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诗歌三首》-(三).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8239047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诗歌三首》-(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诗歌三首》-(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诗歌三首》-(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诗歌三首》-(三).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诗歌三首【教学目标】自学目标: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互学目标:赏析优美的文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综合目标:理解“奋斗的生命是美丽的”这句话,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热爱生命吗?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热爱生命,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算热爱生命?认真学习,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等。总之,只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直面生活,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不感到空虚无聊,自己的生命就是有意义和价值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运河与扬子江,(板书:课题、作者)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作者。【作者简介】(幻灯片2)陈衡哲,(1893-1976),江苏武进人。

2、女。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和短篇小说老夫妻,1920年回国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聘,成为中国第一位西洋史女教授。抗战胜利后留居上海。建国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位女作家,其创作在当时很有影响。主要著作有西洋史小雨点衡哲散文集等。【自主学习】(幻灯片3)一、认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识记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请同学们注意:在读课文的同时,一定要拿起笔来认真标记生字词,标记自己的思想受到触动的地方。1.学生正字音。2.学生纷纷说出朗读时注意的事项:语调、语音、停顿、节奏、感情把握达成共识。3.运河与扬子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河与扬子江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互学探

3、究】解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1.找出文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语,并用横线标出和这个词语相关的最富哲理的一句话。(板书)奋斗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2.运河与扬子江这两种事物,在作者拟人化处理下有了怎样的区别?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河 我的生命是人们给我的。 江 何苦奋斗?我为的是要造命呀!3.运河对自己的生命的形成持什么态度?从那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态度:心足而又快乐! 理由:我不是与你一样地活着吗?4.运河与扬子江对于生命的看法是什么,其不同之处是什么?(幻灯片4)看法:河不奋斗也一样有生命的存在。江我的命是奋斗来的,无人能毁。不同之处是:你的命,成也由人,毁也由人,我的命却是无人能毁

4、的。5.奋斗来的生命和别人给的生命有何不同?奋斗来的生命自己是生命的主人,生活的创造者,把握着自己的命运。别人给的生命是别人的奴隶,没有生命的主动权,靠依赖别人而生活。6.扬子江说自己是辛苦的主人,运河是快乐的奴隶;那么这份辛苦奋斗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奋斗的快乐呵!打倒了阻力,羞退了讥笑,征服了疑惑,痛苦的安慰,愉悦的悲伤,从火山的烈焰中,探取生命的真谛!【精讲点拨】品读课文:探究本文主旨,学习本文写法。1.那么扬子江探取到的生命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生命的真谛在于奋斗和拼搏,在于不畏艰险、以苦为乐,奋斗到底创造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齐读: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板书)要求:读出气势和

5、豪情2.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学生回答) 老师明确:运河与扬子江通过运河与扬子江的对话,反映了人们要不畏艰险、以苦为乐、奋斗到底,创造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的道理。3.作者巧妙地把深奥的人生哲理,生动形象地告诉给我们。那么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幻灯片5)(板书) 老师明确:从艺术特点看,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拟人化。主体部分采用对话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另外,还采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使主题的表达更为鲜明。【小结提升】(幻灯片6)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像扬子江和运河一样的人,他们的生命现状怎样?你认为怎样做才会使自己的生命

6、更有意义和价值。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学生当堂课完成然后展示。(略)【测评反馈】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背诵下来,积累写作素材。【板书设计】运河与扬子江陈衡哲奋斗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拟人化 对比反衬 对话形式课后反思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应该引导学生把在讲读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起来,因此,必须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往往是比较被动的,这是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中学阶段,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必须得到强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逐步学会如何去读懂一篇文章,如何去品味文章的妙处,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本节课我们用“三读”学习法学

7、习本文,为下两课的学习打好基础。长江筏子运河与扬子江中都有长江、黄河的形象,作为不同的意象在文章中出场,从不同的角度描写长江、黄河的形象,在这节课应让学生加以区别理解,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理解的很肤浅。 江之歌(1课时)学习目标:自学目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互学目标:认识人与自然的斗争精神,体会作者对苦力们的同情。综合目标:比较中体会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不同为文风格,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导入课堂:课前打开课件,播放歌曲川江号子,让学生感受如生命浪潮般的川江号子。刚才我们欣赏了川江号子,不少同学为之震撼。听着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示例一:从悬岩到悬岩,从漩涡到漩涡,一阵吆喝

