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3708.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488764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3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370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370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370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3708.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1 年上海市春考语文试卷 一 阅 读 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剪 1-6 题。(16 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球上的陆地都是莽莽荒原。但人类一出现,即使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总是在不断地消灭荒原。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燃料和栖身的场所。多数人类学家认为,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东非大裂谷,后来才迁移到世界各地。促使早期人类迁移的因素不少,但最主要的还是生存的需卜随着人口的增长,总要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农业和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两大进步,但随着大片农田和一座座城市的出现,荒原的面积不可避免地相应缩小。无论是中国的先民毕路蓝缕,以启

2、山林,还是欧洲的清教徒远航新大陆,他们的目的都是将荒原变成家园。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开发荒原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特别是在工业化以后,在农田、牧地、居住区以外,工厂、矿山、油田、铁路、公路、港口等设施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城市占据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一般认为,到了 21 世纪,地球上能够利用的土地已开发殆尽,地球上的陆地还有不少无人区,大片的原始荒原、特别是人类尚未进入的荒原已经屈指可数。在人类进入荒原的过程中,总是先选择自然条件相对适宜的地方,例如,已经发现的先民聚落遗址,一般都在生活和生产用水便利却离河流有一定距离的台地。正因为如此,平原、河谷、海拔不高的台地、土壤疏松的土地、气候温暖且水量充沛的区

3、域往往先得到开发,并且基本不再留下荒原,然后再扩展到丘陵、较低的山地,最后留下的荒原都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利用、或利用成本太高的沙漠、戈壁、干旱区、峻峭的山区、传染病流行区、地质灾害区、热带丛林、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以及多种不利因素兼而有之的地区。也有些地方虽适宜开发,却因远离人类聚居区,或因交通闭塞,得以保持着原始状态。在人类基本定居,或有了一定的活动范围后,会尽可能避免进入荒原。但是总有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穿越或深入荒原,如出使异域的外交官、负有军事任务的将士、长途贸易的商人、被流放或驱逐的犯人,还有人会由于偶然的原因误入荒原。不过,自古以来,都有人主动探索荒原,他们或是为了某种物质利益

4、寻找新的土地、资源、财富、劳动力、交通线,或是为了某种精神追求一一取经,求仙,实现信仰,获得真理,净化灵魂,也可能纯粹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的经历和记录,又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荒原之旅。当地球上多数地方人满为患时,当人类不断面临现代化、城市化的挑战时,荒原愈发展示出无可替代的琳力:有的储存着最后的天然财富,有的是珍稀生物仅有的乐土,有的是洪荒时代的再现,有的是理想的实验室,有的是自然的竞技场。人类终于认识到,为了地球,为了自己,为了今天,为了未来,荒原应该得到珍惜,受到保护。但也有人出于贪婪、无知或无奈,想在荒原消失前尽可能多地掠夺和榨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出现了如全球

5、定位系统、卫星遥感遥测、卫星电话、夜视器、高速摄影摄像、高速宽带网络、直升飞机、高性能越野车等先进仪器和装备。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人类进入荒原和在荒原的生存能力已经大为加强,并且在不断提高。对荒原的破坏当然必须制止,但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荒原,却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可以有限度地利用,有人主张绝对保持原状:有人认为适度亲近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有人反对任何人进入。见仁见智,众说纷绘。2 争论还不会停止,但无论如何,珍惜荒原、热爱荒原的人已经有了共识:现存的荒原是不可替代的,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爱护它们。当你进入时,尽可能少惊动那里的 一切;当你离开时,除了你产生的垃圾废物外,请什么也别带走

6、。1第段加点词消灭在文中的意思是_。(2 分)2填入第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因为 所以 B即使 然而 C尽管 但是 D既然 那么 3.第段概述人类进入荒原的过程是为了说明_。(2 分)4 对第、段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在人类基本定居后,多数人不愿在荒原生活。B 进入或穿越荒原者,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C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荒原的价值得到凸现。D 随着人类生存能力逐步提高,荒原终将消失。5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3 分)A走进荒原,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B荒原一一永恒的姑力 C荒原一一科学家的乐园 D人到哪里,哪里就没有荒原 6结合文中信息,对第段画线句的两种意见,选一

7、种加以简评。(不超过 80 字)(4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20 分)信使 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像三柄巨大的棱锥,将我所在的部队,托举到了离海平面五千多米的高度。10 月,这正是平原上麦秸垛金黄而干燥的时光,昆仑山却 已万里雪飘。就要封山了,封山是冰雪发出的禁令,我们将与世隔绝到春天。千住白发苍苍的老医生对我说:也许军邮车今天会来的。军邮车大约每月从新疆喀什开上昆仑山一次,日子并不准,仿佛一只来去无踪的青鸟。老医生戍边多年,他的话有时像符咒一样灵验。“每年封山前上山的最后一辆车,总是军邮车。山下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心。他晃着的满头白发,像一丛银针。果然,那天夜里,

