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明总论.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8266120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5.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李明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1李明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李明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李明总论.ppt(1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传 染染 病病 学学 总总 论论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Suzhou.Li-Ming 前前 言言 传染病传染病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如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寄生虫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是指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的感染性疾病。目前尚未对传染病与感染病进行严格的界定或区分。感染病感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s传染病传染病 Inf

2、ectious or Communicable or Contagious Diseases Communicable diseases belongs to Communicable diseases belongs to infectious diseases,but it doesninfectious diseases,but it doesnt t mean that all infectious diseases aremean that all infectious diseases are communicable municable diseases.Two concepts

3、 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学科。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内科学和儿科学等具有密切的联系。学习意义及重要性学习意义及重要性 一、一、History review 14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鼠疫,死亡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鼠疫,死亡2000万人,万人,占欧洲人口总数的占欧洲人口总数的1/4;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天花,造成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天花,造成1.5亿人亿人死亡;死亡;19世纪至世纪至20世纪

4、初在亚欧美三大洲流行的世纪初在亚欧美三大洲流行的霍乱霍乱,导致,导致1000万以上的人死亡;万以上的人死亡;1918年全世界大流行的流感,使年全世界大流行的流感,使4000万人万人死于非命。死于非命。History review 1674年荷兰人年荷兰人Leeuwenhoek(列文虎克)(列文虎克)(列文虎克)(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用自制的显微镜(microscopemicroscope)观察到了微观察到了微生物。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微生物。生物。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微生物。1796年,英国的一位乡村医生年,英国的一位乡村医生Jenner 为一为一8岁男孩接种了牛痘岁男孩接种了牛痘(cowpo

5、xvacciniacowpoxvaccinia),从此,从此发明了牛痘疫苗,使人类免于天花的侵害。今发明了牛痘疫苗,使人类免于天花的侵害。今天,天花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免疫接种消天,天花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免疫接种消灭的传染病。灭的传染病。19051905年年NobelNobel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者Robert Koch(科赫)(科赫)1882年,德国细菌年,德国细菌学家学家Koch 发现了发现了结核杆菌,阐明结核杆菌,阐明了肺结核的病因。了肺结核的病因。19451945年年NobelNobel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 Alexander Fleming

6、(费列明)(费列明)1928年,年,苏格兰医生苏格兰医生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发现了青霉素,从此开创了从此开创了抗生素时代抗生素时代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获得者者巴里马歇尔(Barry 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1982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1984年4月发表于柳叶刀(lancet)。从此对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和治疗学上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革命性的变化。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可治愈的疾病。幽门螺旋杆菌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是一种传染病是

7、一种传染病。二、二、Actuality 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WHO1980年年5月月28日正式宣布全球消灭日正式宣布全球消灭天花,这是人类通过预防接种消灭的第一天花,这是人类通过预防接种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个传染病 1988年年WHO提出提出2000年年12月月31日全球日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消灭脊髓灰质炎(postponed to 2005).Actuality 人的死因顺位发生了由传人的死因顺位发生了由传染病为主转向以心、脑血管染病为主转向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等为主的重大变化病、肿瘤等为主的重大变化Emerging new infectious

8、 diseases 表 1 1973年以来新发现的部分传染病年代年代年代年代 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疾病疾病疾病疾病19731973轮状病毒轮状病毒轮状病毒轮状病毒世界范围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世界范围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世界范围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世界范围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19751975细小病毒细小病毒细小病毒细小病毒B19B195 5号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中的再障号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中的再障号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中的再障号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中的再障危象危象危象危象19761976隐孢子虫隐孢子虫隐孢子虫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急性小肠结肠炎隐孢子虫病,急性小肠结肠炎隐孢子虫病,急性小肠结肠炎隐孢子虫病

