、浮线和卡线。T/ZZB 12022019 7 6.3.

13、3 层缝加固缝缝纫 层缝加固缝缝纫,不应断针、断线、跳针、浮线和卡线。6.3.4 花样缝纫 花样缝纫,不应断针、断线、跳针、浮线和卡线。6.4 运转性能 6.4.1 异常声响 空载运行时,应无异常声响。6.4.2 噪声声压级 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82 dB(A)。6.4.3 振动位移 振动位移值应不大于300 m。6.4.4 机件卡轧及零件脱落 运转过程中不应有机件卡轧及零件脱落。6.4.5 密封 产品各接合面、密封面应不渗漏油、脂。6.5 安全要求 6.5.1 控制箱外壳 控制箱外壳应符合下列要求:a)控制箱外壳在不采用工具的状态下,应无法开启;b)控制箱外壳至少应符合 GB/T 420820

14、17 规定的 IP 20 防护等级。6.5.2 保护联结 6.5.2.1 产品的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连接到保护联结电路上。6.5.2.2 产品的电源引入端口处连接外部保护导线的端子应使用 或 PE 标识,外部保护导线的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设备供电相线的截面积。6.5.2.3 所有保护导线应进行端子连接,且一个端子只能连接一根保护导线。每个保护导线接点都应有标记,符号为 或 PE(符号优先),保护导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的铜导线。6.5.2.4 应保证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 GB/T 243422009 的要求,保护总接地端子 PE 到各测点间,实测电压降不应超过表 2 所规定的要求。6.5.2.

15、5 开关电器件不应接入保护联结电路。T/ZZB 12022019 8 表2 电压降 被测保护导线支路最小有效截面积(mm2)最大的实测电压降(对应测试电流为 10 A 的值)(V)1.0 3.3 1.5 2.6 2.5 1.9 4.0 1.4 6.5.3 绝缘电阻 在交流供电输入端和保护电路间施加直流 500 V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 M。6.5.4 耐压强度 产品的交流电源输入端与 PE 端之间应能经受交流1 kV(50 Hz)、持续5 s的耐压试验(工作在或低于 PELV 电压的电路除外),不应有电击穿或闪络现象。6.5.5 泄漏电流 当产品接入供电电网后,在正常运行时,泄漏电流

16、不应大于3.5 mA。6.5.6 断针保护屏 产品应配置断针保护屏,换针时应能移动或转动。6.5.7 安全保护装置 产品应配置侧翻保护或类似防护装置。6.5.8 温升 主驱动电机表面温升不应大于30 K,控制箱表面温升不应大于12 K。6.5.9 警告标志 在操作维修过程中对人体易造成伤害的部位或者附近应标明警告标志,标志的图形、颜色应符合 GB/T 304212013 中附录B的规定。6.6 电磁兼容 6.6.1 静电放电抗扰度 在4000 V接触放电电压和8000 V空气放电电压环境中,产品应能正常工作,性能判据为GB/T 17626.22018中第9章规定的b类。6.6.2 电快速瞬变脉

17、冲群抗扰度 产品在实际工作状态下,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信号线端口应承受表3规定的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性能判据为GB/T 17626.42018中第9章规定的b类。T/ZZB 12022019 9 表3 快速瞬变脉冲 项目 要求 电压峰值(kV)2 上升时间(tr)(ns)5 脉冲宽度(tw)(ns)50 重复频率(kHz)5 注:试验采用直接注入方式。6.7 功能要求 6.7.1 自动抬压脚 缝纫开始和结束时,压脚应能自动压下和抬起。6.7.2 拨线 缝纫结束时,应自动拨线。6.7.3 剪线 缝纫结束,应自动剪断面线和底线,在第二次缝纫时起针不脱线。6.7.4 贮存 产品应有贮存花样功能。6.7