8、,一声长啸,把川江号子写得旷远、激越,带给人极大的震撼。示例二:这首诗采用自由体,句式十分灵活,也没有严格的押韵,但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示例三:这首诗着眼于作者的内心感受,用力描写号子和船夫带来的心灵震动,给人视角、听觉的双重震撼。自主合作学习:学生补充介绍毛姆的生平和作品。教师补充写作背景。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出生于巴黎。10岁时父母双亡,由叔父养大。主要著作有人性的枷锁等。一、粗观齐读全文或指名朗读,初步感知文意。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读试划分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归纳:本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纤夫们劳动的艰辛。第二部分(第二

9、自然段):写劳力们的歌声。再读全文,体会文中的情感,整体感知文意。江之歌从文体上看是长江的歌,但实际上是写谁的声音?作者详写的是哪种声音?(学生活动:浏览课文,概括提炼,小组合作交流,推荐发言。)明确:纤夫、码头工人。详写:纤夫、码头工人。二、细品(出示幻灯片,出示纤夫拉纤和码头工人劳动的图片)自学江之歌,朗读全文,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学生从文中找出并积极发言,品析答案,各抒己见,教师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示例一:船中央站着一个汉子不停地击鼓助威,引导他们加劲。于是他们使出全部力量,像着了魔似的,大幅度地加倍弯腰,有时力量用到极限,就全身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像田里的牲口。赏析

10、:作者在叙述中流露出抒情的倾向。首先,这种体力劳动是太沉重,太原始了,劳动者是太艰苦了,躯体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这样的细节,已够悲壮的了。这一切已经足够表现他的同情惊叹了,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加上了一句抒情的话语:“像田里的牲口”。示例二:“每个人都必须竭尽全力,否则就要前功尽弃。就这样他们还是唱着激昂而热切的号子,那汹涌澎湃的江水号子。它表现的是绷紧的心弦,几乎要断裂的筋肉,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顽强精神。虽然绳子可能扯断,大船可能倒退,但最终险滩必将通过,在筋疲力尽的一天结束时可以痛快吃上一顿饱饭”赏析:这里作者借助想象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不仅看到了苦难,而且看到了“人类克服无情的

11、自然力的顽强精神”,而且为其必胜而发出了赞叹。毛姆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是居高临下地同情,而是以一种平等的精神,加以赞美。一方面是值得同情的非人劳动,另一方面,又是值得赞美的顽强精神,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师:通过对精彩句子的体会,你是否知道了他们的生活和歌声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工作的?但是作者却透过表面,看到了蕴涵在这样的歌声下面的什么内涵?(用课文的词句回答)学生仔细阅读,把握文章内容。明确: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残酷的,是最后的无望的抗议。他们的歌是痛苦的呻吟,失望的叹息,听起来令人心碎,简直不像是人的声音。作者看到和听到了其中蕴含的拼搏,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无穷的精神。所以作者写这

12、篇文章是要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还有赞美之情。师:蔡其矫的川江号子一文中最初的“碎裂人心的呼号”和当中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诗人的寄托和毛姆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片,提供川江号子诗作)学生展开讨论。明确:毛姆通过船夫号子和码头工人之歌,描绘了纤夫和码头工人艰辛的劳动,苦难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处境的深切同情。另一方面又是对劳动人民顽强精神的赞美,显示了比一般人道主义者更为深沉的本色。川江号子这首诗源于作者游历长江的感受,借助于对江上号子的动人的刻画,表达了对英雄般的船夫及其生命活力的敬仰之情。诗中“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既是船夫们悲慨心声的传达,

13、又是诗人放声歌唱的渴望的袒露,也一定程度上暗含着诗人内心的痛苦。三、浅谈把握文章写作特点,借鉴写作技法。1.师:悲壮的场面,激发了作者悲壮的认识。在毛姆的笔下,给人更深的还是苦难,作者的两个场面描写中哪些语句更能让你体会到这些低贱的劳动者的艰辛和苦难?(学生畅所欲言)明确:如“他们使出全部力量,像着了魔似的,大幅度地加倍弯腰,有时力量用到极限就全身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像田里的牲口”等。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举例说明:细节的真实生动。作者通过大篇幅的描写,表现了苦力们劳动的艰辛,充满了触目惊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梳理文章的语言特点:作者善于选取富有力度的语言来表现描写对象。)2

