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模板:心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排版模式.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85460627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论文模板:心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排版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本科毕业论文模板:心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排版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模板:心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排版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模板:心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排版模式.doc(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类号宋体小三加黑 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黑体小初宋体小一加黑题 目 宋体小二加黑 院 系 宋体小三加黑第一学位的学院专 业 第一学位的专业年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不知道职称的不填)二 年 月宋体三号加黑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2、学校保存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局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目录内容摘要1关 键 词1Abstract1 Key Words 11一级标题2二级标题2628 8 11 12314 3.1 14 15 17参考文献 18致 谢19说明:在本页中,“目录二字居中,宋体小二号,加

3、黑,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加黑,缩进两格: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革命从“冷认知演变到关注认知与动机、情感之间关系的“热认知,动机的目标理论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建立在自我决定论根底上的目标内容理论通过一般规律研究方法来研究目标,关注用行为目标的选择目标内容来解释目标定向行为的控制过程,使得动机心理学研究取得显著进步。然而,对中国人的目标内容理论的探讨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当匮乏。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并以西方的相关理论为根底,在考虑到目标内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情况下,我们采用指导语启动的研究方法,对目标内容的效应、机制与促进等三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澄清目标内容研究领域的

4、根本问题,并对西方实证研究的结果及理论进行外乡化的检验。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进行了如下的研究:采用指导语启动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在内、外部目标启动条件下,被试在考试分数、学习持续性和考试焦虑水平上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湖北省黄冈地区某两所初级中学九年级3个班共188名学生参加了本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在考试分数、学习持续性还是在考试焦虑水平上,内部目标的效应都显著地优于外部目标的效应。最后,从研究方法和设计角度反思了本研究的缺乏,提出了今后研究的设想,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关键词宋体,小四号,加黑,缩进两格:目标内容效应;根本心理需求;自主支持环境宋体,小

5、四号,不加黑Abstract宋体,小四号,加黑,缩进两格:Since the 1980s, cognitive revolution has evolved from the “cold cognitive to the “hot cognitive which concerned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Meanwhile, motivation goal theory has also been given new meanings. Based on self-determinat

6、ion theory, the goal content theory adopts the general rules of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the goals, and concerns using goal content to explain the control process of goal-oriented behavior which makes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to make significant progress.However, there is considerable lack

7、 of the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f goal content which based on Chinese culture. Considering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of research on goal content, the current research explored three basic questions about goal content which are effects and mechanism and facilitation to test the view

8、points and theories in western and indigenous psychology on this topic. To achieve this goal, this study was composed of following researches: using the guidance framing metho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al cont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scores and persist and test anxiety).188 middle s

9、chool student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trinsic goals and extrinsic goal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Key words:宋体,小四号,加黑,缩进两格: goal content effec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utonomy supportive contexts关键词中英文对应,分号隔开。中英文摘要之间空一行1 前 言一级标题宋体小三号加黑,居中,分

10、页1.1 研究背景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黑心理学家对于行为目标的探索由来已久。正文为小四宋,与?心理学报?不同。首行缩进2字符, 行距1. 5早在1890年,William James就已经建议通过研究个体“对未来目标的追求,以及对目标实现方式的选择来区分个体。本能论者McDougall也非常重视行为所具有的目标属性,他甚至宣称自己就是个目标心理学家。他反对机械的、反射的、刺激决定论的行为观点,支持积极的、向着预期目标不断努力的行为观,认为在我们预见某件事情的可能性时,就会期待看到这种可能性得以实现,并采取与我们愿望相一致的行为,以引导事件向我们的目标方向开展。几乎在McDougall的同时代,A

11、lfred Adler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目标的意义,认为个体是目标定向的,会受到未来期望的促动。他把目标作为行为解释的原那么,用价值和目标的概念来取代驱力的概念郭永玉,200-239不用右上标序号,引用书要注页码,多页用pp. , 单页用p. , 中文文献也可用238-239页或238页,全文一致即可。另外,假设引用文集中的一篇文章,那么在这里不必注页码,只需注文章作者名和年代。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机体的整体行为、行为的目标导向性、以及指向对象的正负效价。受到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影响,Tolman1932应该与文末参考文献一一对应,此文对于这些早期文献未能列出,是一缺陷,不可效仿。在行为主义的阵营