18、.5 花样缩放 缝纫花样应能在20%200%范围内进行缩放。6.7.6 花样循环缝 产品应能在内存花样中任选多个花样组成一组花样,并能按规定的顺序逐个进行循环缝纫。6.7.7 花样导入 花样程序可通过外部存储介质导入并储存且正确、可靠。6.7.8 状态显示 显示装置应正确显示当前工作参数和状态。6.7.9 原点微调 原点位置应能通过控制面板进行微调。6.7.10 加固计数缝纫 T/ZZB 12022019 10 完成一个套结缝纫为一个计数单元,计数缝纫应有计数功能。6.7.11 慢启动 应能在前5针设置启动速度。7 试验方法 7.1 外观和结构 在光照度为(600200)lx光线下,检验距离为

19、(300400)mm,用目测和手感检查判定。7.2 机器性能 7.2.1 缝线张力调节 缝线张力的调节,在缝纫性能试验时进行,目测判定。面线夹线器松线试验:在针杆与压脚处于上极限位置时,两个夹线板之间的间隙用0.6 mm专用塞片检查,手感目测判定。7.2.2 压脚提升高度 提升压脚至极限位置,将专用量规放入压脚下,应能通过。7.2.3 缝纫速度调节 在准备状态下,程序控制调节,其转速应按示值变化,目测显示屏判定。7.2.4 配合间隙 7.2.4.1 针杆机构运动方向间隙 针杆机构运动方向配合间隙的测试按附录A中A.1的规定执行。7.2.4.2 针杆机构径向间隙 针杆机构径向配合间隙的测试按附录

20、A中A.2的规定执行。7.2.4.3 挑线杆机构运动方向间隙 挑线杆机构运动方向配合间隙的测试按附录A中A.3的规定执行。7.2.4.4 挑线杆机构平面方向间隙 挑线杆机构平面方向配合间隙的测试按附录A中A.4的规定执行。7.2.4.5 送料机构前后运动方向间隙 送料机构前后运动方向配合间隙的测试按附录A中A.5的规定执行。7.2.4.6 送料机构左右运动方向间隙 送料机构左右运动方向配合间隙的测试按附录A中A.6的规定执行。7.2.5 能耗 T/ZZB 12022019 11 能耗测试方法如下:a)试验前将机头外表擦净,清除针板、摆梭(旋梭)以及过线部分的污物,以 2000 转/分的转速空载

21、运转 5 min;b)试验的输入电压为缝纫机的额定输入电压,最大误差不得超过1%;试验环境为(2025),测试仪器(表)的精度不低于 1 级;c)试验速度用非接触式测速仪测试,试验为最高缝速,最大误差不得超过-1%;d)设定转速为最高转速,采用普通加固缝模式,加固宽度为 2 mm,长度为 10 mm,28 针为一个加固缝纫周期,每个周期之间停顿 2 s,压脚压力为出厂初始状态,剪线、拨线及自动抬压脚功能设置为工作状态、慢启动功能及其他参数设置见表 4,采用负载运行方式,试验过程拆下机针,试料采用两层中平布;e)连续试验 8 h,记录其能耗值。表4 缝纫速度 项目 指标要求 1900 机型 43

22、0 机型 缝纫开始第一针速度(转/分)1500 1500 缝纫开始第二针速度(转/分)3200 3200 缝纫开始第三针速度(转/分)3200 3200 缝纫开始第四针速度(转/分)3200 3200 缝纫开始第五针速度(转/分)3200 3200 马达压脚下降驱动速度(转/分)4000 切线驱动速度(+压脚上升速度)(转/分)3000 切线速度的选择(剪线速度)(转/分)800(5)缝纫结束前五针速度(转/分)3200 缝纫结束前四针速度(转/分)3200 缝纫结束前三针速度(转/分)3200 缝纫结束前二针速度(转/分)2700 剪线速度(转/分)5 注:“”表示不适用。T/ZZB 120

