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18620.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488340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0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186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186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186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题18620.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历史剧英雄曹操首次为曹操翻案,塑造了一个英雄曹操。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A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长平之战 D 赤壁之战 2 三国演义里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下列哪场战役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三国,是一个永远可以激起豪情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曹操、坚韧不拔的刘备、胆略超群的孙权构筑起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 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这些

2、故事都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就是()A.曹操 B.诸葛亮 C.周瑜 D.孙权 5.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吴国229年孙权建业 A.B C D 6.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参与了两次,切身体验了“胜负乃兵家常事”的说法。这两次战役是()巨鹿之战 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A.B.C.D.7.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曹魏 B东晋 C西晋

3、 D前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2 页 8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9.4 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后来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A 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黄河流域 10 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 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11.下列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A B C D 12.“八王之乱”的出现与西晋初年实行的什么措施有直接的关系()A.实行世袭制 B.分封诸

4、王 C.政治腐化 D.“五胡”内迁 13.中国古代每一个专制王朝都深深地烙上了“家天下”的印记。因此,一些史学家常把皇姓跟朝代名称合二为一,比如称唐朝为“李唐”,宋朝为“赵宋”。那么被称为“元魏”的应该是()A 战国时期的魏国 B三国时期的魏国 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 D元朝 14.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A 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B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 C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15.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A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社会安定与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 D

5、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3 页 16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 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17.下列哪一个城市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活跃的都市,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缩影()A 建康 B 成都 C 洛阳 D广州 18.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A 兰亭书法 B 阎立本画作 C 龙门石窟 D赵州石拱桥 1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名句。此诗最能说明()A 南朝的寺庙最多 B 南朝的雨水最大 C 南北

6、朝时期佛教盛行 D南朝的寺庙都浸泡在烟雨中 20.下列关于古代书法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钟繇独创楷书书法 B 钟繇兰亭集序 C 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D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3)从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2.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4 页 (1)图一反映了北魏怎样的民族特点?(2)图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其原因是什么?(3)图三这种社会现象与什么重大社会事件有关?(4)结合图二、图三,你认为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人物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