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出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教育资料及其反思.表格式教学教育资料.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28073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152 大小: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出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教育资料及其反思.表格式教学教育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人教出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教育资料及其反思.表格式教学教育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出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教育资料及其反思.表格式教学教育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出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教育资料及其反思.表格式教学教育资料.doc(1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皇冠小学备课表皇冠小学备课表备课时间:2017 年 2 月 13 日 上课时间:第 一 周 星期 二 第 二 节课 题: 1.草原课 时2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4、背诵 1、 2 自然段。教学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2、。激发学生的 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教 学 过 程二度设计一 、谈话引入 ,创设情境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3 、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

3、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 板书课题:草原。)学生尽情 说一说,可以 描绘草原的一 碧千里 ,也 可以描绘草原 绿毯如毡,还 可以说一说这 里牛羊成群盛 景、民族风俗 等等。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预测:(1)草原的景色如何?(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二 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1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2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3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4 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1

4、)读生字和词语。A 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蒙的读音是“ mng ”,“好客”中的“好”读作.“ho ”,“同行”中的“行”读作“xng” ,“似乎”中的“似”读作“s”“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B 理解以下几个词语: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二 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1 认

5、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3 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学生自学 课文内容,教 师与个别学生 交流。以自己喜 欢的方式进行 学习,也可以 和同座交流。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 板书:风景之美 )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三、 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

6、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3、汇报交流。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A 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A 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轻声读读这句话

7、,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A 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根据学生 的汇报,教师 归纳出草原的 “可爱之美, 自然之美,意 境之美”。A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B 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四、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

8、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3 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4 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五、升华情感,滞留问题。1 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2 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进入美丽的草原。 1、学生正确朗读。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二 、由景及人, 感

9、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借助感性 的画面内容 直观场境 把 学生带入情景 之中 有一种 身临其境的感 觉。复习有关 词语:教师出 示:地毯 渲 染 勾勒 低 吟 襟飘带舞、 马蹄、礼貌、 拘束、摔跤、 偏西、天涯。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

10、学习兴趣。抓住这 句话感受草原 的宽广和草原 行车的洒脱。身着盛装 是蒙古人民的 一种热情的待 客方式,他们 策马疾驰而来, 充分看出他们 的热情。声音的嘈 杂,草原的热2 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3 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板书 襟飘带舞 策马疾驰 握手不放 笑了再笑4 同学们 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 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5 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三 、情感升华 体会蒙汉情深1、 多么美丽的草

11、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点拨:(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赛马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四

12、 品味全篇 总结写法 1 直抒胸臆:2 精描细写:3 写实质朴 不加雕琢:五 回顾情境 置留作业闹,手与手的 握住不放,都 可以看出草原 人民的热情。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布置1.完成同步。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板书设计草原草原 初到草原草原的景色动人受到欢迎由寂静变热闹热情相见气氛热烈盛情款待食品丰富,有歌有舞愉快联欢载歌载舞,不忍离别 教学反思 1、课前要求同学们通过上网或查阅有关书籍, 了解草原的有关资料,如内蒙古的位置、范围以 及当地人民的风

13、土人情自然风光等。教师也要收 集相关的图片,制成课件,给学生一些感性的东 西。读一些描写草原的诗词、文章也有助于对文 章内容的理解。 2、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这种语 言及句式的写 法,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感情朗读的指导,并结 合同学们心目中的草原概况。 边读边想象文中的 草原画面。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并能在熟读 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并进行学习,在学习的 基础上,利用本文的写法进行练笔,以达到学, 并学以至用,收到学用兼得的效果。 皇冠小学备课表皇冠小学备课表备课时间:2017 年 2 月 13 日 上课时间:第一周 星期四

14、第 3 节课 题: 2.丝绸之路课 时2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9 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 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 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 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 西部的思想感情。教 学 过 程二度设计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1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你们知

15、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2 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测:1什么是丝绸之路?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1、 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2、 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

16、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学习第 1、2 自然段:1、 学生默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教师出示课 前准备的张骞 与丝绸之路的 资料,使学生 了解这是联系 欧亚两洲的一 条交通大道, 这为学生理解 课文内容,提 供感性的认识。 引起学生学习 的兴趣。2、 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

17、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学习 37 自然段:1、默读课文 37 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 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4)从“张

18、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4、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使同学们 知道我国被外 国人称为

19、“丝 绸之国”,中 国丝绸再外国 享有很高的知 名度。通过这一 部分的教学, 要让学生感受 到张骞为开辟 丝绸之路所付 出的艰辛,感 受丝绸之路的 历史意义第四自然 段巧妙地把开 辟丝绸之路的 意义和开辟丝 绸之路的过程 衔接起来,即 前半部分讲的 是上面一个自(5)齐读 35 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学习第 8 自然段: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2、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发展的纽带。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四 师生总结 ,明确文章主旨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

