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抗精神病药课件.ppt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8328552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抗精神病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8章抗精神病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抗精神病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抗精神病药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要点1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2了解其他抗精神失常药的作用特点及用途。抗抗 精精 神神 失失 常常 药药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 疾病的总称疾病的总称包括包括:精神病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抑郁症抑郁症 (抗抑郁症药抗抑郁症药)躁狂症躁狂症 (抗躁狂症药抗躁狂症药)焦虑症焦虑症 (抗焦虑症药、苯二氮抗焦虑症药、苯二氮 卓卓 类药治疗类药治疗)第一节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 精精神神病病又又称称精精神神分分裂裂症症,主主要要表表现现病病人人的的思维、情感、行为发生异

2、常思维、情感、行为发生异常根据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两型将其分为两型 型型型型阳性症状为主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幻觉、妄想)阴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主动性缺乏)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 又称神经松弛药。又称神经松弛药。按按其其化化学学结结构构分分为为吩吩噻噻嗪嗪类类、丁丁酰酰苯苯类类、硫硫杂蒽类及其他类。杂蒽类及其他类。多多数数抗抗精精神神病病药药大大多多对对型型治治疗疗效效果果好好,对对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一、吩噻嗪类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氯丙嗪是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是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应用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抗精神病药物最广的抗精神病药

3、物 药动学药动学 口服吸收不规则口服吸收不规则,局部刺激性较强局部刺激性较强,可用深部可用深部肌注肌注;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应以生理应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注射。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注射。剂量个体化剂量个体化 易透过血脑屏障及胎盘易透过血脑屏障及胎盘氯丙嗪药理作用氯丙嗪药理作用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抗精神病作用抗精神病作用抗精神病作用抗精神病

4、作用镇吐作用镇吐作用镇吐作用镇吐作用对体温调节的作用对体温调节的作用对体温调节的作用对体温调节的作用对锥体外系作用对锥体外系作用对锥体外系作用对锥体外系作用黑质黑质纹状体通路纹状体通路 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DA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DA不自主运动不自主运动(手足徐动症、舞蹈病手足徐动症、舞蹈病)中脑皮层中脑皮层:调节认知、思想、感觉、调节认知、思想、感觉、理解、推理能力理解、推理能力 中脑边缘叶中脑边缘叶: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结节结节漏斗通路漏斗通路 与内分泌功能有关与内分泌功能有关 延髓化学感受区延髓化学感受区(呕吐中枢呕吐

5、中枢)调控呕吐反应调控呕吐反应脑内脑内DA神经通路及其功能神经通路及其功能脑内脑内DA受体及其亚型受体及其亚型 5种亚型种亚型:D1、D2、D3、D4、D5 主要存在主要存在D2受体受体 中脑边缘系统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通路中脑皮质通路 2、镇吐作用、镇吐作用 作用较强作用较强 小剂量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小剂量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受体 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如晕动症如晕动症)对顽固性呃逆有效对顽固性呃逆有效(二二)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无治疗意义无治疗意义,主要表现副反应主要表现副

6、反应 抗抗受体受体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 升压时用升压时用NANA不用不用ADAD 抗抗M M受体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等副作用等副作用催乳素催乳素乳房肿大、泌乳乳房肿大、泌乳FSH、LH延迟排卵延迟排卵催乳素抑制因子催乳素抑制因子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促皮质激素促皮质激素抑抑制制(三三)内分泌系统作用内分泌系统作用 阻断结节漏斗通路阻断结节漏斗通路D D2 2受体受体2、止吐、止吐对多种药物对多种药物(如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如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和疾病和疾病(尿毒症和恶性肿瘤尿毒症和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引起的呕吐有显著止吐作用有显著止吐作

7、用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3、人工冬眠、人工冬眠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体温体温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组织耗氧量组织耗氧量人人工工冬冬眠眠 冬眠合剂冬眠合剂异丙嗪异丙嗪哌替啶哌替啶氯丙嗪氯丙嗪不良反应及注意不良反应及注意1、一般反应、一般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嗜睡、淡漠、无力等)M受体阻断症状受体阻断症状(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眼压升高等眼压升高等)青光眼禁用青光眼禁用 受体阻断症状受体阻断症状(体位性低血压

