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总结.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3780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7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历史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总结.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11 初中历史总结 初中历史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 一、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3,其他原因:绥靖政策 (1)绥靖政策的含义:美国等国家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2)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会议(阴谋)时间,地点:1938 年,德国慕尼黑 参加国及首脑:英(张伯伦),法(法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 10 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3)实质:纵容侵略 (4)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

2、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二战全面爆发 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1、祸水东引:仇视苏联。2、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3、和平主义思潮。4、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标志绥靖政策破产的重大事件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又直指波兰 二、二战经过(时间 1939-1945)2/11 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二 战全面爆发。2,进攻西欧和北欧:1940 年 3,二战扩大的标志: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4,二战进一步扩大的标

3、志:1941 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5,走向联合:(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背景:a.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b.美、英、苏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 时间:1942 年 标志: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2)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I背景(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时间:1945 年 参加国及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内容:a.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

4、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b.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 c.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3/11 影响: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影响,奠定战后两极格局基础 评价:a.积极作用: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b.消极作用:具有明显大国强权政治色彩。6,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卫国战争,苏德战场苏胜德),既是苏德战争的转 折点,又是二战的转折点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5、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7,胜利:(1)意大利投降 (2)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德国灭亡(3)德国投降 柏林战役苏军对柏林发动总攻4 月 30 日,希特勒自杀5 月 2 日,柏林守军投降 5 月 8 日,德国正式宣布投降,标志二战的欧洲战场结束(4)日本投降 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a.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猛烈的进攻b.美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c.苏军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日本投降:4/11 a.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b

6、.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亚洲战争结束 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1940 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II 二战中法西斯制造的突袭事件 1,1939.9.1 德国突袭波兰 2,1940 德国对英国伦敦“空中闪击战”3,1941 德国突袭苏联 4,1941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三、

7、评价二战 1,性质:世界人民的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2,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 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四、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五、二战的启示:1,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2,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3,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4,国际社会需要团结合作,共同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III 5/11 扩展阅读:初中教案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全

8、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第二次世界大战(3)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历史 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课前预习了解二、完成课后习题二、教学课题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掌握: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l 三、教材分析通过慕尼黑协定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身受其害。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

9、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二战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珍珠港事件。难点: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第二次大战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参展国家及元首的漫画图片还有他们说过的话,分

10、析当时的形势,让学生加强了解。利用百度搜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参展各国的详细信息和图片,做成 PPT 让学生对当时形势有 6/11 深刻的比较认识。四、教学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性质是什么,后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第二次世 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解疑综合归纳:西方大国为什么对德国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什么时期?五、教学过程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视频第二次世界大战【百度视频】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提问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专制统治,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1938 年以前,德、意、日法西

11、斯进行过哪些侵略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 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导入新课在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活动中,英法美等国扮演了什么角色?(纵容法西斯的侵略。)由于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得到英法美等国的纵容,法西斯国家,尤其是德国的侵略愈发嚣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战争的乌云笼罩在整个欧洲的上空。讲授新课一、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视频播放【百度搜索】慕尼黑阴谋视频 1938 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

12、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提示,苏台德地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重要地位,一旦失去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就无险可守,任人宰割)教师提问:对于希特勒试图侵占苏台德区的行动并进而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罪恶目的,作为捷克斯洛伐克盟友的英法采取了什么态度?他们继续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主义政策,即向德国妥协讨好,而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一方面逼捷克斯洛伐克让步,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张伯伦两次到德国,答应德国一次比一次多的领土要求。7/11 教师提问:他们这样卑鄙无耻,目的是什么?(小结)一是自身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经一战的打击受到巨大削弱,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谈战色变,

13、不敢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针锋相对。二是因为他们视社会主义苏联为洪水猛兽,希望祸水东引,让德国去攻打苏联,德、苏互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暗地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阴谋出笼了。为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而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被排斥在会外。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提醒学 生注意“慕尼黑协定”签订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国家。)慕尼黑阴谋从狭义上讲,是指 1938 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是一个大阴谋。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之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美等

14、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纵容的延续,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它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便得寸进尺,与 1939 年 3 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随即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波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所推行的纵容政策,不仅损坏了弱小国家,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德军突袭波兰(19399)英国首相张伯伦参加完慕尼黑会议回到伦敦后曾自鸣得意地称自己为欧洲带来了和平,但怎么也没料到,不足一年,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军就在 1939 年 9 月突袭波兰,华沙陷落。德国悍

