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433192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第1页,此课件共34页哦温馨提示温馨提示:请点击相关栏目。请点击相关栏目。双基自主双基自主 回扣回扣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突破突破科学素养科学素养 提升提升知能高效知能高效 演练演练课下定时课下定时 作业作业第2页,此课件共34页哦判断1.1.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是恒定不变的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是恒定不变的 提示提示 不是,随环境条件的改变,环境不是,随环境条件的改变,环境 容纳量也改变容纳量也改变 第3页,此课件共34页哦1 1判断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叙述的正误。判断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叙述的正误。(1)(1)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100,

2、年末时为,年末时为110110,其中新生个体数,其中新生个体数 为为2020,死亡个体数为,死亡个体数为10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201310%(2013浙浙 江卷,江卷,4A)()4A)()(2)(2)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2011(2011北京卷,北京卷,2C)2C)()()(3)(3)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100 hm2 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 种群密度,可设计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种群密度,可设计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h m1h

3、m2 2样方若干,计数每样方若干,计数每 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的方案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的方案(2010(2010海南卷,海南卷,18D()18D()(4)(4)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2013(2013福建卷,福建卷,3A)()3A)()(5)(5)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年出生率为年出生率为20%20%要随机取样、设置要随机取样、设置1 m1 m2 2样方若干样方若干第4页,此课件共34页哦2 2判断下列群数量变化叙述的正误。判断下列群数

4、量变化叙述的正误。(1)(1)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J”型增长型增长 (2011(2011海南卷,海南卷,2C)()2C)()(2)(2)对于对于“S”S”型曲线,同一种群的型曲线,同一种群的K K值是固定不变的,与值是固定不变的,与 环境因素无关环境因素无关 ()()(3)(3)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的外界因素的外界因素 ()()(4)(4)种群数量种群数量“J”J”型增长的增长率是一直增加的型增长的增长率是一直增加的()()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环境容纳

5、量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J”“J”型增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型增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第5页,此课件共34页哦 例例1 (2013(2013新课标卷新课标卷)某农场面积约某农场面积约140 hm140 hm2 2,农场丰富,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获了280280只,发现其中有只,

6、发现其中有2 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100只只/hm/hm2 2C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 D植物植物鼠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第一步第一步 审题干审题干种群数量的计算种群数量的计算第二步第二步 析选项析选项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280100)/(2140)

7、100(只只/hm2)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而种的数量,而非某种群数量非某种群数量 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在植物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在植物鼠鼠鹰这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C 考点一考点一 种群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鹰捕食黑线姬鼠,鹰的迁入率增加鹰捕食黑线姬鼠,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6页,此课件共34页哦1 1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1)(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

8、(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 化的直接因素。化的直接因素。(3)(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在一定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在一定 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第7页,此课件共34页哦2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比较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调查程序注意事项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数量为捕获并标记(数量为N1N1)标记数标记数N0N0捕获数捕获数N2N2重捕、

9、计数重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计算种群密度(N/N1(N/N1N2/N0)N2/N0)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计数计数选取样方选取样方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等距取样法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五点取样法随机取样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样方数量不宜太少宜选用双子叶植物宜选用双子叶植物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第8页,此课件共34页哦1 1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

10、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 龄期龄期D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 法和取样器取样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第9页,此课件共34页哦2 2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中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中一种野生动物的

11、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 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J”型型B B死亡率增加是由食物、空间死亡率增加是由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引起的和天敌等因素引起的C 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 D点点D DB 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解析: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从图中可以看出,在D D点之前,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

12、点之前,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B(B点时最大点时最大)后减小,最后为零后减小,最后为零(D(D点点),因此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呈,因此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S”型。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种群数量增加,食物和空型。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种群数量增加,食物和空间等相对减少,导致种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是天敌数量增加。要合理利用该动物资源,应使种群间等相对减少,导致种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是天敌数量增加。要合理利用该动物资源,应使种群密度维持在增长速率最大的密度维持在增长速率最大的B B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D 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B第10页,此课件