12、里提倡目的的研究,指出目标就好比行为的“经纬线。他认为目的性是行为的特点,并指出了“手段-目的之间存在的关系的多样性,对行为的组织性、模式性和目的性进行了很好的探索。Allport1937同样强调行为的“目的性即“目标导向的特点。Allport1937用“目标导向来描述这些在他看来比特质更具动力性和区分度的行为倾向,而且他认为,目标导向可以用来理解个体某些不一致的行为。例如,一个孩子在一种场合不服管教、爱捣乱,在另一种场合可能非常听话、有礼貌。如果我们推断这些孩子是想“努力获得成人的注意并学会了在不同的环境中实现这一目标的灵活策略,那么这些行为上存在的明显不一致就揭示了深层次的意义。爆发于二十

13、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认知革命极大地影响了行为科学的各个领域。在人格心理学内部,认知的信息加工观点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声音。在认知革命背景下,人的形象变得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理论也再度回到研究的中心。比方Miller1960就指出,方案是与目标相联系的,因为目标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价值,从而具有了动机的属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认知革命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从“冷认知演变到关注认知与动机、情感之间关系的“热认知,与此紧密相连的是动机目标理论的悄然兴起。在以Little、Emmons、Klinger、Markus、Cantor为代表兴起了一场以个别化的、情境化的个人目标单元personal goal un

14、its重要名词注英文,一般不用大写字母。为核心的研究热潮郭永玉,2005-336的同时,另外的一批研究者Deci & Ryan,1996;Locke & Latham,1975;Dweck,1991,1998;et al.将他们的研究兴趣放到了目标内容goal content上,试图通过目标内容来揭示普遍的目标类型,以实现个体间的比拟,并以此来理解人们是如何组织他们生活的。这一批研究者不是通过特殊规律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目标,而是通过一般规律研究方法来研究目标。这些心理学家们关注用行为目标的选择目标内容来解释目标定向行为的控制过程即目标相关的行为的调节过程,使得动机心理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目标

15、内容指的是有机体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目标,即个体所追求的目的行为本身是什么。目标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为目标可以是挑战性的目标或适度的目标,明确或模糊的目标,抽象或具体的目标,近期目标或远期目标,负面结果为中心的目标或以正面积极结果为中心的目标,等等。对目标内容的研究,是以如下构念为代表:Deci和Ryan的“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Locke和Latham的“明确、挑战性的目标与模糊、非挑战性的目标,Dweck的“学习目标与表现目标,Bandura的“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Higgins等人的“积极结果为中心的目标与消极结果为中心的目标。在这些构念中又以Deci和Ryan的“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研究最为

16、广泛、深入胡小勇、郭永玉,2021中文多人名之间用顿号,与英文不同。而本研究就是在Deci和Ryan正文外国人名之间用“和,不用“&,假设放进括号,以文献注释形式,那么可用“&1993,1996,1999,2000,2003的“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根底上展开的。该理论遵循的一个根本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先天具有成长和开展的倾向,会努力征服环境中的挑战,整合自我体验,形成自我统合感。此领域的研究者们关注的是不同的目标类型是如何影响相应的结果变量的。他们采取的研究策略是:在相关的因变量幸福感、学习与工作绩效等的根底上将感兴趣的目标维度内部与外部目标进行比拟。 以Deci和Ryan1993,1996

17、,1999,2000两位作者的4篇文献应在文末一一列出。为代表的研究者们针对目标内容效应所展开的研究,推动了目标动机研究的深入开展。通过大量跨文化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了具有广泛一致性的目标内容结构维度,即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内部目标是指反映个体的内在成长趋向的目标,如自我接受、亲密关系、健康等;外部目标是指如何获得外部奖赏或社会赞许,通过获得外部的价值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等目标,如财富、权力、地位等。在揭示了这一普遍的目标类型的根底上,为了实现个体间的比拟,研究者们采用相关与实验研究的方法,发现了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具有不同的心理效应。相对于内部目标来说,追求外部目标是和较低的幸福感、较差的适应性

18、、较差的学习效果等负性结果相联系;相反,相对于外部目标来说,追求内部目标是和较高的幸福感、良好适应性、良好的学习效果等正性结果相联系。1.2 研究的意义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读书人历来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读书,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唐代以后 就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家有余资的孩子很小就开始读书,“书香门第是对一个家族的有很高荣誉的评价。但公正地说,那时普通的中国人之所以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并不是为了读书本身,而是因为读书的结果“学而优那么仕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因为只有做了官,才能吃国家的俸禄,不仅可解决衣食住行,还能有比拟体面的社会地位。始于宋代一位皇帝的劝学的诗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

