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2332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专题主干知识: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创造及对中国的影响。2、中国古代的艺术:中国古代艺术的概貌及中国古代艺术精神。3、中国古代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二、专题知识详解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创造对世界文明开展的奉献。P26 名称 创造 外传 世界奉献 造纸术 考古文物证明,西汉已经创造;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促进纸的普及 8 世纪唐朝传入阿拉伯,以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往欧洲。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进步 指南针 战国出现“司南 北宋文献记载了人工磁化制成的指南鱼和指

2、南针 宋代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12 世纪末 13 世纪初由海路传到阿拉伯,再传入欧洲。应用于方向测定,对军事、经济尤其航海事业的开展有重要作用 为明代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火药 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东晋葛洪?抱朴子?提到火药唐代有现今最早的火药配方记载 唐末至送出开始使用火药箭,火药武器产生 明朝创造自动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12、13世纪传到阿拉伯,后传到欧洲 用于采矿等,开展生产;制造烟火,丰富生活 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印刷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如?金刚经?卷子 宋代毕升创造胶泥制作的活字印刷技术 元代王帧创造木活字和转轮

3、排字盘 明代铜活字更多应用 经由波斯传到西方。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为欧洲走出黑暗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2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此题课程标准中没有直接规定P30.1重视社会人文问题,无视对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2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3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即重视实用技术,无视抽象科学 3.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开展的原因:1高度兴旺的原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开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开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

4、果充实和开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第 2 页 2没有开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开展;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开展;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开展;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开展;没有成熟的市场 3启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

5、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4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根本特征和开展脉络。1书法艺术:含义: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演变:时代 字体 特点或地位 代表作品或书法家 石器时代 陶器刻画符号 中国文字的起源 商代 甲骨文 比拟成熟的文字 周代 金文 刻在青铜器物上的铭文 秦代 小篆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李斯 秦汉魏 隶书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居延汉简 汉末始 楷书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唐代欧阳询、颜真卿

6、、柳公权,元代赵孟頫 形成汉末 盛行晋代 行书 兼有楷书和草书长处,即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王羲之?丧乱帖?等 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起 源 汉 初 成熟东晋 草书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怀素、张旭等 2中国画:形成过程:石器时代:陶器图形 先秦两汉: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逐渐成熟 分类 以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中国画有工笔与写意。山水画的特点: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文人画的艺术特

7、点: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文人追求抒情写意风格;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表达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5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开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P35 1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乐舞百戏;隋代:四方散乐;唐代:杂技歌舞;2产生:宋朝 杂剧和南戏 第 3 页 3成熟:元杂剧 4繁荣:明传奇其中昆山腔形成水磨调,即昆曲产生和清京剧 5京剧:来源:以徽戏和汉戏为根底,吸收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优点 形成:始于乾隆年间的四大徽班进京 正式形成于道光二十年以后1840 年 特点:音乐属于板腔体,二黄、西皮;角色为生旦净丑等 地位:比拟全面集中提表达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国粹之一

8、。6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P37 1诗经和楚辞 比拟内容 诗经 楚辞 反映时代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公元前四世纪产生战国 语言特点 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 句式灵活,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创作手法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代表作品?风?平民生活揭露压迫?雅?贵族生活和感情?颂?祭祀典礼用,歌颂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离骚?政治抒情诗等 后世影响“风“骚对后世文学产生重大影响;诗经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楚辞还促进汉赋产生 2汉赋:散文与韵文并用的文体。

9、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 特点 西汉早期 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借物抒怀,意境深远 汉武帝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气势恢弘、辞藻华美 西汉后期 杨雄 东汉时期 班固、张衡 东汉后期 短篇的小赋兴起,意境更为清新活泼 3唐诗:附:唐诗繁荣的原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奠定根底 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 科举制以诗赋取士的推动 民族融合、南北、中外交往频繁提供丰富的营养素材 唐政府较为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对前代诗歌的继承开展 姓名 时代 风格 李白 盛唐 浪漫主义 杜甫 唐朝由盛转衰 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严整格律、沉郁顿挫 第 4 页 4宋词: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制歌词 附:宋词繁荣的

10、原因 随着商业城市的繁荣,扩大的市民阶层需要更多精神食粮 宋代阶级、民族矛盾锋利的影响 词比诗形式更自由,更适合表达丰富深刻的情感 苏轼、柳永等人对词的改革 代表作家 时期 风格 柳永 北宋 以切身感受、市井风光、清浅婉约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铺叙绘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 苏轼 北宋 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描写广阔社会人生,清新俊逸,刚健奔放 李清照 两宋之交 晚年蕴含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 辛弃疾 南宋 强烈的爱国情怀,豪放词派集大成者 5元曲:包括散曲与杂剧,其中散曲又包括套曲和小令。散曲特点: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拟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而且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

11、语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散曲题材广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描绘生动,手法多样等 杂剧: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 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流行原因:元代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和适应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瓦肆、勾栏及农村戏台提供场所。附:元杂剧盛行的其他原因,了解:开封、大都、杭州等城市兴起为杂剧提供了依据;农村的节日和庙会是演出日,一些著名演员也经常到各地作场。保持了戏曲在开展过程中同广阔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元朝的疆域广阔,交通兴旺,密切了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

12、北方诸民族乐曲的传播,对杂剧的兴盛也有一定的作用;元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锋利,百姓怨怒已极,有口难言,要求在艺术上得到反映;元初废科举,许多文人与民间艺术相结合,从事杂剧创作;元杂剧本身是种很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6明清小说:繁荣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的开展和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 封建专制空前加强和封建制度由盛转衰 多数作品的共同主题:反封建、反礼教,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开展阶段:时间 特点和成就 代表作 元末明初 产生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为后来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创作树立楷模?三国演义?水浒传?明 代 中 后期 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空前 短篇白话对社会风俗和人情世界的描绘更加精彩?西游记?“三言“二拍等 第 5 页 清代前期 描绘人生世情方面有更为成功表现 挖苦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揭示封建盛衰 晚清 小说创作与近代政治生活创作密切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