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9 青山不老》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29876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9 青山不老》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9 青山不老》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9 青山不老》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9 青山不老》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 青山不老青山不老优质公开课教案优质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 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 树造林工作中,用 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 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 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 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 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 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 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 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

2、;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 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 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 文章的中心意旨。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 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 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 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 生态价值。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

3、感。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教学目标目标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4.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教学教学重点重点1.知道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教学教学难点难点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教具教具准备准备课件课前:同学们,为了庆祝祖国 70 华诞,前段时间,全国举行评选活动,这些人之中,有

4、共产党战士雷锋,有“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是全国人民的楷模!让我们心怀感动,走进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出示“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一、导入发现一道风景在评选“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活动中,一大批英雄劳模们的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获得一致公认。而出乎意料之外,一位晋西北默默无闻的山野老农,这个手端一杆旱烟锅的瘦小老头,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推荐人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梁衡,他是这样描述的:老人姓高,名富。我对他怀有无尽的敬仰。这个平凡的人让我领悟了一个伟大的哲理:青山是不会老的。梁衡(齐读)今天,就让我

5、们走近这位山野老农,走进这座不老的青山。(师板书课题)二、初读感悟一片情怀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有感触的地方可以用简单的符号做上记号。2.每一个荣获“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有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呢?能用一个简练的词语来概括吗?这是老师昨天布置的预习题:(出示感动中国推荐表)【入选主题】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入选理由】文中哪些叙述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划一划,再想一想为什么。3.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感受。来,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给大家听?老师有一个要求,发言的同学要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自己的观点。4.交流预设:绿化、种树、环保、奇迹、奉献(学生上台板书)5.同学们

6、真是了不起,你们精彩的发言既道出了心中的感动,更谈出了自己感动之后的思考,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对照板书小结)的确,这位山野老农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6.昨天预习的时候,老师还布置大家思考:我在阅读中最难理解的问题是什么?(展示学生的预习单)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有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的,也有探究文章的表达方法的,也有询问这位老人具体情况的,老师梳理了一下,主要有这些问题(出示)“肆虐”是什么意思? “另一种东西”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反复写这片青山绿意盎然的景色?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老人的“老”呢?老人六十五岁时为什么会想到栽树?为什么说老人十五年的付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为什

7、么他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呢?为什么青山不老呢?小组里先交流交流,哪些问题你们可以通过集体智慧马上解决,那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分享成果。再想想:在剩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当中,你认为哪些问题最重要、最值得研究?哪个问题应最先解决?(点红“热点问题”)这些问题成了我们班同学们遇上的热点问题。三、细读体验一段人生聚焦“奇迹”为什么说老人十五年的付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你是如何理解“奇迹”的呢?默读课文 1-4 段,找一找文中哪些叙述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奇迹!”,划一划,再想一想为什么。“十五年创造的奇迹”(一)第一层面:从数字理解“十五年创造的奇迹”出示句子: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

8、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师:你从这些数字上去理解奇迹,这是最直接的正面描写。1.自己读读这句话,哪个数字引起了你的思考呢?十五年,多么漫长的坚持,多么执着的追求啊!你能想象一下 3700 亩大约有多大吗?2.让我们看看这么数字吧!三千七百亩相当于 65 个实验小学的总面积。相当于 50000 个普通教室的总面积老师还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以每 10 平方米载一棵树计算,需要栽种 246790 棵,十五年平均每天栽种 45 棵。读了这些数字,你是如何理解奇迹的?3.让我们在数字中感受这个“奇迹”,齐读: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9、(二)第二层面:从大环境中理解“十五年创造的奇迹”师:你是从晋西北大环境这个侧面描写去理解奇迹。真会另辟蹊径啊!1.晋是山西的简称,在我国的北部,读读这段话走进晋西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点拨理解:肆虐、盘踞之地、县志载2.瞧,这就是晋西北!(播放干旱、霜冻、沙尘暴的图片)右玉县老城 12 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敌人。每年有 800 万多亩农作物受旱,每年无霜期仅有 104 天。受各种恶劣气候影响,400 万亩土地沙化,1000 万亩水土流失。看了这些文字和图片,你有对奇迹有了哪些理解?

10、(点拨:竟)3.(引读出示)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三)第三层面:从小环境中理解“十五年创造的奇迹”师:你又从另一个侧面描写老人生活的小环境来理解奇迹。真有一双慧眼。1.从六十五岁到八十一岁,整整十五年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更何况是八十一岁的老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让我们走进他的晚年生活。(出示第三段)谁来读读这段话,其他同学用心听,哪一个生活细节的描述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灵呢?2.预设:艰苦宁愿放着眼前的清福不享,却甘愿守着这份艰苦。孤独老人是最害怕孤独的,而且越老越害怕,宁愿放弃天伦之乐,甘愿独守着这片青

11、山。3.十五年,守着艰苦;十五年,守着孤独。(引读出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用有限的生命实现了无限的价值。创造出的是一个奇迹,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十五年奇迹的背后”1.师:在这个了不起的奇迹背后,有谁又知道这十五年的辛酸往事呢?让我们走进“十五年奇迹的背后”。在梁衡的采访中发现了村干部的工作手记中有这么几页内容:(出示手记)1970 年 3 月 5 日春天的晋西北,还是一派荒凉的土尘。去年的霜冻还在我们的黄土地上盘旋,西伯利亚大风像冬日般肆虐着。望着这片日益荒漠的土地,陷入了沉思于是,他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了1974 年 9 月

12、21 日老人唯一的女儿又从城里回来,劝他回城了。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没见着最后一面,就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乡亲们也觉得老人该享享清福了,种树的活儿太苦了。老人敲着旱烟锅坐在小院口,望着绿风荡漾的山沟,思索着老人还有宏伟设想让我们闭上眼睛,走进其中的一天,静静地去想象老人当时的情景,走进老人可敬的心灵世界,动笔写下来。2.交流,小结齐读句子: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是生命的归宿。他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3.十五年的每一天都是感触人心的一天,十五年的艰辛换来一片不老的青山。瞧,参天的杨柳,如臂如

13、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再次出示绿意葱茏的青山图片)推荐一生朗读第一段,全班齐读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4.于是,在晋西北,这块曾为无数革命先烈立下纪念碑的土地上,乡亲人立起了一块特殊的石碑,那就是“造林功臣碑”,上面镌刻着这样的文字一位山野老农,一座杨柳青山,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他栽树老人高富,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花儿永远这么红!青山永远不会老!5.(出示学生的问题单)此时,再让我们回头看看之前遇上的那几

14、个热点问题,你是否解开了这些疑惑?交流(上台板书关键词语)还有一些问题也许是我们这堂课一时所解决不了的,比如那就让我们将问题带出课堂,和同伴到课外去探究其中的答案,好吗?6.(出示“感动中国”图片)青山不老,“感动中国”,这位 81 岁的老人向我们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一个关于绿化的故事,一个关于奇迹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的故事。(对照板书梳理)这个黄土地上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山野老农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四、提升铭刻一种记忆1.“青山不老,精神永存!”面对渐渐干涸的河流,面对皲裂的土地,面对土地日益荒漠化的趋势,像他一样默默奉献的造林英雄还有很多很多,推荐大家阅读这些文章: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马永顺吕梁“植树英雄”传乔建平“野人”张侯拉2.每个人物,都有一个足以感动中国的故事。用心地动手为他们也制作一张“感动中国”的推荐表,与大家一起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