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4089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4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文学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宋初文学 一、王禹偁 等人的散文特点:(1)信从儒家思想,关心国家和人民;(2)不满晚唐五代的浮靡之风,主张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文字平易。二、柳开、穆修等人的复古思想: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把文看作是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华艳。三、宋初三体:白体、昆体、晚唐体。1、白体诗人:(1)李昉、徐铉等人,诗文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2)王禹偁(cheng)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表现出深刻的自省意识,诗文平易流畅,追求平淡美。四、晚唐体诗人:(1)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人(继承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字斟句酌,另一方面学习白体诗的平易流畅);(

2、3)身份独异的寇准(格调近于林逋诗)五、西昆体:1、仿效李商隐的诗,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是唱和风气的产物,在宋初文坛声势最盛。2、西昆体诗致命弱点:(1)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2)诗歌艺术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一、主要词人:柳永(柳屯田)、范仲淹、张先(张三影)、晏殊(北宋倚声家初祖)、欧阳修。二、柳永对词的贡献:1、扩大了词的题材,同时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2、发展词体,大力创作慢词,丰富词调,增强词的表现力;3、提高词的变现技巧,善于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对后来词的创作影响深远;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

3、的诗文创作 一、欧阳修文学革新主张:1、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2、文道并重,认为文学与道同样重要,文学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就大大提高了文学的地位。二、欧阳修在北宋文坛的地位:1、具有突出的业绩,深厚的学问和高尚的人格魅力;2、革新科举,奖引后进,培养提拔大批人才;3、拥有切合实际、富有调和特征与包容精神的文学革新主张。三、欧阳修的散文改造:1、对前代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韵的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2、对四六体进行了革新。四、欧阳修的诗歌创作(1)重视诗歌的美刺劝诫作用,反对无病呻吟;(2)诗歌语言平易充实,反对怪诞奇涩;(3)“诗穷而后

4、工”说。五、1、梅尧臣的诗歌:平淡、写实、兴寄、美刺。(题材拓展:走向写日常生活琐事)2、苏尧钦的诗歌:直率自然、雄豪奔放,具有批判现实意义。3、王安石的散文特点:论点鲜明、逻辑严密、简洁峻切。(文学观点:重道崇经,重视文学的实际功能)六、王安石的诗歌 1、前期诗歌特点:(1)反映社会现实(社会积贫积弱、对人民的同情,政治腐败,对社会前途的忧虑,民不聊生、希望变革现实的政治抱负);(2)咏史怀古。2、后期诗歌特点:含蓄深沉、丰神远韵,体现出向唐诗的复归。(王荆公体)第四章 苏轼 一、苏轼的人生观:信从儒释道三家思想,变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黄州、惠州、儋(dan)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二、

5、苏轼独特的文学思想(文道并重):1、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文章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2、“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传统文风。三、苏轼的散文:风格多姿多彩,气势雄放,语言平易自然。苏轼的古文:1、议论文气势纵横,政论、史论有独到新颖的见解,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不合义理的惊人之论。2、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活泼生动、夹叙夹议兼抒情。3、叙事记游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完美结合。4、辞赋和四六取得很高成就。四、苏诗的思想内容:1、反映对社会的干预;2、描写自然和民俗;3、表现自

6、我情怀;4、品味艺术和人生。五、苏诗的艺术特色: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情为诗。1、以体物之心,唤起物我交融之情景;2、以奇妙的联想,展示引人入胜的联想;3、以丰富的才情和卓绝的胆识,勤奋创作,展示了对各种诗体得心应手、自由驰骋的驾驭能力。六、苏词与苏诗的创作比较,表现出更大的的独创性,他把诗文创新的精神贯穿到词作中,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突破了词的形式格律的限制,开创了与传统婉约派词相对的豪放派词,为词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新的途径,因此,他在词史上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七、苏轼词的发展:1、首先在理论上突破了诗尊词卑的观念,认为诗词同源,词与诗的艺术本质与表现功能一致。2、提出词

7、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使词与诗能并驾齐驱,提高词的文学地位。3、“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词中多用典,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和制约,强化词的文学性。八、苏轼的意义:1、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2、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间的诗歌 一、黄庭坚的诗歌主张:1、反对“强谏争庭”,物物有托,强调陶冶万物,抒写个人性情;2、力主推陈出新;3、主张“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脱)胎换骨”。二、山谷体(黄庭坚体):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他写诗提倡以学问为诗,力主极力学习杜诗

8、、韩文的“无一字无来处”,提倡“以故为新”,变雅为俗,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之说,工于炼字和用典,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笔势奇纵。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歌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三、江西诗派(吟咏书斋生活):江西诗派是由南宋吕本中宗派图而得名,此派诗人并非 都是江西人,只是他们都师法江西人黄庭坚,故以江西称派。宋末元初的方回在 瀛奎律髓 中又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此派诗人主张以杜甫为祖,诗作也或深或浅的受到黄庭坚的影响,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都比较接近,他们过分强调形式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律险韵,形成了一种“生新瘦硬”奇峭艰涩的诗风;江西诗派

9、是两宋之际最为流行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派,其影响甚至远及晚清的宋诗派。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一、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善于创造凄婉动人的意境,用词情声调微妙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细腻的感受。2、将身世之感融进艳情词,善于借男女艳情描写自己遭到放逐的坎坷政治遭遇与潦倒困顿的生活经历。3、构思炼意十分新巧微妙,打破了以前写词一般情景分咏的模式,往往景中含情,情中见景,而且比以前的婉约词人更讲究词语的锤炼和活用。4、对私人感情言说的极有分寸,表现出真切、柔婉、执着、健康的情调。5、以小令的写法来写慢词,秦观以小令作法的长处弥补慢词创作中的不足,从而达到情韵兼胜的审美境界。二、周邦彦词的主要成就:1