19、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后来广泛地流传于民间,成为很多书生的奋斗目标。这造就了中国人非常功利的读书态度。到如今许多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并没有多少本质的变化,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更有利于找个好工作,其根本点还是为了能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湖南省株洲市某重点中学一位语文老师在其教研论文?入学教学课?中语出惊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大钱,娶美女。这决不是个案。有研究者玛雅,2006采用访谈的方法,在网络上随机采访6名中学生,并在街头随机采访6位家长的结果说明,受访的6个学生中就有5个学生的目标是外部目标为了上重点高中,找个好工作,为了使得自己有地位,让老师们喜欢,也让同学们也看得起。而受访的6

20、个家长也有4个提出了读书是为了使孩子上个好点的高中、大学,找个好工作等外部目标。而长期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更加迫使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己都把取得理想的考试分数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忽略了对内部目标的重视。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有关目标内容的研究说明,内部目标是和积极的、适应性的结果相联系的,而外部目标是和消极的、适应不良的结果相联系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许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不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所学的知识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否存在显著的目标内容效应?其心理机制又是怎样?如何最大化内部目标的积极效应

21、,最小化外部目标的消极效应?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对这些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为了进一步为外乡心理学中关于目标动机研究提供有效的实证证据,为了对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目标内容效应理论提供检验,本研究拟顺应该领域研究的传统与开展的趋势,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实,来验证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显著存在的,且具有广泛一致性的目标内容效应,在极度重视功名利禄等外部目标的中国被试身上是否存在。在验证了的根底上,进一步地探讨其心理机制,也就是探讨目标内容效应的原因。在弄清楚目标内容效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后,我们要进一步去探讨“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了内部目标是和积极的效应相联系的,而外部目标是与

22、消极的效应相联系的,那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或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最大化内部目标的积极效应以及最小化外部目标的消极效应。以期到达对目标内容效应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同时为教师或领导、上司、军官等给学生或下属、员工、士兵等提目标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2文献综述2.1 目标内容效应Deci和Ryan2000,2003的目标内容效应理论是建立在自我决定论的根底之上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SDT对动机进行了新的阐释,将动机视为从无动机到外部动机再到内部动机的一个连续体, 并根据自我调节功能

23、和经验的不同, 将动机进行了区分,开展了以往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简单二分方法。SDT是关于动机的宏观理论,主要是研究个体行为调节behavioral regulations的原始成分和行为结果。自我决定论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为调节:自主调节autonomous regulation和受控调节controlled regulation。自主调节指的是个体干着自己想干的、愿意干的事情。而受控调节是指个体做着他们必须这么做的事情,是屈服于内部或外部的压力才这么做的。自主和受控调节指的是个体行为的动机或原因,自主和受控调节是用来答复“人们为什么产生这种行为。与此同时,自我决定论区分了两个类型的目标

24、,即内部与外部目标,研究者利用它们来答复“人们追求什么样的行为Kasser & Ryan,1993&前后空格,逗号与年代之间空格。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但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决定需求来自环境的支持。在自我决定理论内部,健康开展和有效运转通过根本心理需求的概念而被具体化,当需求被满足时,人们将有效运转,并将健康开展;当需求被阻止时,人们将出现心理问题,并不能最正确运转。当来自于环境的支持满足了人们自主的根本心理需求时,人们的行为倾向于自我决定。目标内容效应的理论观点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黑,顶格,不用四级标题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是两种不同自主水平的目标,如两名艺术班的学生正在潜

25、心创作一幅图画,学生A是为了在作画过程中获得乐趣内部目标,而学生B创作这幅作品是为了取悦他的父母外部目标。内部目标intrinsic goals是指反响个体的内在成长趋向的目标,所追求的目标内容与根本心理需求,即关系、胜任、自主相一致。内部目标内容包括自我接受、亲密关系、健康等。外部目标extrinsic goals指如何获得外部奖赏或社会赞许,通过获得外部的价值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等目标,如财富、权力、地位等Kasser & Ryan,1993,1996。内部与外部目标可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区分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如美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的实证研究说明,内、外部目标这一结构维度具有跨文化

26、的一致性Kasser & Ryan,1996;Vansteenkiste,Duriez,Simons & Soenens,2006;Ryan,Chirkov,Little,Sheldon,Timoshina & Deci,1999;Schmuck,Kasser & Ryan,2000。Deci和Ryan2000认为,在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开展的需求,这就是人类的根本心理需求。在大量实证研究的根底上,他们总结出了三种根本的心理需求:自主需求autonomy 、胜任需求competence和关系需求relatedness。自主需求,即自我决定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最为重要,个体在某个活动上的自