8、体位性低血压)2、锥体外系反应、锥体外系反应 可出现四种表现可出现四种表现 急性肌张力障碍急性肌张力障碍:多出现用药后多出现用药后15天。天。表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视、吞咽表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视、吞咽 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等。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等。帕金森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表情呆板表情呆板,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肌肉震颤、流涎等 静坐不能静坐不能:坐立不安坐立不安,反复徘徊反复徘徊 机制机制:阻阻断断黑黑质质纹纹状状体体D受受体体,胆胆碱碱能能神神经经功功能能增增强所致强所致措施措施:药物减量药物减量,停药可减轻或消除停药可减轻或消除可用中枢抗胆碱药缓解可

9、用中枢抗胆碱药缓解(安坦安坦)3、内分泌系统反应、内分泌系统反应 长期用药可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长期用药可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 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禁用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禁用4、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常见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常见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 少数患者出现肝损害、黄疸、粒细胞少数患者出现肝损害、黄疸、粒细胞 减少减少 应立即停药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对症处理5、急性、急性中毒反应中毒反应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氯酯醒、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氯酯醒、严重者进行血透严重者进行血透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昏心肌损害。昏迷至死。迷至死。其他吩噻嗪类药物特点其他

10、吩噻嗪类药物特点: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1、抗精神病作用强、抗精神病作用强2、镇静作用弱、镇静作用弱3、镇吐作用强、镇吐作用强4、锥体外系作用强、锥体外系作用强5、其他不良反应少、其他不良反应少三、丁酰苯类三、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氟哌啶醇 作用特点作用特点 1、抗精神病作用强而久、抗精神病作用强而久 2、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程度严重程度严重 四、其他类四、其他类五氟利多五氟利多特点特点:1、作用持久、作用持久 2、用于精神病的维持与治疗、用于精神病的维持与治疗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严重的是产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严重的是产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多发生

11、在用药开始阶段多发生在用药开始阶段 措施措施:定期查血常规定期查血常规 及时发现及时发现,立即停药立即停药 积极抢救积极抢救(如使用抗生素如使用抗生素,输白细胞或输输白细胞或输 血血,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舒必利舒必利 作用特点作用特点 1.对紧张型精神分裂症作用强对紧张型精神分裂症作用强2.对其他药物无效的难治性病例有效对其他药物无效的难治性病例有效3.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 抗躁狂、抑郁症药抗躁狂、抑郁症药 躁狂抑郁症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抑郁症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情感是一种以情感病态变化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病态变化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 躁狂或抑郁两者之一

12、反复发作躁狂或抑郁两者之一反复发作单相型单相型 躁狂和抑郁两者交替发作躁狂和抑郁两者交替发作双相型双相型 病因病因 单胺学说单胺学说 可能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衡有关可能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衡有关 NA躁狂躁狂 NA抑郁抑郁 5-HT(共同基础共同基础)药物治疗学基础药物治疗学基础按单胺学说理论按单胺学说理论 凡能提高中枢凡能提高中枢5-HT功能功能,降低降低NA功能功能抗躁狂症抗躁狂症 凡能提高中枢凡能提高中枢5-HT功能功能,提高提高NA功能功能抗抑郁症抗抑郁症 抗躁狂药抗躁狂药 躁狂症表现躁狂症表现:情感活动呈病态性高涨情感活动呈病态性高涨,表现兴奋表现兴奋 多话、多动作多话、多动作,直至发生

13、躁狂行为直至发生躁狂行为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单胺学说单胺学说 脑中脑中 5-HT NA 碳酸锂碳酸锂药理作用及机制药理作用及机制 1、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2、治疗量时对正常人精神活动几无影响、治疗量时对正常人精神活动几无影响,但对躁狂病人则疗效显著但对躁狂病人则疗效显著,控制躁狂控制躁狂 发作发作 机制机制:1、促进神经细胞对突触间隙中、促进神经细胞对突触间隙中NA的再摄的再摄 取取,增加其转化和灭活增加其转化和灭活,从而使突触从而使突触 间隙中间隙中 NA浓度降低。浓度降低。2、促进、促进5-HT的生成和释放的生成和释放,使突触间隙使突触间隙 中中5-HT浓度增加浓度增加,

14、锂能使锂能使5-HT受体受体 敏感化敏感化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1、常见胃肠道刺激症状、常见胃肠道刺激症状,乏力乏力,手震颤手震颤,口渴口渴 多尿多尿,体重增加等体重增加等 2、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早期表现有发音不清早期表现有发音不清,震颤加重震颤加重,进而出现进而出现 神经系统症状如共济失调、谵妄、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如共济失调、谵妄、意识障碍、惊厥、昏迷惊厥、昏迷,可以致死。可以致死。措施措施:中毒时无解毒药中毒时无解毒药 只有用生理盐水促进锂排出只有用生理盐水促进锂排出,应用锂盐必须监测血药浓度应用锂盐必须监测血药浓度抗抑郁症药抗抑郁症药 丙米嗪丙米嗪(米帕明米帕明)多塞平多塞平(多虑平

