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的地域文化元素_戴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440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0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的地域文化元素_戴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论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的地域文化元素_戴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的地域文化元素_戴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的地域文化元素_戴璐.doc(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代码 : 10209 分类号: J722. 2 JILIN COLLEGE OF THE ARTS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研究生学号 : 2010099 密 级:无 MASTER DEGREE THESIS 论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的地域文化元素 作 者:戴璐 指导教师:李宝祥 学科专业:舞蹈学 研究方向:东北民族民间舞蹈研究 吉林艺术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3 年 5 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 人在导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人声明: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和 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者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前人及其他人员对本文的 启发和贡

2、献己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2013 年 5 月 30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即吉林艺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或者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木人授权吉林艺术学院可以将本人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 签字日期: 2013 年 分类号: J722.2 吉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论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的地域文化元素 戴璐 指导教师姓

3、名:李宝祥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研究方向:东北民族民间舞蹈研究 论文提交日期: 2013 年 5 月 20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3 年 6 月 05 日 摘要 本文从分析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的地域文化元素角度出发,按照吉 林省地域形态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整理,通过对地域文化元素中包 含的差异性和交融性进行深度剖析,研宄并探索出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 包含的地域文化元素,使人们了解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成因及风格特征, 掌握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通过对吉林省地域文化元素的研宄和整理,探索出地域文化元素对 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影响,这对掌握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和表 演模式有一定程度

4、上的指导作用,在学术研究中也有其理论价值和实际 意义。 关 键词地域文化吉林特色元素 I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Jilin northeast yangko dance element angle of view, analysis, induction, consolid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ce in Jilin province regional for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iffere

5、nt depth contains elements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integration, research and explore local culture element contains the auspicious forest northeast yangko dance in color, make peopl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ilin northeast yangko dance style, grasp the inheritance and dev

6、elopment status of Jilin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ast yangko dance. Based on the study and arrangement of Jilin regional culture elements,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culture elements of Jilin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ast yangko dance, the master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ilin northeast yan

7、gko dance style and performance mode has a guiding role to a certain extent, also has its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academic research. KEYWORDS jilin region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目录 m . I ABSTRACT . II 录 . IN 弓丨胃 . 1 一、 研宄目的和意义 . 1 二 、 研宄方法 . 1 第一章吉林省地域划分及文化差异 . 2 第

8、一节吉林省地域划分 . 2 第二节吉林省地域文化差异 . 3 第三节吉林省地域文化相互交融 . 6 第二章吉林特色东北秧歌地域文化元素体现 . 7 第一节长白山区文化元素在秧歌中的体现 .7 第二节半山区文化元素在秧歌中的体现 . 11 第三节平原文化元素在秧歌中的体现 . 14 第三章吉林地域文化对吉林特色东北秧歌发展的影响 . 16 第一节地域文化传承对吉林特色东北秧歌发展的影响 . 16 第二节地域文化差异对吉林特色东北秧歌发展的影响 . 19 第三节地域文化交融对吉林特色东北秧歌发展的影响 . 21 it . 23 ; m . 24 参考文献 . 25 & i 射 . 27 m 引言

9、_、研究目的和意义 东北秧歌是指东北三省舞蹈形式的总称,各省份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及人文 精神,所产生的秧歌形式也有微异的差别。本文意在使人们便于了解秧歌与地域文 化的关系。让更多的舞者了解吉林地域文化及风土人情,从中提取文化元素,准确 的掌握 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舞蹈特点。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传承、发展与吉林地域 文化密不可分,掌握地域文化元素对秧歌表演风格的把握和教学运用都有其艺术价 值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宄:吉林地域文化的汇编和整理,是在前人的研宄基础上完成的。 研宄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舞蹈形式,借鉴大量的著作及论文的研宄成果。这些文献 对本文的研宄基础和理论依据都有很重

10、要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二) 调查研宄:通过大量民间调查,得出吉林省各民族分布情况、文化差异、 移民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对吉 林特色东北秧歌的舞蹈形式所产生的影响及艺术价 值。 (三) 实际走访:在撰写论文前期,本人前往长白山实地考察,向当地百姓了解 民间的风土人情,并通过专家的研宄成果得出理论依据。这对论文的创作和素材的 发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第一章吉林省地域划分及文化差异 第一节吉林省地域划分 吉林省地域形态差异明显,概括划分为山区、半山区、平原三大区域。吉林省 : 简称吉,因境内吉林城而得名。省会长春市。地处东北地区中部,东枕长白山林海 雪原,中居松辽平原黑土地腹地,西连内蒙古科尔沁茫茫