27、主程度高时,体验到的是一种内部归因,感到能主宰自己的活动,此时从事这个活动的内部动机就高;胜任与Bandura1986的自我效能感同义,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行动能够到达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胜任该活动;而关系需求是指个体需求来自周围环境或其他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体验到归属感。在此根底上Deci和Ryan1996进一步提出,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效应。他们认为,相对于外部目标来说,追求内部目标是和较高的幸福感、良好的适应性等正性结果相联系内部目标效应。因为内部目标是和自主、胜任、关系这些根本的心理需求紧密相关的,内部目标在达成的同时,这些根本心理需求也得到了满足。相反,当人

28、们对外部目标赋予更多的权重的时候,他们越是倾向于人际比拟、获得表扬、获得自我价值的外部线索。外部目标定向和根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是不相关的,甚至使得人们偏离根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相对于内部目标来说,追求外部目标是和较低的幸福感、较差的适应性相联系外部目标效应。内部目标效应和外部目标效应统称为目标内容效应。Deci和Ryan2006还认为,自主、胜任和关系等三种根本心理需求是解释目标内容效应的心理机制。目标内容效应的实证支持对目标内容效应的实证研究的发起者是Kasser和Ryan1993,主要是研究个体的生活目标内容与幸福感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他们首先证实了外部目标与幸福感和适应性之间存在着显著

29、的负相关。随后,他们采用不同年龄组的被试,使用相关研究的方法进一步证实内、外部目标之间存在不同的效应,即外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内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此后,一大批研究者被吸引到目标内容效应的研究中来。相关研究的结果说明当人们对外部生活目标追求的抱负过高时,他们就会表现出较低的生活满意感、自尊和自我实现;较高的抑郁和焦虑。极具代表性的有Vansteenkiste等人2006,2007此文献人名超过三人,可这样写,文末文献人名要写全,且在查对时不会有混乱。进行的一系列的研究。他们首先是在教育情境中,以教育学院和商学院的学生为被试来研究外部目标内容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说明外

30、部目标内容上得分高的商学院的学生表现出更低的幸福感和更高水平的物质滥用。这一结论有力地批驳了“当目标内容与环境相匹配的时候,外部目标内容与幸福感应该是正相关这一观点。随后,他们以工人为被试,在工作情境中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外部目标内容与消极的工作结果、较差的心理健康水平相联系例如较少的工作满意感,较高的焦虑水平,获得成功后较短时间的满意感。而Williams等人2000那么研究了外部目标与年轻人的吸烟、酗酒、吸毒等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说明与报告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个体的吸烟行为与外部目标上的得分有着显著的相关;外部目标显著地预测了年轻人的吸烟、酗酒、吸毒等危险行为。除此之外,Duriez等

31、人2006的研究结果说明那些对外部目标赋予更多的权重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抑郁和身体疾病病症,人际关系质量较差,较少的合作行为,较高的偏见和社会支配态度以及更多的社会攻击性。研究者们除了对外部目标效应感兴趣之外,还对内部目标效应进行了研究,如Kasser和Ryan1996采用不同年龄组的被试样本,进行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说明,无论哪个年龄组的被试,内部目标工程上得分较高的个体健康状况都更好,幸福感水平更高。而Sheldon等人2005那么是用大学新生为被试来研究内部目标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说明那些第一学期内部目标内容上得分高的大学新生能够更好地到达目标,目标的完成提高了他们的适应性。更为重要

32、的是,第一学期的目标达成的同时导致了第二学期有更多的内部目标,这又使他们在第二学期有更多的目标达成,这些目标达成又会导致更好的适应性。这说明,通过不断的内部目标追求,人们能够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水平和适应性。目标内容效应还得到了跨文化研究证据的支持。Kasser和Ryan1999研究了在美国与俄罗斯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对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说明,内、外部目标这一结构维度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一致性,并且外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显著负相关。此外,Schmuck、Kasser和 Ryan2000证实了德国与美国的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内、外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均存在不同的效应;K