15、多虑平)去甲丙米嗪去甲丙米嗪 阿米替林阿米替林选择性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再摄取抑制药非选择性单胺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再摄取抑制药选择性选择性NA摄取抑制药摄取抑制药(5-HT、NA)丙米嗪丙米嗪(米帕明米帕明)特点特点:1、对正常人、对正常人,不表现兴奋或提高情绪不表现兴奋或提高情绪 对抑郁症患者对抑郁症患者,能明显提高情绪能明显提高情绪,精神振奋精神振奋 2、疗效慢、疗效慢,故不作应急治疗用药故不作应急治疗用药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主要阻断主要阻断NA、5-HT在神经末梢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的再摄取的再摄取机制机制 抑制脑内突触前膜对抑制脑内突触前膜对NA及及(或或)5-H

16、T的再摄取的再摄取 突触间隙突触间隙NA、5-HT浓度浓度 突触传递功能突触传递功能 抗抑郁抗抑郁 不良反应及注意不良反应及注意 1、外周抗胆碱反应、外周抗胆碱反应 可阻断可阻断M受体受体 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禁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禁用 2、心血管反应、心血管反应 可见心率加快可见心率加快,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剂剂 量过大量过大,可致心律失常可致心律失常,诱发心衰诱发心衰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用 3、精神异常反应、精神异常反应 老年或用药过量可出现躁狂症发作老年或用药过量可出现躁狂症发作 双相型抑郁症可转为躁狂发作双相型抑郁症可转为躁狂发作,故本品只适用于单相

17、型抑郁症治疗故本品只适用于单相型抑郁症治疗NA摄取抑制药摄取抑制药 选选择择性性抑抑制制NA的的再再摄摄取取,用用于于以以脑脑内内NA缺缺乏乏 为为 主主 的的 抑抑 郁郁 症症,尤尤 其其 适适 用用 于于 尿尿 检检MHPG(NA的代谢物的代谢物)明显减少的患者。明显减少的患者。特特点点:起起效效快快,而而镇镇静静作作用用、抗抗胆胆碱碱作作用用和和降压作用弱。降压作用弱。选择性选择性HT再摄取抑制药再摄取抑制药 对对5-HT再摄取的抑制作用选择性更强再摄取的抑制作用选择性更强,对对其他递质和受体作用甚微。其他递质和受体作用甚微。很少引起镇静作用很少引起镇静作用,也不损害精神运动功也不损害精

18、神运动功能。对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影响能。对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很小。很小。舍曲林舍曲林(sertraline)和曲唑酮和曲唑酮(trazodone)第三代抗抑郁症药物第三代抗抑郁症药物,治疗轻、中度抑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症药相似郁症的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症药相似,副副作用少。作用少。选择性选择性5-HT5-HT再摄取抑制剂再摄取抑制剂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

19、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

20、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

21、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医学科学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

22、学史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成为阻碍医学科学前进的羁绊。的确,要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显然已完全超出了中西医学所涉及的范畴,我们必须跳出中西医学的理论框架,建立起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的融合形成现代系统医学。该体系所涉及的一切问题不管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应该远远超过现有的中西医学理论,并将现有中西医学理论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范围之内。为了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原创人生、医学理论体系灵魂医学 soul medicine应运而生,她不但从宏观上或战略上圆满解释并解决了存在于人类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史上的一切疑难模糊问题,而且还能够使人们得

23、以启迪人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自身、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多维世界。医学化验医学定义(medicine),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营养学。现在世界上医学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系统体系。医学的科学性在与应用基础医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实践的验证,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学、解剖、病理学、药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中医学及中医技能等,来治疗疾病与促进健康。虽然东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研究人体健康与外

24、界联系及病理机制的宏观微观顺序不同,但在不远的将来中西医实践的丰富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形成必将诞生新的医学-人类医学。不同于现代医学,不同于传统中医,金水医学诞生了,金水医学是以驱除病理,恢复生理为主张的全新医学,走出了人类医学的误区,治疗疾病的特色鲜明,不论是任何疾病都能做到从危为安,由重到轻的恢复办法。金水医学认识到人体是生命体,生命体有自己的强大的生理自我愈合功能,帮助生命体恢复自主作用才是治疗疾病的根本。针对当今现代文明病,现代疑难病,现代慢性病,亚健康,一体多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治疗法则为“胃肠洁,气血流,玄府开,营卫昌”人生命体运动符合自然节律,最终达到人体生理增强,消灭疾病的目的