11、草原,松花江清流碧水自 东南向西北贯穿其间。 1我国对土地划分有严格规定,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地区差异、 民族分布、经济联系、人口密度、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 以及相关法律条例等客观因素,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层次不同、大小不一的行政区 域,设置相应的国家机构及地方政权,实施行政管理。 山区主要是指长白山脉。长白山海拔 2691 米,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东至和龙县 内的南岗岭,西到抚松县松江河,南止于盖马高原,北始安图县的松江镇。长白山 由火山喷 发而成,其地势高峻,地形复杂,境内有丰富的林业、矿产、野生生物、 水及丰富的药材等资源。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人民靠着长白山的丰富资

12、源 得以生存。据史书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朝鲜族的祖先也生活在长白山附近。 通化市、延边市及白山市在地理位置上均属于长白山地域,只因所在区域的西 北部接壤平原,所以划分为半山区地域。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地势由南向北沉 降,三分之二为山区地形,是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 白山脉北麓,三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丘陵状起伏地形。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 部,大部分 地区为熔岩台地覆盖,山脉斜贯全境,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险峻。从 地理位置到地貌特征显示出,地形由东南部到西北部递减,逐步延伸至平原地带。 1邴正,探索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 J, 社会科学战线, 2002 年第 6 期 2

13、 平原面积辽阔,由吉林、长春、松原、辽源、白城、四平六座城市组成。依山 傍水,以平亢的台地平原为主是平原地区的地貌特点,其地貌类型主要分为低山丘 陵、台地平原、冲积平原以及火山锥体。横跨松嫩、辽河两大水系,土地肥沃、水 资源丰富。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松花江纵贯全境。长春市 位于吉林省中部,地貌特征东高西低,由山地、台地和平原组成。松原市位于吉林 省中西部,地处科尔沁草原和松嫩平原交汇处,物产资源丰富。辽源市位于吉林省 中南部,长白山余脉和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矿产资源丰富。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 部,地貌特征西北高东南低,由低山丘陵、平原组成。四平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 北、东、南

14、三面丘陵环绕,形成簸箕形盆地地貌。 第二节吉林省地域文化差异 吉林省地貌特点东南高、西北低,呈阶梯状。地理形态不同决 定了生产劳动方 式的不同,从而影响了本土文化的差异。东部长白山区,茫茫林海,物产资源丰富, 但生存环境艰苦,初始肃慎族在这里生活,进行狩猎采摘逐步将蛮荒之地开垦为满、 汉、朝鲜族的生活家园,此地逐渐成为吉林省文化发源地。半山区地域文化深受“闯 关东”移民文化影响。中部平原土地肥沃,秽貊族世居于此,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东胡族人在西部草原创造了蒙古族游牧文化,成为吉林文化中美丽的草原风情。虽 然深受中原汉儒文化的影响,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但由于其自然地貌之间的 差异,还是保留了

15、独特的民族特点。 位于山区的朝 鲜族是一个勤劳、恭谦、注重尊卑、能歌善舞的民族。多数朝鲜 族人生活在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内。据历史 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朝鲜族人就出现于此。朝鲜族的传统服饰衣着宽松,因喜着白 衣素服,以示清净朴素特点,又称之为“白衣民族”。他们善于种植水稻,爱食大米、 狗肉及腌制风味小菜。朝鲜族崇尚鹤,鹤代表纯洁、善良及长寿,因此舞姿中三道 弯与一顺边的基本造型,所形成的舞蹈基本动律和形态特征都与鹤的形态相似。朝 3 鲜族舞蹈特点,注重呼吸 的运用。感情含而不露、内軔外柔、温柔细腻,符合朝鲜 族文化特征。朝鲜族舞蹈主要包括:农乐舞、长鼓舞、扇子舞、

16、顶水舞及象帽舞等。 朝鲜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及文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继承和创造了 许多民间文化艺术,摔跤、跳板和秋千是他们的传统体育项目。 满族全称满洲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满族祖先为肃慎人,努尔哈赤崛 起,以女真人为主体,后由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为满洲,自此流传下来。满 族人骁勇善战、吃苦耐劳、博采众长,以渔猎为主,采集、畜牧、农耕为辅,多种 生产方式生活的民族。满族人分布较广 ,但由于长时间与汉族生活,渐渐被汉化, 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吉林省内唯一一个满族分布区域。满族男女皆穿旗装,腰间佩戴 玉坠、香囊、匕首等装饰。满族等级制度严明,所穿戴之物及参拜礼仪都有严格的 等级之

