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娃传》中看唐代的人权意识-婚恋自由权受教育权.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8570387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李娃传》中看唐代的人权意识-婚恋自由权受教育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李娃传》中看唐代的人权意识-婚恋自由权受教育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李娃传》中看唐代的人权意识-婚恋自由权受教育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李娃传》中看唐代的人权意识-婚恋自由权受教育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李娃传中看唐代的人权意识_婚恋自由权受教育权论文导读::受教育权与参政权:。从李娃传中看唐代的人权意识。人权根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符合人权的对待。在中国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没有任何的典籍或野史记载了人权一词的概念,但并不代表在古代的中国就不存在人权思想,因为人权是超越时空、文化的人类共有的思想,它绝不会在任何一个民族的进程中留下空白点。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已留下了许多闪耀着人权思想光辉的佳作,本文拟从中唐的三大爱情传奇之一的李娃传中开掘有关唐代的人权意识,看一看在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人权意识是如何逐渐深入人心的。一

2、、个人的生存权生命权和尊严权:1、个人生存权生命权:生惶惑发狂,罔知所措,因返访布政旧邸。邸主哀而进膳。生怨懑,绝食三日,遘疾甚笃,旬余愈甚。邸主惧其不起,徙之于凶肆之中。绵缀移时,合肆之人,共伤叹而互饲之。后稍愈,杖而能起。由是凶肆日假之,令执繐帷,获其直以自给。累月婚恋自由权受教育权,渐复壮,每听其哀歌,自叹不及逝者,辄呜咽流涕,不能自止,归那么效之。生,聪敏者也,无何,曲尽其妙,虽长安无有伦比。1有顷,东肆于北隅上设连榻,有乌巾少年,左右五六人,乘舆而至,即生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整衣服,俯仰甚徐,申喉发调,容假设不胜。乃歌薤露之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欷歔掩泣。2从这两段文

3、字来看,荥阳生在被李娃一家设计抛弃后,为了生存下去,他已经顾不得自己曾经的尊贵身份,在凶肆中当起了歌手;还不惜冒着被人识破身份的危险,登台表演,为自己所在的凶肆赢取利益。而下面一段文字,那么充分显示了在封建家长的心中,子女的生命权是何等的微缺乏道:至其室,父责曰:志行假设此,污辱吾门。何施面目,复相见也?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去其衣服,以马鞭鞭之数百。生不胜其苦而毙,父弃之而去。32、个人尊严权:首先来看李娃初会荥阳生时二人的表现:他日,乃洁其衣服,盛宾从而往。扣其门,俄有侍儿启扃。生曰:此谁之第耶?侍儿不答,驰走大呼曰:前时遗策郎也。娃大悦曰:尔姑止之,吾当整妆易服而出。乃命娃出,明眸皓

4、腕,举步艳冶。生遽惊起,莫敢仰视。与之拜毕,叙寒燠,触类妍媚,目所未睹。复坐,烹茶斟酒,器用甚洁。生乃召其家僮,持双缣,请以备一宵之馔。4李娃一听是荥阳生来访,就整妆易服,可见她对对方的尊重;而荥阳生为见李娃,先是洁其衣服,盛宾从,见面后又莫敢仰视,与之拜,召其家僮,持双缣,请以备一宵之馔。这一系列的举动莫不透露出对对方的尊重之意。二人在相互尊重之中,已埋下了相爱的种子。下面来看荥阳生是如何被家仆识破身份的:有老竖,即生乳母婿也,见生之举措辞气,将认之而未敢,乃泫然流涕。及归,竖间驰往,访于同党曰:向歌者谁婚恋自由权受教育权,假设斯之妙欤?皆曰:某氏之子。征其名,且易之矣,竖凛然大惊;徐往,迫

5、而察之。生见竖色动,回翔将匿于众中。竖遂持其袂曰:岂非某乎?相持而泣,遂载以归。5荥阳生为了生存当了凶肆歌手,但却改了名字,见了家仆的第一反响是将匿于众中,这一切说明他虽然为了生存可以放下身份,但却仍想保持自己的一份尊严。最后来看李娃在荥阳生中举做官后的一番话:将之官,娃谓生曰:今之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愿以残年,归养老姥。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中外婚媾,无自黩也。勉思自爱,某从此去矣。生泣曰:子假设弃我,当自刭以就死!娃固辞不从,生勤请弥恳。娃曰:送子涉江,至于剑门,当令我回。生许诺。6李娃是个非常有主见的女子,她知道自己不过是个狭邪女,是不能容于高门大族的,所以她对荥阳生虽爱的深切,在该

6、放手时却毫不迟疑,这番话,既彰显了李娃的人格尊严,也隐隐透出她对男女平等的执着追求。二、人身自由权与婚恋自由权:见生枯瘠疥厉,殆非人状。娃意感焉,乃谓曰:岂非某郎也?生愤懑绝倒,口不能言,颔颐而已。娃前抱其颈,以绣襦拥而归于西厢。失声长恸曰:令子一朝及此,我之罪也!绝而复苏。姥大骇,奔至,曰:何也?娃曰:某郎。姥遽曰:当逐之。奈何令至此?娃敛容却睇曰:不然。此良家子也。当昔驱高车,持金装,至某之室,不逾期而荡尽。且互设诡计,舍而逐之,殆非人。令其失志,不得齿于人伦。父子之道,天性也。使其情绝,杀而弃之。又困踬假设此。天下之人,尽知为某也。生亲戚满朝,一旦当权者熟察其本末,祸将及矣毕业论文开题报

7、告。况欺天负人,鬼神不佑,无自贻其殃也。某为姥子,迨今有二十岁矣。计其赀,不啻直千金。今姥年六十余,愿计二十年衣食之用以赎身,当与此子别卜所诣。所诣非遥,晨昏得以温请,某愿足矣。姥度其志不可夺,因许之。7这一大段文字,写出了李娃在见到沦为乞丐后的荥阳生的一系列表现,她用理与利打动了李姥,争取到了自己的人身自由与婚恋自由权利。三、受教育权与参政权:1、受教育权:异时,娃谓生曰:体已康矣,志已壮矣。渊思寂虑,默想曩昔之艺业,可温习乎?生思之,曰:十得二三耳。娃命车出游,生骑而从。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令生拣而市之,计费百金,尽载以归。因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婚恋自由权受教育权,俾夜作昼,孜孜矻矻。娃

8、常偶坐,宵分乃寐。伺其疲倦,即谕之缀诗赋。二岁而业大就,海内文籍,莫不毕览。生谓娃曰:可策名试艺矣。娃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战。更一年,曰:可行矣。8这段文字,生动地说明了李娃在获得了人身自由后,即催促荥阳生戮力向学,而荥阳生也不负佳人所望,三年内认真读书,心无旁鹜。这二人此时的关系,竟不像情人,而似师生了。2、参政权: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从汉时至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为天下寒门士子参与政治活动翻开了大门,而作为豪门世家子弟的荥阳生,竟然也没有倚仗自己的家世登上仕途,而是走了科举之路:于是遂一上登甲科,声振礼闱。虽前辈见其文,罔不敛衽敬羡,愿友之而不可得。其年遇大比,诏征四方之隽。生应直言极谏科,名第一,授成都府参军。9这,应该是当时读书人的普遍心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