9、,急性小肠结肠炎19771977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19771977嗜肺军团菌嗜肺军团菌嗜肺军团菌嗜肺军团菌军团病军团病军团病军团病19771977汉坦病毒汉坦病毒汉坦病毒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19771977空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全球分布的肠炎全球分布的肠炎全球分布的肠炎全球分布的肠炎19771977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丁型肝炎丁型肝炎丁型肝炎19801980嗜人嗜人嗜人嗜人T T细胞病毒细胞病毒细胞病毒细胞病毒I I型型

10、型型T T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白血病白血病白血病19811981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株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9821982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H7O157:H7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19821982嗜人嗜人嗜人嗜人T T细胞病毒细胞病毒细胞病毒细胞病毒II II型型型型毛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19821982伯氏疏螺旋体伯氏

11、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莱姆病莱姆病莱姆病1983198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艾滋病艾滋病艾滋病19831983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年代年代年代年代 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疾病疾病疾病疾病1986 1986 环孢子球虫环孢子球虫环孢子球虫环孢子球虫顽固性腹泻顽固性腹泻顽固性腹泻顽固性腹泻19881988人疱疹病毒人疱疹病毒人疱疹病毒人疱疹病毒6 6型型型型突发性玫瑰疹突发性玫瑰疹突发性玫瑰疹突发性玫瑰疹19881988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戊型

12、肝炎戊型肝炎戊型肝炎戊型肝炎19891989查菲氏埃立克体查菲氏埃立克体查菲氏埃立克体查菲氏埃立克体人埃立克体病人埃立克体病人埃立克体病人埃立克体病19891989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丙型肝炎19911991GuanaritoGuanarito病毒病毒病毒病毒委内瑞拉出血热委内瑞拉出血热委内瑞拉出血热委内瑞拉出血热19921992O139O139霍乱弧菌霍乱弧菌霍乱弧菌霍乱弧菌O139O139霍乱霍乱霍乱霍乱19921992巴尔道氏体巴尔道氏体巴尔道氏体巴尔道氏体猫抓病,杆菌性血管瘤病猫抓病,杆菌性血管瘤病猫抓病,杆菌性血管瘤病猫抓病,杆菌性

13、血管瘤病19931993汉坦病毒分离株汉坦病毒分离株汉坦病毒分离株汉坦病毒分离株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汉坦病毒肺综合征19941994SabiaSabia病毒病毒病毒病毒巴西出血热巴西出血热巴西出血热巴西出血热19951995庚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庚型肝炎庚型肝炎庚型肝炎19961996朊毒体朊毒体朊毒体朊毒体新变异型克雅病新变异型克雅病新变异型克雅病新变异型克雅病19971997TTVTTVTTVTTV肝炎肝炎肝炎肝炎19971997H5N1H5N1禽流感禽流感禽流感禽流感19991999Nipah Nipah 病毒病毒病毒病毒脑炎

14、脑炎脑炎脑炎20032003SARSSARS病毒病毒病毒病毒 SARSSARS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中国第一例AIDS患者是在1983年发现的,是一例来华旅游的美国人。中国HIV感染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实际感染者估计超过100万。每年12月1日为 World AIDS Day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新的冠状病毒(SARSCo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7月,SARS蔓延至全球六大洲32个国家或地区,累积病例8437人,死亡9

15、16人。中国大陆病例数5327人,死亡349人。SARS是21世纪第一个危害最严重的新传染病图图图图 电镜下电镜下电镜下电镜下SARSSARS病毒形态病毒形态病毒形态病毒形态Re-emergence of old infectious diseaseinfectious disease全球每年全球每年200200万人死于万人死于TBTB全球每全球每年年700700800800万人感染万人感染TBTB每年每年3 3月月2424日为日为 World TB DayWorld TB Day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禽流感禽流感 由由H5N1病毒引起病毒引起 2003年年1

16、2月,月,韩国出现高致病性韩国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禽流感流行。2004年年1月越南、泰国月越南、泰国也出现直接感染也出现直接感染人的情况。人的情况。这些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近年来增加速度如此之快?下面从几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 1生物病原因素生物病原因素 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导致新病原体的出现。病原生物的人工重组。2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1)人类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与环境生物接触的广度和频率增高。如旅游、科学考察 (2)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掠夺,导致生物宿主的改变或使病原生物易于传给人类。3 3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导致环境改变,生物群落的变异。如火山爆发、水灾/森

