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九上《唐诗两首》-(二).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8239053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九上《唐诗两首》-(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九上《唐诗两首》-(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九上《唐诗两首》-(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九上《唐诗两首》-(二).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3课唐诗两首 教案和练习一、字词积累:挂罥:挂,缠绕。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俄顷一会儿。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布衾:布被子。安得:哪里能得到。安,哪里。广厦:高大的房子。庇:遮蔽,保护。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突兀:突出。荷箪食:挑着食物。荷,挑,提。但惜:只是珍惜。惜,珍惜。秉:拿着。曾不事:不曾从事。事,从事。岁晏:年终。晏,晚。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旬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的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杜甫一生约分为四个时期。35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这时正当开元

2、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就“好学”,7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在这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到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了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诗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35至45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晕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公不能实

3、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到以常挨饿受冻。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了人民的痛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从45岁到48岁,是杜甫生活的率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在陕北,他曾经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也长安,投奔风翔。脱贼

4、后,他被行为左拾遗。就在做官的头一个月,他因“见时危急”,上疏触怒隶宗,几受刑戮,从此他屡遭贬斥,但也因而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使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759年7月,杜甫弃官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了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在这漂泊的11年生活中,杜甫的生活仍然很困苦,但他总是在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11年间,他竟写了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等都

5、是这时期优秀的作品。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先世本为龟兹人,汉时赐姓白氏。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改官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出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在任期间,兴修水利,恤贫安民,深受百姓爱戴。后官至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修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其早期所作“讽喻诗”人仅主题鲜明,措辞尖锐,描写人物形象细腻生动,而且整体构架精巧缜密,体现叙事与议论的统一。其“感伤诗”在当时已享“童子解吟长恨

6、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盛誉。其“杂律诗”为千古传诵之名篇。其文学理论与元九书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然白实胜于元。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2、相关知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乾元三年(760)的春天,杜甫求亲靠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观刈麦:唐宪宗元和元年,白居易参加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入第四等。但以出言太直,不得为谏官,而补任一县尉。这样一个职位虽不为

7、诗人所满意,但在近两年的县尉任内,却使他亲眼看到了唐朝统治集团和地方官吏们对农民的横征暴敛,进一步了解到下层人民的许多疾苦,这对丰富他的创作源泉,推动他走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道路,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他的有名的同情人民疾苦诗篇观刈麦和揭露权贵们掠夺行径的宿紫阁山北村,就正是这时所写。【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本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观刈麦:这首诗作于元和二年(807年),当时作者是一个

8、县尉。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也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二、文章脉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分四段。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段,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观刈麦:开头四句交代小麦成熟的季节,以引出以下麦收的忙碌和辛苦。接下来四句实写作者观看到的刈麦场景,并对刈麦者的心理加以刻画,揭示农民为了多得一点收入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复有贫妇人左臂悬敝筐”四句为我们展示了另一幅特写画面,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她为什么不在家中带孩子,不在自

9、家田里忙活,却抱着孩子来别人的田里捡麦穗呢?一只破旧的筐子已经透露出信息:都是贫困逼的啊!“听其相顾言拾此充饥肠”这四句通过人物对话回答了一个疑问:农民辛勤劳动,为什么还这么贫穷?原来是租税剥削太重造成的啊!最后六句中,官吏的舒适富裕与农民的辛劳贫困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抒情文字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因而成为全诗的精华所在。三、写作方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蓄势与陡转。在艺术构思上,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进,极写个人的不幸;蓄势既足,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2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是这首诗又一个特点。3语言通俗平易,灵活多变,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

10、”的束缚,使诗人的感情自然倾泻出来。观刈麦:本篇的主要特点是叙事与心理揭示融为一体。例如描写刈麦场面的四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不仅展示了农民辛苦劳动的精神,而且更深入到他们的内心进行刻画,写事与写心理完美统一。记叙拾麦贫妇人诉说的四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心灵也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最后,诗人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感到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四、参考译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已深了,大风怒吼,把我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翻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

11、上;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南边村庄上的一群儿童,欺侮我年老体弱,竟忍心如此当面作“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云层墨黑,秋天的天空乌去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子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如麻似的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我自从经过安史之乱后,一直睡眠不好,这漫长的黑夜,到处都是湿漉鹿的,如何挨到天亮呢!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风雨中岿然不

12、动,安稳如山!啊!什么时候我眼前能耸立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独破,受冻至死,也是心满意足的。观刈麦: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