8、军邮车讯鞠皮冰船一样,跋涉五天,英勇地到了。整个军营为之沸腾。各单位取信的人站在房外,一取到信就像古代的驿马接到加急文书,拔腿就跑,送给望眼欲穿的人们。在高原上奔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活儿一般都分给腰细腿长的年轻人,但自发苍苍的老医生执拘地要做这件事。知情的人私下里说他家中有很老的双亲、很弱的妻子、很小的孩儿,想信比别人更甚。老医生抱着一大骡信,我们扑上去抢。霎时老医生手中就空了,接下来是刷刷撕信,信皮的段屑萧萧而下。我最先看的是父母的信。仿佛有一只温暖而柔软的手,从洁白的信纸中探出来,抚摸着我额前飘动的乌发,$便不再凄然。再看同学和朋友的信。我的同桌此刻在遥远的西双版纳,信申夹了一朵花的标

9、本。她说这是景洪最美丽的花,有沁人肺腑的香气。夹花的那页信纸留有大片紫色的液痕,想像得出花盛开时的娇嫩。我低头嗅那被花汁浸泡过的地方,哪有什么香气,有的只是纯正而凛例的冰雪气息绦绕其中。同屋的女兵嘎唉地哭了起来。她的小侄子病了。我们都去劝她,老医生悠长地叹了一口气:告诉离家这么远的一个小姑娘,孩子的病就能好了吗?我家里人是从不这样的。不一 3 会儿,女兵停止了哭泣,因为从老医生送来的第二批信中她得知小侄子的病已经好了。要有经验,老医生说,把信全拆开,码饼干似地排好,从最后面的看起,前面的只能作参考。那一次军邮车上山,老医生没有收到一封信。按照他家的习惯,没有信来也许就是出事了。他的忧郁持续了整

10、个冬天。4 月,春天里,这是开山后的第一次通邮。我收到了西双版纳同学的回信:那朵花怎么是紫色的呢?它是雪白的呀!而且,绝不可能没有香气!信是老医生送来的。他快乐极了,他的家里寄来了平安信。有时候他叉突然疑惑,说他家会不会有什么事瞒了不肯告诉他。我们都说不会不会,你是家里的顶梁柱,离了你,根本就办不了事,怎么会瞒你!他也觉得很有道理,心宽了许多。终于,轮到他探家了。他很早就告诉了我们,还专门预备了一个提包,为大家装信。我使对着昆仑山皑皑的冰雪,从从容容地写了三十封信。我双手捧着这拣信,郑重地交给老医生。他的自发在雪峰的映衬下,晃动得像一盆水申的粉丝:你放心好了!我到了山下第一件事就是为大家发信。

11、假如回信快的话,下次军邮车上来,你们也许就能收到回信了。他走了。军邮车像候鸟,飞来一次叉一次,但那三十封信却一封不见回音。原来他 下山乘坐的车翻了,这在高原是很平常的事,熊熊烈火吞噬了他银发苍苍的头颅,那个装满信件的旅行包,顷刻之间化为青烟。那三十封信,只有给父母的那封,我重写了托人发出。给其他人的,便再也提不起兴致。只要抓起笔,老医生的自发就在眼前灼目地闪动,眼珠便发酸。大团大团的冰雪,在我胸中凝结。后来,在老医生的追悼会上,我才知道他的生辰,远没有我想像的那样老。满头灿 然的白发,是昆仑山馈赠他的不能拒绝的礼物。他死了以后,军邮车还带来过他的家信。我第一次注意了一下地址:是广西一个很偏远的

12、小城。叉在地图上仔细寻找,那地方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该是非常炎热的。老医生的家乡,距离昆仑山,大约有一万五千里。那封迟到的信,边缘已经磨损,好像烙熟叉蒸了几遭的馅饼。几处裂口的地方,被薄而坚韧的透明纸粘贴过,上面打着蓝色的印章:邮件已破,军邮代封。不知这是否是封报平安的家信?7第段把军邮车比作青鸟的表达效果是_。(2 分)8简析第段画线句细节描写的作用。(3 分)9 第 、段 两 次 写 到 同 桌 信 中 的 花,作 用 是(1)_;(2)_。(3 分)10第 12 段画线句的含义是_。(2 分)11对全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 分)A标题的信使就是指文中的老医生形象。B开篇写昆仑

13、山壮观象征了戍边战士的崇高。C作者提到三十封信意在表达对父母的思念。D全文以时间为顺序来安排材料,脉络清晰。E本文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刻画了老医生形象。F本文的语言朴实无华,写人状物淡而有味。12从情感表达角度赏析最后三段的那封迟到的信。(4 分)4 (三)默写(6 分)任进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3.(1)_,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3)北极朝廷终不改,_。(杜甫登楼)(4)吾尝跂而望矣,_。苟子劝学)(5)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6)号呼而转徒,_。(柳宗元捕蛇者说)(7)青青子衿,_。(诗经郑风子衿)(

