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与翻译.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7933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6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与翻译.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一、断句解读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代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d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二、考点解析 2004 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代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2005 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5、2006 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

2、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代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代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代原意。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三、高考试题回放 (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 分)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

3、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参考答案:(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2006 年高考广东语代卷第题)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诵读得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语代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对文言文的学习

4、更应如此。四、方法指津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古代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代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全代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 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

5、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1代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代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代,首先要通读全代,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代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

6、的地方断开来。2 全代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给一段代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代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另外,我们还要有全代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上下代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3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代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广东卷中的 史官曰。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7、。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代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2009 年高考题 1.(09 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

8、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答案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2.(09 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阅读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学问则古 不为 难 到 古 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

9、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答案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3.(09 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之 不 足 者 补之 天 之 道 损 有馀而补不足人 之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是 以 圣 人 为而不恃功成 而 不处。(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答案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

10、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解析 文言文的断句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与翻译相关的题型,其难度低于翻译,但读不懂文句,断句也是很困难的。考生可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据标志词进行辅助断句。如据实词补不足、人、损,据虚词之、是以等可辅助判断。2008 年高考题 1.(08 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美者自美吾不 知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取材

11、于韩非子说林上)答案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 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解析 运用语感,理解文句的意义和结构,正确断句。2.(08 浙江)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政 姊 荣 闻 人 有 刺 杀 韩 相 者 贼 不 得 国 不 知 其 名 姓暴 其 尸 而 县 之 千 金 乃 於 邑曰其是吾弟与 嗟乎 严 仲 子 知 吾 弟 立 起 如 韩 之 市 而 死 者 果 政 也(史记刺客列传)答案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

12、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解析 先整体阅读,弄懂文意再断句。2009 年联考题 1.(北京市西城区 2009 年 5 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语文试题)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孟 子 曰 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 而 道存焉君子之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 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而所 以自任者轻。【注】不下带:带,腰带。古人不视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答案 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 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

13、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2.(北京市海淀区 2009 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鲁 有 恶 者 其 父 出 而 见 商 咄 反 而 告 其 邻 曰 商 咄不 若 吾 子 矣 且其 子 至 恶 也 商咄至美也彼以 至美 不 如 至 恶 尤 乎 爱 也 故 知 美 之 恶 知 恶 之 美 然 后 能 知美 恶 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答案 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 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 3.(北京市丰台区 2009 届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诗 人 多 用

14、 野 老 字 不 过 谓 田 野 老 人 耳 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七篇 注 云 六 国 时 人在齐楚间应邵 曰 年 老 居 田 野 相 民 耕 种 故 号 野 老 则 二 字 所 出 最古矣。(陔余丛考野老)答案 诗 人 多 用 野 老 字/不 过 谓 田 野 老 人 耳/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 七 篇/注云/六 国 时 人/在 齐 楚 间/应 邵 曰/年 老 居 田 野/相 民 耕 种/故号 野 老/则 二 字 所出最古矣。4.(北京市崇文区 2009 届高三二模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语文试题)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取材于晋徐

15、广弹棋经)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答案 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5.(北京市朝阳区 2009 届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答案 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

16、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 2009 年 9 月更新 1.(2010 届广东省梅州揭阳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这个句断句。对 曰 夫 兵 在 御 之 得 其 道 不 在 众 多 陛 下 取 其 壮 健以 道 御 之 足 以 无 敌 于 天 下何必多取细弱 以增 虚 数 乎!答案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2.(广东顺德伦教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

17、其对年老卒官。答案 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3.(湖南省浏阳一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用/给文中句子断句。陵 卒 从 汉 王 定 天 下 以 善 雍 齿 雍 齿 高 祖 之 仇 陵 又 本 无 从 汉 之 意 以 故 后 封 陵 为 安 国 侯。答案 陵 卒 从 汉 王 定 天 下/以 善 雍 齿/雍 齿/高 祖 之 仇/陵 又 本 无 从 汉 之 意/以 故 后 封 陵(/)为 安 国 侯。4.(重庆市一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用斜线()断句:刘 俯 身 窥 之 见 十 数 人 儿 女 杂 坐

18、罗 列 盘 馔 环 绕 之而 共 食 见 其 妻 在 坐 中语笑。答案 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文言断句翻译习题 阅读下列语段,用/线给画 线处断句,并翻译画 线的句子。1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识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5 分)颜氏家训勉学 08 年海淀高三一模 2、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2 分)0

19、8 年西城高三一模 3有 国 者 不 可 以 不 知 春秋 前 有 谗 而 弗见 后 有 贼 而不 知 为 人臣者 不 可 以不知春秋守 经 事 而 不 知 其 宜 遭 变 事 而 不知其权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08 年崇文高三一模 4人 主 贵 正 而 尚 忠 忠 正 在 上 位 执 正 营事 则谗 佞 奸 邪 无 由 进矣譬 犹 方 员 之不相 盖 而 曲 直 之 不 相 入 夫 鸟 兽 之 不 可 同 者 其 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 志