17、分。满族人能歌善舞,其舞蹈特点是带有进攻性狩猎动作。舞蹈多用于祭祀 和筵宴喜庆之用,按其规模也可分为宫廷和民间歌舞两种。满族舞蹈主要包括:秧 歌舞、莽式舞、腰铃舞、庆隆舞、大五魁舞、单鼓腰岭等。满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及文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继承和创造了许多的民间文化艺术,摔 跤、骑射、冰上蹴鞠是他们的传 统体育项目。由于生活在艰苦的山区内受到生存环 境的压迫,勤劳勇敢的满族和朝鲜族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独特的吉林省山区文 化。朝鲜族人民的内敛情感使吉林特色东北秧歌增添了一种柔美的特质,而满族人 民全民皆兵、骁勇善战的强烈情感直接影响了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舞蹈风格,从而 产生了刚柔结

18、合的风格特点。 半山区移民文化是由于扩大耕地面积、疾病、自然灾害或者战乱而引发的大规 模人口迀移。中国历史上有几次规模庞大的移民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 地理文化格局。结束了由北向南的移民浪潮后,到了近代由于人口急剧上升,土地 短缺、自然灾害等,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等移民浪潮几乎同时迸发。他们同少 数民族和谐相处,开荒垦殖、开设私塾、经商贩运、创办作坊,口传师授汉儒文化, 在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生产技艺、文化教育等方面都给当地带来了文化差异,促 进了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融入,增添了吉林省半山区地域 4 文化的丰富性。 汉族是一个智慧、勤劳质朴、善于发明创造的民族,闻

19、名于世的四大发明就是 有力依据。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世称炎 黄子 孙,最早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生存方式,主食大米、小麦、瓜果蔬菜及家畜等。汉族 有很多的方言,由于东北话字正腔圆,辨识度高,逐成官方语言,大力推广为普通 话。上衣右衽 (大襟 ) 是汉族明显的标识,直至现代的旗袍仍然保持这个特点。汉族 崇拜龙,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具有龙的团结凝聚精神。汉族人具有开放虚怀、兼 收并蓄的特点,所形成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汉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且内容十分 丰富,即使相同的舞蹈种类,也因为地域的不同,在风格、形式、装扮上各有特点, 独具魅力。汉族舞蹈主要包括:狮子舞、秧歌舞、祭孔

20、乐舞等。五 千年的古国历史 创造出灿烂的汉族文化,无论经济、政治、哲学、军事、史学、艺术、文学、自然 科学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价值。武术、赛龙舟、舞 狮是汉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闯关东”移民文化使半山区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不仅丰 富了吉林省原住民的物质生活,更丰富了吉林省原住民的精神生活。吉林特色东北 秧歌中的大多数舞蹈题材、表现手段和表演风格都受到移民文化的影响,其典型特 点是舞蹈中的幽默风格。 平原中的蒙古族,又称蒙族,是中国北方主要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人热情好 客、豪爽奔放、勤劳勇敢、能歌善 舞,因擅长骑射,又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分布 较广,吉林省内主要集中在松原

21、市。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的祖先是东胡族系,后因 战败,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各以山名为族号,分别成为乌桓人和鲜卑人。蒙古族 服饰特点受环境的影响有着浓厚的草原风格,长袍、马靴、腰间佩戴蒙古刀。他们 以畜牧业为主,马奶酒、奶豆腐、手扒肉、烤羊腿是他们生活中最喜欢的饮料食品 和待客佳肴。蒙古族人崇尚自由,这与他们迁徙生活息息相关,喜欢模仿自由飞翔 的大雁和驰骋在茫茫草原上的英姿,因此舞姿造型和动态动律多与马和大雁的形态 相似。蒙古族舞蹈注重脚 、膝、腰、胸、手、肩、头、眼、臂、腕的使用和配合, 热情奔放、内柔外刚、天高海阔的舞蹈特点,符合蒙古族文化特征。蒙古族舞蹈主 5 要包括:萨吾尔登、安代、顶碗舞