23、22019 12 7.3 缝纫性能 7.3.1 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前的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验前将产品外表面擦净,清除针板、压脚、送料板、摆梭及过线部分的污物,加润滑油后,以最高缝速空载运转 5 min;b)缝纫速度以显示屏示值计;c)每项试验前允许调节压脚压力和缝线张力,并进行试缝,但在正式试验时则不允许再调节。7.3.2 普通加固缝缝纫 按表5的试验条件,缝料尺寸为300 mm150 mm,加固宽度为2 mm,长度为10 mm,28针的图案分别加固缝50个套结,缝线按4.2基本参数的规定选用,目测判定。表5 试验条件 机型 项目 缝料 机针 缝纫速度(转/分)品种 层数 中厚料 普通缝

24、纫 130 中平布 4 DP5 11#16#最高缝速 汗衫布 缝厚缝纫 牛仔布 8 3000 PU 革 4 层缝缝纫 牛仔布 48 花样缝纫 牛仔布 4 厚料 普通缝纫 牛仔布 8 DP17 18#23#最高缝速 编织袋 4 缝厚缝纫 牛仔布 12 2700 PU 革 8 层缝缝纫 牛仔布 812 花样缝纫 牛仔布 8 注:层缝缝纫项目,不分离压脚不适用。7.3.3 厚料加固缝缝纫 按表5的试验条件,加固宽度为2 mm,长度为10 mm,28针的图案加固缝20个套结,目测判定。7.3.4 层缝加固缝缝纫 按表5的试验条件,加固宽度为2 mm,长度为10 mm,28针的图案加固缝20个套结(从高

25、到低加固10个套结,从低到高加固10个套结),如图1所示,目测判定。T/ZZB 12022019 13 图1 层缝缝纫 7.3.5 花样缝纫 按表5的试验条件,加固宽度为10 mm,长度为17 mm,49针的花样图案,如图2所示,加固缝20个套结,目测判定。图2 花样缝纫 7.4 运转性能 7.4.1 异常声响 从启动逐渐加速到最高缝纫速度状态下空载运行,耳听判定。7.4.2 运转噪声 运转噪声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a)选择专用花样(加固宽度为 2.5 mm,长度为 16 mm,针数不小于 200 针的花样),缝速为最高缝速的 90%,进行空载缝纫,完成一个套结为一个周期,取其中最大值,共测 5

26、 个周期,取 5次算术平均值;b)噪声声压级按 QB/T 11772007 中的规定进行试验。7.4.3 振动位移 振动位移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a)开机稳定运行 5 min 后,开始试验;b)试验开始前,将振动测量仪的物理量选择开关置于“位移”位置,测量值选择开关置于峰-峰值位置,量程选择开关置于 1 mm 位置,测量保持开关置于正常位置;c)选择专用花样(加固宽度为 2.5 mm,长度为 16 mm,针数不小于 200 针的花样),缝速为最高缝速的 90%,接通测量仪器电源,将振动传感器放在针板上方,不影响工作的最近位置,把测量保持开关置于正常位置,进行空载试缝,完成一个套结为一个周期,取其

27、中最大值,共测三个周期,取三次算术平均值;d)其它按 QB/T 11782006 中的规定进行试验。T/ZZB 12022019 14 7.4.4 机件卡轧及零件脱落 在缝纫性能试验的全过程中进行判定。7.4.5 密封 在缝纫性能试验后,手感、目测判定。7.5 安全要求 7.5.1 控制箱外壳 控制箱外壳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a)外壳开启型式,手感、目测检查判定;b)防护等级采用符合 GB/T 42082017 规定的专用检具检查。7.5.2 保护联结 保护联结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a)第 6.5.2.1、6.5.2.3、6.5.2.5 项,目测检查判定;b)第 6.5.2.2 项,取一段黄/绿双

28、色的接地导线,剥去绝缘护套,清点芯线的根数(n)并记录,随意抽取一根芯线,用精度为 0.001 mm 的外径千分尺测量其直径(d),按公式(1)计算接地导线截面积 S;S=nd241.(1)式中:S接地导线截面积;d芯线的直径;n芯线的根数。c)第 6.5.2.4 项,按 GB/T 243422009 中 6.2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7.5.3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a)试验前,应断开被测电路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的连接,同时断开产品的外部供电电路,将产品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b)试验前在产品电源输入端口,应将不宜承受高电压的电器件暂时断开后再进行测量;c)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在交流

