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3210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1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摩擦力说课稿.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摩擦力”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摩擦力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与力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力平衡只是的具体应用,为本章探究方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摩擦力是重要的力之一,同时又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只是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教学目标 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根据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正压力大小的关系;掌握运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体验自然学科的价值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认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二、学情分析 年龄特征:八年级的学生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专注力差。感性认识多余理性认识。知识背景:学生们已经学完了弹力与二力平衡,这位本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三、教法学法 教法:以讲授为主、演示法和启发教学为辅助。结合 ppt 教学,让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充分结合。学法:观察法。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总结规

3、律,并且进行知识的重新整合。四、教学用具 1、长方体小木块 2、砝码 3、木板 4、弹簧测力计 5、毛巾 五、教学过程 1、引入(5 分钟)旧课复习(2 分钟):复习弹力与二力平衡的知识。新课导入(3 分钟):通过小实验引入今天的新课。将两本书光滑的一面放在一起,将他们推开。再将两本书纸业交合,将他们拉开。同学们会体会到第二次拉开时,会很费力气。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摩擦力的存在,并引出今天所讲的摩擦力这一章节。2、新课学习(30 分钟)我会提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摩擦力。接下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同学们将手放在桌面上,并向前滑动,让同学们好好体会手的感觉。紧接着我就会给出摩擦力的准确定义。在学生认识到摩

4、擦力的存在后,我很自然地向学生提出第二个问题,影响动摩擦大小的因素都有什么?然后鼓励大家进行猜想,并且激励大家打破课本的局限,自由的发挥。并且当他们提出自己猜想时我会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在各种猜想结束后,我会进行总结。摩擦力的产生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我会带领学生对其中的三个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分别为(1)是否与正压力有关(2)是否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是否与接触面面积大小有关 实验如下(1)小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组合(2)小木块、木板、砝码、弹簧测力计组合(3)小木块、木板、砝码、毛巾、弹簧测力计组合(4)小木块竖直、木板、砝码、弹簧测力计组合 每组都用弹簧测力计尽量匀速的拉动小木

5、块,让同学们观察现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介绍实验中用到的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对数据进行归整和比较,让同学们从数据中发现现象。给出标准结论: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正压力越大动摩擦数值越大;接触面约粗糙,动摩擦数值越大。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形象化。通过 PPT 展示生活中需要摩擦力的实例。并且掌增大有利摩擦和较小有害摩擦的发法。让学生们将本节学到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3、课堂小结(5 分钟)对摩擦力影响因素和控制变量法进行复习.4、课堂练习(5 分钟)提问:如果现在教室中突然所有的摩擦力都消失了,会产生什么现象?五、板书设计 一、滑动摩擦力:两个相对接触的物体,当他们相对滑

6、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木块、木板 Ff=_ 2、木块、砝码、木板 Ff=_ 3、木块、砝码、毛巾、木板 Ff=_ 4、木块(竖直)、木板 Ff=_ 三、结论 1、2:与正压力有关,正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1、3: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1、4:与接触面面积无关 四、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利用:鞋底、轮胎等 防止:机械磨损等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案例与评析 马本琪 我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物理教学观摩上,我执教的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次活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课程教学资源丰富,课件制作手段先进,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

7、用到位;还有精彩的点评。为我们基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例,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点看法:一,物理语言的科学性。物理是一门严瑾的科学,物理教学中的每一句话都不能随意,有时会给学生造成误解或科学性的错误。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引课阶段,教师创设情境。演示调光台灯的调节,问: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由什么决定?新课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要求学生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到底有怎么样的关系?做出猜想后,用投影片打出思考,要求学生先确定研究的方法,再选择实验器材,最后考虑实验步骤。实验分析后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这是根据新课程理

8、念而设计的有节规律探究课。在本课设计时,教师将演示实验变成了学生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和学生的异质互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本课改变了以往物理课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主动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节课中,教师还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节课还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引课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电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教师做适当的提示,联

9、系之前学过的内容,猜想可能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又猜想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最后总结出猜想。这个环节从创设情境到提出问题到猜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探索动机。在猜想后教师马上要求学生考虑实验所用的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再设计实验步骤。学生通过激烈讨论,明确研究方法:必须控制变量。教师的引导很注意次序,先要求学生讲方法,方法的确定才能明确实验分两个大步: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此,教师特别强调了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为后面的实验步骤设计做好准备。由此很自然的进入第二个环节:实验器材的

10、选择。到实验步骤的设计,在明确上面两个环节后,已经是水到渠成。实验中,学生两人一组,先画出电路图,再实验探究,边做边记录,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合理,做个别辅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和教师、教材、同学交流,思维不断活跃,在开放发散中探索,既有异又有序。学生在实验后分别有代表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规律和结论,同时说明这个规律是欧姆用了十年的时间研究得出的,让学生体会到坚持不懈的重要。实验结论的得出,也是对学生探究的一种鼓励和肯定。最后学生再一次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加深印象。本课在探究教学上可以说是完全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设计的,但探究课比较忌讳重形式而轻实效。如果

11、在探究结论得出后再加上一道习题,加以巩固,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对电流=电压/电阻的理解加以说明和强调,那么整个探究显得更有实效性。毕竟,电流=电压/电阻这个公式的理解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很容易在这个公式的理解上出错。本课从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把握上做的很好,这也花了教师大量心血和时间。从实验的引导到实验器材的准备,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如何上好一堂探究课,关键是创设好的情境,引导猜想和实验前的设计引导,做好这些,才能上一堂好的物理课。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周华福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

12、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过关的。老师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很简单的道具,很普通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课有质量!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

13、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老师为你骄傲。)。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

14、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差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做此实验值得注意:抑制学生情绪,保持教室安静,不能误把空气传来的声音,当作桌面传来的声音。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老师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两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根棉线制成的“土电话”),介绍“土电话”的使用,老师问:谁想上来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效果不难预测。就此鼓励学生自制“土电话”。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老师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这个结论(我也是这样做的)。由此联想,太

15、空中宇航员在舱外的对话途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用亚语;写字对话等。舱内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教学的第四个片段,也可称为教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片段。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查看课本提供的速度数据,比较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其次,介绍信息窗,天坛回音壁。本环节主要是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自然文化、声学水平的赞许和敬佩,引领学生认真学习物理学,树立科学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反思本节课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之一: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

16、活中的器材,利用坛坛罐罐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惟呢!反思之二: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张扬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反思之三:把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纪律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感觉声带振动,请他们说:

17、“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之类的话;介绍小河流水潺潺,问:河水要是被污染了,还有这个心境吗?反思之四: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振动的鼓面,声音立即停止,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本节教学也有不够满意之处: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传播演示仪”的抽气效果不太好,结论几乎是教师口说和引导出来的。可以改为其他实验方式。如:用注射器对密闭的试管抽气,听音乐芯片的声音变化。通过这节课教学实录,使笔者感觉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启发、引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关注并充实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

18、能力,教学效果自然能得到长足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

19、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教学案例: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

20、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学生分组讨论。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学生讨论。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