20、而 在 上 位 谗 佞 奸 邪 而 欲犯 主 者 譬 犹 雀 之 见 鸇而 鼠 之 遇 狸 也 亦 必 无 余 命矣是 故 人 主 之一举 也 不可不慎也。(5 分)(取材淮南子主术训08 年东城二模 5 夫 缀 文 者 情 动 而 辞 发 观 文 者 披 文 以入 情 沿 波 讨源 虽 幽 必显世 远 莫 见 其面觇 文 辄 见 其 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5 分)(选自文心雕龙知音)08 年崇文二模 6齐王好衣紫,齐人皆好也。齐国五素不得一紫。齐王患紫贵。傅(太傅)说王 曰 诗 云不 躬 不亲 庶 民 不 信 今王欲 民 无 衣 紫 者王 以 自 解 紫 衣 而 朝 臣 有 紫

21、 衣 进 者 曰 益 远 寡人恶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内莫衣紫。(5 分)08 年宣武二模 7 20070120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地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初试官,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罔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从姬 歌 儿 不 顾 于 亲 犯 法 害 民 虚 公 家 此 夫 为 盗 不 操 矛 弧 者 也 攻而不 用 弦刃 者 也 欺 父 母 未 有 罪 而 弑 君 未 伐 者 也。何以为高贤才乎?(5 分)(取材于史记日者列传)

22、07 年东城高三期末测试 8 世 皆 称 盖 君能 得 士 士 以 故 归 之 而 卒赖 其 力 以 脱 于 虎 豹 之秦嗟 乎 孟 尝 君特鸡 鸣 狗 盗 之 雄 耳 岂 足 以 言 得 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难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之也。(5 分)读孟尝君(王安石)断句在原文上进行(3 分)。翻译画线的句子(2 分):9、虽 有 嘉 肴 弗 食 不 知 其 旨 也 虽 有 至 道 弗 学不 知 其 善 也 是 故 学然 后 知 不 足 教然后知困 知 不 足 然后 能 自 反 也 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学记

23、)10、太 宗 曾 罢 朝 怒 曰 会 杀 此 田 舍 汉 文 德 后 问谁触 忤 陛 下 帝 曰 岂过 魏 征 每 廷 争辱我使我 常 不 自 得 后 退 而 具 朝 服 立 于 庭 帝 惊 曰 皇 后 何 为 若 是对 曰 妾闻主 圣 臣 忠今 陛下 圣明 故魏 征 得 直 言 妾 幸 备 数 后宫安敢不贺 文德后贺太宗 11、史 官 曰交 友 之 道 难 矣 人 当 意 气 相 得 时 以身 相 许 若 无 难 事 至事 变 势 穷 不 能蹈其所言 而 背 去 多 矣 况 既 死而 能 养 其 亲 乎 吾 观 杜 环 事 虽 古 所 称 义烈 之士 何 以 过而 世俗 恒谓 今人 不 逮

24、 古 人 不 亦诬天下士人哉 (2006 年高考广东卷)12.钟 毓 钟 会 少 有 令 誉 年 十 三 魏 文 帝 闻 之语其 父 钟 繇 曰 可 令 二子 来 于 是 敕见毓面有 汗 帝 曰 卿 面 何 以 汗 毓 对 曰 战 战 惶 惶 汗 出 如 浆 复 问 会卿 何 以不 汗对 曰 战战栗 栗 汗不敢 出 13、(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越 之 于齐楚扞蔽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越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显名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20

25、06 年高考北京卷)14、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朕 少 好 弓 矢 得良 弓 十 数 自 谓无以 加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则 脉 理 皆 邪弓虽 劲 而发矢不直。联始寤向者辩之未精也。联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2007 年高考北京卷)答案 1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识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5 分,共 10 处断句,错 2 处扣 1 分,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可断可不断)2、闻其上疏时/自知触

26、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答对 4 处得 2 分,错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3 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 /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所以國家的君主不可以不知春秋,如果不知,站在前面的讒邪小人就不能看清,跟在後面的亂臣賊子就不能察覺。做臣下的不可以不知春秋,如果不知,就會遇到常事不能適當處理,遇到事變不能隨機應變。评分:共 3 分。/为必断处,答对两处给 1 分,全对给 3 分;/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错误的断句,每错两处减 1 分,减完得分为止。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

27、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评分:共 2 分。共两句,一句 1 分,错一处该句不得分。4、(5 分)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之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鸇/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2 个 1 分。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君主看重和推崇正直忠诚的人,让他们身处高位,担任要职,执政理事,那么谗佞奸邪之徒就没有机会往上爬,这就好像方圆不能相合