14、.对比,引导思维。出示一条大河中的场面描写和下面的语句:灵巧的船桨划开了宁静许久的河面我的内心随着清脆的琴键而合唱起来。那是更柔更缠绵更宽阔的声音有一条小船颤颤悠悠地摇曳而去。他们使出全部力量,像着了魔似的,大幅度地加倍弯腰,有时力量用到极限就全身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像田里的牲口。提炼三段文字描写的关键词语。明确:划开河面、波纹荡漾、款款漫过了。画轴铺展、小船摇曳而去。大幅度弯腰、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发现共性,总结规律。学生畅所欲言。明确:用层层叠加的可视意象进行渲染,形成细节,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运河与扬子江的功力在于以理服人,本文的功力在于什么呢?明确:以情动人。文章可以人生哲理取

15、胜,也可以作者独特的情感取胜。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诵,进一步感悟本文的写法。小组内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评价,鼓励优秀。4.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场面描写真实生动、感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四、深思(幻灯片出示:长江黄河儿童纤夫曲-号子刘国强 )人人都是纤夫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霞,本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本该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出门游玩的好天气。然而平静的湖面出现了一艘大船,大船的风帆成了一道巨大的通缉令,而河畔上出现的,不是游人,不是嬉闹的儿童,而是一个个小小的纤夫!顶着烈日,赤裸双足,臂膊上那沉重的、压抑的纤绳紧紧地、紧紧地将其套牢、套牢.思考:看到

16、这里你会想到什么?请写出200字左右的你的思考。板书设计:江之歌船夫的歌纤夫的歌 同情码头工人的歌 赞扬 壶口与龙门(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体会作者用准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特征。3.积累并背诵优美的文段,试写你心灵之歌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过程与方法:1.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文体特色。2.探究本文表现长江与其他各篇的不同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学习,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本单元自学课文运河与扬子江以对话体方式告诉我们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做到了以理服人;将之歌则通过场面描写写出了江面上劳动者的艰辛 以

17、及作者的深切同情,做到了以情感人。今天学习这篇文章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展示壶口与龙门的风采呢?【自学探究】1.观赏壶口瀑布和龙门风景图片感受山河美。(多媒体)(学生不仅仅欣赏,而且用不同词语形容看到的风景,还说出见到风景的心情。)学生:飞流直下、气势磅礴、青山绿水、震撼心灵、心往神驰、一睹为快看风景美,作家笔下的文字又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感受?2.速读课文掌握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四字短语和精彩妙句。积累词语:气势磅礴 五光十色 交相辉映 红霞瑞马 惊涛骇浪精彩妙句:它的左岸是龙门,右岸是梁山,两山伸崖相抱,像两扇巨门把河谷夹住,奔腾的黄河水被紧紧地钳制在人称“八十步”宽的峡道里。3.分组自学(1)小

18、组内互读课文做到:通顺流畅无错别字。(朗读是感受文字魅力的最好方法)(2)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小组合作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内容,语言简洁通顺。(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语言概括能力)老师听评各组意见,全班同学共同确定各段内容。明确:第一段:壶口与龙门以气势磅礴而令人神往。第二段:壶口名字的由来。第三段:壶口瀑布一大奇景“红霞瑞马”。第四段:龙门位置及龙门三激浪的形成。第五段:李自成从龙门渡黄河。第六段:人民解放军渡黄河及龙门现状。(3) 这篇文章和江之歌运河与扬子江相比,有什么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内容不一样。)学生1:内容不一样。学生2:作家不一样。学生3:形式不一样,运河与扬子江对话体。

19、学生4:感情不一样,前两篇有明确的赞美之情,这篇没有。学生5:这篇有好多数字,前两篇没有。(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再给点时间还会有更多发现。)明确:江之歌运河与扬子江是借助写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来表达和寄托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带有文学性,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有很浓的抒情色彩,文体是散文。壶口与龙门运用大量的准确的数字,这样的文体是客观的,重在告诉我们有关龙门的知识,让我们对他有所了解,是说明性的,我们称它为说明文。(学生快速理解本文文体为说明文)【互学 比较探究】板块 一数 字 和 情 感1.从哪些文字中体会到“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学生: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的有:水力猛增,速度加快,飞泻而下,形

20、成一道十五米至二十米的大瀑布。明确:“形成一道十五米至二十米的大瀑布。”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壶口瀑布的高度的准确数字。2.黄河颂也有数字,找出歌词中含有数字的句子,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掀起万丈狂澜”“啊!黄河!你一些万丈”“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臂膀。”这些句子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3.对比思索:同样运用数字,为什么黄河颂我们读到的是气势,本文了解到的是高度,问什么?(这里给学生接近5分钟时间用来思考讨论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既活跃气氛也让更多懒惰的学生参与进来。)明确:诗歌(文学性作品)里,数字是情感的体现,不是真实的。说明性文章数据必须是科学、精密、准确、客观