10、、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和精密化。2、用词讲究章法,即“整篇结构”。3、用词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做到既浑然天成,又精致工巧。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一、李清照的词论:“别是一家”:认为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词作只有自己独立的文体特性,才能不被诗所替代,在文学之林中占有自己独立的地位。(苏轼,“自是一家”,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而言,而李清照从词的本体论而言)二、李清照词的内容:1、前期词表现妇女生活和心理活动。(悠闲舒适的书

11、斋生活、闲适恬静的闺情、离愁别恨的个人情怀)2、后期词表达物是人非、国破家亡的深愁重哀。(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个人离乱遭遇及对故国的思念)三、李清照词的特点:1、特别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2、工于造语,创意出奇。3、善用白描的手法,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一、陆游诗歌的主要内容:1、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爱国主义诗歌。(热情讴歌北伐战士,大声呼吁抗金救国;抨击南宋朝廷妥协苟安的和戎政策,接楼朝廷中奸侫投降卖国的罪恶行径;充满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英雄迟暮的感慨和悲怆;描写沦陷区人民的困难生活,表达他们对故国的思念,歌颂广大民众纯

12、洁的爱国品质。)2、吟咏日常生活的闲适诗和显现隐逸情趣的田园诗。3、描写农村生活景象,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田园诗。(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剥削;描写农民勤劳艰辛的劳动生活;歌颂农民的淳朴品质和农村的淳厚风俗;表达诗人对广大人民的同情与关怀。)4、为数不多的爱情诗。(沈园二首)二、杨万里诗歌(诚斋体)特点:1、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通过写景或写物将自己的某种感慨寄寓在幽默诙谐的讽刺、嘲笑之中。2、想象丰富奇特,构思新巧别致,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通过丰富新颖的想象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加以表现,使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形象鲜明生动而饶有趣味。3、语言自然活泼,平易浅近,清新淡雅。三、范成

13、大诗歌主要内容:使金纪行诗、田园诗。1、反映民生疾苦,批判现实的诗。2、表达爱国之情的诗。(72 首使金纪行诗)3、多方面反映农村生活的田园诗。(描写农村风景和生活场景;描写农事的艰辛;反映农民生活的艰苦。)四、范成大为田园诗作出的贡献(中国田园诗的集大成者):1、在事件和内容上都具有系统性,从全方位反映农民生活和农村田园风光。2、在反映农村田园景色和农民的劳作时与对封建剥削的揭露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田园诗的表现范围,丰富和深刻了田园诗的内容。3、在艺术上,以朴素的语言、生动的细节、白描的手法来写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形成了平淡中见含蓄、自然中显生动的艺术风格。4、范田园诗中的主人公由隐士转变为农

14、人,由此使田园诗真正成为描写田园之人的诗歌。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一、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1、抒情主人公的转变,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2、心灵世界的开拓,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3、乡村风景人物的剪影,对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的表现。二、辛词的艺术成就:1、意境的转换,抒情意象军事化。2、“以文为词”的创作手法,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同时创造性的用经史子集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丰富词的语汇。(苏轼“以诗为词”)3、多样化的风格,刚柔相济、亦庄亦谐。三、辛派词人:就是学习和推崇辛弃疾词风的一批词人,这批词人与辛弃疾的生活年代相仿,生活经历也多类似,他们

15、秉承东坡范式,以辛弃疾为领袖,写出了大量豪放风格的爱国词,其中主要代表有张孝祥(辛派先驱)、陆游(辛派中坚)、陈亮、刘过等。辛派词人的词在内容上多家国之忧、不遇之悲,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豪放,但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含蓄。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一、姜夔词风:1、请要清(雅化恋情);2、境要空(以少许胜多许,有余味);3、咏物要虚。二、宋末四大家:周密、王孙、张炎、蒋捷。“二窗”:吴文英(梦窗)、周密(草窗)。“双白”:姜夔、张炎。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一、永嘉四灵:指南宋后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

16、翁卷(字灵舒),由于四位诗人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的诗歌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诗,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二、江湖诗派:继永嘉四灵之后而出现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江湖诗人大多为落第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仕宦,后人以江湖集中的诗歌皆相似,故称之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多效仿四灵之体,也崇尚晚唐体的清巧之思,大多属意于苦吟,尽量白描,以不用典为贵,代表人为刘克庄、戴复古等。三、元好问,金代最重要的诗人,杰出的诗论家,最杰出的词人。第六编 元代文学 一、元曲:元杂剧和散曲。二、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或北曲,是元代一

17、种以北曲演唱的戏剧艺术,包括曲词、宾白、科范三个要素,体制一般是一本四折,加上一个楔子,角色可分为旦、末、净、杂四类,其表演已呈现出虚拟化和程式化的趋向,一般全剧只能由正旦或正末一人主唱,分别称为旦本戏或末本戏,音乐上一折只采取一个宫调。三、旦:剧本中的女性,主角为正旦,以女性为主角,称旦本。末:剧本中的男性,主角为正末,以男性为主角,称正末。净:扮演凶恶、滑稽的人物。四、散曲:是继词之后兴起的又一诗歌样式,句式灵活多变,可以加衬字,语言口语化、通俗化,审美以自然酣畅为标准,体制上分为小令、套曲(数)、带过曲三类,风格大致分为本色派和文采派两类,马致远和张可久都是散曲名家。五、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关马郑白”四大爱情剧: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墙头马上。五大历史剧:梧桐雨、汉宫秋、单刀会、渑池会、赵氏孤儿。六、话本:说话艺人的底本。说话“四家”名目:小说、说经、讲经、合声(生)。诸宫调:一种说唱文学,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学样式,因为它用各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董西厢)、盈盈传、会真记(元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