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十面埋伏》研究综述.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8401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曲《十面埋伏》研究综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琵琶曲《十面埋伏》研究综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琵琶曲《十面埋伏》研究综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曲《十面埋伏》研究综述.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琵琶曲十面埋伏研究综述 摘要:作为一部经典的反映楚汉相争的历史题材作品,琵琶武曲十面埋伏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同时也成为了音乐学家们争先恐后研究的对象。在这里,笔者从各种渠道大量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从创作、流派、审美、演奏技法及与其“姊妹”作品霸王卸甲的比较五个方面对十面埋伏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解读。关键词:十面埋伏;琵琶流派;琵琶演奏;霸王卸甲;比较音乐学;一、引言 十面埋伏 是一首历史题材的琵琶大套武曲,主要讲述了秦朝末期楚汉争雄的故事。由于该曲的创作可追溯到明代,所以也已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下了无数优秀的演奏家、研究家和兴趣盎然的欣赏者们。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找到相关文献共五十九篇

2、,精心筛选后还剩二十五篇,仔细阅读后从创作者、演奏风格、段落分析、演奏技法、与姊妹曲霸王卸甲的比较以及研究空白等方面总结出此文,虽较为详细却略显愚拙,还望多多海涵。二、作 者 关于琵琶武曲十面埋伏的作者,历史上一直没有定论。其中,在很早就有学者关注过明代琵琶家汤应曾,认为他才是十面埋伏的真正作者,比如齐从荣在多年前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汤应曾与琵琶曲中就对此作出了简单的分析,认为“从汤的一生经历、十面埋伏的作品特点及所用音乐语言来看,此曲出于汤氏之手还是可信的”。对此,笔者还找到了南京艺术学院教师赵后起的文章作者辨析。在此文章中,赵后起先生提到了汤应曾擅弹的琵琶曲楚汉,认为“从段落标题比较,可以看

3、出十面、卸甲两曲都与楚汉的内容、情节相符。换言之,楚汉或即十面,或即卸甲,二者必居其一。究竟谁是谁不是?还应当从十面和卸甲的音乐本身及有关联的方面去寻找线索”。接着,赵便展开了分析,把不同版本的琵琶谱进行对比,从史学和音乐形态学两方面进行了严密推理,“种种迹象和事实表明,十面和汤应曾演奏的楚汉是同一乐曲的异名,正如后来有人将十面)又称之为淮阴平楚是一样的道理”,“非但如此,它还向人们披露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楚汉 一曲应是出自汤应曾之手”。这也间接地证明了十面埋伏的作者就是汤应曾。当然,也有学者持保留意见,认为两者只是相似,不敢妄下定论,如陈艳发表的文章与琵琶名曲赏析就提到了这点。三、不同流派

4、演奏风格 历来各派琵琶家由于历史观、艺术观的不同,在表现内容的侧重、乐谱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了流派纷呈的不同。对此,青岛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林寅之积多年的辛劳,下大力四处搜寻,汇集了自 1819 年到 1988 年十面埋伏的三十四种版本、琵琶的五大流派(无锡派、平湖派、崇明派、浦东派、汪派)传谱,而当代优秀琵琶演奏家林石城、刘德海、何树凤等人演奏的十面埋伏林寅之也一一收集齐全,并撰文琵琶古曲版本集锦与研究 为琵琶乐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5 年,孙丽伟在其发表的流派比较中将不同流派的十面埋伏进行了乐曲结构、曲谱和演奏技巧方面的比较。首先,孙丽伟提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保存了十面埋伏的曲谱

5、“清代有鞠士林琵琶谱、华秋苹琵琶谱、植糟集、陈子敬琵琶谱、清末李芳园琵琶谱、民初瀛洲古调及稍后的养正轩琵琶谱、汪煜庭琵琶谱等多种,而十面埋伏至今演奏的乐派却只有浦东、平湖、崇明、汪派四个传派。接着,简单比较了十面埋伏在不同琵琶流派中的段落和曲式结构方面的不同。在“曲谱比较”部分,孙丽伟又对对象的七个主要段落音乐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辩证地道出了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而最后,则是对各派演奏所用技法的比较,从打谱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五大琵琶流派无锡派、平湖派、崇明派、浦东派、汪派中,笔者想谈谈浦东派。王岩曾发表文章林石城与浦东派琵琶谱,其中提到浦东派的创始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上海南汇的鞠士林。鞠士林

6、擅琵琶,门下学生众多、曾被誉为“江南第一手”。浦东派琵琶曲十面埋伏继承了传统曲目的演奏曲式,并保存和发展了一些富有浦东派特色的演奏方法“滚轮四条弦”、“并弦”、“大遮分”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战场上你死我活激烈拼杀的场面。第十一段 呐喊这是全曲高潮乐段。节奏比较自由,采用没有明显节拍的散板,音型反复的次数也比较随意。浦东派运用了“并弦”、“推”、“挽”、“长轮”、“长滚”和“夹扫”等指法。在其演奏中以快而大的“吟”及配合着弦数变化为突出。而与其他流派如平湖派、汪派相比,有许多的不同。四、对十面埋伏的两种段落分析 十面埋伏乐曲真实展现了中国历史战争的恢弘与壮观。乐曲以丰富的表现手法、生动的音乐语言

