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论语》第一讲.ppt

上传人:hwp****526 文档编号:8469584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论语》第一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品)《论语》第一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论语》第一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论语》第一讲.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德侔天地道贯古今 论语论语导读导读 第一讲第一讲 论语论语的成书的成书 第二讲第二讲 论语论语的思想的思想 第三讲第三讲 论语论语与中华与中华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 第四讲第四讲 论语论语与中国与中国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第一讲第一讲论语论语的成书的成书一、孔子的生平一、孔子的生平二、二、论语论语的编纂与流传的编纂与流传一、孔子的生平一、孔子的生平(一)家世的显盛与衰落(一)家世的显盛与衰落1.显赫的家世显赫的家世 远祖是宋国贵族。远祖是宋国贵族。微子(纣王庶兄,建立宋国微子(纣王庶兄,建立宋国)(四、五代)(四、五代)宋湣公宋湣公 宋炀公宋炀公 宋厉公宋厉公 弗父何弗父何 世子世子胜胜 正考父正考父

2、 孔父嘉孔父嘉(六代)(六代)孔子孔子2.家世的衰落家世的衰落 孔父嘉孔父嘉 木金父木金父 睪(睪(y)夷)夷 孔防叔孔防叔 孔伯夏孔伯夏 叔梁纥叔梁纥 孔孔 子子(二)孔子的生平(二)孔子的生平 1出生出生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贞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索隐 今此云今此云“野合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故野合,谓不合礼仪。故论语

3、论语云:云:“野哉由也野哉由也”,又,又“先进于礼乐,野先进于礼乐,野人也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2.籍贯籍贯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郰人孰谓郰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子闻之曰:曰:“是礼也。是礼也。”(论语论语八佾八佾)孔子:郰孔子:郰鲁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尼丘山鲁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尼丘山(今称尼山)西之鲁源村。(今称尼山)西之鲁源村。孟子:邹国,与鲁为邻。邾孟子:邹国,与鲁为邻。邾驺驺邹,今山邹,今山东邹城市南的峄山脚下。东邹城市南的峄山脚下。孔子死后葬于城北的泗水之上孔子死后葬于城北的泗水之

4、上三孔:孔府、孔庙、孔林。三孔:孔府、孔庙、孔林。2行迹行迹(1)学习:学无常师)学习:学无常师 问礼于老聃问礼于老聃 问乐于苌弘问乐于苌弘 学鼓琴于师襄子学鼓琴于师襄子 学无常师学无常师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学无常师学无常师子曰: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也。”(论语论语述而述而20)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论语论语述而述而22)子曰: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论语述而述而28)(2)教育:有教无类)教育:有教无类 内容内容“四教四教”:文、行、忠、:文、行、忠、信信 方法方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目的目的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3)出仕:卓有成效)出仕:卓有成效 为中都宰为中都宰 任鲁司寇任鲁司寇 夹谷之会夹谷之会(4)周游:历经艰辛)周游:历经艰辛 蒙难于匡、蒲蒙难于匡、蒲 绝粮于陈、蔡绝粮于陈、蔡 疾病于道路疾病于道路二、二、论语论语的编纂与流传的编纂与流传(一)(一)

6、论语论语的材料来源的材料来源 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集而论纂,故谓子既卒,门人相与集而论纂,故谓论语论语。(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子张问行。子曰: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子张书诸绅。书诸绅。”(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二)(二)“

7、论语论语”的定名与定本的定名与定本“论语论语”意义意义1编纂。班固:编纂。班固:“辑而论纂。辑而论纂。”2伦理。刘熙:伦理。刘熙:“论者伦也。论者伦也。”(释名释名)3论难。许慎:论难。许慎:“论难曰语。论难曰语。”(说文解字说文解字)4议论。袁枚:议论。袁枚:“论,议论也。论,议论也。”(论语解四篇论语解四篇)5多义说。邢昺:多义说。邢昺:“论者伦也,纶也,轮也,论者伦也,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理也,次也,撰也。”(论语正义论语正义)6集合。章太炎:集合。章太炎:“论者,古但作仑。比竹成册,各论者,古但作仑。比竹成册,各就次第,是之谓仑。就次第,是之谓仑。(国故论衡国故论衡)论语的名