15、然入侵波兰,和波兰有盟约的英法此时作何反应?(小结)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英法走投无路,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尽管英法对德宣战,但是,英法既不在德国西线发动攻势以减轻波兰的负担,也 8/11 不进行其它任何援助措施。他们的优势兵力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中,按兵不动数月之久,这场战争因此也被称为“静坐战争”。波兰人民孤军奋战,在德国闪击战的打击下,仅 20 多天波兰就灭亡了。波兰人民惨遭法西斯的践踏,在整个战争中,被杀害的波兰人多达 600 万。教师提问:英法既然已经对德宣战,为什么坐视自己的盟友波兰灭亡呢?教师归纳:这一行径是英法纵容政策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应用。波兰灭亡了,按照原来的设

16、想和希特勒的宣传,英法满心以为德国法西斯会继续东进攻打苏联,可德国却把战火烧向北欧和西欧。2德国进攻西北欧和法国的溃败英法的绥靖政策没能避免战争,反而更迅速地把他们拖入战争的深渊。1940 年四五月间,又向欧洲北部和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直逼法比边境。这里有一条被法国政府誉为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简介马其诺防线的资料)。马其诺防线再坚固,也是消极的防御体系。法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攻占色当,几十万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法国元气大伤失去抵抗能力,最终在 1940 年 6 月,德军沦陷巴黎,德军直接控制法国北部,南部由维希

17、傀儡政府管辖。拥有世界上最强大陆军的法国仅仅六个星期就宣告灭亡,西方大国推行纵容政策终自食其果,对鼓吹绥靖政策的达拉第之流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讽刺。3英国坚持抗战法国投降后,德国准备大举进攻英国,为取得制空权,德军对英国实施猛烈空袭,英国军民在新任首相邱吉尔的带领下,顽强抗拒,德国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无限期地搁浅了。纵观西欧战事,北欧被占,法国沦陷,英国损失惨重,这是英法长期推行纵容政策的必然结果。三、苏德战争的爆发 1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德国要独霸欧洲,还有两个障碍,分别是西边的英国和东部的苏联,在英国它碰了壁,因为空战和海战德军没有优势。于是希特勒决定 9/11 改变原来的军事部署,先攻

18、苏联,再取英国。从 1940 年秋到 1941 年春,德国相继侵入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五国(引导学生看地图),控制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从地理上对苏联形成包围之势,取得了战略上优势。他狂妄地认为灭亡苏联的条件已具备,胜利指日可待了,悍然于 1941 年 6 月 22日进攻苏联。教师提问:德国突袭苏联标志着什么?教师总结:它标志着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了。2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视频播放【百度搜索】莫斯科保卫战视频】德军在战争初期节节胜利,很快就推进到苏联腹地,并调集精锐部队围攻苏联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

19、市民和红军的英勇作战确保了莫斯科屹立不倒。这场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苏联红军粉碎了希特勒的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使苏联人民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该战役也改变了英美对苏政策,促进了此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四、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12)太平洋战争概述【百度百科】太平洋战争】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刺激了日本的野心。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看过的美国大片珍珠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情节,结合教材了解珍珠港事件的全过程)。进一步解释:日军通过珍珠港事件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并发

20、动了对东南亚地区的进攻。原本中立的美国蒙受国耻,宣布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范围扩大。法西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被侵略的国家日益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课后练习题补充题 1、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0/11 的根本原因是:()A、苏德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C、美国改变“中立”态度。D、苏联的参战。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D、反法西斯国家缺

21、乏统一行动 3、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1940 年 5 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请回答:(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举例说明英国对德政策改变后不久采取的重大行动。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容量很大,教材中有些地方的编排显得突兀,例如没有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为什么纳粹德国军队在侵略扩张中战果辉煌,它的战术思想闪电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22、教学中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有待任教者对教材重新开发。既要解决大容量的教材内容在一节课完成,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个疑问,我想到用课件来上这节课。制成的课件在每个班上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改,在教研组的公开课上,总体达成了教学目标。不过,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一是引用的历史文字资料要注明出处。在教学中,为了学生能理解有些历史内容,我引用了一位德国基督教牧师马丁.尼默勒写的诗,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的话。在课件制作时,我曾想过在这些历史文字资料末尾注上出处,但在班级上的时候我发现历史文字材料字号小,后面同学看不见,字号必须放大,这样一来在同一张幻灯片上无法标资料的出处。然而历史学科的根基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在以后教学中,我打算 11/11 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上标明引用历史文字材料的来源。二是教学中用的历史漫画必须介绍具体点的引导资料。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纳粹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我用了一张描绘希特勒抱着地球的漫画,在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时,我引用了一张希特勒与斯大林隔着一个死去的波兰士兵互相脱帽敬礼的漫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两幅漫画时,尽管我做了点介绍,但学生的反应一般,怎么向学生讲解历史漫画,既不能介绍太简单,学生不理解,又不能说透,学生失去自我思考的体验,这是我需要进一步思考、实践中解决的问题。七、教师个人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