33、im、Kasser和Lee2003这里正文用顿号,与文末文献写法不同证实了韩国和美国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目标内容效应均显著。而Sheldon等人2004研究美国、中国、韩国这三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选取被试来研究内部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说明在每种不同的文化中,内部目标都正向预测了主观幸福感。我们可以看出关于目标内容效应的大局部研究都是关于内、外部目标与幸福感、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内、外部目标这个结构维度上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与此同时,有研究者用内、外部目标来启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即在学生进行与学习相关的活动时,用实验方法来操纵他们的学习目标,进而研究内、外部目标与学习表现之间的关系。Va

34、nsteenkiste等人2004在一系列的现场研究中,让被试学习与生态学知识相关的一组材料,然后告诉其中一局部被试学会此类知识的目的是用来赚钱外部目标启动组,而对另外一局部被试说学了这些知识是更有利于对社会作出奉献内部目标启动组。研究者认为,外部目标启动将分散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而干扰了对整个学习材料的理解,因此,在外部目标启动的条件下,将出现较差的学习和较低的测验分数。相反,当学习被描述为是对内部目标有用的时候,那么此类启动与个体内部成长的倾向紧密联系,并且很少关注外部价值指标,因此在内部目标启动的条件下,信息加工的水平和测验的成绩都要相对于外部目标启动条件下好。换句话说,内部与外部目标启动

35、将导致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同,进而影响了信息加工过程和成绩。结果说明,内部目标启动促进了较深的加工水平自我报告和观察的加工水平,并且测验成绩、持续性都是内部启动要显著好于外部启动。在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性研究中,研究者们Lens,Vansteenkiste & Deci,2004,2006,2007运用不同的内部目标,例如个人成长和健康;不同的外部目标,例如外表吸引力;不同的学习材料,例如商务通信;以及不同的年龄组,例如56年级,1112年级,大学生被试组,都获得同样的结果。而且当被试学习的内容不是课本材料,而是体育技能的时候,也得到同样的结果。例如,Vansteenkiste和Soenens

36、等人2007通过体育技能学习领域的一项追踪研究来探讨内、外部目标与绩效、持续性的关系。被试是1012年级的学生,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说,体育锻炼能使自己保持迷人的身材,增加外部吸引力外部目标启动组;而对另外一组说,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内部目标启动组。在接下来的实验研究中,主试就会在一个星期、一个月、四个月的时候分别询问被试锻炼的次数与时间。结果说明,内部目标启动导致更好的绩效,增加短期的持续性一周的实验结果,并且,相对于外部目标启动,内部目标启动显著预测了被试在体育锻炼中的长期持续性。目标内容效应研究的结果说明,内部目标定向将导致积极的结果,外部目标定向将导致消极的结果,然而情况是

37、不是总是如此呢?Vansteenkiste和Simons等人2005研究了内部、外部目标启动对有意义学习概念学习和机械学习是否产生不同影响。三个现场研究的结果说明外部目标启动会削弱有意义学习的效果,但对机械学习的结果并没有产生影响。甚至局部研究结果说明外部目标启动对机械学习有促进作用,提高了对文字和事实材料的加工程度。然而这个研究发现的结果并不一致,在随后验证性研究中,并没有发现外部目标启动促进机械学习的学习效果。但这种情形告诉我们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并非都导致负面效应,对机械学习来说,也许会产生正面结果。目标内容效应与动机效应的关系目标内容效应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是来自于Carver和Sri

38、vastava等人1998对SDT的批评。这些研究者认为目标内容效应就是动机效应。Carver等人1998认为外部目标与受控动机相联系,是受控动机而不是外部目标内容对幸福感和绩效产生效应。外部目标内容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负相关,只不过是人们在追求外部目标时,所感受到的控制感和不平安感在起作用。Srivastava与他的同事们2001那么更加直接,认为目标内容效应完全可以复原为动机效应。因此,他们认为强烈关注如何变得富有或有名气的个体与关注如何形成有意义的关系或更好成长的个体,只要在追求这些不同目标的时候有相同水平的自主动机,那么这些个体身上的幸福感的程度是不会存在差异的。针对这种批评,Sheldo

39、n等人2004提出,虽然内部目标和自主动机,外部目标和受控动机显著正相关,但目标内容和动机对幸福感等是有着独立效应的。Deci和Ryan2004认为目标内容内部与外部和目标动机自主与控制的概念在本质上存在巨大差异的。目标动机指的是人们追求某个具体目标内容的原因。行为的目标类型能够从追求目标的原因上进行区分。例如,一个人为了使自己更具有吸引力去参加形体课程外部目标,但是原因有:1受控动机:他的老婆希望他保持他应有的身材;2自主动机:个人的价值观就是希望自己有一个漂亮的身材。如果Carver等人1998的批评是正确的话,那么动机在内、外部目标与幸福感、适应性、绩效之间会起完全中介作用。然而Vans