13、共34页哦例例2 2(2014(2014山东滨州一模山东滨州一模)调查某地乌鸦连续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10年的种群数量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变化,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列分析正确的是()第一步第一步 审题干审题干理解理解的含义的含义第二步第二步 分析曲线分析曲线C 考点二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乌鸦的种群密度调查乌鸦的种群密度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第第3年和第年和第9年乌鸦种群数量变年乌鸦种群数量变化的化的值相同,但这两年的乌值相同,但这两年的乌鸦种群数量不同鸦种群数量不同A A乌鸦的种群密度

14、采用样方法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 调查调查B B第第3 3年和第年和第9 9年的乌鸦种群数年的乌鸦种群数 量相同量相同C C第第6 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为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为“J”J”型增长型增长D D第第9 910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少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少 D第三步第三步 析选项析选项“J”“J”型曲线的型曲线的值是固定值,题图与之不符值是固定值,题图与之不符 第第3 3年到第年到第9 9年间,年间,值小于值小于1 1,说明种群数,说明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在量一直在减少,在9 91010年间种群数量保持年间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种群数量最少稳定,种群数量最少 第11页,此课件共34页哦1 1

15、种群数量增长的种群数量增长的“J”J”型曲线和型曲线和“S”S”型曲线型曲线 曲线比较“J”型曲线“S”型曲线坐标曲线增长率第12页,此课件共34页哦增长速率条件特点 使用范围种群数量连续增长,种群数量连续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第二年是第一年的倍倍(Nt(NtN0tN0t,代表增长代表增长倍数倍数)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数量达稳定状减小,数量达稳定状态时,增长速率为态时,增长速率为0 0,即即K/2K/2处增长速率最大处增长速率最大 实验条件下或种群迁入实验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最初一段时间新环境最初一段时间 自然种群自然种群 K/2K/2值处增长最快,达值处增长最快,达到

16、到K K值的增长速率为值的增长速率为0 0 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上升逐渐增大上升逐渐增大(上图上图)理想状态理想状态食物食物(养料养料)充足、空间条件充裕、充足、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生物制约第13页,此课件共34页哦3 3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J”型曲线和型曲线和“S”S”型曲线。若不考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A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 K值提

17、高值提高B Bbc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 小于死亡率小于死亡率C Cbcbc段其天敌捕食的成功率增加段其天敌捕食的成功率增加D D比较曲线比较曲线Y Y与曲线与曲线X X,表明在自然,表明在自然 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解析:解析:在在bcbc段,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死亡率逐渐上段,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死亡率逐渐上升,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虽然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不断升,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虽然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不断增多

18、。图中曲线也显示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同增多。图中曲线也显示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同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 K值提高。值提高。第14页,此课件共34页哦4 4如图是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是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A At3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 组成为衰退型组成为衰退型B Bt4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 环境中逐渐消失环境中逐渐消失C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

19、新的环境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 中呈中呈“J”J”型增长型增长D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t2时该时该 种鱼数量的两倍种鱼数量的两倍 解析:解析:t t2 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已经由最大变小,但是仍然是较高的,种群数量位于时种群的增长速率已经由最大变小,但是仍然是较高的,种群数量位于K/2K/2和和K K之间,因此之间,因此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t t4 4时增长速度为时增长速度为0 0,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数量达,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数量达到最大,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稳定。由以上分析可知,该

20、种群的增长属于到最大,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稳定。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种群的增长属于“S”S”型增长。型增长。t t2 2时种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数量为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数量为K/2K/2。D第15页,此课件共34页哦 (1)(1)种种群群增增长长率率(本本次次总总数数上上次次总总数数)/)/上上次次总总数数。如如某某种种群群现现有有数数量量为为a a,一一年年后后,该该种种群群数数为为b b,那那么么该该种种群群在在当当年年的的增增长长率率为为(b(ba)/aa)/a。(2)(2)增增长长速速率率种种群群增增长长数数/单单位位时时间间。增增长长速速率率是是单单位位时时间间增增长长率率

21、的的变变化化量量。增增长长速速率率(本本次次总总数数上上次次总总数数)/)/时时间间。同同样样某某种种群群现现有有数数量量为为a a,一一年年后后,该该种种群群数数为为b b,其其种种群群增增长长速速率率为为(b(ba)/a)/年。年。在在种种群群增增长长曲曲线线中中,增增长长率率并并不不等等于于曲曲线线的的斜斜率率,只只有有增增长长速速率率才才等等于于曲曲线线的的斜斜率率。“J”J”型型增增长长曲曲线线的的增增长长率率不不变变,但但其其增增长长速速率率(等等于于曲曲线线的的斜斜率率)却却逐逐渐渐增增大大。“S”S”型型增增长长曲曲线线的的种种群群增增长长率率随种群密度上升而逐渐下降,其增长速

