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8255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pdf(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

2、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注】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国君。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后。调:协调。诱道争远:把马拉到大道上去长途竞赛。诱,引导。上:通“尚”,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B.子之教我御(无实意)C.三易马而三后(容易)D.先则恐逮于臣(及,赶上)(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

3、横线的句子。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4)纵观两文,请你说说为什么吕蒙“非复吴下阿蒙”了?赵襄主落后的原因又是什么?从中你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C(2)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但是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协调呢?(4)吕蒙:知错就改,认真学习。赵襄主: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协调,注意力在前方。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王子期的身上。启示:知错就改,勤奋学习才能改变自我;做任何事情,如果不专心致

4、志,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解析】【分析】(1)C“三易马而三后”中的“易”是“换”的意思,不是“容易”的意思。故答案为 C。(2)语句“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的意思是:但凡驾车特别 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而达到目的。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本题句中的“士(读书人)、即(就)更(重新)、见事(认清事物,懂得事理)”几个词是赋分点;句中的“先后(领先和落后)、心(思想)、何以(用什么)、调(使协调)”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4

5、)吕蒙之所以被鲁肃称为“非复吴下阿蒙”,其主要原因“蒙乃始就学”;赵襄主驾车之所以落后是因为“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做任何事,如果不专心致志,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做学问也是如此,只有抛弃杂念,集中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据此理解作答。故答案为:C;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但是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协调呢?吕蒙:知错就改,认真学习。赵襄主: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协调,注意力在前方。

6、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王子期的身上。启示:知错就改,勤奋学习才能改变自我;做任何事情,如果不专心致志,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然后判断正误即可。做“断句题”要通读

7、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启示的表达,答题时应注意抓住文段中心,理解文段含义,结合中心作答,结合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注意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成语。偷梁换柱把作者的在该文章中的观点、体验换成自己的话再重新演绎

8、一遍。【附参考译文】【甲】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经常读书,我认为有天大的好处。”吕蒙才开始求学。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 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乙】赵襄王向善于驾车的人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习不久之后就与他进行比赛,赵襄王换了三次马,三次都

9、落后了。赵襄王说:“你教我驾车,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本领全部都教给你了,只是你使用得不恰当。但凡驾车特别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现在国君在落后时就一心想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我赶上,其实驾车赛跑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掉在后面。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怎么能有心思去关心调整马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的原因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10、,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选自韩非子喻老)【注】御:驾车。王子期:战国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易:更换。调:协调。诱:引诱。所以:的原因。(1)下列划线

11、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往事耳(了解)B.即更刮目相待(另外)C.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向)D.未尽也(尽头)(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此君之所以后也。(3)【甲】文中吕蒙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_,【乙】文中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回答)(4)从【甲】【乙】两文中你各获得了哪些启发?【答案】(1)D(2)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那个吴地的阿蒙了。这就是您落在后边的原因了。(3)蒙乃始就学;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4)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这样才可能取得成功。【解析】【分析

1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考生要在句子意思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辨析。(1)D 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改为:未尽也(完全)。整句话的意思:没有完全教给我。(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才略”:才干和谋略。“复”:再。“所以”:的原因。还有“此君之所以后也”判断句的翻译。(3)甲文中吕蒙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可直接提取“蒙乃始就学”作为答案。而乙文中赵襄王落后的原因可直接提取“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作为答案。(4)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好两篇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分别归纳出两文的中心,看看两文分别都表明了什么主要观点。然后再联

13、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甲文可从开卷有益,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等角度作答。乙文可从做事情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目标明确的角度作答。故答案为:D;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那个吴地的阿蒙了。这就是您落在后边的原因了。蒙乃始就学;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这样才可能取得成功。【点评】对文言词语的含义理解,考生要首先理解整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在再进行国定词语的意思理解。同时要注意平时对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的积累,能将课内的知识进行迁移。考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14、要掌握翻译的原则,注意关键字的正确理解,句意要准确。本题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考生要注意正确理解文本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回答,找准答案,注意括号内的要求。考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感悟作者在文本中要阐述的中心,由此而写出感悟或者启发。注意要对两文分别阐述。【附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

15、(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乙】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比赛之时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都落在王子期后边。襄王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一定留着一手,没有完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在使用的时候有问题。不管驾驶什么车辆,最重要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人赶着马,注意力要放 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跑得很远。现在,你在我后面,

16、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其实,驾驭(引导)马匹长途竞争,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而你的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八哥与蝉对话 鸲鹆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言,唯数句而已。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注】本文据叔苴子改编。鸲鹆(q y):即八哥。罗:张网捕捉。调:调教。曷若:怎么像。(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久之能效人言效:_ 但能效数声而

17、止但:_ 唯数句而已唯:_ 鸟俯首而惭俯: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曷若我自鸣其意哉?(4)八哥为什么“俯首而惭”?你由此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1)仿效,模仿;但是,只;只,仅仅;低下(2)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3)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4)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意。启发: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单单“鹦鹉学舌”是不行的。【解析】【分析】(1)本题考