20、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五 品读文章,置留作业,激起热爱西部之情。丝绸之路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回家 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把他们不知道的讲一讲, 他们会夸奖你的。然段的内容, 后半部分则和 下面自然段的 内容有关,我 们把这样的自 然段称之为 “过渡段”。作业布置1.完成同步板书设计 友谊之路:互赠礼品丝绸之路 交流之路:经济、文化交流 伟大之路激发遐想:与开头照应 教学反思1

21、 本文为略读文章,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结合自学提示,了解课文内容,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学时可以从文题入手,也可以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入手,学生可以自行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教师借机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交流中深入体会文章内容。2 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要结合课文适时指导朗读。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特点,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感受场景描写的具体可感,感受文章四字词语的清新自然。皇冠小学备课表皇冠小学备课表备课时间:2017 年 2 月 13 日 上课时间:第二周 星期二 第 2 节课 题: 3.白杨课 时2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6 个生字,正确

22、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教学难点1 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 的相通相似之处。 2 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教 学 过 程二度设计一 谈话导入 激趣引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

23、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二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1 师此时你一定在想,荒凉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样的?白杨为什么会在那里生长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问句开 头,激发学生 的兴趣。教师板书:白杨学生自学, 可以小组合作 交流,教师巡 视相机指导2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1 ) 对一些词语的理解。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

24、也无法分清。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2)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3)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议论的事。(4) 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心迹。三 细读品味 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1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

25、树的生长环境。(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 (教师引导,学生头脑中产生飞沙走石的画面)(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4)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或图片,学生以图片为栽体,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坚强。(5)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6)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理解作者 对书的喜爱之 情。明确白杨 的生命力极强。明确白杨 树的生活环境 及其恶劣。这是爸爸

26、介绍白杨的话, 要重点理解, 明确白杨的特 点:不择环境 坚强 不软弱 从来都那么直。学生感受 到白杨树生活 环境的恶劣及 性格的坚强, 为以后的言物 喻志打下伏笔。2 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1)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2)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3)也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存呢?(4)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 三 提出疑问 置留作业刚才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白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活呢?爸爸介绍了白杨,真的是单纯的在介绍白杨树吗?课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直奔情境1、复习有关词语:戈壁 清晰 浑黄一体 高大挺

27、秀 大伞 抚摸、介绍、边疆 、陷入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二 剖析实质 表达心声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呢?学习第 10 至 12 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1 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 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也,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 同学们讨论一下。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2 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1)生讨论汇报 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料

28、。【抓住事物间的相通之处,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对上节 课的内容进行 复习。爸爸看见 戈壁滩上高大 的白杨树,触 景生情,以白 杨自勉,是托 物言志,勉励 自己要向白杨 树一样扎根边 疆,建设边疆, 不软弱,也不 动摇。学生感受 同时产生联想, 感受爸爸和白 杨树一样,在 极其恶劣的环 境中,建设边 疆,无私的奉 献着自己一切 的场景。3 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这样的边疆的建设者,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时的你,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说说些什么呢?把你的心理话说给你的同学听好吗?三 再现希望 体会写法 1 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

29、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身边,几棵小树正在迎风成长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吗?预设:(1)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他的孩子们。(2)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边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3)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体现爸爸的高尚情操。2 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3 体会写法 白杨树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质特点,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的为大地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杨的这个特点,明写白杨,暗写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边疆戍卫者。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四 感情朗读 收束全文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戍卫者的敬意,对西部

30、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这种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再一次感受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吗?明确什么 是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的表 现手法作业布置1.完成同步。2.朗读课文,并背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可让学生先自读,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语句,并反复研读;然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2 本文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对兄妹二人通过几句简短的对话,就凸显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而对爸爸的描写则抓住了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志

31、向与心愿。皇冠小学备课表皇冠小学备课表备课时间:2017 年 2 月 13 日 上课时间:第二周 星期四 第 2 节课 题: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 时1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妖娆”等 14 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4 继续增加对西部开发的了解。教学重点1、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2、学习本课条理清晰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增进对西部的进一步了解,培养对西部的感情。教 学 过 程二度设计一 创设情境 引发兴趣观赏了一碧千

32、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资料,现在就你们收集的资料,你也来谈出示拉萨的图 片或影象,师 简介拉萨概况, 学生初步感受。谈你心目中的拉萨好吗?学生交流资料内容,了解拉萨这个城市。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中央决定在 2001 年的 10 月 18 日开始,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二、结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的2师生交流,明确学习内容。(1)默读课

33、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三、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脉络1学生自学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以批注。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3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成为文章的主线,文章中四次出现。四、再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句子师: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生自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五、共同探究, 体会修筑困难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

34、单的事”。1 “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3)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板书文题 师生共同读题从介绍拉 萨这个城市入 手破题,引发 学生学习的兴 趣,同时使学 生了解拉萨概 况,知道修建 青藏铁路的目 的。带着问题 朗读课文,更 有目的性,不 是空读。学生交流, 教师主要抓住 以下几点随机 点拨。借助一 些图片资料, 能够让学生深 切的感受到施 工现场的严峻, 进一步体会 “把铁路修到 拉萨去,是何 等不容易的事。(4)指导