28、、曲直不能相入。鸟兽不能同,是因为他们不是同类;虎鹿不能同游,是因为他们力量不等。所以圣人受重视处高位,这谗佞奸邪之徒如果想要干扰破坏,那就像小鸟碰到鸇鸟、老鼠遇到狸猫一样,必定要丧命的。所以君主的每一个举动,都不可不慎。5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评分:共 5 分。/为必断处,答对一处给 1 分;/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 亦不减分;错误的断句,每错一处减 1 分,减完得分为止。文学创作是作家的内心有所活动,然后才表现在作品之中;文学批评却是先看作品的文辞,然后再深入到作家的内心。从末流追溯

29、到根源,即使隐微的也可以变得显豁。对年代久远的,固然不能见面,但读了他的作品,也就可以看到的心情了。1 缀文:指写作。缀:联结。情动而辞发:物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2 披文:辨骚: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披:翻阅。3 讨:寻究。4 幽:隐微。5 觇(chn搀):窥视。6傅说王曰/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以自解紫衣而朝/臣有紫衣进者/曰/益远/寡人恶臭。评分标准:本题 5 分。每断对 2 处给 1 分,全部断对给 5 分。齐王喜好穿紫色的衣服,于是齐国人都喜好穿紫色的衣服。齐国五匹素也不如一匹紫布。齐王为紫布太贵而担忧。太傅劝谏齐王说:诗经上面说:君王不身体力行,百姓就不会

30、相信。现在大王要想让百姓不穿紫衣服,您就应当自己先脱下紫衣服上朝。臣有穿紫衣服进见的,您就说:离我再远一些,我讨厌那种气味。这一天,侍从宫中就没有穿紫衣服的人了;这个月,都城中就没有穿紫衣服的了;这一年,齐国的境内就没有穿紫衣服的了。7 20070120 食饮/驱驰/从姬/歌儿/不顾于亲/犯法/害民/虚公家/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弑君未伐者也 /为必断处,对 7 和得 5 分,对 6 处得 4 分,对 5 处得 3 分,对 4 处得 2 分,对 3 处得 1分,对 12 处不得分。/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 1 分,减完 5

31、 分为止。8 世皆称盖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难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之也。(翻译:这正是真正的人才不到他那里去的原因呀)。(断句共 3 分,每断对两处得 1 分。翻译 2 分,士译为士人或不翻译均可;之所以保留在白话译文中而表示的意思符合原文之意者不扣分。世人都称许孟尝君能够赢得士人,士人因为这缘故而归顺他,(孟尝君)最终依赖这些士人的力量,而从虎豹般的秦国脱身。哎!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辈的头子罢了,哪里足以说他赢得了士人?如果不是这样,依仗齐国的强大,

32、得到一个(真正)的士人,应当能够称霸天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辈出于他的门下,这正是(真正的)士人不到他门下的原因啊 9、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很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了解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

33、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10、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 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参考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 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呢 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

34、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1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史官评论说:真正奉行交友之道,是很难的事呀。当人身处顺境、志得意满时交友,双方情意相投,恨不能为对方奉献一切,就好像遇不见难事一样。等到事态发生了变化,局势不妙的时候,不能履行自己对朋友的诺言、违背友情的人,很多呀,更何况朋友本人死了,却能奉养他的亲人,我看杜环的事迹,即使是古代那些被称做义烈之士的人也比不过他,可世俗之人常说现在人比不上古人,这不是在错怪天下的士人吗?12、钟毓、

35、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13、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况且赵国对于齐、楚来说,就是屏障啊,好像牙齿外面有嘴唇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受寒。今天赵国灭亡,明天祸患就该到齐国、楚国了。而且救赵的事,应该像捧着漏水的瓮去浇烧焦的锅一样。救赵、是高尚的义举;使秦兵退却,可以显扬威名。仗义解救将亡的国家,扬威退却强秦的军队,不尽力去做这件事而专

36、注于吝惜粮食,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人错了。14、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 /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5 分)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少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数十张,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却说都不是良材,我问那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则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弓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直。/为必断处,对 9-10 处得 5 分,对 7-8 处得 4 分,对 5-6 处得 3 分,对 3-4 处得 2 分,对 1-2 处不得分。/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错误的断句,错

37、一处减一分,减完 5 分为止。6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人 主 不 妄 赏 非 爱 其 财 也 赏 妄 行 则 善 不 劝 矣 不 妄 罚 非 矜 其 人 也 罚 妄 行 则 恶 不惩矣 赏 不 劝 谓 之 止 善 罚 不 惩 谓 之 纵 恶 在 上 者 能 不 止 下 为 善 不 纵 下 为 恶 则 国 法 立矣是 谓 统 法。(节选自资治通鉴)答案:人主不妄赏/非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法立矣/是谓统法。7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董 宣 字 少 平 陈 留 圉 人 也