18、查文言文词语解释。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但”:只。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效”在现代汉语里有“仿效,模仿”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

19、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 境 中,根 据 上 下 文 推 断 也 不 失 是 一 种 较 好 的 方 法。注 意“笑”“曷”“意”等字词的翻译。“蝉鸣于树”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启示。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

20、取重要信息。八哥“俯首而惭”是因为八哥听了蝉的话,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没有能抒发出心意。启发可从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的角度作答。故答案为:(1)仿效,模仿;但是,只;只,仅仅;低下(2)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3)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4)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意。启发: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单单“鹦鹉学舌”是不行的。【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答题时应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但”古今义不同,“效”、“俯”是动词。(2)本题

21、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翻译划分:蝉对它说,你能像人一样说话,非常好,然而你所谓的说话,仍然像没有说话一样。(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鸣于树:在树上鸣叫,曷若我:怎么能像我一样,自鸣其意:鸣唱自己的心意。(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启示。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附参考译文】八哥这种鸟生长在南方,有人张网捕捉后调教它的舌头,时间长了,它能像人一样说话,但是只能仿效几声就停止了;整天说的话,只有那么几句罢了。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蝉对它说,你能像人一样说

22、话,非常好,然而你所谓的说话,仍然像没有说话一样。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八哥低下头感到惭愧,以后再也不学人说话了。4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有仙则名_ 谈笑有鸿儒_ 可以调素琴_ 何陋之有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

2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_、_、_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_的情趣。【答案】(1)出名,著名;学者;弹奏;简陋(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3)C(4)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安贫乐道【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陋室铭的阅读理解能力。(1)句意分别为:有了神仙就出名。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

24、博的大学者。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有什么简陋的呢?据此提取字词意思即可。(2)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乱耳:扰乱双耳。据此整理句意即可。(3)A 项“龙”和“仙”是吉祥、高尚的象征,符合情理;B 项属于环境描写,符合情理;C 项并没有刻意贬低无学问的人,说法错误;D 项是作者内心的独白,符合情理。(4)从环境、交往、日常三方面分析即可总结出“陋室不陋”所表达的生活情调。故答案为:(1)出名,著名;学者;弹奏;简陋;(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3

25、)C;(4)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安贫乐道。【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作品的中心意思。(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注意:名:今为名词,文中用作动词。(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注意:“无丝竹之乱耳”的“之”是语气助词,不译。(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关键词句的理解能力。注意:作者重在言论自己的陋室,无闲谈他人的意思。(4)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归纳、整理能力。作品包括环境、交往等方面的描写,内容充实。立意明了。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26、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注释】尚:还,仍然。故

27、意:这里指原来的态度、眼光。顾:拜访。虞:意料,预料。造次:鲁莽,轻率。因:于是,就。就:靠近,接近。拊:轻拍。(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即更刮目相待_ 或说肃曰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3)【乙】文中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先是_,吕蒙给他出谋划策之后鲁肃的态度转为_。(4)【甲】【乙】两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5)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吕蒙的形象。【答案】(1)重新;有人(2)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3)轻视;尊重和亲近(4)相同,都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

28、而愿与之深交。(5)坦诚豪爽、知错能改、勤奋好学、善听意见、有勇有谋。【解析】【分析】(1)尤其注意古今异义词语更:重新(2)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 落 实,要 特 别 注 意 对 关 键 词 语 的 把 握,这 里 应 注 意“孰”“乃”“至”等关键词的理解。(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 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文段突出的是鲁肃对吕蒙态度由轻视到叹服的变化。(4)理解文章内容,可知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爱才敬才,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有了惊人进步。(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和

29、主题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看他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做这些事,揣摩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结合甲、乙两文可知,吕蒙是一个善于听劝、有勇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有所成的人。故答案为:(1)重新有人(2)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3)轻视尊重和亲近(4)相同,都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5)坦诚豪爽、知错能改、勤奋好学、善听意见、有勇有谋。【点评】比较阅读分析人物形象,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翻译两篇文章,抓住吕蒙的言行分析,吕蒙起初不爱学习,在孙权的几番

30、劝说下最后学有所成,他能马上为鲁肃“画五策”,令鲁肃“刮目相待”,从中我读出了一个知错能改、谦虚勤学、自信率真、计谋过人的吕蒙。【附参考译文】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在陆口驻屯,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仍然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像一家人一样,但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定好应急方案呢?”