17、林火灾等。4 4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进步 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有能力在短期内发现并鉴定出各种生物体。如艾滋病、SARS仅两个月。三、实用性:三、实用性:传染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学科,与其他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将来从事临床医疗、卫生防疫等工作(非传染病科室)一样会接触常见传染病;传染病学是执业医师考试必考科目必考科目,现在学好了将来考试就会得心应手。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总论:总论:内内 容容一、感染与免疫一、感染与免疫 二、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二、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四、传染病的特征四、传染病的特征 五、传染病的诊断五、传染病的诊断六、传染病的

18、治疗六、传染病的治疗 七、传染病的预防七、传染病的预防第一节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1 1、感染的概念、感染的概念2 2、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的表现3 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4 4、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的作用、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的作用1 1、感染的概念、感染的概念 感染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感染有三大要素三大要素或三个条件,即病原体的致病性、机体的反应性,外界环境的影响。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细菌 破伤风病毒 脊髓灰质炎立克次体 恙虫热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 沙眼螺旋体 梅毒霉菌和寄生虫 脚气 血吸虫病临

19、床上有各种形式的感染情况:临床上有各种形式的感染情况:首发感染、重复感染、混合感染、重叠感染、继发感染2 2、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就开始了感染的感染的过程过程。病原体能否被清除或定植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和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外界因素(如劳累、药物治疗等)。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可出现五种五种不同的表现。(1 1)清除病原体)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所清除;也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将病原体清除,不出现病理损害或临床表现。(2 2)隐性感染()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

20、ioncovert infection)亦)亦称亚临床感染(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Subclinical infectioninfection)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的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发现。大多数感染为隐性感大多数感染为隐性感染染。(3 3)显性感染)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or(apparent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21、4 4)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infection)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者。也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或慢性携带者。特点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由于可向外排出病原体,成为重要的传染源重要的传染源。(5 5)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潜伏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上述五种表现形式,隐性

22、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3 3、感染过程中、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病原体的作用的作用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起着重要作用,其致病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四个方面:(1 1)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2 2)毒力:)毒力:包括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如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霍乱的肠毒素)与内毒素(是菌体裂解后产生的脂多糖中类脂A,可致机体发热反应、中毒性休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如伤寒杆菌、菌痢杆菌等)。(3 3)数量:)数量:在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正比;但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的最

23、低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别,如伤寒为10万个菌体、而菌痢仅为10个菌体。(4 4)变异性:)变异性:病原体受各种环境、药物或遗传变异的影响,遗传信息发生改变时,引起一系列的变化。4 4、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机体的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应答可分为保护性免疫应答和变态反应二大类。也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两种性免疫两种。(一)非特异性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 主要表现三方面 (1 1)天然屏障)天然屏障包括外部屏障,即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如溶菌酶、胃酸、气管粘膜上的纤毛);以及内部屏障,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2 2)

24、吞噬作用)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在血液中游动的大单核细胞,肝、脾、骨髓、淋巴结、肺泡中固定有的吞噬细胞(即巨噬细胞),以及各种中性粒细胞。均具有强大的吞噬作用。(3 3)体液因子)体液因子包括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纤连蛋白和各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二)特异性免疫(二)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通常只针对一种病原体,能抵抗同一种病原体的重复感染。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疫两类。(1 1)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致敏T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释 放细胞毒性淋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 细胞。

25、细胞免疫对细胞寄生的病原体的清除有 重要作用。T细胞还参与体液免疫的调节。(2 2)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抗体主要作用于细胞外的微生物。Ig分为五类:IgG、IgM、IgA、IgE、IgD。在感染过程中IgM首先出现,但持续时间不长,是近期感染(或持续感染)的标志。IgG随后出现,并持续较长时间。IgA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的局部抗体。IgE则主要作用于入侵的寄生虫(原虫和蠕虫)。五大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及生物学特征五大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及生物学特征名称分子量血清中抗体比例作用

