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考点.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4626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考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美术史考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考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考点.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第一节旧石器时代美术 (距今约 200 万年前-1 万年前)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最早的人类遗迹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有180 万年、陕西蓝田人 80-65 万年、北京猿人遗址(距今约 57.8 万年);中期比较重要的遗址山西襄汾的丁村人、山西阳高的许家窑人及陕西大荔的大荔人,距今约 10-20 万年;晚期的遗址北京的山顶洞人(距今约 1-2 万年)、山西朔县的峙峪人(距今约 2.7-3 万年)。二、旧石器的造型和发展 1、旧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造型:四川巫山龙骨坡巫山人遗址(距今约 200 万年前)、河北阳原小长梁与云南元谋猿人遗址发现的打制石器,多系不规则的刮削器、

2、砍砸器及尖状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呈现出石器的原始性状。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约 180 万年)、陕西蓝田猿人遗址(距今约 8065万年)出土的石器,有砍砸器、削刮器及三棱大尖状器等不同的器形,出现了初步的类型分化。北京猿人(距今约 57.8 万年)制作的石器,种类增多,有单刃与多边砍砸器、各种削刮器、尖状器、两端刃器、雕刻器及似箭镞形石器等,形状日益规整;石器的加工方法也有显著进步,除单向打击法之外,也运用交互打击法。2、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石器造型:山西襄汾的丁村人、山西阳高的许家窑人及陕西的大荔人,都属距今约 1020 万年的早期智人,他们制作的石器较多地采用交互打击法,类型显著分化,形式

3、日趋稳定。丁村人的石器有三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舌形手斧、砍砸器、削刮器、球状器等。其中的三菱大尖状器,尖刃部分造型对称,加工颇为精致;大荔人和许家窑人的石器,器形较小,并注意选取色泽优美、质地细腻的玛瑙作为石器原料。距今约 10 万年的许家窑人遗址里发现的大约一千五百个石球尤其值得注意,它们光滑规整的造型体现出相当的造型能力,其中的大型球重达 15002000 克,不能用以远距离投掷,显然已经超 越了实用的需要。这显示了一种与泛灵论联系在一起的工具崇拜心理,但也体现出对造型的讲究脱离了实用目的。3、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晚期智人的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首先,由于注重修理石核台面和间接打击

4、石片法的采用,能产生长而薄的石片;其次是石器类型丰富,形状更加对称,加工益发精致。例如宁夏灵武水洞沟出土的尖状器,以造型周正对称而著称;河北阳原虎头梁出土的单肩尖状器,可能是复合工具(投射器)的矛头,山西朔县(今朔州)峙屿人遗址的小型石器,多以石髓、玉髓为原料,色彩瑰丽缤纷。纵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在锐利实用的功利前提下,已经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和刻划艺术品 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 28,940 年前峙屿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该物呈扁平椭圆形,大小似鹅蛋,中央穿孔,可系绳佩挂。此外灵武水洞沟遗址发现以鸵鸟蛋壳磨成的穿孔串珠,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发现一颗

5、钻孔石珠。更为重要的发现还有:阳原虎头梁曾发现用贝壳、鸵鸟蛋壳、鸟骨管制成的配饰物;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曾发现百余件装饰品,包括鸡心形钻孔石坠、穿孔石珠、磨孔海蚶壳、钻孔兽牙及骨管等。周口店山顶洞还发现一枚精致的骨针,证明当时人已缝纫兽皮作为御寒保暖的服饰。山顶洞人与虎头梁人还分别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以上事实表明,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我国先民,已有多种多样的审美创作活动。第二节新石器时代美术 (距今 1 万年前-公元前 21 世纪)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 以使用磨制石器,发明陶器和出现农业与畜牧业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起点。中国迄今发现新石器时代文

6、化遗址近万处,分布遍及各省、自治区,已确立的考古学文化约五十多种。随着碳 14 测年法的应用与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初步搞清了全国主要新石器文化的序列与编年,特别对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辽河流域和燕山南北地区的诸文化谱系有教深入的认 识,从而为我国史前美术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约公元前 10,000前 7,000 年)本期遗存发现不多,惟最近十年有重要发现。华北地区有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华南地区有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甄皮岩下层等遗址。这些遗址均出土粗陶片;徐水南庄头出土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碾压加工粮食的工具,还伴出家畜骨骼;道县玉蟾岩发现最早的