7、、特有的演奏技法将尘土飞扬的古战场形象而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3 浦东派养正轩琵琶谱的十面埋伏共有 18 段,分为四部分:引子、战前准备、激烈交战和战后凯旋。第一部分:引子乐曲的前四段列营 擂鼓 掌号 放炮。第二部分:战前准备乐曲的第五段至第八段吹打开门 点将 排阵 埋伏 第三部分:激烈的交战乐曲的第九段至第十六段小战至乌江段 第四部分:战后凯旋乐曲的最后两段凯旋、收阵回营 刘德海的十面埋伏则共 8 段,分为三部分:战前准备、激烈交战和追击。“列营”实际上是全曲的引子,节奏比较自由而富于变化;“擂鼓”段落铿锵有力的节奏就好像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的长音犹如震憾山谷的号角

8、声,形象地描绘出了战场特有的鼓角音响。“走队”是全曲中唯一一个旋律性较强和抒情气息浓郁的段落。琵琶用轮指演奏出来的长音,模拟出了古代管乐乐器演奏的行进曲音调。“排阵”由开始的“遮”“弹”到“遮”“分”再到最后的“凤点头”这些技巧的运用使速度不短加快为后面激战场面作了铺垫。“埋伏”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了一张一弛的节奏型加以模进并且向前发展的旋律,创造了一种恐怖、紧张和压迫的氛围。“小站”整段描写打仗场面,曲中有大量扫弦和绞弦,还运用了琵琶特有的“刹弦”技巧“呐喊”是整篇乐曲的最高潮段落,这段音乐家中运用了多种琵琶演奏技巧有拉弦,绞弦,滑音等手法描绘出了千军万马声嘶力竭的激战场面。“追击”

9、,也是结束段,描写的是追击敌方残兵,用十六分音符来展现马蹄奔跑的节奏,紧张的气氛也慢慢跟着缓下来。五、演 奏 技 法 关于十面埋伏的打谱,张丽在文章浅析琵琶曲演奏中技巧与情感的关系中认为整部作品气势恢宏,表达内容丰富,需从其音乐特性入手,进行整体把握。自此,她总结出十面埋伏的三大特性标题性、情感性、模拟性。其中,标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人们只要看到标题,就大概能明白故事的整体要领。而要想将十面埋伏弹奏的到位,就需要注意刻画宏大的战争场面,把那种特有的气势演奏出来,同时对于项羽那种性情中人以及对待虞姬那份真挚感情的描写,也要通过细节尽可能的展现,从而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境界。另外,通过这些各种

10、不同的模拟,可以营造古代战场的战斗场面,将听众置身于 4 那种身临其境的境地,从而达到了以物抒情的境界,从而引起演奏者和听众对于作品的共鸣。关于具体演奏方法,在徐瑞的 琵琶武曲中的演奏技巧的运用与表现中“武曲十面埋伏中指法技巧与运用分析”这一节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在徐瑞看来,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形式并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开始的“轮拂”,演奏上要含蓄有力,才能给人以气魄雄浑,功力深厚之感。在此可以运用欲强先弱、欲放先收的表现手法。第二部分叙述的是楚汉垓下决战的故事情节,主要运用的指法有“凤点头”、“分”、“勾”等。表现第三部分“战争结束”注意了“轮”、“夹扫”指法在收尾的运用

11、。最后在强有力且快速的“扫拂”中结束全曲,描绘的是收阵回营的场面。主要运用的指法有“轮”、“双弹”、“扫”。六、与霸王卸甲的比较 琵琶曲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因为具有相同的故事背景和相似的旋律因此而很容易混淆。为此,笔者查阅资料对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进行了一个多方面的了解。在 琵琶曲与的比较中,杨燕将 十面埋伏与 霸王卸甲的创作、演奏、审美三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 都是我国传统琵琶音乐中的瑰宝,很少有两首描绘同样题材的音乐作品都能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这不仅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也更加体现出中国民间音乐的魅力所在”。在王婧如的谈谈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的审美价值一文中,通过一系

12、列的对比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审美价值:1,以相同的故事情节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2,阳刚和阴柔的审美性 3,挖掘武曲的文学思想 4,武曲的完美演奏 千言万语其实可以用梁冰的两句话概括 十面埋伏 是一曲胜者的赞歌;霸王卸甲是一曲英雄的挽歌。十面埋伏中的,是汉高祖刘邦的骄傲尊贵与荣耀,而霸王卸甲中的,则是西蜀霸王项羽的霸气柔情和悲哀。七、尚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关于十面埋伏笔者共搜集到文献五十九篇,经过仔细筛选后,保留了有用文献二十五篇。其中,在撰写文献的这些研究人员中,专门从事研究的史学家只占了很小的一个部分,这也可以说明对于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专业研究人员的关注。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创

13、作考源、段落结构、演奏 5 技法等的研究比较充分,但是对于曲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英雄主题的挖掘不少文献只是一带而过,研究目光并未作较多的停留。因此,十面埋伏中人物特征和历史背景在音乐色彩中的体现成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齐从容:汤应曾与琵琶曲,乐器1989/03/02,p41 2赵后起:作者辨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2/12/31 3黄大岗:版本汇萃,流派咸集读琵琶古曲版本集锦与研究,音乐研究,1991/08/29 4王岩:林石城与浦东派琵琶谱,美与时代,2010/02/28 5孙莉:琵琶曲赏析,芒种,2012/01/07 6倪峥:琵琶名曲赏析,剧影月报,2008/06/15 7李虻:琵琶曲结构分析,音乐生活,2014/11/01 8涂玉乔:论琵琶武曲的演奏艺术,大众文艺,2009/01/25 9徐瑞:琵琶武曲中的演奏技巧的运用与表现,通俗歌曲,2014/06/25 10张丽:浅析琵琶曲演奏中技巧与情感的关系,黄河之声,2014/07/08 11王婧如:谈谈与的审美价值,四川戏剧,2013/08/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