22、、筷子舞、盅碗舞、圈舞等。蒙古族有自己的民 族语言及文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继承和创造了许多的民间文化艺 术,摔跤、赛马、射箭是他们的传统体育项目。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自由自在的 生活习性感染着吉林省人民的情感,使吉林特色东北秧歌带有火爆、热情的风格特 点。 第三节吉 林省地域文化相互交融 吉林省地域文化是一部多民族文化交融共进史。它的进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 过程,形成与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复杂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受到制约相 对缓慢、民族文化主导地位的更迭交替等。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演化融 合的历史,造就了特殊的文化传统。为这片黑土的文化创造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舞台, 成

23、就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地域特色文化。其文化交融如下。 首先,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交替更迭形成了文化兼容性。从历史发展中可以显 现,明代以前没有形成以某个民族文化为主导的政权,而是由多 民族文化以共同发 展的形式共同并存。这是由于某一民族执政时,可以发扬本民族文化,促进不同民 族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在丰富本族文化的同时,更加快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后由于 战争对文化的破坏,使之不能持续发展下去,再由新的执政民族取而代之。例如: 金灭辽、元灭金等。 其次,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形成文化互补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 交融时都将其他民族优质的文化元素吸收并采纳。如在历代少数民族执政期均提出 “参汉制、重汉学”

24、,“满汉一家”等口号,逐步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兼并本民族文 化为特色的执政手段。主要表现为: 一、吸收汉学文化来丰富本族文化,在政治上 效仿明代制度建立政权系统,大力推广汉文化,重视汉族知识分子。二、中原地区 大量人口迀移到东北,加速了中原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三、流放人员对 传播中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移民不同,流放人员大多来自江南一带文化素养 6 很高的文武官员。 最后,吉林省地域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深受中原文化的滋养和影响,与整个中华 文化一脉相承。世居吉林省的少数民族以他们与中原文化相异的文化个性丰富了中 华文化的内涵。既不能把中原文 化在吉林的传播看成是移民文化,也不能因为个别 民

25、族文化特点己经弱化,而忽略他们对地域文化的贡献。复杂的地理环境铸就了不 同的劳动生产方式,使这片土地的人民更具有拓荒创业、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艰 苦的生存条件铸就了人民坚韧不拔的文化个性,而敦厚质朴的民风更彰显了文化特 点。吉林省地域文化相互交融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的。 第二章吉林特色东北秧歌地域文化元素体现 第一节长白山区文化元素在秧歌中的体现 长白山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远古时期距今约有 5 1 万 年前,就有人 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榆树人”、“安图人”、“青山头人”的出现,是 吉林古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开端。长白山区地势险峻,崎岖难行,茫茫的林海 中植被茂密

26、,更是容易迷路,辨不清方向,因此生产方式相对落后而进步缓慢。 在这里生活的人民进行狩猎活动要经过很残酷的地理环境考验,山间野兽凶猛 而狡猾,一不小心随时都可能丢掉性命。长白山区的气候条件也是十分的恶劣, 冬季漫长而寒冷,不利于庄稼的生长,也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在山区生活的 肃慎族人,经过长期采集、狩猎等简单生活劳动后,逐步把蛮荒之地变为了满 族 、朝鲜族、汉族的生活家园。到原始森林里伐木,在自家中院子里饲养牲畜, 开垦荒地种植庄稼等一系列生产劳动中,逐步发展起来成为吉林地域文化的发 源地。从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我们不难看出舞蹈所表现出的感情质朴而热烈, 符合人民在艰苦劳动中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

27、神。 7 山区文化元素是吉林特色东北秧歌中不可缺少的地域文化元素之一。经过 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在山区的满族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由于生存环境的 艰苦,而所需要的给养都是依靠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满族人民 每年都要 进入长白山进行祭祀,祈求第二年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萨满祭祀是满族舞 蹈的起源,而祭祀活动更是人类从古文明开始就有的迷信活动。满族舞蹈形式 多种多样,舞蹈规模大致可分为宫廷歌舞和民间歌舞两种。满族秧歌是基于满 族人民在狩猎捕鱼、生产劳作等一系列生活劳动中的行为,并吸收汉族人民开 垦荒地,种植庄稼等田间劳动的民间舞蹈基础上,所产生创立出来的。舞蹈大 多表现丰收喜悦的心情和人民在生活