7、水稻谷壳。2、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约公元前 7,000前 5,000 年)黄河中游地区有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文化,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及甘肃秦安的大地湾文化(以大地湾一期存在为代表;或以陕西华县发现的老官台文化命名)。黄河下游发现的山东淄博发现的后李文化。长江中游地区有湖南澧县的彭头山文化及石门的皂市下层文化、湖北枝城的城背溪文化。辽河流域有内蒙古敖汉旗的兴隆洼文化、辽宁阜新的查海遗址及沈阳的新乐文化。燕山南麓有北京平谷发现的上宅文化。农业于本期已发展成主要的经济部门,黄河流域及北方主要种植粟类作物。陶塑、石雕、玉器开始出现;内蒙古吉林西白音长汗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石刻女神像。3、

8、新时期时代晚期文化(约公元前 5,000前 3,000 年)黄河中游地区有分布广泛的仰韶文化(包括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等三个类型),黄河上游有最先在甘肃临洮发现的马家窑文化,黄河下游有山东滕州的北辛文化及泰安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地区有重庆巫山的大溪文化及湖北京山的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有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与嘉兴的马家浜文化,上海青浦的崧泽文化,江苏南京的北阴阳营文化,安徽潜山的薛家岗文化及含山的凌家滩文化。辽西及燕山北麓地区有敖汉旗的赵宝沟文化及赤峰的红山文化。珠江三角洲有咸头岭文化(或称大湾文化)。台湾有台北县的大垒坑文化。黑龙江有密山县的新开流文化本期农业与手工业出现分工,生产规模扩

9、大;到本期后段,手工业内部也有了新的分工。彩陶艺术十分流行,琢玉已成独立的部门。私有制已经出现,作为记事的刻划符号得到广泛采用。本期前段,流行向心式的聚落布局及氏族公共墓地,血缘纽带还比较牢固;本期后段,出现氏族权贵,红山文化出现坛、庙、冢等礼制性建筑,屈家岭文化出现城堡,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变革之中。4、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约公元前 3,000前 2,000 年)黄河中游地区有河南陕县发现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及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长安县发现的客省庄文化,山西襄汾发现的陶寺文化。黄河下游地区有山东章丘首先发现的龙山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与湖北天门的石家河文化。其他地区还有内蒙古中南部的

10、老虎山文化,岭南地区的石峡文化,福建闽侯的昙石山文化,台湾高雄的凤鼻头文化与台北的园山文化,云南的大墩子文化,西藏昌都的卡若文化等。本期,具有防卫功能的城堡大量涌现;大型墓与小墓的随葬品多寡悬殊,贫富分化显著;良渚文化大墓随葬大量玉璧、玉琮等祭祀天地的玉礼器,墓主人可能是握有权利的祭司(巫);江苏吴县澄湖良渚文化遗址及山东邹平丁公龙文化城址,相继发现多字刻于一器的陶文,作为记事与交际工具的文字已经产生。二、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 1、陶器 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我国目前发现的早期陶片不少,可复原器形的最早实例是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的釜形陶器残片,距今约 10,00

11、0 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遗物。(1)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盆、钵、碗、杯、豆、勺属饮食器;(饮食器的共同特点是敞口)炊煮器鼎、鬲、簋、甑、斝、釜、灶属炊煮器;(一般都有三足,便于架在火上烹烧,挪动方便。)储藏器壶、罐、瓶、瓮属储藏器。(多呈球形或半球形,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容量。)(2)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3)加以器表装饰情况来划分:则有素陶、彩陶、印纹陶和拟形陶器。装 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人形,但就彩陶来看,绝大部分是组合方式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2、彩陶 彩绘是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法。所谓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3、黑陶 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是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潍坊姚官庄出土的蛋壳黑陶盘口花柄圈足杯,轮廓曲折多变,造型稳健俊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