29、供电输入端和保护联结电路间施加直流 500 V,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d)试验完毕,用导线对被测产品进行完全放电以保证安全。7.5.4 耐电压强度 耐电压强度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a)将被测产品和测试仪器均放置在耐电压强度超过 3000 V 的绝缘工作台或绝缘材料板上;b)试验前,应断开被测电路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的连接,同时断开产品的外部供电电路,将产品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c)试验前允许将不宜承受高电压的元器件暂时断开后再进行测量;T/ZZB 12022019 15 d)测量仪器的漏电流选择为 10 mA;e)在产品交流供电输入端与保护接地端之间,施加试验电压时应在 5 s 内,逐渐将试验电压平

30、缓地上升到交流 1000 V 并保持 5 s 的试验时间。然后在 5 s 内,逐渐将试验电压平缓地降低至零后断开试验电源;f)试验完毕,用导线对被测产品进行完全放电以保证安全。7.5.5 泄漏电流 交流电源进线侧应接入隔离变压器,产品在额定电压的1.06倍、最高缝纫速度下空载运行,按GB/T 121132003中5.4.1图6的电路装置,用泄漏电流测试仪或者精度误差不大于5%的交流电流表测量正常极性和相反极性两种状态,取其中的最大值。7.5.6 断针保护屏 手感目测检查判定。7.5.7 安全保护装置 接通电源处于待机状态,将产品侧翻至极限时,检查机头支撑装置及系统是否进入保护状态,目测判定。7

31、.5.8 温升 产品按普通缝纫模式,采用二层130中平布,不穿线。运行前测量起始温度,每10 min测量记录发热部件位置的温度。当30 min内温度变化小于1 K时记录此温度作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与初始温度的差值即为温升值。温升检测点位置见表6。表6 温升检测点 被测部件 监测点位置 主驱动电机 外壳上方表面几何中心 控制箱 接近人体一侧表面中心 7.5.9 警告标志 目测检查判定。7.6 电磁兼容 7.6.1 静电放电抗扰度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按照GB/T 17626.22018规定的试验设备和方法进行。7.6.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按照GB/T 17626.

32、42018规定的试验设备和方法进行。7.7 功能要求 7.7.1 自动抬压脚 进入自动抬压脚控制模式后,试验缝纫开始和结束动作5次,目测判定。T/ZZB 12022019 16 7.7.2 拨线 产品进行5次加固缝纫拨线试验,目测判定。7.7.3 剪线 产品进行5次加固缝纫剪线试验,目测判定。7.7.4 贮存 向内存输入10个不少于600针的完整花样,目测判定。7.7.5 花样缩放 任选2个花样,在显示屏上进行放大或缩小,并缝纫,目测判定。7.7.6 花样循环缝 从内存花样中任选3个花样及适配压脚,随机的花样按规定顺序组成一组花样,进行缝纫试验,逐个完成3个花样的缝纫形成一次循环缝,试验3次,

33、目测判定。7.7.7 花样导入 将外部存储介质连接产品,任选一花样程序输入产品,储存并缝制,目测判定。7.7.8 状态显示 在7.7.7试验时同时进行,并目测显示屏当前工作参数和状态。7.7.9 原点微调 进入原点微调模式,目测判定。7.7.10 加固计数缝纫 设定计数值,各试验1次。7.7.11 慢启动 设定慢启动前5针缝纫速度进行缝纫,目测判定。8 检验规则 8.1 出厂条件 出厂产品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检验合格证。8.2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见表 7。8.3 出厂检验 产品完工包装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全数检验,所检项目应全部合格;如

34、出现不合格项目时应予返修。T/ZZB 12022019 17 8.4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产生产;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一年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d)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型式检验的要求时。8.5 不合格分类及检验分类 不合格分类及检验分类见表7。表7 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不合格分类 检验分类 A B C 出厂 型式 1 外观和结构 涂装件表面 6.1.1 7.1 2 产品表面 6.1

