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端午节教案.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8540461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端午节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端午节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端午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端午节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端午节教案集锦 第 1 页 共 11 页 幼儿园 端午节活动方案 端午节教案集锦 方案 1 1 :熟悉端午 节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骄傲感。 二、活动内容: (一)学问共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观赏端午节传奇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2、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到处端阳到处祥。 第 2 页 共 11 页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设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

3、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叙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置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与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活动方案 2 2 :亲子手工包粽子 活动目标: 第 3 页 共 11 页 1.通过共享、沟通,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预备: 1.预备制作端午节习俗物品的各种材料: 粽叶、糯米、线等;各种外形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2.端午节相关图片,艾草和

4、菖蒲。 3.邀请幼儿家人一起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1. 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心情是一样的。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接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育孩子们的 第 4 页 共 11 页 爱国主义情感,今日我们 xxx 幼儿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美妙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

5、声欢送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 手工活动: (1)家长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粽子的技艺。 (2)制香囊、画彩蛋、编制五彩绳,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完毕后展现作品并相互赠送。 3. 亲子嬉戏: 袋鼠 人数:1 名幼儿+1 名家长,共 8 对,分 4 组; 形式:单面接力; 预备:各组粽子 2 个,终点处摆椅子 4 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其次对家庭,连续嬉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赛龙舟 人数:1 名幼儿+1 名家长,共 4 对,分 4 组; 预备:纸箱龙

6、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着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先到终点的队伍获胜。 第 5 页 共 11 页 欢乐运粽子 人数:1 名幼儿+1 名家长,共 8 对,分两组; 形式:对面接力; 预备:各组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连续嬉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活动完毕: 亲子活动完毕,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共享美味的粽子。此时,教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共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活动方案 3 3 、端午与传统文化 活动目标: 1、了解端

7、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预备: 第 6 页 共 11 页 1、幼儿用书欢乐的端午节、故事音频端午节的传奇、端午节的习俗; 2、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 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 1 、幼儿相互沟通,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日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沟通。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 2 、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

8、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奇?”幼儿相互沟通。 组织幼儿观赏故事:端午节的传奇、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展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沟通,请每组选 1 名幼儿在集风光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展很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 3 、幼儿沟通吃粽子的阅历。 第 7 页 共 11 页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沟通。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 4 、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日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包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

9、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沟通。 “包粽子的挨次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留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 5 、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共享粽子。 方案 4、屈原的故事 一、活动目标 1、观赏端午节传奇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仔细倾听教师和同伴的叙述,乐于在集体中沟通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活动预备: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第 8 页 共 11 页 三、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鄙视之情。 3、拓展沟通:端午

10、节还有哪些习俗? 方案 5 5 赛龙舟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全蹲走动作练习,熬炼腿部肌肉力气和耐力,提高平衡力量和协调性。 2、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嬉戏的乐趣。 3、培育耐力及协同合作的力量。 二、活动预备 单元筒 8 个、体能棒 8 根(含连接器 8 个)、体能条 4 根、协力布道 1 套;矿泉水若干、秒表 1 个、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着幼儿一路纵队沿着塑胶跑道进展走、跑交替练习。 2、幼儿站成四路纵队,教师和幼儿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做热身运动: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踢腿运动、跳动运动等,重点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部位。 第 9 页 共 11 页 四、集体嬉戏

11、:赛龙舟 1、布置场地,创设嬉戏情境 设置 4 条“赛道”,在每条赛道的途中各设置一个用单元筒、体能棒、体能条和连接器搭建而成的“桥洞”,在终点处放置 1片长方形协力布道和若干瓶矿泉水作 “大粽子”。 2、介绍嬉戏玩法,开展嬉戏 四人一组扮演“小龙舟”,4 只“小龙舟”全蹲姿态站在起点线后等待,其他幼儿则在场外扮演“观众”。嬉戏开头,4 只“小龙舟”沿着“赛道”钻过 “桥洞”到达终点,然后 4 人一起用协力布道运两个“大粽子”回起点。任务完成后,交换角色,嬉戏连续,直至全部的小组完成任务。教师计时,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3、嬉戏拓展:教师可依据幼儿的水平,在路径中设置一些障碍,幼儿需绕障碍进展

12、全蹲走,以增加嬉戏的难度。 方案 6、包粽子+制香包 一、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与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欢乐。 二、活动预备 第 10 页 共 11 页 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叙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 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颜色。 2、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始终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奇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爱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共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第 11 页 共 11 页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愿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