26、IgG15万80%,45%在血管内,55%血管外对各种病毒、细菌毒素、真菌和寄生虫,能穿过胎盘,制成丙球IgA16万13%泪液、唾液、初乳、鼻、支气管、消化道粘膜局部抗体IgM90-100万6%只存在于血管内感染后血中首先出现,近期感染标志IgD(巨球蛋白)1%中和毒素及病毒补体结合和抗细菌作用IgE19.5万最少作用于原虫、蠕虫、与自身免疫疾病有关第二节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病机制1 1、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2 2、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3 3、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1 1、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传染病的发生

27、与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疾病疾病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阶段性(即发病机制中阶段性与临床表现的阶段性大多数一致)(一)入侵门户(一)入侵门户 病原体的入侵部位与发病有密切关系(二)机体内定位(二)机体内定位 各种病原体在机体内的定位各不相同、有其各自的规律(三)排出途径(三)排出途径 各种病原体有其各自排出途径2 2、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一)直接侵犯(一)直接侵犯 病原体的机械运动、分泌某些酶或引起细胞病变等。(二)毒素作用(二)毒素作用 内毒素、外毒素 (三)免疫机制(三)免疫机制 参与许多传染病发病。可通过抑制细胞免疫、破坏T细胞、更多通过变态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如结核病-IV型)

28、。3 3、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一)发热(一)发热 外源性致热原激活WBC、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源性致热原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升使产热大于散热发热发热(二)代谢改变(二)代谢改变 进食下降、蛋白、糖原、脂肪分解增多,水、电介质平衡紊乱和内分泌变化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 1、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2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 1、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

29、易感性。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三环节流行过程的三环节 传染源传染源人患者人患者 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 动物受感染的动物动物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水、食物、蝇:水、食物、蝇:消化道消化道 手、用具、玩具:日常生活接触手、用具、玩具:日常生活接触吸血节肢动物:虫媒吸血节肢动物:虫媒 血液、体液、血制品:血液传播血液、体液、血制品:血液传播 土壤土壤:芽孢、虫卵、污染土壤:芽孢、虫卵、污染土壤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一)传染源(一)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

30、携带者(4)受感染动物如狂犬病、鼠疫(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主要有五种五种传播途径(1 1)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受染。如结核、麻疹(2 2)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 病原体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进食时受染。如伤寒、霍乱(3 3)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易感者与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时受染,如血吸虫病、破伤风(4 4)虫媒传播)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昆虫,于叮咬时传给易感者。如蚊传疟疾、乙型脑炎(5 5)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病原体存在传染源的血液、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或性传播,如艾滋

31、病 6 6、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造成的传播。方式 器械、针头、采血器等被污染或消毒不严引起输血、生物制品或药物受污染引起 7、垂直传播 在围产期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也称母婴传播。方式:经胎盘传播;分娩时传播(三)人群易感性(三)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得免疫、人工免疫,使人群易感性降低。2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一)自然因素(一)自然因素包括地理、气候、生态等因素。如某些虫媒传播或自然疫源性

32、传染病,有较严格的地区和季节性。寒冷季节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节易发生消化道传染病。(二)社会因素(二)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社会卫生保健事业、预防普及等。如生活水平低、工作卫生条件差,无疑增加感染的机会,亦可引起传染病流行流行环节病人病人病人病人携带者携带者携带者携带者受感染受感染受感染受感染动物动物动物动物传传传传染染染染源源源源传传传传播播播播途途途途径径径径接触接触接触接触水水水水食物食物食物食物医源性医源性医源性医源性垂直垂直垂直垂直媒介媒介媒介媒介土壤土壤土壤土壤易易易易感感感感人人人人群群群群社社社社会会会会因因因因素素素素经济经济经济经济政治政治政治政治