35、.2 7.1 3 产品外露件表面 6.1.3 7.1 4 电镀件表面 6.1.4 7.1 5 塑料件表面 6.1.5 7.1 6 发黑件表面 6.1.6 7.1 7 控制箱表面 6.1.7 7.1 8 标志 6.1.8 7.1 9 连接和布线 6.1.9 7.1 10 机器 性能 缝线张力调节 6.2.1 7.2.1 11 压脚提升高度 6.2.2 7.2.2 12 缝纫速度调节 6.2.3 7.7.3 13 针杆机构运动方向配合间隙 6.2.4.1 附录A.1 14 针杆机构径向配合间隙 6.2.4.2 附录A.2 15 挑线杆机构运动方向配合间隙 6.2.4.3 附录A.3 16 挑线杆机

36、构平面方向配合间隙 6.2.4.4 附录A.4 17 送料机构前后运动方向配合间隙 6.2.4.5 附录A.5 18 送料机构左右运动方向配合间隙 6.2.4.6 附录A.6 19 能耗 6.2.5 7.2.5 20 缝纫 性能 普通加固缝缝纫 6.3.1 7.3.2 21 缝厚加固缝缝纫 6.3.2 7.3.3 22 层缝加固缝缝纫 6.3.3 7.3.4 23 花样缝纫 6.3.4 7.3.5 T/ZZB 12022019 18 表7(续)序号 检验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不合格分类 检验分类 A B C 出厂 型式 24 运转 性能 异常声响 6.4.1 7.4.1 25 噪声声压级 6

37、.4.2 7.4.2 26 振动位移 6.4.3 7.4.3 27 机件卡轧及零件脱落 6.4.4 7.4.4 28 密封 6.4.5 7.4.5 29 安全 要求 控制箱外壳 6.5.1 7.5.1 30 保护联结 保护联结电路 6.5.2.1 7.5.2 31 保护导线 6.5.2.2 7.5.2 32 保护导线连接点 6.5.2.3 7.5.2 33 保护联结的连续性 6.5.2.4 7.5.2 34 开关电器件不应接入保护联结电路 6.5.2.5 7.5.2 35 绝缘电阻 6.5.3 7.5.3 36 耐压强度 6.5.4 7.5.4 37 泄漏电流 6.5.5 7.5.5 38 断

38、针保护屏 6.5.6 7.5.6 39 安全 要求 安全保护装置 6.5.7 7.5.7 40 温升 6.5.8 7.5.8 41 警告标志 6.5.9 7.5.9 42 电磁 兼容性 静电放电抗扰度 6.6.1 7.6.1 4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6.6.2 7.6.2 44 功能 要求 自动抬压脚 6.7.1 7.7.1 45 拨线 6.7.2 7.7.2 46 剪线 6.7.3 7.7.3 47 贮存 6.7.4 7.7.4 48 花样缩放 6.7.5 7.7.5 49 花样循环缝 6.7.6 7.7.6 50 花样导入 6.7.7 7.7.7 51 状态显示 6.7.8 7.7.

39、8 52 原点微调 6.7.9 7.7.9 53 加固计数缝纫 6.7.10 7.7.10 54 慢启动 6.7.11 7.7.11 注:“”表示对应不合格分类和需要进行相应项目测试。8.6 型式检验 8.6.1 样本的抽取 T/ZZB 12022019 19 样本应从本周期制造的并经检验合格的某个批或若干批中抽取,并要保证所得到的样本能代表本周期的制造技术水平。8.6.2 抽样方案 型式检验的一次抽样方案见表8。表8 抽样方案 判别水平 抽样方案 一次抽样 不合格分类 A B C 样本单位检验项目 9 20 11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65 150 250 样本量 Ac Re Ac Re