22、率随种群密度上升而逐渐下降,其增长速率(相当于曲线斜率相当于曲线斜率)是先增后减。是先增后减。1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第16页,此课件共34页哦2最大捕捞量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获量最大日捕获量 K/2 K/2时捕捞可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但不能获时捕捞可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最大日捕获量应对应种群密得最大日捕获量;最大日捕获量应对应种群密度最大,即度最大,即K K值时。值时。第17页,此课件共34页哦5 5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以下分析错误的是()DA A图图1 1、2 2

23、、3 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都可以表示该种群 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 B图图1 1中中A A点和图点和图3 3中中E E点的增长速率点的增长速率 与图与图2 2中的中的C C点对应点对应C C图图1 1中中B B点和图点和图3 3中中F F点的增长速率点的增长速率 与图与图2 2中的中的D D点对应点对应D D图图1 1、2 2、3 3中的中的B B、C C、F 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第18页,此课件共34页哦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1)用液体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用液体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

24、液的成分、空间、pH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J”型增长;自然界中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S”S”型增长。型增长。(3)(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显微计数。探究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第19页,此课件共34页哦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1)(1)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酵母菌培养酵母菌培养(3)(3)观察并计数观察并计数将酵母菌接种到培

25、养液中混合均匀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并培养,每天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并培养,每天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4)(4)重复重复(2)(3)(2)(3)步骤步骤连续观察连续观察7 7天,统计数目天,统计数目(5)(5)绘图分析绘图分析将所得数值用曲线表示出来,得出酵将所得数值用曲线表示出来,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2)(2)振荡培养基振荡培养基第20页,此课

26、件共34页哦 操作要点操作要点(1)(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 循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的原则计数。(2)(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 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3)(3)结果的记录最好用记录表。结果的记录最好用记录表。(4)(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5)(5)溶液要进行定量

27、稀释。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第21页,此课件共34页哦1 1(2013(2013安徽皖南二模安徽皖南二模)某学生在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的是()A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 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 变为衰退型变为衰退型B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 能相同能相同C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 D每次取

28、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C解析:解析:由题意可知,种群数量先增加,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减少,表明种群的年龄组由题意可知,种群数量先增加,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减少,表明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然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本实验的不同时间的取样起到相互成先是增长型,然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本实验的不同时间的取样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对照的作用,C C错误;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在每次取样前都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错误;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在每次取样前都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菌均匀分布。第22页,此课件共34页哦2 2下列关于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

29、数量的变化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作,正确的是()DA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解析:解析:在进行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培养用具和

30、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实验时,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否则会引起杂菌污染,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气时,大量繁殖,菌处理,否则会引起杂菌污染,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气时,大量繁殖,所以培养酵母菌时,必须供应充足的氧气;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所以培养酵母菌时,必须供应充足的氧气;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匀,从而减小误差;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培养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匀,从而减小误差;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计数 第2

31、3页,此课件共34页哦1 1种群的年龄组成图种群的年龄组成图【获取信息】(1)(1)曲线图曲线图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 死亡率,种数数量增加,死亡率,种数数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第24页,此课件共34页哦(2)(2)柱形图柱形图 获取信息获取信息 图图A A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为衰退型。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为衰退型。图图B B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为增长型。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为增长型。图图C C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第25页,此课

32、件共34页哦2 2值变化曲线值变化曲线 获取信息获取信息 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倍,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oa(1)oa段,段,1 1,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年龄组成 为稳定型。为稳定型。(2)ab(2)ab段,段,00,出生率,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为衰退型。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为衰退型。(3)bc(3)bc段,段,011,出生率,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5)de(5)de段,段,不变,种群数量呈不变,种群数量呈J J型增长。型增长。第26页,

33、此课件共34页哦3 3不同曲线中不同曲线中K K值的表示方法值的表示方法 获取信息获取信息 图中图中A A、B B、C C、D 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 K值,值,AA、CC、DD时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K/2值。值。第27页,此课件共34页哦3 3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解析:图解析:图A A曲线的斜率代表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的斜率代表种群的增长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种群个体的增加数