8、称最早见于礼记坊记:“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汉代时亦称“传”或“记”。史记封禅书:“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今文本:齐论22章;鲁论20章。古文本:孔壁所出,有21章。定 本:张侯论(熹平石经: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三、三、论语论语的注释与研究的注释与研究1.汉代:汉代:论语论语学形成期。学形成期。张侯论张侯论。论语郑氏注论语郑氏注。朱彝尊。朱彝尊经义考经义考记有记有18部。部。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论语论语学发展期。学发展期。84部。部。何晏何晏论语集解论语集解。皇侃。皇侃论语义疏论语义疏。3.隋唐:隋唐:论语论语学衰落期。

9、学衰落期。12部。陆德明部。陆德明论语音义论语音义。韩愈、李翱。韩愈、李翱论语笔解论语笔解。论语论语的注释与研究的注释与研究4.宋元明:宋元明:论语论语学复盛期。学复盛期。251部。邢昺部。邢昺论语注疏论语注疏。朱熹。朱熹论语集注论语集注。5.清代:总结期。刘宝楠清代:总结期。刘宝楠论语正义论语正义。6.现代现代子曰: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何晏曰:足恭,便僻貌。匿怨,内相怨而外何晏曰:足恭,便僻貌。匿怨,内相怨而外诈貌。诈貌。邢昺曰:此章言鲁太史左丘明与圣

10、同耻之事。邢昺曰:此章言鲁太史左丘明与圣同耻之事。巧言、令色、足恭者,孔以为巧好言语、巧言、令色、足恭者,孔以为巧好言语、令善颜色、便僻其足为恭也。一曰:足,令善颜色、便僻其足为恭也。一曰:足,成也。谓巧言令色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成也。谓巧言令色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左丘明,鲁太史,受左丘明,鲁太史,受春秋经春秋经于仲尼者于仲尼者也。友,亲也。匿,隐也。言心内隐其相也。友,亲也。匿,隐也。言心内隐其相怨,而外貌诈相亲友也。怨,而外貌诈相亲友也。5.25刘宝楠曰:臧氏刘宝楠曰:臧氏庸拜经日记庸拜经日记:“表记表记孔子曰:孔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

11、,不失口于人。案不失足者,不足恭也;不失色者,不令色也;不案不失足者,不足恭也;不失色者,不令色也;不失口者,不巧言也。失口者,不巧言也。”案臧说,深得此注之义。案臧说,深得此注之义。杨伯峻曰:左丘明,历来相传左丘明是杨伯峻曰:左丘明,历来相传左丘明是左传左传的作的作者,又说他是者,又说他是国语国语的作者。这一问题,经过很的作者。这一问题,经过很多人的研究,我则以为下面的两点结论是可以肯定多人的研究,我则以为下面的两点结论是可以肯定的:(甲)的:(甲)国语国语和和左传左传的作者不是一人;的作者不是一人;(乙)两书都不可能是和孔子同时甚或较早于孔子(乙)两书都不可能是和孔子同时甚或较早于孔子的左

12、丘明所作。的左丘明所作。5.25钱穆曰:足恭:此二字有两解:一说,足,钱穆曰:足恭:此二字有两解:一说,足,过义。以为未足,添而足之,实已过分。过义。以为未足,添而足之,实已过分。一说,巧言,以言语悦人;令色,以颜色一说,巧言,以言语悦人;令色,以颜色容貌悦人;足恭,从两足行动上悦人。今容貌悦人;足恭,从两足行动上悦人。今从后说。从后说。徐志刚曰:又传说,左丘明是个瞎子,故有徐志刚曰:又传说,左丘明是个瞎子,故有“左丘失明左丘失明”之说。之说。简析简析(1)译文)译文(2)对文意的认识(上下文的关系如何;)对文意的认识(上下文的关系如何;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3)启示与感想)启示与感想 a.左丘明其人(与孔子的关系;是否左丘明其人(与孔子的关系;是否左左传传或或国语国语的作者;其个性等等)的作者;其个性等等)b.“匿怨而友其人匿怨而友其人”伦理与政治的背伦理与政治的背反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