40、Ac Re 2 0 1 2 3 4 5 注1:样本单位为每台产品。注2:A类的Ac、Re以不合格品计,B、C类的Ac、Re以不合格数计。8.6.3 型式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根据样本检查的结果,若在样本中发现的A类的不合格品数和B、C类的不合格数,分别不大于对应的合格判定数(Ac),且功能要求全部合格,则判定该型式检验为合格。若在样本中发现的A类的不合格品数和B、C类的不合格数有一类不小于对应的不合格判定数(Re),或功能要求未全部合格,则判定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8.6.4 型式检验后的处置 型式检验后的处置应按GB/T 28292002中5.12的规定执行。9 附件、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1、 9.1 附件 每台产品配备的附件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装箱清单规定。9.2 标志 产品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型号;b)商标;c)额定电压(V);d)额定频率(Hz);e)额定功率(W);f)制造商名称;g)制造日期或编号。9.3 外包装储运标志 T/ZZB 12022019 20 按 GB/T 1912008 的规定执行,应有下列储运标志:a)怕雨;b)向上;c)易碎物品;d)堆码层数极限。9.4 包装 按 GB/T 91742008 的规定执行。9.5 运输 产品应能适应公路、水运、铁路等运输方式。9.6 贮存 产品应在环境温度为(-20+55),相对湿度95%(无冷凝水)的仓库中存

42、放,室内应无酸碱及腐蚀性气体,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冲击和磁场作用。10 质量承诺 10.1 产品交货之日起 12 个月内,如因制造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负责包修。10.2 客户在规定的贮存、运输、使用条件下,产品的上轴、下轴、Y 向送料轴、摇杆轴等重要零件在36 个月内出现断裂、变形等影响缝纫的质量问题(未按养护规定保养的情况除外),应负责免费更换。10.3 发生用户因产品质量进行投诉时,应在 48 小时内做出处理响应,及时为用户提供合理范围内的服务和解决方案。T/ZZB 12022019 21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配合间隙测试方法 A.1 针杆机构运动方向间隙 针杆

43、处于最低点,固定主轴,测量点和加力点见图A.1,将千分表置于机针紧定螺钉上方,用推拉力计沿针杆运动方向分别施加4.9 N推拉力,千分表测得推拉时两个读数差值的绝对值即为针杆机构运动方向间隙。图A.1 针杆机构运动方向间隙 A.2 针杆机构径向间隙 针杆处于最低点,固定主轴,加力点见图A.2,测量点在针杆离针杆轴套边缘2 mm处,与针杆垂直并沿主轴垂直方向施加4.9 N推拉力,千分表测得推拉时两个读数差值的绝对值即为针杆机构旋转方向间隙。T/ZZB 12022019 22 图A.2 针杆机构径向间隙 A.3 挑线杆机构运动方向间隙 挑线杆处于最高点,固定主轴,测量点和加力点见图A.3,用推拉力计

44、施加0.98 N推拉力,千分表测得推拉时两个读数差值的绝对值即为挑线杆机构运动方向间隙。图A.3 挑线杆机构运动方向间隙 T/ZZB 12022019 23 A.4 挑线杆机构平面方向间隙 挑线杆处于最高点,固定主轴,测量点和加力点见图A.4,用推拉力计施加0.98 N推拉力,千分表测得推拉时两个读数差值的绝对值即为挑线杆机构平面方向间隙。图A.4 挑线杆机构平面方向间隙 A.5 送料机构前后运动方向间隙 产品抬起压脚,测量点和加力点见图A.5,按图示方向用推拉秤沿主轴方向施加9.8 N推拉力推拉压脚座,千分表测得推拉时两个读数差值的绝对值即为送料机构前后方向间隙。图A.5 送料机构前后运动方向间隙 T/ZZB 12022019 24 A.6 送料机构左右运动方向间隙 产品抬起压脚,测量点和加力点见图A.6,按图示方向用推拉秤沿与主轴垂直的方向施加9.8 N推拉力推拉压脚座,千分表测得推拉时两个读数差值的绝对值即为送料机构左右方向间隙。图A.6 送料机构左右运动方向间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