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教案.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7722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朗月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朗月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朗月行》教案.pdf(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朗月行教案 教学 目标 1、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2、理解诗中蕴含的政治讽喻意义。教学 重难点 1、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2、理解诗中蕴含的政治讽喻意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明月诗人”是中国诗人所向往的最高桂冠,中国历史最终馈赠给人类的三大“明月诗人”当中,李白的明月最是雄奇飘逸(苏轼的名誉最富于情思,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的明月则无人企及、无法超越)。而我们对于李白的的认识最早也是缘于他的明月诗。静夜思几乎是我们所有人对唐诗最初最深刻的记忆了。今天我们将学习李白的另外一首明月诗:古朗月行。二、美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重音和节奏

2、。2、指明学生朗读,正音正字。3、听教师示范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5、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这几遍朗读,同学们了解到诗歌的大意了吗?明确:诗歌描绘了月由圆到缺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变化。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歌意境。1、默读诗歌,思考:诗中哪些句子描绘了月由圆到缺的变化。明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2、诗人是怎样描写圆月的?3、诗人对于这轮明亮的圆月有着怎样的情感?明确:惊奇、无比喜爱。在诗人心中,圆月就是光明的象征。4、请学生朗读 1-8句,体会诗人对

3、圆月的喜爱之情。5、“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描绘了月亮怎样的情形?明确:描绘了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的情形。6、这时候诗人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诗中是如何描绘的?7、全班齐读 9-14句,体会诗人矛盾重重而又忧心如焚的情感。四、质疑探究,探究诗歌主旨。1、学生自读诗歌,找出诗歌中不理解的问题。2、学生质疑:问题预设:(1)诗中为什么要引入神话传说?(2)诗中为什么要提到后羿?(3)诗人这样喜爱圆月,为什么还要写月由圆到蚀呢?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教师朗读。学生齐读。学生讨论明确。学生思考,讨论明确。学生抓住诗歌中的“意象”讨论明确。学生讨论明确。学生朗读。学生讨论明确。学生讨论明确。学生小组讨论,质疑。讨论明确答案。作业 背诵古诗,准备默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