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七篇).docx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8561574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七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七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七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七篇)最新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一 原文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尽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解释】 原:原国。 期:商定。 金:钟。 亡:失去。 卫人:卫国人。 阅读训练: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 裹

2、十日粮 裹: 成语: 君姑待之 姑: 成语: 、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原食尽力尽矣,君姑待之 译文: 、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 、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携带 马革裹尸 裹足不前 姑且 养奸姑息;指宽容坏人坏事。 、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气用完了, 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 、攻原得卫者,信也(意思对即可)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信用,明礼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意思对即可) 最新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二 高考文言文考察力量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察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

3、形式推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别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察。依据这一考点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备考时要留意以下两点: 一是对文言文特别句式的复习要重点把握推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二是对各类句式的根本学问与推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展学问迁移。 文言文推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根本上不用推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展推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推断句中最常见的形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推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肯定同时消失,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推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

4、有的推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状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确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推断句。文言文中的推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推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

5、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行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别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6、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状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文言文的倒装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构造作状语后置四种。 1、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慨句中,就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肯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

7、,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留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拟活泼,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其次、文言否认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留意,一是否认句(一般句中必需有不、未、毋、无、莫等否认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

8、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状况除了第一种状况外,还有一种状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构造作状语后置 介词构造作状语后置,介

9、词构造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状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其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翻译时可视状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诞生,作状语,又

10、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肯定要作状语。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文言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照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经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缘由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捕蛇者说)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留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11、,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状况下也有承接上文、照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状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缺乏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

12、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总之,文言文特别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熟识和了解这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文言文句式特点,有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最新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三 缦回mn不霁何虹j焚椒兰jio 妃嫔媵嫱pnyngqing辘辘l 剽掠pio杳不知yo尽态极妍yn 鼎铛chng迤逦yl锱铢zzh 架梁之椽chun在庾之粟粒ys横槛jin 呕哑uy参差cnc鬟hun囷囷qn 1、蜀山兀,阿房出(山秃)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13、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 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 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顿,此处是雨停顿) 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 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9、摽掠其人(通“剽”,pio,掠夺、夺取) 9、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 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 1、隔离 古义:遮断,遮挡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开接触 2、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构造的参过失落,精致工致;今:比方用完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

14、;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心情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光明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保藏,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治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最新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四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顽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解释】 1、无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2、受国之垢:垢,屈辱。意为担当全国的屈辱。 3、受国不祥

15、:不祥,灾难,祸患。意为担当全国的祸难。 4、正言若反:正面的话似乎反话一样。 【翻译】 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赛过水。弱赛过强,柔赛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担当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担当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最新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五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知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学问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学问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

16、,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解释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zi):在于,动词。 名(mng):知名,闻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l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斯是陋室(lu sh):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确定的推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xn):只由于(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

17、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hng r):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ti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致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宝贵的。金者贵义,是宝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

18、金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d):(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由于居住的人很出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闻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

19、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在此去掉君子居之,表达他虚心的品行。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剧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为“君子”,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 (21)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最新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六 比拟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爱莲说,回答下列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20、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褻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给以下句中加点字注音。(2分) (1)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2)陶后鲜有闻 7、解释加点的词语

21、。(4分)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 8、翻译以下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9、爱莲说一文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而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则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透露出在贬谪中的特别心境。(2分)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6、(2分)(1)(xi)(2)(xin) 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洗涤(2)树立(3)共同,一起(4)只,只是 8、翻译以下句子。(4分) (1)我唯独宠爱莲花,由于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2、 (2)院子里似乎布满积水一般,清亮透亮,水中水藻和荇菜交错在一起,原来是以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9、(2分)托物言志;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派遣。 最新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通用七 渑池之会中秦昭王在生的时还能保持从国家利益动身考虑问题,不得不说他很睿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渑池之会文言文翻译,欢送阅读。 渑池之会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23、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消遣。”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愿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释 1、使:派 2、欲:想要、准备 3、

24、窃:私下 4、闻:听说 5、因:于是,就 6、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 7、刃:名词用作动词,杀 8、靡:退却 9、寿:祝寿 10、竟:终了 11、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 翻译 秦王派出其使臣告知赵王,准备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见。赵王可怕秦王,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议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脆弱又怯懦。”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疆,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量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假如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挟制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得快乐时说:“我私下听说赵

25、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相互消遣吧!”秦王发怒,不愿敲缶。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机跪下恳求秦王敲击。秦王不愿敲击瓦缶。蔺相如说:“(如大王不愿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有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不快乐,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回头呼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 直到酒宴完毕,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又大量陈兵边疆以防范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完毕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绩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