14、8)今夜偏知春气暖,_。(刘方平 月夜)(四)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 1416 杠。(8 分)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雄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 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偃蹇:高耸的样子。生:语助词,无义。14 选入高中教材的辛弃疾词作是水龙吟_。(1 分)15 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上阂先是我对青山说,然后转换成青山对我说。B岁晚太寒生中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心灵的寒。C下闺叙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作者吟诵离骚,夜深末眠。D这首词情辞婉转,运用典故,不露痕迹,可谓格调清新,赏心悦目。16 简析本词

15、的思想感情。(4 分)(五)阅读下丈,完成第 1721 题。(18 分)借书 5 借书一瓻,还书一瓻,后讹为痴,殊失忠厚气象。书非天降地出,必因人得之,得而秘之,自示不广,人亦岂肯以未见者相假。杜暹家书,末自题云: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鬻为不孝,可也;借为不孝,过也。然余手抄书,前后遗失亦多,未免往来于怀。因读唐子西失茶具说,释然不复芥蒂。其说曰:吾家失茶具,戒妇勿求。妇曰:何也?吾应之曰:彼窃者,必其所好也。心之所好,则思得之,惧吾靳之不予也而窃之,则斯人也,得其所好矣。得其所好则宝之,惧其泄而秘之,惧其坏而安置之,则是物也,得其所托矣。人得其所好,物得其所托,复何

16、言哉!妇曰:嘻,是恶得不贫!余亦云。藏书 聚而必散,物理之常。父兄藏书,惟恐子弟不读;读无所成,犹胜腐箧箱,旋致蠢书之变。陈亚少卿众书千卷、名画一千余轴,晚年复得华亭双鹤,及怪石异花,作诗戒其后,曰:满室图书杂典坟,华亭仙客公云根。他年若不和花卖,便是吾家好子孙。亚死,悉归他人。【注】瓻(chi):盛酒的器具。古人向人借书,以瓻盛酒为酬。云根:深山高远云起之处。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1)自示不广 (2)是恶得不贫 (3)聚而必散,物理之常 (4)亚死,悉归他人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必因人得之 因噎废食 B鬻及借人为不孝 爱屋及乌 C未免

17、往来于怀 毁于一且 D作诗戒其后 舍我其谁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 分)(1)后讹为痴,殊失忠厚气象。(2)读无所成,犹胜腐箧箱,旋致蠢书之变 20作者引用失茶具说的作用是_。(2 分)21借书藏书两则短文蕴含的共同道理是_(3 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5 题.(12 分)书韩魏公黄州诗后 苏轼 黄州山水清远,土风厚善。其民寡求而不争,其士静而文,朴而不陋。虽闾巷小民,知尊爱贤者,曰 吾州虽远小,然王元之、韩魏公,尝辱居焉。以夸于四方之人。元之自黄迁薪州,没于薪,然世之称元之者,必日黄州,而黄人亦日吾元之也。魏公去黄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诗。6 夫贤人君子,天之所以遗

18、斯民,天下之所共有,而黄人独私以为宠,岂其尊德乐道,独异于他邦也软?抑二公与此州之人,有宿昔之契?不可知也。元之为郡守,有德于民,民怀之不忘也固宜。魏公以家艰,从其兄居耳,民何自知之?诗云 有斐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金锡圭璧之所在,瓦石草木被其光泽矣,何必施于用?奉议郎孙贲公素,黄人也,而客于公。公知之深,盖所谓教授书记者也。而轼亦公之门人,谓居于黄五年,治东坡,筑雪堂,盖将老焉,则亦黄人也。于是相与摹公之诗而刻之石,以为黄人无穷之思。而吾二人者,亦庶几托此以不忘乎?22第段吾元之也与下文照应的句子是_,其中吾表达的情感是_(3 分)23第段写韩魏公为什么还要写王元之?(2 分)24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贤人君子所在之处,感染着当地的普通百姓。B道德高尚者的善行,感化了当地的奸侯小人。C贤人君子所在之处,给当地的百姓带来实惠。D品德高尚的显贵,受到当地普通百姓的爱戴。25第、段画线句中的两种思有何内在联系?(4 分)二 写 作 70 分 26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田 写一篇不少于 8 叨字的文章。两个人在山里看到一片材质优良的树林,于是各自买了一棵树苗带回家。一人把树苗植在瓦盆札 用铁丝左缠右绕,改变其生长形态,树长得扎枝旁逸,成为盆景中的精品。一人把树苗栽在庭院里,浇水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树长得参天蔽日,成为建筑的栋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