25、。编辑本段医学的分类 医学研究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即通常说的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等)多种医学体系。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相应的一些医学体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印度传统医学系统也被认为很发达。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基础医学包括:医学生物数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生物物理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生理学,人体组织学,人体胚胎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病毒学,人体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实验动物学,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医学信息学,急救学,护病学,新中心法则。临床医

26、学包括:临床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诊断学*临床治疗学 职能治疗学 化学治疗学 生物治疗学 血液治疗学 组织器官治疗学 饮食治疗学 物理治疗学 语言治疗学 心理治疗学 内科学 外科学 泌尿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眼科学 耳鼻喉科学 口腔医学 传染病学 皮肤医学 神经医学 精神病学 肿瘤医学 急诊医学 麻醉学 护理学 家庭医学 性医学 临终关怀学 康复医学 保健医学 听力学。编辑本段医学的起源 手术治疗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救护、求食的本能行为。如动物受伤会舐其伤口、遇热会避入水中,人与动物一样有着本能救护。人类的求食本能在寻找食物时,

27、逐渐发现了葱、姜、蒜、粳米、薏米等虽为食物或调味品,却具有治病作用;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先古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利器,从而产生了砭石、骨针等医疗器具,逐渐掌握了运用工具治疗疾病的经验。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活动肢体可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导引术”、“五禽戏”的形成,也是古代人们积累生活经验后产生的保健养生观;医、巫的合与分。由于原始人受制于智力尚未开化,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宇宙间的一切反常现象,心存恐惧,难以做科学、合理的解释,因而误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医合流曾是中、西医学共有的一段历史。在中医学的历史进程中,“祝由”术沿袭数千年,属于元明临床“十三”科之一,但以医学为目的的解剖可追溯

28、到公元11年(西汉王莽新朝三年),是中国古老的实证医学萌芽。由于儒、释、道三教合流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格局,“重道轻器”衍生出的务虚倾向,重体悟而疏实证,必然缺少逻辑推理,致使中国的实证医学成就在日后难以与西方医学同日而语。古埃及医师运用念咒、画符和草药治病,前二者就是巫医。西医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医巫分家,亚里士多德曾详细描述了动物的内脏和器官,古希腊医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将唯物主义哲学运用于医学之中,在论圣病中说:“被人们称为神圣的疾病(指癫痫和一些精神患者),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比其他病症更神、更圣,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起源于自然的原因。只因这些病症状奇异,而人们对它们又一无所知,充满疑惑

29、,故而将其原因和性质归之于神灵。”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医学体系,加快了医学科学化的进程;轴心时代中、西医学的峰巅之作。雅斯贝而斯曾说:“如果历史有一个轴心,那么我们就必须将这轴心作为一系列对全部人类都有意义的事件,发生于公元前800至200年间的这种精神历程似乎构成了这样一个轴心。非凡的事件都集中发生在这个时期。并且是独立地发生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一阶段,是东、西方哲学、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诸子蜂起,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学派林立,形成了空前绝后的学术繁荣局面,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处在古典希腊文明的开创时期,出现了德谟克利特、费底亚斯、阿基米德、苏格拉底等哲人和智

30、者。在东、西方科学和文化昌明的大背景下,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代表着中、西两座医学的峰巅之作便自然而然的诞生了。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已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关于希波克拉底全集,意大利著名医史学家卡斯蒂格略尼认为:“是自然科学几乎没有萌芽的时代,在医术上具有先进性的最宝贵的代表文献。希波克拉底学派的医学虽然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知识上有缺陷,虽然只是很少而粗略地研究过动物,但是它主要是建立在临床实验和哲学推理的基础上,终能使医学提高到难以超过的高度。这是历史上最有意义的现象之一,并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说明通过经验,实际观察和正确的推理,可以得到极有价值的宝贵材料,他的确解决了医学历史上具有决定性倾向的开端。”比较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二者的理论建构有诸多相似之处:废巫存医、整体观念、调节平衡、哲学思辩、临床实践。其中黄帝内经强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从外测内,可以不依赖解剖形态学而照样诊治疾病。其理论体系是自洽的,难以突破;希波克拉底全集虽然没有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基础知识,但却强调具体的解剖结构,为医学的实证开了先河。这些差异为中、西医学的日后分向而行埋下了伏笔。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