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重点.pdf

上传人:hg158****2095 文档编号:8081181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重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美术史重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重点.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中国美术史重点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以彩陶为主,大汶口文化以素陶为主。战国末期青铜工艺的特点?由原来的庄重威严向轻巧实用方向发展。在器形方面,敦、缶、扁壶、鉴、杯、卮等新器形流行。向生活化倾向。青铜铭文由长变短。纹饰革新。新工艺的提高和推广,使青铜工艺走向华巧工致的新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绘画特点?以线造型,线条运用已比较成熟,设色虽未脱离平涂的初始阶段,但渲染技术已经开始使用。在条件允许条件下,匠师已熟练地掌握了写实和虚拟的手法,用于描绘不同的对象。构图和技巧处在幼稚阶段,匠师还没有掌握透视法则,通常采取上下层隔开的形式,上层表现远,下层表现近。绘画用途进一步扩大,绘画活动被用来阐述政治观

2、点和哲理。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简介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 1974-1976年共发掘 3 处,俑坑距墓 1.5公里 雕塑手法采取捏、塑、堆、贴、刻等多种技巧 其规模宏大,从分表现了兵马俑的真实性 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与希腊雕刻相比,有特有的装饰性和绘画性。汉代大型纪念性雕刻-霍去病墓前石刻 汉代陶俑:山东

3、的乐舞杂技俑 四川的书俑 汉代青铜俑最杰出的代表是-铜奔马、长信宫灯 魏晋南北朝文房四宝的改进,值得重视。东汉汉灵帝创立“鸿都门学”,后书画被正式列入最高学府的必修课,书画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对书画的发展有极大的刺激作用。蔡邕留下了最早的书法理论著作篆势,曹植乐府诗”云“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圣人感鸟迹,文字有改判。”四大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两汉书画材料用丝织品绢,六朝已普遍用纸。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建于北魏中期。北魏天兴元年由盛乐迁都平城。南齐谢赫的画品:提出的“六法论”成为 1500年来,品评绘画的最高准则。写出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1)

4、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6)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顾恺之的艺术成就?他为历代职业画家树立了榜样,提高了绘画的身价。在绘画中他把表现对象神韵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从而把绘画境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得现代绘画重动态,重外形生动的情况发生质变,进而转向重内心,重神韵。奠定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基础。成功的创造了密体画派,影响深远。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 最早的房子=南禅寺 最早的青绿山水=展子虔的游春图 水墨山

5、水的创始者-王维-文人画之祖 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骑马游春的景象,共八马九人。晚唐的山水画已趋于专门化和水墨画。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一个突出特点-重理轻法 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著录名画的专著-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 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绘画断代史-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绘画通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被称为绘画史上的史记 四论:叙画之源流、叙画之兴废、论画六法、论画山水树石 唐代书法的艺术成就?形成了唐代尚法的艺术风尚 2 出现了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的楷书四大家,颜体体现了盛唐的博大雄浑的时代风貌。唐代张旭创立了草书。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木塔-山西应县木塔 简述清明上河图;

6、是北宋张择端所作,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市井生活的鸿篇巨制。描绘了郊外、城郊和市中心的繁华场景。21 采用了散点透视法,情节生动突出。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南北两种画风的开创者:董源、巨然、荆浩、关仝 李成开创了“平远寒林”畵体,有“惜墨如金”之誉。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郭熙提出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 北宋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全书按逸、神、妙、能四格对作品进行评价。北宋刘道醇的圣朝名画评,提出“六要六长”,最富理论价值。一代文章之宗-苏轼 苏轼文人画理论要点:抬高“仕人画”,贬低画工,藐视画院。强调诗画一律 强调

7、绘画的娱乐性,忽视作品的思想性 强调创作冲动,有感而发 强调神似,忽视形似 表现方法不受程式束缚,因需而异 强调画外意 强调诗书画结合 赵孟頫:第一提倡古意、第二以书入画 解释元四家:元四家是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元四家均为修养全面的文人,诗书画印结合使他们共同采用的艺术形式,强调个性表现,强调作品的娱乐性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吴镇的简浓湿重、倪瓒的干淡简疏、王蒙的繁厚细密、黄公望的作品均能体现。被吴昌硕成为天下第一的是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吴门画派:指明代中期活动在苏州一带的画家 画风特点;表士气、精笔墨、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风格进而体现其乐的精神特点。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8、南陈北崔:陈洪绶、崔子忠 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广州,再到南京,来到北京。清初四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祈 清初 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他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交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扬州画派:是清代活动在扬州地区的著名画派。强调面向现实、“自树脊骨,自出眼孔”郑燮(号板桥)、金农、罗聘、黄慎、高翔、李鱓、汪士慎、李方膺 任伯

