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2010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4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5 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旅顺战役、威海溃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到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认识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观念。【教学重点】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内容。【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

2、关条约的影响、瓜分狂潮。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 一、甲午中日战争 11894 年 7 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 。2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 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 。3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

3、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 下令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这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 。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夺取了 。4日本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旅顺守将 血战四天,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本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的 ,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5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 自杀殉国,北洋舰队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1895年春,清政府派 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2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 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两;开放 为商埠;允许日

4、本在通商口岸 等。3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瓜分”中国狂潮 1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 迫使日本放弃 ,日本则向中国索取 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 的“瓜分”中国狂潮。2.1899 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 。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在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中国失败的原因。【探究二】马关条约影响。【探究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总结归纳 提升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年 主要战役

5、: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战役、威海卫战役 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1895 年 内容及影响“瓜分”中国狂潮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某班级召开的历史故事会上,一位同学讲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诗句赞颂的是()A关天培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林则徐 2“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中学历 32016 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 2015 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致远舰等六项发现入选。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下图中的()4从 1840 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的方式,与中国

6、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上述内容出自()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瑷珲条约 5“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6在近代,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7曾经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国家是()A葡萄牙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8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

7、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9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10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11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参考答案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8、 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 一、甲午中日战争 11894 年 7 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29 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3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

9、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这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夺取了制海权。4日本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血战四天,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本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的大屠杀,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5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2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10、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3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瓜分”中国狂潮 1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 3_000 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2.1899 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

11、义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中国失败的原因。(1)主观方面:清政府的腐朽,造成中国军队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战前,清政府不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后极力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贻误战机,如平壤之战,威海卫之战的惨败。慈禧太后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2)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后。结论:纵观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日本相比不仅在军事、经济和科技上落后,还在于政治制度腐败。北洋舰队的覆灭,说明了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中国落后政治制度的尝试。【探究二】马关条约影响。马

12、关条约的内容,可概括为割领土、赔巨款、开四埠、设工厂四个方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苛刻、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2)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这笔赔款,也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力量。(3)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

13、原料。(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条约规定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而资本输出必然导致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结论:所以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探究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1)自鸦片战争以来,美国多次参与侵华活动;但是,由于当时美国实力比英国等国弱,难以单独对中国进行侵略活动。(2)南北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 19 世纪 90 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工业强国,但军事力量还较弱。(3)1898 年美西战争之时,列强已在中国强占了租借地,划分了“势力范围”。为改变这种局面,为了分享西方列强

14、在华的侵略权益,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结论: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对华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减少中国被瓜分的危险,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了。总结归纳 提升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年 主要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战役、威海卫战役 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1895 年 内容及影响“瓜分”中国狂潮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某班级召开的历史故事会上,一位同学讲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诗句赞颂的是(C)A关天培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林则徐 2“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

15、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C)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中学历 32016 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 2015 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致远舰等六项发现入选。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下图中的(A)4从 1840 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的方式,与中国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上述内容出自(B)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瑷珲条约 5“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C)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

16、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6在近代,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D)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7曾经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国家是(C)A葡萄牙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8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C)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9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B)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10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A)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11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D)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