21、的,实事求是的。展示例句(多媒体):(1)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2)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建成于1991年11月。总长8346米,其中主桥全长846米,引桥全长7500米。探究延伸,针对以上两个例句分析他们的语言特点。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参与交流,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明确结论:句(1)文学性语言可以夸张,可以想象,有明确的思想情感。句(2)说明性语言准确无误、简单明了、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板 块 二描 写 与 描 述1.课文中有描写龙门危险的句子,速读课文找出并体会表达作用。学生会找多个句子,适当给与评价,重点抓住:(1)

22、“摆渡时,机警勇敢的船工必须在船只将要和岩石相撞的那一刹那,用尽全身力气,猛然拨动舵杆,让船身随着惊涛骇浪漂离悬崖。等到接近对岸的时候,又得用篙撑开,稍一疏忽,就会船毁人亡。”学生:船工技术真高。明确:这段文字描述船工如何凭借操作技术飞渡天险,强调技术。同时回看筏子一文类似的一段描写:(多媒体展示)(2)“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身后是几个乘客的安全,面前是险恶的黄河风浪。手里呢?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篙子。就凭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就凭他的经验和判断,使得这小小的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学生自由讨论,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这段文字后的感受:黄

23、河主人真伟大。明确: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到的是作者对艄公的赞美之情。不是为表现技术而是侧重抒情。以上两段比较得出结论:说明性文章即使有描写或情感成分,但侧重点也不在抒情,而在客观地表现事实,客观、科学,真实的描述说明对象的特征。文学性作品重在表现作者的情感、顿悟。可以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修饰,可以说所有的描写都在为抒情蓄势,如:当我死时。学生领悟:说明性文章重在表现特征,文学性文章重在表达情感。板 块 三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龙门三激浪”。明确:龙门是晋陕峡谷的最后交通要道,由于山道狭窄,黄河在这里叠浪翻滚来回三次。2.文中除了说明特征的文字外,还有一些不属于地理的文字,再读课文,找到具体段落

24、,思考它们的作用。(这是对文段内容的巩固和延伸)明确:第三段:关于“红霞瑞马”的传说。第五段:李自成从龙门渡黄河。第六段:人民解放军飞渡黄河。如果去掉这些段落,文章显得枯燥单调,把与地理有关的历史故事带进来,可以增加人文色彩和趣味性,同时说明龙门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3.文体辨析:文章的体裁又叫文章体式。简称文体。体裁,是指写作的形式规范,因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回顾本单元文章,思考各篇属于什么文体?学生:边看课本目录边讨论归纳。明确:长江筏子一条大河江之歌是散文,当我死时诗歌。黄河颂长江之歌是歌词,运河与扬子江是诗体的“对话”,壶口与龙门说明文。在今后的读

25、、写活动中,培养精细敏锐的文体感、语感,发现和发展对某一文体的特殊爱好。【小结】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收获。【作业】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壶口与龙门 壶口 气势磅礴 红霞瑞马 令人神往 龙门 悬崖峭壁 惊涛骇浪 更加壮观文体 说明文 散文 说明方法 列数字【教学反思】壶口与龙门是本单元“比较探究”的最后一篇。篇幅短小语言精炼简洁,比较容易理解,但是本文的教学并不停留在这一篇文章上,而是综合本单元所有篇目进行比较探究,所以课堂任务并不轻。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在学习一篇说明文,其次找到本文说明的事物及特征,用什么方法说明的。这样层层推进既让学生了解了文体,抓住事物特征,也学习了说明方法,一举多得。其次

26、学习说明方法时注重比较和举例,使前后所学文章得到比较和对比,从而发现文体的不同。本堂课通过三个板块的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基本实现了课前预想,教学目标也顺利得以实现。不足: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有那种被老师牵着走的感觉,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机会太少,也可能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所致。无法实现真正的以学带教的的理想课堂。在以后教学中不断大胆放手,希望给学生更多发现问题的机会。下课啦,咱们来听个小故事吧: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

27、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28、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

29、水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

30、不是我家的。”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齐:主动关好。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主持人:可以。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

31、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答:有。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32、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

33、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栽小树,种庄

34、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4)

35、(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