9、年的艺术特点:尊重生活,关注社会 文人素质,画工技巧集于一身 融中西画法于一体的成功尝试 海派三任:任熊、任薰、任颐 吴昌硕:“墨池点破秋冥冥,苦铁画气不画形”以作书法作画 诗文书画有其意。贵能深造求其通 传统四大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 岭南画派:二居-居巢、居廉=撞水、撞粉 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折中中西,融合古今”唐代人物画家阎立本代表作品有_历代帝王图卷_和步荤图;南唐顾闳中代表作品是_ 韩熙载夜宴图_。顾恺之传有后人摹临的代表作品列女传仁智图、_洛神赋图_和_女史箴图_等三幅。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

10、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3 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 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 石墨 装饰品。2、仰韶文化彩陶以 半坡 类型和 庙底沟 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 白灰面,二是出现了 夯土台基。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 战国 时代青铜器的杰作。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 牵牛 像

11、和 织女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 ”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祥”。9、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 薛稷 笔下鹤的高昂神韵。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 边鸾 的花鸟画。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 ”,其传世真迹有 五马图 。11、突破“黄家富贵 ”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 崔白 。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13、元代画家 王冕 以画梅著称。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 工笔重彩 闻名,代表作品是 剑阁图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 董其昌

12、。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 王时敏 王原祁、王鉴 为一种;王翚 为一种。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 石涛 在其 苦瓜和尚画语录 一书中提出的。18、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 改琦 与 费丹旭 。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 ”。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 制印 开始,又学习 书法辞章 ,最后取得绘画成就。1、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A、礼器 B、乐器 C、兵器 D、车马器 2、秦陵兵马俑三号坑设计的是(C )。A、主题部队 B、混合部分 C、军事指挥部 D、弩兵 3、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C )。A、曹不兴 B、卫协

13、C、陆探微 D、张僧繇 4、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A )A、游春图 B、江帆楼阁图 C、明皇幸蜀图 D、千里江山图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D )A、安济桥 B、广济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6、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B )A、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郭熙 7、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C )A、钱选 B、李衎 C、高克恭 D、王渊 4 8、明代擅长“易园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A )A、陈洪绶 B、崔子忠 C、丁云鹤 D、吴彬 9、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C )A、嘉靖时期 B、万历时期 C、康熙时期 D、雍正时期 10、点石斋

14、画报的主要执笔人是(A )A、吴有如 B、郑曼陀 C、张聿光 D、马星驰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B)。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A)。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C)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A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5、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C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6、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B

15、)。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7、“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C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8、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B)。A、边景昭 B、孙隆 C、林良 D、吕纪 9、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D )。A、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10、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D)。A、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 11、作为使用工具的(B ),既是人工制品的鼻祖,也是造型艺术的端倪。A.壁画 B.石器 C.物件装饰 D.雕塑 12、魏晋时期被

16、奉为“正书之祖”的书法家是(C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钟繇 D.陆机 13、阿房宫是(A )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A.秦代 B.汉代 C.东周 D.战国 5 14、霍去病墓的主题雕塑是(B)。A.避邪 B.马踏匈奴 C.羽人骑天马 D.牵牛像 15、读碑窠石图作者是(A )。A.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燕文贵 16、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D )。A.周昉 B.黄荃 C.周文矩 D.顾闳中 17、.五代画家董源山水画代表作品是(A )。A.潇湘图 B.溪山行旅图 C.万壑松风图 D.关山行旅图 18、唐寅仕女画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是(D )。A.藏云图 B.柳下眠琴图轴 C.列

17、女仁智图 D.秋风纨扇图 19.徐悲鸿国画代表作品是(A )。A.愚公移山 B.松影瀑声图 C.水声山色图 D.百寿图 20.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C )A、钱选 B、李衎 C、高克恭 D、王渊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蒿岳寺塔)7、刘宋时画

18、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样)”。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和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 洛阳龙门)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

19、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14、明代“(浙)派”的代表画家时(戴进)和(吴伟)。6 15、明末画家陈洪绶 19 岁时创作的(九歌图),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16、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板桥、李鱓)等人。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雅俗共赏)的新画风。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吴有如)的评价 21.禅画在南宋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以梁楷最有代表性。其代表作品有(太白行吟图)22.北宋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苏轼、米芾、_、_。25.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26.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27.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28.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制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29.“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中提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