35、朗读第 5 6 自然段,感受那种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进行施工的现场。2“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3)指导朗读第 8 9 自然段,感受天气恶劣,又特别,又凶险,又繁重的施工现场。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六 品读文章 称赞挑战精神 置留作业1 再一次感读全文,要把自己的豪迈建立在建设者的勇克难关,顽强拼搏之上,共奏生命强音,谱写铁路建设史的新篇章。2 把此时你最想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和同座商量一下,尽情抒发你对建设者们的崇尚、爱戴、赞美之情吧。3 青

36、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生动笔写)”一些感性 的材料,使学 生的联想,入 情入境,激起 深切体会.作业布置1、完成同步。2、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重重困难 天气恶劣 一一克服极度缺氧教学反思可让学生自读詹天佑,进行比较阅读。如,詹天佑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和要挟下,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今天中国人修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詹天佑率领工人们顽强拼搏,以创新设计和吃苦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西部建设者凭着科技和奉献精神

37、,攻克了世界级难题。从比较中感受到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发展,今非昔比的繁荣昌盛。还可引导学生比较一下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皇冠小学备课表皇冠小学备课表备课时间:2017 年 2 月 13 日 上课时间:第二周 星期五 第 2 节课 题: 语文园地一课 时3 课时教学目标1开展一次策划交友活动的话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利用书信开展交际活动,在信中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4 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点1、营造氛围激起活动热情。 2、能够在表达中

38、理清思路。教学难点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教 学 过 程二度设计一、营造气氛 激起热情1读一则来自远方的学校的报道。展示那个地区的风貌。2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个地区的风土色彩吗?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从各地风土人情入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二、策划方案 展开活动1各地的风格迥然,你们想结交更多的异地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板书:实施“手拉手”活动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师补充叙述:我们

39、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千山万水,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联系起来呢?怎样才能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汇报交流结果。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 报刊杂志 各类书籍 电视栏目 三、确定方式,开展联系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确定交际方法,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2学生分小组商量。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教师适

40、时点评并板书:(1)学生的策划可以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板书:支助活动 书信往来 情况介绍 联谊活动 网上交流(2)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都不错,但要开展好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一个可行性的计划,现在就请你谈一谈你自己设计的活动的可行性。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3)学生自由交流,其他同学帮助完善设计的可行性。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1 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那么我们利用书信把这个活动告诉他们好吗?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

41、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集思广益 畅 所欲言 展现 热闹的策划场 面 教师参与各小 组的探讨活动 中,要对活动 的可行性以及 可以为对方做 些什么有益的 事来进行具体 的指导。设计好策划的 内容,决定付 诸行动 ,为教师提供联系地址: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第二 三课时(习作)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看,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

42、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心连心,手拉手”建立相关的联系的。记得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二、分组讨论 确定写信内容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情况:可以包括学习、生活、学校、班级等的情况。详细地进行介绍一下自己班级所策划的活动方案。提出自己对这次活动方案的实施建议。并希望活动开展成功及建立永久联系。2.回忆书信的格式及封皮的填写(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分别回忆这四部分的写法。(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

43、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三、付预行动 开始写信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行动的实施作 好准备。回忆书信的格 式。把策划的内容, 以书信的形式 传达给远方的 朋友,和他们 建立联系,培 养学生的交际 能力。2.开始写信。四、自行修改 完成初稿(1)自行修改 (2)简单整理 形成初稿五 小组合作 在修改中完善1.小组合作互相评议2 互相找出写作中的优点,发现不足。3 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

44、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六 再行整理 写成书信 进行邮递1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或整篇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2 工工整整的写在稿纸上 。3 邮递出去。作业布置1、完成一篇习作板书设计口语交际一 手拉手活动 (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 资助。教学反思 这次的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之前的不同,和其 他学校的学生建立联系,给了他们大大的兴趣, 说起来兴致勃勃,但是也容易偏离主题,说些与 主题无关的事情,要正确的引导他们。 皇冠小学备课表皇冠小学备课表备课时间:2017 年 2 月 28 日 上课时间:第

45、 三 周 星期 二 第 二 节课 题: 5.古诗词三首课 时2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 4 个生字,会写 7 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 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教 学 过 程二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

46、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自学要求:(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

47、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教师以抒 情的话语,为 课堂营造轻快、 愉悦的学习氛 围,同时不露 声色地点明了 诗歌的学习要 领,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情趣。通过评读、 赛读、合作读 等多种形式, 指导学生读通 诗歌,读出节 奏。这两首诗 的主人公都是 孩子,展现的 是美好的童年, 离学生的实际 生活并不遥远, 理解起来也较 容易,因此可 安排充足的时2 交流反馈。学习牧童。(1)理解字词(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

48、,领悟诗情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1)理解字词(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学生放飞想象,仿佛和诗中的两个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张伞使风,听到了水声、风声、欢笑声,想到了自己曾做过的调皮事,怎能不喜欢呢?而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