28、中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舞蹈风格特点具 有蛮荒之气,粗狂、豪放、火爆且感情热烈。满族秧歌由于不受等级之分、场地 限制,是满 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之一。舞蹈的通俗性更易普及,使其流传至今。 据史书记载,满族秧歌距今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形成的时间大致在康熙年间。 起初的舞蹈大多表现为狩猎、捕鱼等生产劳动的元素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表演者 的扮相有“傻子”、“鞑子官”、“克里吐”等,浓缩了满族人民的生活缩影和严格的 等级之分,表现了官民一家的热闹场景。后由于满族人民为了扩充领地、连年征战, 舞蹈的内容渐渐融入了战斗动作,舞蹈队形也由原来的“走阵”、“圈场”变成征战 的“队列模式”和“进攻模式”。从满

29、族的舞蹈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民族坚軔的 性 格和具有开拓的精神。不仅记录了满族先民的生产劳动和历史的变迀,同时对吉林 特色东北秧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表现一,从满族执政以来,满族的文化得到空前繁荣的发展景象。从政治、经 济到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均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满族人民博采众长,善于融合其 他民族的优点。如:“参汉制、重汉学”、“满汉一家”、“满蒙一家”等口号。博采众 长的满族文化融入了多民族文化,其中汉族文化占了主要成分。文化交融是双方面 的,汉族人民一直喜爱吃的“沙琪玛”等食品来源于满族人民的生活创造,在汉族 秧歌服饰中我们可以找到满族服饰 的缩影,足以证明满汉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

30、表现二,在艺术方面,满汉两族之间的秧歌也有一丝内在关联。首先,满族秧 8 歌是大型集体舞蹈,在队形中有负责领舞的表演者,也有负责控制队形的表演者, 使其舞蹈队形看似随意又不失队形松散。满族秧歌的队形多以“走阵”、“圈场”为 主,后加入战斗元素中的“队列”和“进攻”队形。汉族秧歌也是大型集体舞蹈, 在队形上多以男女各一组,互相有眼神和动作交流,搭配舞蹈。汉族秧歌的队形灵 活多变,既有简单的“走阵”和“圆场”队形 ,还有复杂多变的“二龙吐珠”、“太 极八卦”等许多队形,从简到繁、由易到难,节奏又时快时慢,使整个舞蹈看起来 既火爆热烈又欢快奔放。其次,满族秧歌的扮相多是在舞蹈表演中有职责的人。比 如

31、领舞的扮相是“鞑子官”,这一角色是整个舞蹈的灵魂人物。而负责维持秩序,保 持队形的扮相是“克里吐”,还有负责逗人捧腹大笑的扮相“傻子”。汉族秧歌的扮 相多是凭个人爱好或者迎合秧歌主题,比如正月十五闹元宵,或者农作物丰收时, 都以秧歌表演为庆祝活动。还有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白蛇传等,历史故事如 包公断案、秦香莲等 。再次,从地理位置上看,满族和汉族人民生活条件十 分艰苦,山路崎岖难行,在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狩猎十分危险,冬季漫长而寒冷,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等,在这里生活的满族和汉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 神直接影响到这一地区的人民性格。“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

32、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抒发自己情感最好的渠道就是通过舞蹈表现出来, 满族秧歌和汉族秧歌将人民勇敢、刚毅、积极乐观的精神直接从舞蹈中传递。最后, 满族秧歌 动律多为摆、蹲、扬、踩、盘、颤,具有浓厚的满族人民渔猎生产方式和 生活活动方式的特点。“摆”是从萨满祭祀仪式时的祭神动作演变过来的,其动作幅 度夸张著称。“蹲”则出自满族人民在狩猎和征战时,从骑射动作中直接抽选出来的。 “扬”亦是从策马奔腾、潇洒至极的扬鞭动作中模仿出现的。“踩”是指满族人民进 入战场厮杀时表现出震慑对方手段的情景再现。“盘”是通过满族人民渔猎生活中撒 网的动

33、作得来的。“颤”是通过萨满祭祀舞蹈中的动作,和满族人民狩猎时在马背上 颤动的姿态演化出来的。这些动律均表现满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生活和民族 精神。汉 p毛诗序 9 族秧歌动律哏、稳、俏、美、幽,反映出汉族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特点,同 时反映出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哏”东北方言,是指东北汉族人民面对艰苦的生存 环境,表现出的坚軔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里与軔同义。“稳”专指东北田间 劳作中插秧时脚下的动作,是从生产生活中的行为动态中,经过艺术加工提取出来 的。“俏”是指舞蹈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一般是指女性在舞蹈中表现出来的泼 辣美。“美”是指舞者在动作瞬间表现出的动态美,表现出汉族 人民面