40、teenkiste2004研究结果说明,内、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结果的效应,只能局部地被自主动机所解释。在控制了动机因素之后,内、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仍存在独立效应。面对目标内容和动机对幸福感等的影响的争论,研究者们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用数据来说明了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内部还是外部目标和人们为什么追求这些目标自主还是受控的动机对心理幸福感各自有着不同的效应。首先是Sheldon等人2004进行的一系列的研究来验证这些问题。研究一,被试内设计,让被试来评定当他们追求内部或外部目标的时候所感受到的自主的程度以及快乐的程度;研究二,被试间交叉设计,先让被试评定自己生成的目标内容及相应的动机,然后求它们与报

41、告的当前的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三,被试间纵向研究设计,以将要毕业的大四学生为被试。让他们列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并让他们评定自己所列举的目标的自主或受控的程度以及当前的幸福感水平,一年以后重复测量一次,使得能够对幸福的变化进行预测。在这三个研究中,层级回归的结果说明,在控制了动机因素之后,内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后来许多验证性研究结果都一致说明内部目标和自主动机显著而独立地预测了心理幸福感的变异。例如,Vansteenkiste等人2004的研究结果说明,内部目标与自主动机、学习深度、成就、持续性等结果变量之间都显著而独立地正相关;内、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结果的效应,只

42、能局部地被自主动机所解释。Deci2004,2004运用高中和大学学生为样本,进行三个现场研究来验证目标内容效应,结果说明自主动机和内部目标显著相关,但对自主动机进行控制之后,目标内容与幸福感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相关。因此,目标内容以及相应的动机对幸福感、学业成就等影响在统计上是互不相关的,它们对幸福感和适应性有着显著独立的效应。2.2 目标内容效应的心理机制根本心理需求根本心理需求作为目标内容效应的心理机制的理论观点研究者认为根本心理需求是解释内、外部目标与幸福感、适应性、绩效之间关系的心理机制。内部目标定向的个体更有可能从事能够满足自己根本心理需求的活动,进而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积极的行为后果。外

43、部目标的追求和根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是不相关的,甚至使得我们偏离根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相对于内部目标来说,追求外部目标和较低的幸福感和较差的适应性相联系Deci & Vansteenkiste,2004。自我决定论认为, 在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开展的需求,这就是人类的根本心理需求,通过实证研究,研究者们总结出了三种根本的心理需求:自主需求( autonomy) 、胜任需求( competence) 和关系需求( relatedness) 。自主需求即自我决定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最为重要。个体在某个活动上的自主程度高时,体验到的是一种内部归因,感到能主宰自己的活动,此时从事这个活动的内部动

44、机就高;胜任需求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同义,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行动能够到达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胜任该活动;而关系需求即个体需求来自周围环境或其他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体验到归属感。SDT中的“需求概念是对Hull的驱力论和Murry的需求理论的继承与开展,继承了Hull的传统,认为需求是天生就有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同时吸收Murry的观点,认为需求是属于心理层面,而不是生理层面。即认为人的这三种根本的心理需求在不同的种族与性别的人身上都存在,具有跨时间、跨文化的一致性,它使得人们要求主动、选择开展与追求心理健康。根本心理需求作为目标内容效应的心理机制的实证支持那么,根本心理需求是不

45、是解释内、外部目标效应的心理机制?Kasser2002的研究提供了间接的证据,而Vansteenkiste 等人2007通过实证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验证心理需求是不是解释内、外部目标效应的心理机制,就是要验证根本心理需求是否在自变量外部目标和因变量幸福感、绩效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Vansteenkiste等人2007进行中介变量路径分析时发现:外部目标自变量显著地预测幸福感因变量;外部目标自变量显著地预测根本心理需求中介变量;当控制了外部目标自变量之后,根本心理需求中介变量显著地预测幸福感因变量。当根本心理需求中介变量得到控制的时候,外部目标自变量和幸福感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就不存在了。这说明根本心理需求中介变量确实在外部目标自变量和幸福感因变量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并且研究的数据说明,自变量外部目标和中介变量根本心理需求能解释1461的总变异。上述研究结果为根本心理需求这个中介变量假设的合理性提供了确切的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