33、文化文化文化文化宗教宗教宗教宗教风俗风俗风俗风俗自自自自然然然然因因因因素素素素气候气候气候气候地理地理地理地理第四节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特征1 1、基本特征、基本特征2 2、临床特点、临床特点1、四个基本特征四个基本特征(一)病原体病原体(二)传染性传染性:传染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传染病的流行 三个基本环节、流行情况(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流行)、有季节性、地区分布和人群分布(四)感染后免疫感染后免疫:感染后机体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各不相同)2 2、临床特点、临床特点(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一)病程发展的阶段

34、性:分为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 1 1、潜伏期、潜伏期 (incubationperiodincubationperiod)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其潜伏期都有个范围;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可仅数小时;狂犬病、艾滋病可达数年。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 2 2、前驱期、前驱期 (prodromalperiod)是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其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如头痛、发热、乏力等。多数1至2天,起病急骤可无前驱期3 3、症状明显期、症状明显期 此期间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大多都充分表现;而也有些传染病,前驱期后随即进入恢复期顿挫型 4 4、恢

35、复期、恢复期 当机体免疫力增长到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多数痊愈而终,少数可留有后遗症。后遗症后遗症 多见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脑炎),患者在恢复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病程中的二种现象病程中的二种现象再燃再燃(recrudescence):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初发症状再度出现者复发复发(Relapse):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次繁殖,使发热等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如伤寒、疟疾、菌痢Characteristic of infectious Characteristic

36、of infectious diseasedisease(二)(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常见的症状与体征1 1、发热、发热 感染性/非感染性 过程-3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发热程度:低热、中度发热、高热和 超高热(41)热型和意义 5 5种种热型 稽留热稽留热(sustainedfever)(伤寒、斑疹伤寒极期)发热且1 /d;间歇热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疟疾、败血症)正常-高热/d 回归热回归热(relapsingfever)(回归热)高热数日、无热几日、高热数日 波状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多次重复、持续数月 不规则热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

37、)(流感、败血症、阿米巴脓肿)sustainedfeverremittentfeverintermittentfeverrelapsingfeverundulantfeverirregularfever热程热程短程发热短程发热长程发热长程发热慢性微热慢性微热热度热度 低热低热 37.4 37.43838中度热中度热38383939高热高热 39 394141超高热超高热4141 2 2、发、发 疹疹 外疹、内疹或粘膜疹二大类;出疹时间、部位和先后次序对诊 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如:(风)水、红、(花)麻、斑、伤 d1、d2、d3(d4)、d5、d6 疹子的形态疹子的形态4 4大类大类斑丘疹:为红

38、色充血性疹,按之退色,见于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玫瑰疹:色如玫瑰,见于伤寒(确诊价值)出血疹:瘀点瘀斑,见于败血症、流脑、出血热疱疹:见于水痘、带状疱疹寻麻疹:见于寄生虫病、病毒性肝炎斑疹丘疹疱疹瘀斑(流脑)瘀斑(流脑)抓痕样出血点抓痕样出血点(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形性皮疹多形性皮疹 (登革热登革热)麻疹麻疹3 3、毒血症状、毒血症状 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如乏力、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疼痛等。严重者可有中毒性脑病、呼衰、休克。毒血症(toxemia)菌血症(bacteremia)败血症(septicemia)脓毒血症(p

39、yemia)(三)临床类型(三)临床类型按病程长短: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按病情轻重:轻型、典型(中型或普轻型、典型(中型或普通型)、重型及暴发型通型)、重型及暴发型第五节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1、临床资料、临床资料2、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1 1、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详尽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如:起病的诱因、起病的缓急,发热特点、皮疹特点(麻疹的口腔粘膜斑)、特殊症状及体征(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肤瘀斑、狂犬病的恐水怕风)传染病早期明确的诊传染病早期明确的诊断是及时隔离和有效断是及时隔离和