34、对艰苦生活 的一种自信美。“幽”是从汉族人民出行的代步工具一一轿子,所产生出来的动态感, 经过艺术加工提炼而成的。上半身的“幽”配合脚下的“稳”,把“美”展现的淋漓 尽致。这些动律反映出汉族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大方的民族情感。 表现三,满族秧歌与汉族秧歌在互相碰撞和互相融合中,逐渐产生了一种与前 两种秧歌微有差异,又融合两种风格元素的肢体语言如“双颤步”、“顿步”、“顿颤 步”等。首先,“双颤步”中的“颤”是融合了满族秧歌中的“颤”和汉族秧歌中的 “幽”组合而成。而“双颤步”中的“颤”只保留满族秧歌中膝 盖部位的颤膝动作, 第一次颤膝要在松弛的状态下完成,同时它也是第二次颤膝的起范,第二次颤膝幅

35、 度比第一个要大一些,要表现出軔劲来。两次颤膝一小一大占有重要的地位,单是 从动作的形态和美感上来看,就具有吉林秧歌中比较典型的自如、放松的动作美感, 动作中軔与柔的配合也窥得了吉林人民文化中的智慧与和谐。富有弹性,还要配合 汉族秧歌中特定的步伐(如前踢步或后踢步 )和汉族秧歌中的“幽”表现腰部柔和 的美感,更能凸显出“颤步”的小巧和軔性。其次,“顿步”中的“顿”是出自满族 秧歌中的“踩”,而“踩”这个动作刚劲有力,不 符合汉族秧歌的风格特点,经过汉 族人民的艺术加工成为现在人们俗知的“顿”。“顿”步是通过全脚着地把胯提起来 配合膝盖屈伸,动力腿弱拍向下快速完成后踢步,重拍向上脚有力的踩到地面

36、上, 并呈现双腿站直绷紧的状态。“顿步”表现出汉族秧歌中“艮”的特点,动作短促有 力又不失軔性,配合上半身动律,将汉族人民坚軔不拔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最 后,“顿颤步”是在“双颤步”和“顿步”融合下完成的。在“顿步”的基础上加了 一个“颤”的动作,保留第一个小巧的颤动,去掉了“双颤步”中的第二个大颤。 10 完成“顿步”瞬间膝盖颤动并站直双腿。“顿颤步”是“双颤步”和“顿步”的延伸, 在风格上即保留了汉族秧歌中的“幽”和“美”,又表现出“艮”和“俏”。再配合 行进、别步或十字步等步伐,更是别有风格。顿颤步在吉林秧歌中源头性和开拓性 是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舞蹈之魂。 3 朝鲜族坐落在美丽的长白山

37、脚下,是一个乐观热情、喜欢用歌舞直抒胸臆的民 族。朝鲜族舞蹈大多表现农耕文化,所舞动出来的美感犹如徐徐微风吹动柳树般婀 娜多姿。朝鲜族农乐舞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又是世界唯一一项音乐和舞 蹈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色彩斑斓的农耕文化色彩,同 时使长白山文化增添了自己的多样性。朝鲜族人民温婉、恭顺的性格,影响着生活 在这片黑土地的汉族人民,使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舞蹈风格不同于其它两省,有其 独特悠长、柔美的风格特点。 第二节半山区文化元素在秧歌中的体现 关东移民文化的进入打破了吉林省闭塞、落后的生产局面,使这片土地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初努尔哈赤建立清朝之后,为了造

38、成人员优势,将大量的人口 南移,致使吉林省境内 剩余人数不足 5 万余人。经过政权的稳固,清政府开始鼓励 辽沈地区的人民到吉林省内开垦荒地,后又怕其文化入侵损害满族人民的利益,破 坏其民俗民风故而封禁,“闯关东” 一词油然而生。随着清朝政府的统治力量逐渐瓦 解,经历了 200 多年历史的封禁到此结束。 关东移民行为并不是偶然行为,是由于以下原因产生的必然性。首先,政府授 权。顺治年间,政府曾颁布一项移民“招垦令”,鼓励华北地区及附近的人民迀徙东 北,开垦荒田的同时,保卫边疆的安全隐患,此次政府条例只维持了几年时间。其 次,流放人员。清朝的一种刑罚,由于边境生存 艰苦冬季又漫长寒冷,把犯罪的百