13、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练习解答】第一题:诗人由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下雨屋漏,彻夜难眠,联想到安史之乱给天下寒士带来的深重灾难,心情十分沉重。第二题:诗人是由面到点的顺序来观刈麦的。即先从整体上描写农民抢收的热烈场面,后聚焦到一个“贫妇人”,写她边抱孩子边拾麦子,并诉说赋税之苦。分别从两个层面表现了农民的苦难,并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自己不事农桑而有余粮的惭愧。第三题:“自经丧乱”二句,暗示了“安史之乱”的时十背景,影射着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灾难,深化了诗的思想内容。“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二句,形象地写出割麦人为了抢收而产生的异乎寻常

14、的变态心理。第四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一节表现了要拯救天下寒士、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和宽阔胸怀。这一段语言特点有二,一是运用反问句和感叹句,使所抒之情十分强烈,具有震撼心魄的力量;二是将七字句、九字句、二字句自由灵活地穿插安排,使气势奔放。第五题:1焦燥:均为干枯、干燥;倚:靠。这三个词都表现了作者“老无力”,突出遭遇的悲惨。2恶:不好;踏:蹬。这两个动词表现因布被冰冷如铁而使孩子无法安睡,同时,又使本来冰冷的被子更不能睡了,起了推进诗意的作用。3荷:挑;携:提。这两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妇女与儿童不同的动作,生动形象。4蒸:熏;灼:炙烤。这两个动词准确地表现刈麦时天气的炎热和农民忍受酷热的

15、辛苦。【类文品读】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题目“兵车行”中的“行”的意思是()A路B行走C行列D

16、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哭声直上干(冲)云霄B禾生陇亩无东西(没有庄稼)C生女犹得嫁比邻(同乡)D信(确实)知生男恶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妻子:古义: 今义:山东:古义: 今义:4下边对第节语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噙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B“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C“走”是指“耶娘妻子”陪着出征亲人缓缓走过咸阳桥,表现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D“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节的内容极其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5对照第节的内

17、容,按要求填空。“行人但云点行频”在诗中的作用是 。对“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作形象说明的句子是 。朝廷频繁地征调壮丁的原因是 。“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意在揭露 。6这首诗中颇有一些名句,你最喜欢哪一句?把它写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参考答案:1D2B3妻子儿女妻子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统称“山东”山东省4C5为下文叙事总纲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武皇开边意未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极大危害。6名句,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喜欢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二、同步练测一、

18、基础知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风怒号()挂罥()沉塘坳()倚杖()布衾()广厦()突兀()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高者挂罥(罥:挂,缠绕)长林梢B下者飘转沉塘坳(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C秋天漠漠(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D俄顷(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3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什么意思?“歌”该怎样解释?4默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的几句诗。5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忧思深广,推己及人,舍己为人,但他却对“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南村群童说是“忍能对面为盗贼”,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6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

19、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同步解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西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说说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八月秋高风怒号(秋高: )卷我屋上三重茅(三重茅: )高者挂罥长林梢(罥: )俄顷风定云墨色(俄顷: )布衾多年

20、冷似铁(布衾: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 )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边句子的意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哪几句诗句表现出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10人们常说,杜甫的诗形象地记录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露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和政治腐败,真实地描绘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成为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请写出几句你熟悉的杜甫的诗句,并就此谈谈你的体会。三、美文赏读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1读了

21、这首诗,你认为作者描绘了女主人翁怎样的形象?12颔联一个“怨”字,由何引起?13尾联并没有铺张“月”的主题,而写女子“还寝梦佳期”,这反映了她怎样的一种心理?14、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望月思亲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生涯共此时”之后,有李白的“,”那样简洁而含蓄的小诗,也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样诚挚而豪迈的长短句。(参考答案:1略2D3题目的意思是草屋被秋风刮破。歌,歌曲,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茅草对诗人来说事关生计,群童抱茅,自会引起诗人的怨愤。说群童“对面为盗贼”,是激

22、愤之词,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而已。6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表现了诗人关怀人民疾苦的宽广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7秋深几层茅草。三,表示多数挂,缠绕一会儿布被遮蔽,保护8自从经过安史之乱后,一直睡眠不好,这漫长的黑夜,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如何挨到天亮呢!什么时候(我)眼前能突然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独破,受冻致死,也是心满意足的!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0杜甫的诗句如:“朱

23、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等。11、相思与惆怅12、夜的漫长13、希望相思变成现实。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下课啦,咱们来听个小故事吧: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

24、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

25、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

26、: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乙:

27、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齐:主动关好。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主持人:可以。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

28、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答:有。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

29、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

30、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

31、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