38、初 为 司 徒 霸 所 辟 举 第 累 迁 北 海 相 后 特 征 为 洛阳令。答案: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霸所辟/举第/累迁北海相/后特征为洛阳令。8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并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1)断句。曾 子 衣 敝 衣 以 耕 鲁 君 使 人 往 致 邑 焉 曰 请 以 此 修 衣 曾 子 不 受 反 复 往 又 不 受 使者曰 先 生 非 求 于 人 人 则 献 之 奚

39、 为 不 受 曾 子 曰 臣 闻 之 受 人 者 畏 人 予 人 者 骄人。(2)翻译。译文:_ 译文:_ 解析:第(2)题考查点为句式不我骄也(宾语前置句),实词纵(即使)、骄(轻视、傲视、看不起)、足以(完全能够)、全(保全)、节(节操、操守),虚词乎(表反问语气,吗)。答案:(1)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2)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参考译文: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种。鲁国国君派

40、人前往送给他一座城池,对他说:请你用它来置办衣服。曾子没有接受。使者回去了,再一次前往,曾子又一次不肯接受。使者说:先生你没有向人请求,人家就送给你,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接受别人东西的人畏惧别人,给予人家东西的人傲视别人。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题组二 能力练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太 宗 曾 罢 朝 怒 曰 会 杀 此 田 舍 汉 文 德 后 问 谁 触 忤 陛 下 帝 曰 岂 过 魏 征 每 廷 争 辱我使 我 常 不 自 得 后

41、 退 而 具 朝 服 立 于 庭 帝 惊 曰 皇 后 何 为 若 是 对 曰 妾 闻 主 圣 臣 忠 今陛下 圣 明 故 魏 征 得 直 言 妾 幸 备 数 后 宫 安 敢 不 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1)在断句的基础上,给上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2)翻译上面这段文字。译文:_ 答案:(1)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2)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找机会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

42、: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谏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进谏。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蹝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

43、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公孙丑上)【注】蹝基:锄头。置邮:驿站。(1)将 内的内容用/断句。(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文:_ 答案:(1)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蹝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2)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参考译文:齐国有俗谚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要称王天下)却是很容易的。夏后、殷、周三朝兴盛时,土地方圆没有超过一千里的

44、,而现在齐国有这么大的地方了;鸡鸣狗叫互相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况且,仁德的君王不出现的时间,没有比现在隔得更长的了;百姓受暴政折磨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什么都吃而不挑拣,干渴的人什么都喝而不挑拣,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到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是岁也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大夫宫之奇谏君

45、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灭虞。虞君曰: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宫之奇曰: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是 岁 也 晋 复 假 道 于 虞 以 伐 虢 虞 大 夫 宫 之 奇 谏 君 曰 晋 不 可 假 道 也 是 且灭虞。(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文:_ 答案:(1)是岁也/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大夫宫之奇谏君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灭虞。(2)宫之奇带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当年冬天,晋国消灭了虢国,虢公丑逃到周京。晋军回师偷袭并灭掉了虞国。参

46、考译文:就在这一年,晋国又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进谏虞君说:(虞国)不能借道给晋国,这样做将会灭亡虞国。虞君说:晋君与我同姓,不会攻打我们。宫之奇说:虞国与虢国,(好像)嘴唇与牙齿,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虞公不听,便答应借道给晋国。宫之奇带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当年冬天,晋国消灭了虢国,虢公丑逃到周京。晋军回师偷袭并灭掉了虞国,俘虏虞公以及他的大夫井伯、百里奚,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人,但是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

47、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选自战国策)(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与 不 期 众 少 其 于 当 厄 怨 不 期 深 浅 其 于 伤 心 吾 以 一 杯 羊 羹 亡 国 以 一 壶 飧 得 士二人。(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文:_ 答案:(1)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2)给人东西不在于多少,应该在他灾难困苦的时候(给予帮助);怨恨不在于深浅,重要的是不要使人伤心。我

48、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了两个勇士。参考译文:中山国的国君宴请都城里的士大夫,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座。由于羊羹不够,司马子期没能吃上,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去,并煽动楚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君逃走。这时,有两个人提着武器,尾随在他的后面,中山君回过头来问这两人说:你们为什么跟着我?两人回答说:在我们的父亲曾经快要饿死的时候,(多亏)您给了他饭吃,他才没有死。父亲在临死的时候,叮嘱我们说:一旦中山君有急难,你们俩一定要冒死去保护。所以,我们是来保护您,愿为您效死力。中山君听罢,仰天长叹:给人东西不在于多少,应该在他灾难困苦的时候(给予帮助);怨恨不在于深浅,重要的是不要使人伤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了两个勇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