34、目即单位时间内种群个体的增加数目),由题图曲线特征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点,曲线的斜率不同,即种群的增长,由题图曲线特征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点,曲线的斜率不同,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同,故速率不同,故A A错误。图错误。图B B中中G G点时种群的数目不再变化,增长速率为点时种群的数目不再变化,增长速率为0 0,故,故B B错误。错误。防治蝗灾应该在防治蝗灾应该在D D点之前进行,超过点之前进行,超过D D点,蝗虫增长速率加快,灭虫效果差,故点,蝗虫增长速率加快,灭虫效果差,故C C错错误。渔业捕捞应该在超过误。渔业捕捞应该在超过K/2K/2时进行,且每次捕捞后的剩余量应保持在时进行,且每次捕捞

35、后的剩余量应保持在E E点左右,点左右,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D D正确。正确。DA A图图A A为为“J”J”型增长,每年增型增长,每年增 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B B图图B B为为“S”S”型增长,型增长,G G点时点时 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C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 F点时进行点时进行D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 E点左右点左右第28页,此课件共34页哦4 4如图中曲线如图中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表示其死亡率。表示其死亡率。则则()CA A种

36、群在种群在c c点之前呈点之前呈“J”J”型曲线增长,型曲线增长,c c点之后呈点之后呈“S”S”型曲线增长型曲线增长B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 a点对应的时期点对应的时期C Cc 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D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 第29页,此课件共34页哦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1 1(2013(2013浙江卷浙江卷)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解解析析:出出生生率率是是指指单单位位时时间间内内出出生生的的个个体体数数占占原原种种群群总总个

37、个体体数数的的百百分分数数,A A选选项项中中种种群群的的出出生生率率为为20%20%;若若调调控控环环境境条条件件,使使动动物物的的性性成成熟熟推推迟迟,种种群群的的出出生生率率有有可可能能减减小小,故故C C错错误误;不不能能仅仅根根据据年年龄龄结结构构推推断断出出生生率率的的高高低低,出出生生率率受受多多种种因因素素的的影影响响,故故D D错错误。误。BA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100,年末时为,年末时为110110,其中新生,其中新生 个体数为个体数为2020,死亡个体数为,死亡个体数为10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10%B

38、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 近近1111,则出生率越高,则出生率越高C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 会更高会更高D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第30页,此课件共34页哦2 2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解解析析:A A、B B都都能能使使种种群群密密度度增增大大,因因此此可可分分别别表表示示出出生生率率和和迁

39、迁入入率率;D D为为性性别别比比例例,通通过过影影响响出出生生率率间间接接影影响响种种群群密密度度;a a的的含含义义是是预预测测未未来种群密度的大小。来种群密度的大小。AA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 数量特征数量特征B BA A、B 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C CD 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 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 Da 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第31页,此课件共34页哦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3 3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解析

40、:由于蛇的活动范围较广,故调查其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而应采用标志重捕解析:由于蛇的活动范围较广,故调查其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而应采用标志重捕法。法。BA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 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 常采用样方法常采用样方法C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 现实反映现实反映D D将将M 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 n只鹿中有只鹿中有m

41、m只被标记,则只被标记,则 该鹿群约有该鹿群约有(Mn)m(Mn)m只只 第32页,此课件共34页哦4 4(2014(2014兖州模拟兖州模拟)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2 hm2(1 hm210 000 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 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的调查数据如下表:D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50502822重捕

42、501032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A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约为7272D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125只只/hm2/hm2第33页,此课件共34页哦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5(2014皖南八校第三次

43、联考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如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如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解解析析:种种群群的的数数量量达达到到K值值后后,即即在在一一定定范范围围内内上上下下波波动动,A错错误误;增增长长速速率率的的大大小小决决定定于于出出生生率率和和死死亡亡率率的的差差值值,B错错误误;绵绵羊羊数数量量达达到到K时时,种种群群的的年年龄龄结结构构为为稳稳定型,定型,D错误。错误。CA 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B B绵羊数量达到绵羊数量达到K/2K/2时,绵羊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快。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快。C 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D D绵羊数量达到绵羊数量达到K K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第34页,此课件共34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