40、有效治疗的治疗的基础基础2 2、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发病年龄、职业、季节、是否来自疫区、生活习惯、预防接种史、过去病史等 3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一)、一般实验室检查(一)、一般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血液常规:大部分细菌性传染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但伤寒减少;多数病毒性传染病白细胞减少,但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增高;原虫病白细胞偏低;嗜酸性细胞减少见于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尿常规尿常规:肾综合症出血热尿有蛋白、细胞 粪常规粪常规:肠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生化检查生化检查:肝炎、肾综合症出血热(二)、病原学检查(二)、病原学检查 直接检查直接检查:脑膜

41、炎双球菌、疟原虫、血 吸虫卵,螺旋体等可在镜下或肉眼查到 分离培养病原体分离培养病原体:血液、尿、粪、渗出 液、活检组织等进行培养与分离鉴定检测特异性抗原检测特异性抗原:ELISA、FCM检测特异性核酸检测特异性核酸:PCR、RT-PCR近期或急性期感染,常取急性期标本和恢复期标本对照,后者所含抗体应比前者有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或单份血清中获得特异性IgM抗体时。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四)、其他检查(四)、其他检查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支气管镜;影像检查:X线检查、超声波超、CT、MRI;活体组织检查(三)、特异性抗体检测(三)、特异性抗体检测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正确的

42、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先决条件,又是早期隔离患者所必需。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综 合 分 析1 1、治疗原则、治疗原则2 2、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 1 1、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治疗传染病本身也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坚持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的原则:治疗与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2 2、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一)一般治疗与支持治疗(一)一般治疗与支持治疗 1 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隔离(收住相应隔离病 室)、消毒、护理(对休克、昏迷、呼吸衰竭、循环障碍等专项特殊护理)和心理治疗 2 2、支持治疗支持治疗 包括合理的

43、饮食、对进食困难的病人予以鼻饲或静脉补给必要的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二)(二)病原治疗病原治疗 针对病原的治疗 包括抗生素、化学治疗制剂和血清免疫制剂等。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最广;抗病毒药抗病毒药(如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叠氮胸苷、蛋白酶抑制剂、非核甘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血清血清免疫制剂免疫制剂包括各种抗毒素(如治疗白喉、破伤风的抗毒素)和某些免疫调节剂(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原虫和蠕虫感染的病原治疗采用化学治疗制剂化学治疗制剂(如奎宁、氯喹治疗疟疾、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三)、对症治疗(三)、对症治疗 对高热高热病人可用头部放置冰袋、洒精擦浴等,也可用亚冬眠疗法;脑水肿脑水肿时采用

44、脱水剂等;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给予强心药;休克休克时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呼吸呼吸衰竭衰竭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呼吸兴奋药或使用呼吸器。(四)、康复疗法(四)、康复疗法高压氧、理疗等(五)、中医中药(五)、中医中药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1 1、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2 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3 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1 1、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患者和病原携带者要早发现、早隔离和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甲类甲类(强制管理):鼠疫,霍乱。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乙类乙类(严格管理):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与副伤

45、寒、血吸虫病等;丙类丙类(监测管理):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共九章八十条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

46、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0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对传染病接触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或药物预防 对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 对动动物物传传染染源源,有经济价值的,应治疗,必要时宰杀后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予以消灭。2 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措施包括隔离和消毒隔离和消毒 隔离隔离: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接触隔离、昆虫隔离、保

47、护性隔离;消毒消毒:物理、化学;预防性消毒、疫 源地消毒3 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关键关键是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主动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 特异性被动免疫:抗毒素、特异性抗体*儿童计划免疫计划免疫起关键性作用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鏖战正酣,任重道远!It is a hard fight between human and infectious diseases!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小小 结结1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传染过程有5种变化的表现。2在感染过程中病原体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应答都发挥着一定作用,但后者起决定性作用。3传染病的发生是病原体经入侵门户在体内定位感染,通过直接损害以及毒素和免疫作用引起机体病理生理改变。4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5传染病的特征包括基本特征和临床特征。6传染病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三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7传染病的治疗坚持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综合治疗原则。8传染病的预防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预防的措施。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