39、3徐东,吉林特色的东北秧歌典型动作探宄 J, 吉林艺术学院, 2012 年 5 月 姓和文武官员驱逐到东北边境内服役。第三,人口压力。山东地区人口密度大而耕 地面积小,据历史记载,按照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平均值看,每户每人都可分到少量 田地。实际情况是总数不足 10%的地主及富农占了耕地面积的 80%,而剩余的 90%多 贫困人口只占耕地面积的 20%,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极不平均,致使大量人民生活异常 艰难困苦,人们被迫生活压力和生存环境的 影响不得不“闯关东”来谋求生路。第 四,地理优势。从地理分布来看,山东与东北三省邻近,交通便利,水路和旱路皆 可通行。再加上东北三省地大物博、人口稀少,适合他们

40、在那里安家置业,因此逃 荒的目的地选择东北三省。第五,自然灾害。清末民初山东省境内连年遭受巨大自 然灾害。旱灾、水灾、蝗灾频频交替出现,致使田间颗粒无收造成极为严重的饥荒。 人们在有田不能种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抛家舍业,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出去寻找 活路。最后,连年战祸。内有政权争夺外有西方列国入侵,战争一触即发。威海之 战、济南战役、台儿庄战役的相继 爆发,使山东境内死伤无数。瘟疫横行、战火连 天、民不聊生,百姓终日没有安全感可言,在战乱与瘟疫的双重压力下,人们不得 不逃荒出走。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大量的移民“闯”入东北,使吉林省文化受到了以下诸多 影响。影响一,早期由于“招垦令”的颁布,进入

41、吉林省境内的少数移民可以开垦 荒地,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一切生活习俗都得按照满族人的标准样式。移民 的到来,给吉林省的农耕文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吉林省地处偏远,当地的原 始居民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工具样式单一,所产出的粮食数量偏低,没有丰富的耕 种经验,只依靠 传统的原始技术。移民地处中国大陆中部,又是沿海城市,其知识 的传播和文化的发展远比吉林省要快速的多。首先,耕种用的器具从石犁转变到铁 犁,这标志着吉林省农耕文化从原始文明到封建社会的重要开端。其次,种植庄稼 的品种增多。原居民当时只会种植单一的谷麦农作物,移民将种植玉米的技术带来, 增加了人们食品的多样性。再次,原始居民只会传统的

42、旱作农业,此种作业方式对 地区的选择有约束,在生产过程中对降水量要求严格。高寒地区稻作的出现増加了 耕地面积,使粮食的产量增高。影响二,流放人员不同于“闯关东”的农民,他们 12 中大多数人都是曾经有过官职的人,有的是饱读诗书的文官、学者,有的是一身武 艺的武官或侍卫,因犯罪或冤枉被贬,流放到此地。这些人大多来自江南,都有很 高的文化素养,流放到此地仍然从事自己的文化事业。例如:古人常说的“吟诗作 对”。南方山清水秀,人们常常将看到的风景或自己的心情用诗歌或者词赋表达出来, 富有南方人特有的一丝柔情。当时的北方人所贴的对联,学习的唐诗宋词都是从他 们生前的生活习俗和死后留下的大量诗文中学习到的

43、。他们的到来对传播中原文化, 带动南北 文化的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三,原始居民的传统生产方式是 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生活,其生活条件简陋,物质匮乏,人们之间对物资的索取基 本属于以物换物的方式,没有其它的生产技艺。移民入关以后,带来极丰富的物质 文化和全新的生活概念,大大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景象,如食品、矿产、森林、海 洋等资源的发展。他们进入幽深而神秘的长白山里猎取兽皮、淘金、采参、砍伐树 木,从事极其危险而艰辛的劳动。“山场子活”伐木,“水场子活”放排,长白山养 育出一批带有传奇色彩的关东移民木帮。移民木帮每天将伐下轻则百斤,重达千金 的大树,用肩膀硬生生抬出大山,每个人后背上都会压出一个即使死了数十年也不 会烂掉的“血蘑菇 ” ( 肩膀上方由于常年挤压,磨出的死肉疙瘩)。从长白山伐下的 树木经过归楞、穿排、外运到当时的船厂吉林市。放排人要经过暗河涌动、礁石乱 生的松花江江道,才能抵达目的地,这项九死一生的工作有一个凄美的自述“伐大 树,放木排,顺着大江放下来,哪管激流冲千里,哪里死了哪里埋”。那些一去不归 的放排人,他们的亲人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