31、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32、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 断欤?(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_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_(2)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

33、误的一项是()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文 章 语 言 简 洁。如 写 寺 僧 沿 河 打 捞 石 兽,仅 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5)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答案】(1)经过,经历;被;表反

34、问语气,吗;到,到达(2)D(3)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它们的)踪迹。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4)D(5)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释文言词语,要熟记课文注释,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注意“阅”的翻译。(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注意

35、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做到分类辨析,理解记忆。本题采用排除法,ABC 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D 中的是“助词,的”。故选 D。(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翻译第(1)句时,要注意“棹”“曳”“如是”等的正确翻译。(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知,D 项不正确,讲学家只是提出了石兽埋在沙里只能越

36、来越深的看法,并未盲目采取行动。故答案为 D。(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阅读文本可知,这个故事说明了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故答案为:(1)经过,经历;被;表反问语气,吗;到,到达(2)D。(3)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它们的)踪迹。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4)D。(5)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点评】文言文阅读

37、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学习中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和表达的能力。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陈康肃公尧咨善射_ 久而不去_ 乃取一葫芦

38、置于地_ _ 以钱覆其口_(2)翻译下列句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3)谈谈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的“笑”字的理解。(4)作者详写卖油翁“酌油”情节的原因是什么?(5)“公亦以此自矜”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答案】(1)善于,擅长;离开;就,于是;放;盖(2)(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卖油翁接着说:“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3)一方面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以及其所说的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4)突出卖油翁是以理服人,以“酌油”的技艺

39、说服对方的。(5)点明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后文埋下伏笔。(6)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人各有所长,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注意句意: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置:放。(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40、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颔:点头 句意:(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点点头。重点词有:尔:罢了 句意:卖油翁接着说:“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情节来分析。(4)解答此题,需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选文内容,从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语句,摘抄时注意书写正确。文中详写卖油翁“酌油”情节是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突出他以理服人,以“酌油”的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5)结合句意“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理解分析。(6)此题考

41、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字字落实。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4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本:根。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实:充实,充满。(1)解

43、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不蔓不枝_ 亭亭净植_ 夫如是_ 人多树之_(2)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翻译下列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4)【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竹子,实际上都是在写君子。请说说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哪些共同点。【答案】(1)横生藤蔓;耸立的样子;这,这样;种植(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君子(品德高尚的人)看见它的根,就会想到善于建树德操坚贞不拔的人。(4)品德高尚、坚贞自守;正直不屈、不偏不倚;虚怀若谷、立志高远、砥砺前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受外物荣辱影响。【解析】【

44、分析】(1)此题都古今异义词,如“蔓”:横生藤蔓。“树”:种植。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谓语部分与宾语部分划开。注意“之”是取独作用,放在主语谓语之间起连接作用,因此“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是一个整体,做“爱”的宾语。前面部分的主谓之间要划开。(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宜”:应该,应当。“众”:多。“本”:根。“善建”:善于建树(德操)。(4)【甲】文很好理解,特别要抓住【乙】文中“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君子见其心,则思

45、应用虚受者”“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等标 志品质的句子进行分析,即可更加完整地概括出答案。故答案为:横生藤蔓;耸立的样子;这,这样;种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君子(品德高尚的人)看见它的根,就会想到善于建树德操坚贞不拔的人。品德高尚、坚贞自守;正直不屈、不偏不倚;虚怀若谷、立志高远、砥砺前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受外物荣辱影响。【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考生要注意平时学习文言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以及知识的迁移,要结合句子的整体理解进行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做此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推断句子的停顿。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

46、译,考生在平时要加强训练,遵循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掌握基本的方法,在翻译时要正确理解重点词语,注意句意的顺畅。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考生要抓住关键的句子进行理解,就可以概括出完整的答案。【附参考译文】【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

47、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乙】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

48、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9课内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 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本文作者_(人名),除“醉翁”之外,他晚年又自号“_”。(2)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以此自矜_ 释担而立_

49、但微颔之_ 笑而遣之_(3)请结合作者对卖油翁的描写,分析康肃由“问”到“忿然”的原因。(4)请写出两点卖油老人的过人之处。【答案】(1)欧阳修;六一居士(2)自夸;放;点头;打发(3)对于自己的射箭技术,卖油的老头不仅不表示出赞叹、惊讶,而是“睨之”“微颔”之,康肃生疑而“问”;当老者说出“无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之后,使康肃变得“忿然”。(4)见多识广;技艺精湛;富有智慧;善于说理【解析】【分析】(1)本文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欧阳修: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意为:“藏

50、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这六个“一”)。(2)本题中的“颔”名词用如动词,“点头”;“遣”是“打发”的意思。(3)陈康肃公“尝射于家圃”,而卖油翁看后表现出“睨之”“微颔”的神情,便使得陈康肃产生疑问;当卖油翁对陈康肃的射箭技艺用“无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进行回应后,使康肃变得“忿然”。作答时结合语境将陈康肃从“问”到“忿然”的过程概述出来即可。(4)结合文本内容对人物的特点进行概括即可作答。文章叙写卖油翁酌油时,用“取”“置”“覆”“酌”“沥”等词语,突出了他有娴熟的技能;而用“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见多识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